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攀登》2021,(1)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国际社会唯有携手同行,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化解这一最大生态危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要义是共谋全球性的社会公正与生态和谐。在当今世界,由于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充分发展,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几乎完全受到人与人关系的制约与支配,因而,大力维护全球性的社会公正是积极推进生态和谐的前提与基础。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实现生命共同体",这是一种超越主权国家,以全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福祉为核心的价值观。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生命共同体,符合当今世界的绿色发展潮流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也彰显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国在积极参与和大力推动全球治理改革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主动作为、越来越贡献智慧的重要作用。中国提出了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全球经济治理观,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五位一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推动建立"战略清晰、内外统筹、平台多元、决策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此后,习近平以总书记或国家主席身份在国际场合反复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联合国的多个文件中也写入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空洞的外交口号,而是有着五个方面具体内容的理念体系,即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  相似文献   

4.
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广泛凝聚文化共识,着力打造人类命运共识体。只有在人类命运上达成广泛共识并以此为据付诸实施,同向同行,才能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造福人类。第一,凝聚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共识,打造人类命运共识体,要全面认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平等对待这种多样性、切实尊重多样性,特别是现在对于世界各地、各民族仍然作为特  相似文献   

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细化具体化。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理想最美好的社会,是人类的最终追求,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将处于真正的审美生活状态。人类社会最终必将走向共产主义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信仰的真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大公无私的的担当,也是推动人类共同进步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智慧方略。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外交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而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创新世界发展模式。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向世界贡献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的《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了详细完整的阐释,主张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共同建设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些内容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体系,并指出了践行的具体路径、方法和终极目标,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融为一个整体,在人类政治文明中溶进了中国的主张、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社会不仅面临着地区冲突、武装斗争等传统安全问题,同时更面临着恐怖主义、气候变化、难民危机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它们相互交织、此起彼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唯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不断推进国际关系的转变与完善,促进全球经济的开放与发展,加强安全层面的合作与建设,增进世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参与全球生态的治理与完善,不断应对人类社会的各类问题与挑战,才能顺利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崔堂凯  李波 《攀登》2023,(5):28-33
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社会向何处去”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引领。和平与发展是重塑全球发展理念的价值共识,公平与正义是重构全球治理体系的价值准则,民主与自由是重建现代政治文明的价值目标。从本质特征来看,全人类共同价值充分彰显了全人类的主体特征、世界大同的目标特征、高阶正义的伦理特征。以此建立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性方案超越西方中心主义共同体、以共商共建共享的现代性治理超越西方霸权主义实践、以合作共赢的现代性意识超越西方零和博弈狭隘理念,进而实现全球治理价值体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谆谆告诫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外交方面,他指出:"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愿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中提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提出了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他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解决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所提出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3.
杜晓岚 《东方收藏》2023,(10):78-80
通过阐述张昭潜所撰《十笏园记》中体现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等传统哲学思想,与当下我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可持续发展理念一脉相承的高度契合关系,指出它们是人类共存共荣的必然选择和绝佳途径,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引领人类社会共创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每一部党章都是一部鲜活的奋斗史,其间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栉风沐雨、励精图治,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政治立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迎难而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治抱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为共产主义不懈奋斗的崇高理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极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责任。今天,我们党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纵深迈进,必须自觉地以党章砥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坚定共产主义的伟大信念,保持永不懈怠的斗争精神,遵循实事求是的发展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界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根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意义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思路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了进一步推进这项研究工作,学术界需要拓展和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同时应加强实证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研究,并注重国内外的学术互动。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出发,探讨以新兴春节祭为品牌共同体的形成及其启示。首先,从中国驻日使领馆职能定位、春节祭执行委员会管理理念、春节祭可持续发展的利器等方面,全方位揭示新兴春节祭品牌化的独特发展模式与成功经验。其次,从节庆情境与互动仪式链产生、节庆体验与资源共享、节庆溢出效应与利益共赢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以中国节庆品牌为平台的中日民众情感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之形成机制,提出新型全球化格局下,以共建品牌共同体的路径,来构建新时代中日关系和命运共同体的新思路。研究认为,节庆仪式品牌将华人族群和日本市民、中国社会和日本社会联系在一起,并相互影响结成多元关系网络即品牌共同体;两国民众及地方政府通过品牌共同体的实质性交往和对话,培育了中日友好共同体意识和共生共荣的良性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万秀丽  高玉霞 《攀登》2022,(1):75-81
在风雨兼程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理论财富,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理论表达,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新时代,作为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的显著成果,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被赋予更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使命,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以史为鉴、向史学习,汲取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凝聚共同奋斗磅礴力量的宝贵经验,对新时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扩大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纵观人类历史,几千年来所有对社会现实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思想理念都是混合着历史积淀与理论思辨的前瞻性成果,而且,新的思想观念从提出到最终被世人广泛接受和认同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同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自提出之日起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国外学界纷纷著书立说,各抒己见。前者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理论渊源、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后者则基本沿着"动机·行为·影响"的逻辑主线,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动机、构建的路径及其可能给世界带来的  相似文献   

19.
文明对话的语境:全球化与多样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论述了全球化与多样性、多样性与人类共同体的关系,提出全球化既可能导致无个性的普世主义,也可能导致一种真诚的全球共同体意识;对身份的追寻既可能导致有害的分裂,也可能引导出一条全球沟通的可靠之路,而文明问的对话则是培育和发展一种全球和平文化的最佳期望。作为人类不同宗教和文化共同的伟大精神传统和共有的价值观,人道、公正、文明、智慧和信任将对文明间的对话和全球和平文化的培育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攀登》2017,(4)
对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依赖经济推动政治的传统战略是远远不够的,减贫合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使命。减贫合作的嵌入应该以共同的价值观作引领,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增加民生项目,强化人文交流,推动民间力量,从而在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时更好地发挥减贫合作的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