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尚武之风盛行的清代宫廷,帝王的文化艺术生活还是相当丰富的。清朝帝王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非常重视对于汉文化的学习,勤于攻读传统典籍,或热衷诗书文章的琢磨与创作,对于堪称汉文化精髓的书法艺术,更是尤为喜爱,因此,清代多位帝王都有着相当深厚的书法造诣。尤其是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对于董其昌、赵孟頫等历代书  相似文献   

2.
<三希堂法帖>是清代著名的汇刻丛帖之一,该帖卷六、卷7刻有宋太宗、宋高宗、宋孝宗七件宋代帝王书迹,令人不解的是在这两卷宋代帝王书迹中竟没有宋代书画大家徽宗赵佶的书迹.本文从徽宗赵佶个性独立的书法风格、因艺灭国的君王行为、唯我独尊的书画签押、值得称道的书学贡献等方面加以考述,揭示了此举虽是臣下所为,实乃皇权意志使然.  相似文献   

3.
《收藏家》2019,(11)
<正>中国书法是我国5000年文明史上的一颗明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字体,书法的发展与汉字的演变和历史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散发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艺术文化。清代的书法被人们公认为是书道中兴的时代,在继承前朝书风的基础之上,又有所重振和复兴。清代前期,政治局势尚不稳,书法基本继承了明代末年狂放不羁和愤世嫉俗的风格,这一时期的书法发展与帝王的喜好有  相似文献   

4.
<正>帝王书法因书写者"九五之尊"的特殊地位一直受到人们的珍视。唐太宗、宋徽宗、宋高宗都是帝王书法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宋徽宗赵佶,创瘦金体书法,名扬四海。近些年,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清代帝王书法时有出现,且成交价不蜚,尤其是康雍乾  相似文献   

5.
清代帝王为巩固政权,重视汉文化的学习,特别看重书法在中原传统文化中的标志性地位,重视皇子书法教育,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重视书学的皇子教育制度;二、视书学为帝王之道;三、皇族优越的习书条件。皇子书法教育极受重视,这是清代皇族善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黄慎,清代康乾间人,后世称誉为“扬州八怪”画派重要人物。擅长人物,山水、花卉、禽兽,并擅长狂草书法,一直以卓越的绘画艺术名扬海内,自古至今无人目为书法家,长期被画名所掩。鉴此,笔在研读黄慎绘画时,注重搜集其遗书墨迹,考察先生之书法源流、美学观点,辨别草书结体、用笔方法,庶几有助于认识中国草书发展规律,获益良多。 黄慎出为布衣职业画家,诗、书、画三绝、但在清代绘画史论中很少提及,同时代人述评也是平平之谈,与白衣名士相比多有距离,显然在人价值取向上不公平。今天当用艺术尺度实事求是加以论述,以利发扬光大祖国传统化。本着重就黄慎草书艺术作一探讨,倘有谬误和不妥之处,祈望不吝嘉惠赐正。  相似文献   

7.
正民国初年,我还在贵阳的小学读书,就从母亲那里知道我在北京的舅舅姚华,前清中过举,赐同进士,被派往日本留学,以优等成绩回国后,对做官不感兴趣,却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研究诗文、曲词和书法、绘画上。舅舅写过许多书,画过数不清的画,他在北京住的寓所——莲花寺,有10多间屋子,全都是堆满书和画,有什  相似文献   

8.
伏冲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12):34-41+138-139
弘历楷书《佛说八大人觉经塔》轴是乾隆皇帝写经的得意之作,经塔在布局、书风和装池等方面都达到了清代帝王写经的最高水准。作者从经塔的概况、创作缘起、艺术风格及文献价值几方面进行梳理,归纳经塔轴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信息,同时进一步分析清代皇帝写经塔的规律和目的,以期最大限度地揭示作品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钱大昕对《后汉书》进行富有成果的研究,在清代《后汉书》研究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钱大昕研究《后汉书》时先从小学始,对《后汉书》及其《注》进行了校勘和辨伪,内容涉及典章、官制、舆地、氏族、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在考证方法方面,他灵活运用版本互校、金石考证、以及避讳等方法,这些考据的方法极具科学性,对整个清代的考据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汤球及其辑佚成就郝继东曹书杰辑佚至清代鼎盛。汤球是清代中晚期专门以辑佚为业的学者;平生所辑以古佚史为多,是清代颇具代表性的辑佚书大家。然后世对其研究极为薄弱,至今未见有专论之文发表。本文试从其生平学业、辑佚成就及其影响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在清代启蒙教育中,对蒙童的书法教育是重要的环节,受"见字如见人"的思维模式和科举取士制度的影响,书法教育在启蒙教育阶段显得尤为的重要,笔者通过梳理清代蒙学文献发现其中多处强调书法教育,本文将整理整理书法教育相关史料,旨在探索清代书法教育之基本理念与方法,进而从中探寻可以为今书法教育所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闫建科 《收藏家》2011,(1):17-22
旅顺博物馆书法藏品数量众多,上自西晋,下至明清,跨越千年,又以明清作品为大宗。其中文徵明的行书似学赵孟,展示了书法端庄秀美的一面;傅山的草书向我们呈现了狂野豪放的一面;郑燮的"六分半书"和金农的"漆书"则令人见识清代中期两位书坛名家新奇怪异的书风。  相似文献   

13.
清代后期的岭南书坛,碑学逐渐兴起,大有推波助澜之势,帖派书法日渐式微,帖派代表书法家有:罗天池、陈澧、陈良玉、孟鸿光、居廉、汪琼、陈璞等人,陈璞也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位。陈璞与陈澧、陈良玉同为学海堂学长,他们的书法以“古典雅正”为尚,书风相互影响,同时影响到学海堂的一批学子,形成了岭南帖学的流派。从而,影响了近代的岭南书坛。  相似文献   

14.
寺观在古代社会向来是彰显王权的重要场所,在地方社会有着特殊的意义。以清代为例,名刹古观多为帝王巡幸的重要场所。帝王驻跸及赐额封赏等又使得这些寺观名显一方,甚至成为区域社会崛起的核心。在此过程中,不断壮大的家族势力或杜撰,或夸大“康乾驻跸”的说法,对寺观政治中心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种现象的背后暗藏着国家与家族共同利益的诉求,入清后苏州玄妙观在城市空间内政治地位的提升即为我们探究此种现象提供了有利视角。  相似文献   

15.
康熙的书法     
康熙的书法浣花清代书法,以嘉道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嘉道前仍承帖学;嘉道后则尊碑抑帖。帖学期又因康熙、乾隆二帝之不同爱好和书风,而先后形成“仿香光”与“仿松雪”之两种书风,都成为当时左右书坛之势,正所谓上有所好,则下必有甚焉。康熙帝玄烨(1654—...  相似文献   

16.
“制书宜尊”向燕南清代章学诚《论修史籍考要略》列举要略十五条,其中十三为"制书宜尊"。践履其理论,他的《史籍考、》分古今史籍为十一部五十五类,而首列制书置于诸部之上。章氏的理论和实践,反映了明代以来在文献目录分类中的一种新倾向。案"制"本帝王之令也。...  相似文献   

17.
《清朝八大亲王》一书是继《清代帝王后妃传》(上、下册)之后出版的又一种《满学研究精萃》丛书。编著者吴玉清、吴永兴。全书四十余万字,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有关清代的封王制度,诸王身世、业绩,以及从始封到后代的承袭和演变,是一项颇耐人思考的课题。有关诸王的材料甚多,除各种官书外,又散见于一些笔记、杂录之中。官书大都量帙浩繁,翻阅费力;杂史又多编辑无律,难于寻检。《清朝八大亲王》一书正是出于既便于有关研究人士翻检使用,也可减除一般读者难以查寻和艰于阅读之苦的目的,从众多的官私史籍中,精选了一批史料价值较高、可读性较强的诸王传记和有关资料,汇编成册、标点出版。  相似文献   

18.
《文物》1979,(4)
在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明代和清代都出现了一种风格特殊的楷书书体。习惯上,明代的这种楷书被称作"台阁体",清代的则被称作"馆阁体"。 "台阁体"本是对那些御用文人专为皇帝服务的官样文章而称的,其后也用来称官样书派。它和"馆阁体"书法的形成,与我国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密切相关。当时,应进士试的考生必须用工整匀称的楷书答卷,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台阁体"和"馆阁体"书法便在热中功名的书  相似文献   

19.
《蜀山图哥矢》拓本为我国元代赵孟频书迹,其尾页还附有明代陈继儒、李流芳,清代陈奕禧三人跋。全本刻工精良,拓印清晰,不失为一件书法、刻工、拓印三绝之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20.
从清朝档案中看和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坤为清代大贪官,和坤被诛为清代大案。清代以“贪鄙成性、怙势营私、僭妄专擅”而被赐令自尽的职位最高的官员便是和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