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下关天妃宫在历史上称为龙江天妃宫。自从郑和下西洋回国,以海上平安,为天妃神灵感应所致,奏闻于朝,建龙江天妃庙之后,沿江沿海一带,如太仓、长乐、贤良港、泉州、湄州等地,普遍建立天妃庙宇,并遣使致祭。在明代,南京奉祀天妃的庙宇,共有三处,一在下关,一在上新河,一在大胜关,而以下关天妃宫规模最为宏丽,廊下宫内都画满了精美的壁画。  相似文献   

2.
位于水西门升州路488号的清代天后宫经过重修,近日正式对外开放。这是继下关天妃宫修复后南京市恢复的又一处纪念妈祖的庙宇。这两处妈祖庙-南-北,相互呼应,显示出妈祖文化对南京这座城市有着深远的影响。南京史学界一直认为南京妈祖建筑共有六处,它们分别是下关天妃宫、水西门内天后宫、莫愁路天妃宫、龙江宝船厂娘娘宫、上新河北岸天妃宫、大胜关天妃宫。笔者经过研究发现南京还有一座最早建于元代的妈祖庙。加上这座鲜为人知的妈祖庙,南京共有七座妈祖庙。现将南京妈祖庙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郑和航海史料中,碑刻是重要的一部分。而在现存的碑刻中,南京《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简称《南京天妃宫碑》)又占有突出的地位。最近,《南京天妃宫碑》的所在地下关区有关部门,将《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帖》编辑出版,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淮安地区的天妃宫最早建于南宋,来源于福建籍军士征戍两淮的地域流动,此后天妃宫庙在淮安地区的空间展布与当地河道变迁密切相关。山阳、清河的个案研究表明旧城天妃宫曾作为一亦游亦祀的胜境,国家漕粮的转运导致了淮安地区天妃信仰中心的转换,清口惠济祠逐渐成为运河沿线的重要天妃宫庙,从天妃宫到惠济祠的转移,与山阳、清河城市变迁的轨迹基本一致。官方对天妃神灵的标榜和塑造,使惠济祠内呈现泰山娘娘与天妃混祀的信仰生态,而对其庙会的分析则显示出民间信仰意涵的延展。  相似文献   

5.
5月3日,南京重建的天妃宫落成开放。这为纪念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海内外尤其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及友好往来,增添了一处盛景。但是在有关新闻报道中,却把天妃官碑错写为始立于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回国后。其实,关于南京天妃宫的建宫、立碑时间的错误由来已久,时而有见。早在纪念郑和首次下西洋580周年的1985年,笔者发表于《南京史志》总第11期的文章已初步指出这个错误。但在新版有关介绍南京历史的书籍中,仍如其旧的表述为:“天妃宫……建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  相似文献   

6.
太仓刘家港天妃宫是妈祖信仰北传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在郑和下西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角色,现已成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然而今人对这一重要历史遗迹始建时间与变迁等历史地理的认知多有错误。文章从史源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考证后认为:路漕天妃宫即刘家港天妃宫,刘家港天妃宫始建时间为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而非官方宣称的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也不是一些地方史专家认为的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亦不是一些史料记载的至正三年(1343年)或明永乐初年。至正二年(1342年)刘家港天妃宫迁建的原因是刘河河道"北徙"而非长江南岸崩坍,不能用张寅《海塘论略》中所言元代刘家港天妃宫三迁来论证明末清初长江口南支南岸的崩坍。  相似文献   

7.
从有关古籍记载中,人们只知道清代以前南京有三座祭祀妈祖的庙宇,两座名为天妃庙,一在安德门外的大胜关,一在江东门外的上新河。还有一座就是永乐五年(1407年)建在仪风门外的天妃宫。现今这三座庙宇均无存。此外在定淮门外明代宝船厂中有座妈祖庙,当地居民称其为“娘娘宫”。解放后尚存庙屋数间,殿内有神像和一只宝船模型,当时庙内有一老和尚姓孙,法名龙本,现已去世。娘娘宫完全拆除是在1976年前后,现遗址上多为住宅,临街部分今为“南京中保木材经营部”。  相似文献   

8.
杨波 《郑和研究》2005,(4):70-71
静海寺是郑和在南京的重要历史遗存,现保存在静海寺的天妃宫碑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最重要文物之一,1936年郑鹤声先生发现的静海寺残碑对于研究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和船型也具有独特的惟一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1900年,英、法、俄、德、日、意、美、奥八国列强组成 联军,打着剿灭义和团“匪乱”的旗号侵略中国,7月 14日攻陷天津进行了最疯狂最野蛮的大屠杀、大焚烧、大洗劫,犯下了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在俄军火烧大直沽中,闻名世界的天津妈祖庙被焚烧得成了一片焦土,荡然无存。 天津大直沽天妃宫是中国最著名的三大妈祖庙之一。第一是建于北宋的福建湄州妈祖庙,即祖庙;第二是建于元代的天津大直沽天妃宫;第三是建于明代的台湾台北妈祖庙。天津大直沽妈祖庙由于位居第二而在世界享有盛名。多年来不时有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到天津旅游…  相似文献   

10.
宣德六年(1431年)春,郑和率领船队第七次下西洋。驻泊太仓时,立下了《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记》碑。后经福建长乐时。又立下了《天妃灵应之记》碑。这两块碑石。成为研究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最为第一手的资料。学界据此而纠正了《明实录》和《明史》关于郑和历次下西洋的漏记误记。从而得以明了郑和每次下西洋的确切年代。这两块碑石由于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因而数百年来倍受人们重视。遗憾的是。《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记》。至今未见原碑。后人依据的都只是嘉靖《太仓州志》或嘉靖时苏州人钱毅《吴都文粹续集》或明末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所录碑文的文字,而这诸种抄录碑文文字。互有出入。甚至由此数件抄录文字校核。原碑恐也微有舛误;今人更据此数种抄件。辗转相抄。鲁氩豕亥。手民之误难免。为此。笔者拟据明人碑文抄件。互相比勘,试图恢复碑文原文。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宋代以来信仰海上守护神天妃.伴随着后来航海的频繁,更见其兴隆.于明末传入琉球(明嘉靖四十一年册封使郭徐霖等建祠称之,现在将上下天妃宫址迁入那霸的久米村).在清初带来日本.(康熙十六年即延宝五年,心越禅师归化之时将至,后崇祀于水户侯德川光固领内.现在常陆国茨城郡石(石叉)滨祝镇有天妃神社.在同国多贺郡矶原之天妃山有天妃祠).天妃即天后,民间所谓妈祖是也.关于天妃的解析,赵翼《陔余丛考》天妃条所记,颇简明扼要,曰:“江淮之间,操舟者率奉天妃,而海上尤甚.张燮之《东西洋考》云:天妃,莆(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之湄州岛人,五代时闽都巡检林愿之第六女,晋天福八年生,宋雍熙四年二月二十九日化去,后尝衣朱衣往来海上,里人虔祀之.宣  相似文献   

12.
科尔沁左翼中旗首领索诺木收继祖父莽古斯之妻科尔沁大妃时,莽古斯与大妃育有一女,此女后为后金汗且系两黄旗领主皇太极的中宫大福晋。索诺木收继大妃后,至少生一男二女。1633年大妃等赴沈阳探亲时,皇太极之异母弟正白旗领主多铎请求娶大妃之女。皇太极与众贝勒商议后,准多铎所请,故1634年多铎娶之。1635年多铎之同母兄镶白旗领主多尔衮亦娶大妃另一女。以这两次联姻,多尔衮、多铎跟皇太极一样成为大妃之婿,据此这三位领主互相确认结为一个派系,而且这种关系已为众贝勒认知。  相似文献   

13.
陈蓉 《文史月刊》2009,(9):43-43
人们常说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那么,何为“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呢? 三宫即: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其中,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坤宁宫是皇后住的地方。从乾清宫往北一直到神武门,被称为“内廷”。是皇帝和嫔妃们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中琉间航海往来频繁,海神信仰及祭祀活动随之流传开来。至今,仍有大量中琉民间信仰历史遗迹保存下来,福建地区现有天妃宫、尚书庙、拿公楼、金将军庙、蔡夫人庙及蔡仙府等多座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尚存,为后人研究中琉关系史及福建民间信仰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首航600周年。2月22日,在当年郑和出海启锚地的江苏太仓,迎来新闻界的两位勇士——中国新闻社记者韩胜宝、蒋振江,将进行“探寻郑和之路”的行程。启动仪式后,两位勇士朝拜天妃宫,瞻仰浏河郑和纪念馆后,取道飞往印度尼西亚,开始东南亚一带的采访拍摄活动。  相似文献   

16.
妈祖文化的文化源,就是以布遍全潮汕、香港、澳门、台湾甚至全世界的妈祖庙、妈祖宫、天后宫、天妃宫等而产生的。但不管叫什么宫或庙,祀奉的都是同一位女神。祀奉这位女神的所有宫和庙,无不香火极旺。在揭阳,人们称为妈祖宫或妈祖庙,但揭阳林氏却称之为姑母宫或姑母庙。这是多么亲切的称呼啊!久而久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揭阳人也都习惯成自然地随林氏族称为姑母宫或姑母庙了。  相似文献   

17.
九河天堑近渔阳,三辅津梁著水乡。海舶粮艘风浪稳,齐朝天后进神香。清人梅宝璐的《竹枝词》,将天津天后宫的地理形胜,天后神功及万民朝拜进香的情景,写得生动传神。京津近在咫尺,虽曾闻名拜谒,但印象不深。甲申“五·一”长假,再次专程巡礼,在天津民俗博物馆宣教部主任王利文的协助下,略有所得,谨以献芹之心,奉献诸君共飨。一、“海津元代祀天妃”天津流传着一种极为普遍的说法”先有天妃宫,后有天津域”。它与“先有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近似,表明天津人对城市发展的一种通俗而生动的总结。  相似文献   

18.
目前史学界关于努尔哈赤大妃究系何人的问题曾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对天命五年获罪大妃是富察氏或乌喇纳喇氏仍有较大的分歧意见。我们仅据满文档案资料及有关历史文献,对于努尔哈赤究竟有几位大妃,天命五年大妃获罪始末,大妃殉葬及其背景等有关问题进行了一些考察。舛错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9.
天妃,在闽、台及广东潮汕地区习称“妈祖”或“娘妈”,是我国古代的航海保护神。天妃信仰起源于北宋中期,起初只是区域性的民间海神崇拜,后因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而迅速传播。其影响不仅遍及我国南北沿海地区,甚至通过海外贸易和华侨的传播,流传至甫洋和欧美。本文就天妃信仰的起源、属性、传播及其历史文化背景等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双凤“维新遗址”考古显示,太仓文化的源头已经前伸至4500年前。当今郑和航海文化在太仓,已被视为太仓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作为与郑和航海关系密切的妈祖文化在太仓,至今尚未被认识到同样是太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浏河天妃宫为核心代表的太仓妈祖文化,应该而且无疑是太仓市文化建设中当之无愧的“重头戏”。如何认识并演好这部大戏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