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光达之死     
许光达是1955年授衔的十大将之一,曾任国防部副部长、装甲兵司令员,为人民解放军和装甲兵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生忠勇无私,刚直不阿,因而成为林彪一伙篡党乱军的“绊脚石”。在“文化大革命”中,许光达受到林彪反党集团的政治诬陷和肉体摧残,最终被迫害致死。  相似文献   

2.
作为新中国"十大将"之一,许光达的名字并不为人熟知。但若说起"铁甲元勋",至今在军中赫赫有名,他是毛泽东亲点的装甲兵司令员。许延滨是许光达大将唯一的儿子,也是十大将子女里真正继承父亲衣钵的将军。两年前,许延滨刚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副院长的位置上退  相似文献   

3.
许光达,原名许德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著名军事家。他戎马一生,功勋显赫,却虚怀若谷,淡泊名利,堪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陈枫 《神州》2008,(1):94-97
许光达,原名许德华,湖南长沙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一野第二兵团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许光达体内的弹头离心脏仅几厘米1932年3月,7天7夜瓦庙集血战,是湘鄂西苏区历史上  相似文献   

5.
怪才黄侃     
蔡毅 《文史天地》2006,(10):27-30
他认为中国典籍只有《毛诗》等8部书“,八部书外皆狗屁”;他面对胡适骂其父为“混账王八”,竟引来满座客人哗然大笑;他可以从窗口尿尿流经国学大师章太炎的窗前,而后又拜师执弟子礼……这就是老北大诸多有名“疯子”之一的大学问家黄侃。  相似文献   

6.
1955年9月27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北京怀仁堂隆重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授勋典礼,毛泽东主席亲自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状”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周恩来总理将“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的命令状”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10人。从1955年至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的  相似文献   

7.
许光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军事家。1955年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时,他主动给军委主席、副主席写信,请求降衔。毛泽东看罢,激动地说:"这是一面明镜,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500年前,大  相似文献   

8.
1984年12月16日下午,我们一行三人踏着京城的皑皑白雪,来到位于北京复兴门外大街的许光达大将生前的住所——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大院的一座二层独门小楼,并得到小楼主人——许光达大将的遗  相似文献   

9.
“给儿子困难,让他学会面对;给儿子权利,让他能够选择;给儿子台阶,让他勇于奋进……”昨天,武昌区教育局表彰十位好母亲,东湖中学高三教师柴迎宪的教子故事,令人感悟良多。  相似文献   

10.
曾国藩(1811—1872),号涤生,湖南湘乡人(今属湖南省双峰县),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面对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他以捍卫“名教”的名义,实施了残酷镇压,使清朝统治得以维持;面对西方列强的大举侵入,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发展军事工业,并躬身实践创办洋务,使风烛残年的清政府出现了“同治中兴”的局面。实现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人生理想。他的思想对后来的梁启超、蔡锷、毛泽东、蒋介石等人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因历史时代和阶级立场不同,人们对曾国藩的评价尚存较大的争议,但作为一个家庭成员来说,他对子弟的教育堪称…  相似文献   

11.
襄阳旧忆     
我于1963年8月生于山西大同解放军装甲兵学院。装甲兵学院的前身,是上个世纪50年代解放军最高军事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装甲兵系。1957年年底,军事院校大发展,军事学院各个系各自单独组建相应的军、兵种学院,装甲兵系扩为装甲兵学院,由南京迁至大同,院长由时任国防部副部长、装甲兵司令员的许光达大将兼任。“文革”时林彪发布“一号命令”,装甲兵学院于1969年解散,相当一部分干部和家属都迁往设在湖北省襄阳地区的军委装甲兵襄樊“五七”干校,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那里度过的……  相似文献   

12.
上个世纪,美国探险家约翰·戈达德,当别人惊讶地追问他,是凭借着怎样的力量,让他把许多注定的“不可能”都踩在脚下时,他微笑着回答:“很简单,我只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近日,95岁的季羡林面对记者关于人生的询问说:“人活着最重要的是想得开”,“内心要和谐”。和谐的心灵似海,平和博大,不拒点滴,自清自洁。“海纳风行,不凝不滞。”人心如大海,是一种整体素质,一种品行情操,一种人生态度。现实生活中,面对快节奏的  相似文献   

13.
<正>抗日战争期间,为了扩大“战果”,日军发动“细菌战”——利用细菌或病毒作武器,造成人工瘟疫的一种灭绝人性的作战方式。1941年11月4日,日军在湖南常德投放细菌,一时人心惶惶,如果不能及时扑灭,后果不堪设想。面对疫情,一位“西班牙医生”挺身而出,他就是肯德。转战中国的“西班牙斗士”肯德系奥地利人,1910年出生在维也纳。学医出身,当过医科大学的老师,做过医学试验,以内科见长,教学、临床,都是一把好手。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后,他的反法西斯热情被点燃,1937年6月他到达西班牙,  相似文献   

14.
林晓清 《江淮文史》2022,(2):105-114
<正>面对组织重托,他毅然挑起重担,一脚踏入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的实验之门,一次次深入现场,最终抛洒热血、以身许国。28年间,他始终站在中国核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报国的初心和使命,他就是中国的“两弹元勋”邓稼先。立志报国安徽省怀宁县白麟坂,风景秀丽,群山环抱,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农村,这里坐落着一座名为“铁砚山房”的宅院,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便诞生在这里。  相似文献   

15.
3月8日,在政协联组讨论会上,面对全国政协委员宋丰强先生激动地赞扬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让农民得到了“实惠”,说他过去归纳的农民“九盼”都变成了“九喜”时,温总理肯定了政府“强农、富农和惠农”政策的成效后,却说,他不同意宋委员的看法,“我认为过去政府欠农民的太多了。”  相似文献   

16.
最近,读了鲁迅先生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鲁迅先生大声疾呼:“解放自己的孩子,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读后颇有感触。在文中,鲁迅先生给我们的教诲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人,作为父母,就要做到理解孩子、指导孩子、解放孩子,给孩子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当孩子能站立时,就指导他站立;能行走时,就指导他并解放他行走;当孩子面对生活不会应对时,就学会对孩子说“慢慢来”。这就是鲁迅先生对孩子“理解、指导、解放”的真正主题和  相似文献   

17.
为重铸共和驰骋川南的爱国名将朱德.由于时局的动荡与飘摇,他“陷入了一种怀疑与苦闷的状态”,恰在这时,他结识了孙炳文,受其影响接受了新思想,与旧时代决裂,投身到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中.一、相识知己风华正茂的朱德随蔡锷领导的援川军踏入川南几年间,战功卓著,奠定了名将的地位。但是“群枭易市争棋动”的局面,有违他“誓将铁血造共和”的初衷;面对“政客多门悲守旧”,怀疑“今日共和竟若何”!茫然自问“如何整顿好河山”?深感“独立难支惑逝波”,”‘豪情未必分忧患”,还是“体与他年论强长”为好。此时的朱德感到烦恼、…  相似文献   

18.
孙闻浪 《文史春秋》2003,(11):25-27
面对中国朋友的热情与友好。他无限深情地说:“我相信,你们有一个伟大的将来。我更加相信,当你们国家站起来,把自己的精神表达出来的时候,亚洲也将有一个伟大的将来。”他曾说:“相信我的前世一定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19.
他是白手起家的民族企业家,穷其一生为将“洋火”更名为“火柴”而努力。他创办了多家工厂,却一生节俭,博施济众,将财富用于救助百姓。他曾面对日军的威逼利诱,义正辞严拒绝担任伪市长。他曾以身家性命担保,救出被日军关押的两千多名无辜民众。他的孙子是著名昆曲艺术家丛兆恒,曾孙女是主演电影《牧马人》的电影明星丛珊。  相似文献   

20.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