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文霞 《旅游纵览》2012,(6):143+145
"游览"作为一个文学主题,最早见于梁代萧统的《文选》。《文选》分别在赋、诗中设此类别,并收录相应作品。可见,当时人们已对游览活动、自然景物进行有意识的关注。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游览文学兴起也有其自身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当时人们生活趋于多样,人们审美趣味的提高,道家玄学、佛教两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赵丹 《沧桑》2010,(3):228-229
梁代诞生了我国中古时期两个最重要的文学选本——《文选》和《玉台新咏》,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文选》和《玉台新咏》在诗歌选录上却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本文从曹植的闺怨诗、弃妇诗入手,从两选本差异之处发掘两选家不同的伦理道德观、审美价值观等,进而从各自独特的文学批评方式中找寻选本沿用千百年来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3.
读周积明著《纪昀评传》葛承雍纪昀是清代乾嘉学术界中的著名人物,“天下望之若泰山北斗”,其学术地位可以想见。然而,在人们习常的观念中,纪昀仅仅是一位博洽多闻的大学者,一位长于目录学的编纂学家,一位喜谈狐鬼的文言笔记小说家,一位著名的文论家、史评家,对于...  相似文献   

4.
刘琪  崔丽丽 《神州》2013,(24):20-20
波德莱尔和司空图的文论都或隐或显地表现出追求“象外之象”的倾向。本文采用平行研究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从思想文化角度入手,探究两种文论出现差异的文化根源,基督教思想和道家思想分别对两位文论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刘红红 《满族研究》2022,(3):100-105
本文对清代蒙古族文学家族汉文创作的研究历程进行了梳理总结,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在清代蒙古族文学汉文文献整理、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清代蒙古族文学家族研究三个方面。成果虽丰,但从总体来看,笔者认为还可在对清代蒙古族文学家族的游记文学、清代蒙古族文学家族的文论及清代蒙古族文学家族的文学接受等方面作深入研究,进一步挖掘清代蒙古族文学家族汉文创作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近年考古出土的南朝梁代佛像和传世的梁代纪年佛像,本文就南朝梁代佛教造像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梁代造像多为背屏式造像;梁代造像的脸形和体态都较丰满,有强烈的肉质感;梁代造像常常会用线刻或浅浮雕的佛传故事图案来丰富造像的装饰;梁代造像在手法上,采用的前后层次不同的群雕形式;菩萨与弟子造像的手势上所采用的托护法器的形式为其他时期所少见;菩萨与弟子造像所戴的形似圆锥的高帽是其他时期所未见到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梳理了佛教与中国文学研究的概况,并对佛教与中国文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中国文学受到佛教影响后在主题、题材以及文学观念上产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苏文 《神州》2012,(6X):3-3
卡勒在《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一书中采用了颠覆的策略,无论是打破传统文论界定,仰或是开放的编排观念,还是文论的共时探讨,都颠覆了读者传统的理论思维。  相似文献   

9.
苏文 《神州》2012,(18):3
卡勒在《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一书中采用了颠覆的策略,无论是打破传统文论界定,仰或是开放的编排观念,还是文论的共时探讨,都颠覆了读者传统的理论思维。  相似文献   

10.
国内文论教材对于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编写与国外文论教材相比,显示出一定的局限与不足,体现在教材编写体系不严谨、观念狭隘和结构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的简单罗列。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再结合国外文论教材给我们的启示,笔者总结出了国内文论教材对于结构主义叙事学编写上的新出路,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赵小越 《神州》2013,(20):160-160
国内文论教材对于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编写与国外文论教材相比,显示出一定的局限与不足,体现在教材编写体系不严谨、观念狭隘和结构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的简单罗列。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再结合国外文论教材给我们的启示,笔者总结出了国内文论教材对于结构主义叙事学编写上的新出路,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南京尧化门南朝梁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华 《文物》1981,(12)
1979年9月20日至12月28日,我院在南京尧化门发掘了一座南朝梁代陵墓,现报道如下。一、地理环境这座梁代陵墓位于南京市东北面的尧化公社周家山农场的桑树林中,在甘家巷西北三公里处。墓地所在的山冲叫老米荡(图一)。《六朝事迹编类》记载:南朝梁代吴平忠侯  相似文献   

13.
郭慧中 《神州》2014,(17):8-8
陈子昂在中国文论史上是一位关键性的人物。在其文论《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他提出了“风骨”与“兴寄”这两条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学批评标准。本文将分析他在其文论《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所提出的“风骨”与“兴寄”这两条文学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4.
释宝唱是南朝梁代高僧,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的佛教目录学家和佛教人物传记作家.除撰述了中国最早的一部记载古代中土比丘尼事迹的佛教典籍《比丘尼传》外,还有大量的著述.释宝唱著述勤奋刻苦,他对佛教在中土的发展功绩卓越.  相似文献   

15.
台湾学者李白刚从《文心雕龙》的研究中提出一个新论点:中国传统的文论中的“文体”和“文类”有其严格的区别,这和西方是完全不同的。西方以其文学领域属纯文学性,甚少含有人生实用之目的,颇觉文学之类,亦即是文章之体,两者往往易于混淆。但是,中国人却从中发现了“类”与“体”有不可逾越的界限。  相似文献   

16.
吴登云 《沧桑》2009,(5):184-184
新时期30年,我国古代文论研究开创了新的历史。从研究的视角和趋势上看,新时期古代文论研究已经形成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基础研究"。研究范围包括文论资料整理与考证、著作译介与阐释、原理开掘与价值发现;  相似文献   

17.
由张佳生撰写的《八旗十论》一书,近日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集中以八旗为研究对象,从八旗入关的作用与影响、八旗意识、八旗人口迁徙及其效果、八旗制度对满洲在民族整合、社会整合及文化整合中的作用,以及“汉人满化”现象论析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阐述。同时在提出“八旗文学”概念的基础上,对八旗文学的分期、八旗文学的形成基础,以及八旗诗歌的主要风格和形成原因方面,也进行了研究。八旗是以满洲为核心,以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为羽翼组成的等级森严、制度严密的社会集团,民族成份的多样性和管理方式的有序化,使八旗制度和八旗具有了多方面的独特性和社会功能。八旗意识和旗人观念的形成,以及八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成为研究八旗及八旗制度的重要内容,全书从这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均有新颖之处。《八旗十论》——八旗研究之作@海燕  相似文献   

18.
正洪三泰50万言的《诗文梦影》评论集,共编入了他上世纪70年代初至今以文学为主的文艺评论文章191篇。内有"诗序"(文友诗集序)27篇,"诗说"(诗艺理论)60篇,"文论"(评论)73篇,艺论及其他31篇,全是洪三泰40多年潜心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感悟、体验,每一部分均是窥视文学发展规律的一个窗口。通读全书,品其文如沐春风,如泳夏池,如赏秋荷,如抱暖阳,美哉!乐哉!一种读言论文章少有的  相似文献   

19.
《广西地方志》2013,(3):6-6
《陈曼平史志文丛·漫漫集》由安徽省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2011年12月出版发行。该书为广西地方志办公室陈曼平编审的著述文集,正文共辑录著述2部,文章及诗词328篇(首),全三册共约150万字。分为三卷本,第一卷,历史文化研究。主要收录广西少数民族毛南族教育史著作1部,探究和反映广西地方历史、地方风土文化的文章16篇,约35万字。第二卷,地方志研究。主要收录已发表的地方志论文及相关文章,共61篇,约55万字。第三卷,文学作品及研究,主要收录所创作文学作品及文论类文章,包括儿童文学、散文、诗词、新编故事、影评、杂谈、文论、赏析等,157篇(首),教育  相似文献   

20.
兰培 《神州》2012,(32):15-15
本文试图从“主于识见、赖乎意匠、恃乎笔力、本乎性灵”四个方面入手,探析近代文论家吴曾祺在《涵芬楼文谈》中的”创作论”精髓与独创之处,希冀为今天的写作理论研究及创作提供借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