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笑 《收藏家》2005,(6):77-78
黄胄(1925-1997年),原名梁黄胄,河北蠡县人,擅长中国画,从赵望云学画。历任西北军区战士读物出版社编辑,西北师范学院美术系讲师,解放军总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轻工业部专业画家,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北京炎黄艺术馆馆长,中国美协第三届常务理事。作品《洪荒风雪》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叼羊图》为国务院收藏,许多佳作为中国美术馆及国外美术馆收藏。大量作品收藏在北京炎黄艺术馆。黄胄擅画西北少数民族人物和禽兽,其画以速写为基础,生活基础厚,笔墨精熟,造型准确,画风粗犷。出版有《黄胄作品选》、《黄胄作品集》、《动物写生集》等。  相似文献   

2.
正苍头特起画风清新接地气赵望云原名赵新国,1906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周家庄一个兼营皮行生意的农民家庭,自小对绘画等艺术就有着天然的敏感和浓厚的兴趣。五六岁时,辛亥革命爆发,清廷统治被推翻,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到处张灯结彩,敲锣打鼓,赵望云把乡下农民在庄稼地里欢庆的情景画了下来,贴在墙上。这是他的第一幅绘画作品,据说当时轰动十里八乡。就是这幅少年习作,奠定他后  相似文献   

3.
沈启玲  方益鸣 《神州》2014,(2):256-256
赵望云曾经是长安画派的领军认为,他的绘画风格从写生入手,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运用新的笔墨技巧,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绘画作品,引领了西北地区的一大批画家。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他在中国画坛上被忽视,然而却是一个应该受到重新关注的重要画家,在关注社会和现代生活方面,在艺术表现民众和走向民众方面,赵望云拥有无与伦比的影响,成为艺术大众化的先驱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4.
张渝 《收藏家》2002,(4):4-9
二“长安画派”的画家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以1961年在北京“国画习作展”上的六位画家即赵望云、石鲁、何海霞、康师尧、方济众、李梓盛为准。下面,仅就参展的六位画家作一浮光式的个案研究。赵望云:1906年9月30日赵望云生于河北省束鹿县周家庄,19岁时入京华美专学习,30年代,任《大公报》写生记者,深入农村写生。冯玉祥为其写生作品逐幅题诗,其写生集亦以诗画合刊行世,在当时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5.
正黄胄(1925~1997年),原名梁淦堂,字映斋,笔名黄胄。是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杰出的人物画家。1956年黄胄随慰问团到新疆深入生活,这是第四次去新疆。这次不仅去了以前到过的北疆,还去了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和田、库车、喀什等地,南疆各族人民能歌善舞的习俗,豪迈热情的性格,深深地感染和打动了他。新疆和平解放后,广大农牧民翻身做了主人,他们载歌载舞,真诚地感谢党和国家。黄胄把这些动人的场景迅速记录下来,画了大量的  相似文献   

6.
王翰章 《文博》2004,(4):92-96
赵望云先生离开我们已经27年了,先生是我围著名的国画大师,他在上世纪20年代,就名闻京华,《大公报》聘他为旅行写生记者,冯玉祥支持他创办《抗战画刊》,他画画,老舍题词,写农村生活,支持抗战救国,深受人民爱戴。近读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国画大师赵望云》一书,本书对赵先生在国画方面的贡献,以及道德、学问、品德,  相似文献   

7.
牧歌是新疆山水画的探索者、开拓者、奠基人,在中国西部山水画坛享有盛名。 牧歌出生书香世家。自幼酷爱艺术的他,中学时代即与同学合办《抗战画刊》,高师毕业当美术老师仅一年,就在家乡办个人画展。1950年,牧歌考入西北艺术学院美术系深造,受到邱石冥、石鲁、赵望云等国画大师的深切教诲,文艺思想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一冉 《百年潮》2006,(11):F0003-F0003
徐光聚,1974年生于南阳.自幼随舅父彭茂先习画,1997年结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现为黄胄美术基金会编辑.炎黄艺术中心展览部主任,北京国艺轩书画院艺术指导。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大展并获奖,1999年于炎黄艺术馆开设黄胄美术基金会中国画临摹画室。  相似文献   

9.
《收藏家》2021,(2)
正石鲁一生仅去华山实地写生过一次,而他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反反复复画了20多年,以华山为题材的山水画数量最多,现存的华山题材作品有140余幅。尤其在70年代,山水画几乎全是华山。可见华山之于石鲁,是灵魂之所在。1960年6月,石鲁与赵望云、何海霞、刘旷等人到华山写生,他从山门口的玉泉院一路画到西峰之巅,  相似文献   

10.
范炳南     
《收藏家》2010,(6):95-95
笔名老陕,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曾拜师赵望云,何海霞为师。1989年定居美国洛杉矶,职业画家,古玩鉴赏家。于1990年创办美国陕西同乡会,任同乡会会长。美国中华工商会理事、美国兰亭笔会会长,北美书画研究院院长。现为陕西省文史馆馆员,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名誉馆员。  相似文献   

11.
冯玉祥将军清我辅导他学画,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1944年夏,我从当时全国最高的艺术学府“国立艺专’”(中央、杭州两美院合并时期)读完国画系五年本科毕业后,正准备个人画展。有一天,生活主任高象九先生请当时艺专校长潘天寿先生代冯玉祥觅一辅导画师。著名大画家、先恩师潘天寿便推荐我去冯公馆任教,接替赵望云辅导冯将军学画。小时候。我就听到一些有关冯玉祥将军传奇式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从报刊上,又经常看到他不顾年迈,不辞辛劳,到全国各大小城市,为抗战奔走募捐的动人事迹。我心目中早就景仰这位赫赫有名的爱国将军了…  相似文献   

12.
赵望云传     
赵望云(1906~1977),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周家庄一个农民家庭。因父亲去世家境衰落,15岁即失学入本地皮店当学徒。  相似文献   

13.
孙儒 《丝绸之路》2003,(7):15-16
1952年9月底结束了炳灵寺的考察之后,冯国瑞先生与赵望云处长、常书鸿所长商量,决定利用考察炳灵寺的人力,紧接着再考察天水麦积山。大约是同年10月3日,我随常书鸿所长乘天兰路通车典礼的列车,与西北化部和中央美术学院的同志们同赴西安,在西安进行考察准备工作之后,大约10月中旬到达天水。  相似文献   

14.
《收藏家》2021,(4)
正纸本93×300厘米题识款识:一九六三年五一节黄胄作钤印:黄胄画印(朱文)绘制作品背景描述:创作于1962年《奔腾急》又名藏童入学,当时中印边境发生了事端,黄胄受命去中印边境线东段采访。在黄胄接受任务的前两天,八岁大的儿子梁穗出了事故,脑挫伤,生命危在旦夕。黄胄一方面兴奋于有机会重回新疆和西藏,一方面又牵挂儿子。好友邵宇前来送行,大家建议黄胄画画来分散起伏不定的心神,黄胄展开纸,提笔就画,画的是兄弟民族的小学生们骑着马在草原上奔腾嬉戏的场景。  相似文献   

15.
北京太平洋     
《收藏家》2004,(5):65-66
太平洋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4年春季艺术精品中国书画专场拍卖会将于04年6月1日-5日在京瑞大厦举槌(04年春季艺术精品瓷玉、家具专场拍卖会于04年6月24-27日在京瑞大厦举行)。书画专场中书画作品可谓精彩纷呈,涵盖古今,既有李可染、齐白石、傅抱石、徐悲鸿、黄胄等近现代名家大师作品,也有古代杨晋、王铎、董其昌、仇英等名家力作。  相似文献   

16.
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副馆长李遇春所绘国画近百幅,应邀于1991年9月23日至10月10日在西安市陕西省博物馆举行。它配合着该馆正在展出的西北五省区“丝绸之路”历史文物陈列,引起了国内外观众的兴趣和欢迎。李遇春先生现年70岁,原是西安市著名画家。早在抗战时期,他就怀着爱国热情,在西安、宝鸡和兰州等抗战后方,多次举办个人画展,用西北的风情和历代英雄人物事迹,鼓舞全国人民奋起抗战救国。四十年代初,他和赵望云、关山月夫妇等著名画师从西安  相似文献   

17.
祸从驴起 1966年夏,中国大地燃起一股大火,首先烧向“三家村”。仅在5月份一个月里,中国最有影响的报纸,就发表了姚文元、戚本禹、关锋等人的十几篇宏论奇文,从《海瑞罢官》、《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批判到《赛金花》,一个月后已把邓拓、吴晗、廖沫沙批得体无完肤,连北京市委也给摧毁了。 笔锋一转,批到青年画家黄胄的头上。 根据当时“文化大革命”的宗旨和专政方向,黄胄都不该这么早就成为重点打击的目标。第一,他自  相似文献   

18.
山卿 《旅游纵览》2007,(5):58-60
石鲁(1919~1982),是中国长安画派的中流砥柱和杰出代表。曾任西北美协副主席、《西北画报》社社长、中国美协常务理事、中国美协陕西分会主席、中国书协陕西分会主席。石鲁原名冯亚珩,四川仁寿人,自幼学习中国画,因崇拜清朝画家石涛和现代作家鲁迅,故易名石鲁。60年代,石鲁与赵望云等画家坚持“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的原则,大胆改造中国画,开创了闻名中外的长安画派。石鲁是一位多面手,山水、人物、花鸟、书法、印章、诗词、文学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从艺术成就和影响看,他的书画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方面以超迈古今的大胆探索彪炳于世,成为一代大师。他的书画作品有三大特色,一是善于用传统山水画表现革命历史重大题材,令中国画耳目一新,也为中国画创出一条新路;二是作品个性极强、风格独具,他的笔墨举鼎有力,运笔昂扬顿错,粗狂有棱角,无论是绘画、还是书法,都能看到他力透纸背,坚挺壮伟,尤其是颤腕行笔如火山爆发、山崩地裂;三是他的作品构思独特、意境深邃,有一种豪放的阳刚之气,如最典型的代表作《转战陕北》,以大山的雄健为烘托,象征毛泽东“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把中国画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备受推崇,视为思想性与艺术性最完美的结合,开创了以传统山水画形式表现重大革命历史主题的先河,成为艺术探索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十年动乱一开始,“高举红旗”的《解放军报》,率先向党内外甚至国内外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展开了“革命大批判”,在向“彭罗陆杨”特别是“三家村黑帮”以及苏联的肖洛霍夫、丘赫拉依等进行口诛笔伐的同时,也向部队文艺界一些同志开了刀,第一个是总政文化部原副部长兼总政文工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陈其通。继批判陈其通之后,又接着揪出了两个军内知名人物,他们一是军事博物馆美术创作室的画家黄胄,一是原《星火燎原》编辑部的作家王愿坚,这二人和陈其通都是总政圈定的第一批必须公开批判的“反动分子”。黄胄是个画家,所以由军…  相似文献   

20.
《旅游纵览》2008,(10):4-5
<正>1983年春天,在日坛公园中国艺苑,与黄胄、范曾两位大师欢聚,三人合作,天下仅此一幅。今附诗文一并寄予《旅游纵览》并悼黄胄先生:岁月堪怀忆旧游春光春水两悠悠毫端古墨香犹在世事茫茫十越秋——赵忠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