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中华民族论入灾难的深渊。在祖国罹难之际,“海外华侨输财助战……都对战争有所尽力”,广大爱国的海外华侨妇女也义不容辞地投入了挽救祖  相似文献   

2.
黎军 《文史春秋》2005,(9):44-47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令人难忘一位在80年前为反抗日本侵略中华而献身的广西籍清华学子韦杰三。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现代史上称之为“三·一八惨案”。引发这场惨案,是由于日本步步进逼中国领土,日舰入侵并制造了炮击大沽口事件。这一事件距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  相似文献   

3.
试析日本军国主义的两面性武寅60年前,日本军国主义一手挑起了芦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国土地上犯下了一桩桩惨绝人寰的罪行:从“三光”政策到“七三一”细菌战,从随军慰安妇到南京大屠杀……。为对这些暴行进行辩解,侵略者打出了一个个漂亮动听的招牌...  相似文献   

4.
石八民 《文博》2005,(3):94-96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全面展开。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际,全国军民同仇敌忾,全面抗战爆发。由杨虎城将军创建的、参加过“西安事变”的17路军,经过  相似文献   

5.
通州事件中保安队反正并非一次简单的兵变,是国民党方面策动伪军战场反正,配台正面战场作战,扰乱日军后方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方的报道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和倾向性,他们通过大肆渲染通州事件等一系列中日冲突事件,以作为唤起日本民众强烈的复仇情绪、用各种方式支援侵华战争的动力,更作为中方应对战争负责的理由。通州事件中的日侨被杀与日...  相似文献   

6.
日本人自导自演珲春事件,是为出兵找借口。而类似珲春事件的闹剧,在后来日本侵华的战争中,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7.
日本帝国主义者发起对中国全面侵略战争的卢沟桥事变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对芦沟桥事变的起因,即是谁先开第一枪挑起了事端,至今还没有做出“终审判决”。战后,站在公正立场上的日本史学家们纷纷著书立说,以大量血和火的史实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罪行,认为芦沟桥事变的爆发绝不是偶然的,“是日本帝国主义一向企图扼杀中国革命,并  相似文献   

8.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华北危急,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当年,在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县)阎锡山旧居东花园,曾发生过朱老总会晤阎锡山国共合作的历史一瞬。 在芦沟桥事件发生的第二天,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迅速作出反应,通电号召“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制日寇的侵略!”这一顺应民心的主张,得到了全中国人民的热烈拥护。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又向国民党提交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呼吁早日同国民党谈判,停止内战,一…  相似文献   

9.
诺门罕战争亦称诺门坎事件,是1939年5月4日到9月16日在今中国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一带以及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拉哈河及其支流胡鲁斯台河两岸进行的一场战争,参战双方为日本、伪满洲国军队与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军队.这是一场局部的立体化战争,以日本军国主义遭到惨败而告终.这场战争爆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正处于日本加紧用兵中国华北、华中并向华南逐步推进时期,处于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中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0.
在汉口黄浦路临江一端的西南处,有一条芦沟桥路,街道不长,却有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这条路原是往年日本租界的属地,它一头靠江滨,另一头正对着三元里铁路孔.从前日本人把这条路定名为“大正路”.“大正”是日本的一个年号,它是指“明治”以后即从1912年到1925年的14年期间,日本的历史上曾将这一段时期称为“大正期”.至于芦沟桥路,是 1946年汉口市政府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更改的路名.  相似文献   

11.
日本侵华战争与战俘问题——从内海爱子的观点说起洛河内海爱子女士是日本惠泉女子学院教授,在研究二战时期的日本历史和战争战俘问题方面有不少论述和专著,在日本战争责任研究方面也有一定知名度。《日本的俘虏政策与战后遗留问题》这篇论文是内海女士在日本大阪一次国...  相似文献   

12.
百年岁月.匆匆流逝.今年已是1894年日本发动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甲午战争的一百周年了。历史上一些重大的事件,往往时间隔得愈久.它的深远影响。愈加显示得清楚,对中日甲午战争来说,也是这样。甲午战争,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耻辱,而且也为这以后的中国、日本、中日关系、远东国际关系,乃至世界所变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是不应该忘记的。值此甲午战争百周年之际,我想通过从日本发动中午战争取得胜利,到1945年它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中彻底失败为主,整整个世纪自本侵华史的简要回顾看看这场战争的历史地位和历…  相似文献   

13.
"日本会议"与《最新日本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4月,日本教科书事件风波再起。由“日本会议”编写,明成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日本历史教科书《最新日本史》经过日本部科学省审查合格。本根据“日本会议”所公开的言论。剖析该组织的性质.指出《最新日本史》鼓吹天皇史观,蓄意歪曲历史事实,根本否定日本近代以来对亚洲近邻各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肆意地把战争责任推给对方,美化殖民统治,掩盖侵略战争罪行,是一本宣扬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4.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当时,蒋介石国民党驻守在华北的80万军队,像决堤洪水一泻千里狼狈南逃了。日寇叫嚷着“三个月灭亡全中国”,沿着平汉路、津浦路长驱直下,如入无人之境。华北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呼天不应,叫地不灵。人人胸膛像压着一块大石头,  相似文献   

15.
实行鸦片政策是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一项基本国策,而非其军政机关在华的偶发性事件。日军侵入山西之后,除准许公开贩卖和吸食鸦片、吗啡、海洛因等毒品外,还强迫沦陷区人民大量种植鸦片,广大人民身心所遭受烟毒之折磨绝不亚于战争的直接侵害,其社会危害程度和对社会经济发展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亦绝不亚于战争的直接破坏。显然,鸦片是日本进行政治、经济与军事侵略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的抗日战争.发生了三次事变。第一次是日本拉开侵华战争的序幕——“九一八”事变:第二次是日本大举侵略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的“七七事变”:第三次是日本侵华战争的结束——“黔南事变”。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直奉战争发生于华盛顿会议刚刚结束之时,对各国而言,这场战争是一块试验《九国公约》精神的试金石。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任何国家对中国内战的干涉都会被国际视为违反《九国公约》精神的行为。因而,各国对第一次直奉战争都抱以旁观的态度,包括与之关系最为紧密的日本。这一阶段,虽然日本驻华机关中部分外务系人士以及大部分陆军人士认为应当给张作霖以援助,但日本外务省和陆军中央拒绝了这种建议,最终并没有给予张作霖实际的帮助。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日本依然对张作霖采取不予援助的政策。当时中日舆论传言日本将其在西伯利亚看管的武器直接卖给张作霖,这并不属实。  相似文献   

18.
中学《中国历史》第四册“抗日战争”,它概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可歌可泣的斗争史实,深刻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血腥罪行。在讲授第三编“抗日战争”的内容时,是我们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进行反对非正义战争和侵略战争教育的最好教材。近百年来,帝国主义不断发动侵华战争,欺凌我国的贫弱,纷纷划分势力范围,觊觎我国领土。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阴谋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强占了东北,1932年爆发了“一·二八”事变,突然武装进攻上海,1933年侵占热河省,我国的领土一天天被蚕食、沦陷。日本帝国主义野心勃勃,步步逼紧,终于在1937年爆发“芦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的对我国的侵略。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烈火熊熊地燃烧起来。当时,日本武装侵略我国,“出动陆军一百万,超过第一次  相似文献   

19.
石川达三与火野苇平同为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时最早到中国大陆现场纪实并将自己所见所闻形成文学作品的作家。石川达三在1938年2月完成了《活着的士兵》,但在发行的当天即被禁止出售。他本人还为此被判刑4个月缓期3年执行。几乎与此同时,火野苇平于19...  相似文献   

20.
陈祥  塚濑进 《史学理论研究》2022,(6):68-80+158-159
侵华战争研究一直是日本学界的研究热点,其中存在一条可以视为环境史趋向的研究脉络。大体而言,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在二战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中,日本学界只是将环境作为历史事件与社会演变史的一个背景因素,或是研究中提及的一个侧面;20世纪8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开始在侵华战争研究中建构“环境与社会”的关系,进而将环境元素作为侵华史研究的重要问题意识之一;21世纪后,随着一批学者吸收或采用环境史研究方法,从跨学科、多维视角研究侵华战争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环境对后续中国社会的影响。梳理日本学界在侵华战争研究长期存在的环境史趋向,能够推动中国学界从环境史视角加强对侵华战争研究的学术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