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苑珠林》是最为重要的佛教文献之一。中华书局出版的《法苑珠林校注》是一部高质量的古籍整理著作,但其中的标点偶有可商之处,文中对该书的二十二处标点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2.
《法苑珠林》是研究佛教文化最重要的文献之一,中华书局出版《法苑珠林校注》是一部上乘的古籍整理著作,但其中的校点偶有可商之处,文中对该书的16处校勘标点提出商榷和补充。  相似文献   

3.
《法苑珠林校注》商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释道世撰写的《法苑珠林》,是一部重要的佛教类书,保留了极为丰富的佛教资料。中华书局2003年12月出版的周叔迦、苏晋仁二先生的《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法苑珠林》最好的校注本。然因该书卷帙浩繁,有些校点和勘正可再商榷,笔者不揣鄙陋选取15条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时贤云。  相似文献   

4.
唐释道世撰写的《法苑珠林》,是一部重要的佛教类书,保留了极其丰富的佛教资料。中华书局2003年12月出版的由周叔迦与其弟子苏晋仁整理而成的《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法苑珠林》最好的校注本。然因该书卷帙浩繁,有些校点可再商榷。选取28例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法苑珠林校注》匡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苑珠林》,是唐释道世于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编成的一部佛教类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与文献价值。此书历来未作认真校点整理。2003年底,由周叔迦、苏晋仁两位先生撰作的《法苑珠林校注》得由中华书局出版问世,实为嘉惠学林之盛事。从总体上看,《校注》校勘精当,注释亦要言不烦,是一项质量较高的古籍整理成果。但是由于《法苑珠林》中所收佛教文献来源复杂,时代亦有先后,加之古人编集类书,又有随意更改的通病,故错讹之处不少,要一一厘正,绝非易事。且佛教文献中,不仅多佛教术语、外来译语,又较多当时口语、俗语,若不明于此,断句标点亦易致误。本文就奉读该书过程中发现之20条校点可商之处,略加考辩,敷衍成文.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中华书局出版的《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最佳校注本。但其中也出现某些疏误,不尽合文意。对此,学界已有补正。本文就诸家未为指出的一些标点问题略作献疑,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证了枹罕原、凤林川和凤林山的位置和范围,探讨了凤林津、凤林关和唐述山所在的州县.在《法苑珠林》一书中发现了一条重要记载:凤林津在唐河州西北五十里.这是凤林关在唐河州西北五十里的最佳旁证.  相似文献   

8.
北魏郦道元著的《水经注》记载:"洁而白,能服之不老。"这正是对炳灵寺药水泉的描述。唐代高僧释道世在其传世名著《法苑珠林》中写道:"晋初河州唐述谷,在今河州西北五十里,渡风林津,登长夷岭,南望名积石山,即禹贡道河之极地也,群峰竞出,各有异  相似文献   

9.
从南北朝时期开始直止隋唐五代间,佛教类书产生并发展起来,佛教类书是类书编纂形式在佛教典籍中应用与发展,其功用主要是利僧众行文翻检的资料汇编。《经律异相》《金藏论》《法苑珠林》《释氏六帖》等就是中古时期佛教类书的主要代表,它们的出现构建了中古时期佛教类书的发展史。佛教类书与世俗类书最大的不同是佛教类书有为宣讲佛法做资料准备的作用,其或者就是佛教讲经、说法的底本而被直接应用到佛法的弘传中。  相似文献   

10.
《冥报记》的古抄本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铭敬 《文献》2000,(3):80-91
一 《冥报记》是一部唐代初期宣扬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的宣教小说集.《旧唐书》卷八五《唐临传》中云:"…所撰《冥报记》二卷,大行于世."此书成书不久,便有郎余令的续作《冥报拾遗》出现,顾况的《戴氏广异记》中亦举其篇名,大型类书《法苑珠林》、《太平广记》等均有引载.宋以后随着佛教的衰颓,此书失传,只有其引载篇则偶有转引,且讹谬层生.  相似文献   

11.
石窟艺术的题材内容主要是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士、飞天、魔鬼以及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和各种经变故事,除此之外,在河南龙门石窟和巩县石窟中尚存着其它石窟罕见的一种造像题材一一优填王造像。一、优填王造像的缘起关于优填王造像的故事,佛教典籍《增一阿含经》、《观佛三昧经》、《法显传》、《释迦谱》、《经律异相》、《法苑珠林》、《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  相似文献   

12.
从《法苑珠林·祭祠篇》中,我们能看到唐代的盂兰盆节已成为从皇室到平民、全国性的佛教活动,由于它所费钱财的巨大,产生许多关于备办财物的来源、归属问题。而道世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和建议,表现出盂兰盆节在中国已产生变异——有时需要僧众自己备办花果饮食来献佛,以及招待俗众。盂兰盆节的佛教原义在参与中国祭祖文化的进程中正在被改变,这也正是《大盆经》与《小盆经》的冲突所在。  相似文献   

13.
《搜神记》原本三十卷,为东晋史学家干宝所撰。对此,《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皆有著录。唯《宋史·艺文志》载为十卷,且云“不知作者”,可见该书在宋代已经散佚。今本《搜神记》二十卷,为明人胡应麟据《法苑珠林》、《太平御览》、《艺文类聚》、《初学记》及《北堂书抄》诸书所辑。《四库提要》作者疑此书“即诸书所引,缀合残文,傅以他说”而成。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则称它是“一部半真半假的书籍。”  相似文献   

14.
1946年至1948年,张舜徽先生任教于国立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学院。在西北任教的两年多时间,是他学术研究生命中的重要时段。教学、读书之余,他凭借地理之便,积极搜求西北文献和敦煌学文献,最终利用敦煌古写本《说苑·反质》残卷,撰成了《敦煌古写本〈说苑〉残卷校勘记》一文。《校勘记》是张先生敦煌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不仅对研究《说苑·反质》有所补益,对后世研究敦煌学文献、开展文献学理论探讨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是从讨论《法苑珠林》关于唐述谷寺记载的标点入手,发掘了一条重要记载:凤林津在唐河州西北五十里;二是通过梳理《通典》和《元和郡县图志》等书关于唐鄯州至河州间道路的有关记载,探讨了北朝以来龙支至河州道的交通路线,发掘了另一条史料:凤林关与唐龙支县的距离是一百四十里。三是通过探索西魏凤林县故城、唐凤林关、宋安乡关、元安乡县等相关地名的历史,说明今唵哥集渡是北朝以来的黄河古渡,莲花渡是元、明时才出现的黄河渡口,从而证明凤林津、凤林关在今临夏县莲花镇的原唵哥集,否定了凤林关在今临夏县原莲花城说。  相似文献   

16.
一、歷史淵源炳靈寺石窟最早的文獻記載,見初唐西明寺釋道世玄惲的法苑珠林(卷三十五):晉初河洲唐述谷,在今河洲西北五十里,度鳳林津,登長夷嶺,南望名積石山,卽禹貢導河  相似文献   

17.
刘金华 《文博》2002,(1):38-41,48
1989年,云梦龙岗六号秦墓出土了一批秦代简牍,其内容均与秦人法律相关,但保存状况较差。所残存者,刘信芳、梁柱二先生据其内容分为《禁苑》、《弛道》、《马牛羊》《田赢》、《其它》等五类。其中,尤以《禁苑》类律令最为详备,可与睡虎地秦简所见相关律令互为参证,或可以补史书记载之不足。在此,笔者欲以龙岗秦简所记律令为中心,结合传世文献中的相关记载,  相似文献   

18.
八角廊汉简《儒家者言》与《孔子家语》相关章次疏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较八角廊汉简《儒家者言》与《孔子家语》对应的10章,可以看出历史上关于《孔子家语》一书的争论并没有因《儒家者言》的出土而全获解决。出土文献再次证明《孔子家语》确实存在很多后人整理、重组的痕迹,这一点《孔子家语》比传世的其它文献都要来得明显。《儒家者言》最能证明的其实是《说苑》一类古书的价值,而非《孔子家语》。《儒家者言》的性质应该是介乎《说苑》与《孔子家语》之间,具有一定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19.
在早期文献的整理中,整理者往往会有两种不同的整理方式。从《说苑》与《家语》在对孔子有关记载的不同上来看,《说苑》整理者选取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材料背后所反映的事理,因此往往会尽可能保留该材料的原貌,其目的是在使这个材料所反映的精神得以传承。而《家语》则不同,整理者在收集材料上有一定的主观目的,或是引经据典来说明自己要阐发的道理,或是改变文献原来的章句顺序来彰显某个特定的主题,而这些都能反映出整理者在该材料的刻意处理。其目的不再是简单的传承原文献的精神,而是有自己要表达的观点包含其中。  相似文献   

20.
《收藏家》2005,(11)
此卷明代白描画家汪徵凤的《白描罗汉》,题签为清代乾隆时期“五大臣”之一、著名文人张照(清初大收藏家高士奇的女婿)题写:“汪徵凤白描罗汉,次等,荒一,乾隆九年春月,臣张照等奉敕编次”。这是张照在编撰《秘殿珠林》时所写。此卷落款是“楚黄汪徵凤薰沐谨写”,后钤“徵凤”白文小方印。此卷七玺齐全,上有“乾清宫鉴藏宝”和“秘殿珠林”二印,原是收藏在清宫内的乾清宫,著录于《秘殿珠林》初编卷十,第125页(见《石渠宝笈·秘殿珠林》合卷本,上海书店出版)。汪徵凤是活跃于明代中晚期的画家,其生卒年待考。此卷中罗汉的造型各异,神态自如,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