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马彪所撰兵书《战略》和《兵记》不见于今,清人黄奭《汉学堂知足斋丛书·子史钩沉》专门辑有司马彪《战略》一卷。然本文在对相关文献材料进行梳理与考辨的基础上,认为《隋书·经籍志》所著录八卷本《兵记》或为单行《战略》,二十卷本《兵记》为《战略》与《兵记》的合集,《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经籍志》所著录十二卷本《兵记》为单行《兵记》。从现存佚文来看,《战略》与《兵记》当成书于司马彪泰始中任秘书郎之后,系从众多史籍中钩稽史料缀集而成,内容多为军中实例而非单纯理论,故二书具有浓厚的史学色彩,这与司马彪史学家的身份密不可分。另外,《晋书·司马彪传》言及彪之著述,唯独不载撰写《战略》或《兵记》一事,主要是由于《晋书》编修者将其列于史学家之列而非皇族之列,刻意彰显司马彪的史学家身份与成就而对其他方面的成就有所取舍。  相似文献   

2.
郭琳琳 《黑龙江史志》2013,(17):164-164
《月令章句》的撰者在《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三书中记载不同。《隋书·经籍志》作"汉中郎将蔡邕",而《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均作"戴顒"。笔者就此考证后认为,《隋书·经籍志》之记载更为可信,而《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的记载当有误。  相似文献   

3.
《文献》2016,(5)
《隋书·经籍志》著录《毛诗义》、《毛诗笺传是非》是魏秘书郎刘瑶所作。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说刘瑶生平不详。刘毓庆和牟玉亭根据《三国志·魏书·刘靖传》认为刘璠是荆州刺史刘弘之子。然《晋阳秋》载刘弘生活在西晋,《晋书》所载刘弘及其子刘瑶亦西晋时人,且并无此刘璠在《诗》学方面成就的任何记载。则魏秘书郎刘璠与荆州刺史刘弘之子刘璠并非一人。  相似文献   

4.
唐修《晋书》时间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贞观年间所修诸史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部官修史书。但关于它的修撰时间,却历来众说不一。《旧唐书》的房玄龄、令狐德棻传,称贞观十八年始修,二十年完成。后人多取此说,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四十三,浦起龙《史通通释》卷十二,魏应麒《中国史学史》,金毓黻《中国史学史》等。余嘉锡据《唐大诏令集》、《唐会要》中的《修晋书诏》日期,认为贞观二十年始修《晋书》,修成时  相似文献   

5.
现存《晋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史书记载中,邓粲所撰晋史有三种不同名称,分别是《元明纪》、《晋纪》、《晋阳秋》.经笔者考证,三者实为二书即《元明纪》和《晋阳秋》,前者主要记载东晋元、明二朝事,故以《元明纪》名之,被后人称作《晋纪》;后者记事迄于晋孝武帝,亦被后人称作《晋纪》.《元明纪》与《晋阳秋》成书后...  相似文献   

6.
竹林七贤是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东晋初年孙盛著《魏氏春秋》,称谯郡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较早将竹林七贤事迹撮集成专书的,有东晋戴逵所著《竹林七贤论》.戴逵字安道,谯国人,少博学,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性不乐当世,常以琴书自娱,多次拒绝朝廷征辟,事见《晋书》本传.《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竹林七贤论》二卷,晋太子中庶子戴逵撰”.该书《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亦  相似文献   

7.
<正>一、问题的由来《隋书·经籍志》在正文著录存书之外,还以附注的方式著录亡书。据清姚振宗统计,"著录三千二百十二部,附著梁有亡书一千五百四十五部,通计四千七百五十七部"①。其附注亡书以"梁有……今亡"等形式出之,清初朱彝尊《经义考》转引其中三百多条,丁国钧《补晋书艺文志》等亦有转引,都径作《七录》或"阮孝绪曰"。钱大昕明确指出:"阮孝  相似文献   

8.
七家《后汉书》,指谢承《后汉书》,130卷;薛莹《后汉书》,100卷;司马彪《续汉书》,83卷;华峤《后汉书》,97卷;谢沈《后汉书》,122卷;袁山松《后汉书》,100卷;张瑶《后汉纪》,30卷(各书卷数,据《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略有不同),共计662卷。七家《后汉书》到了宋代已失传。大量史书亡佚,给研究东汉的历史带来困难。学者基本上只能靠范晔的《后汉书》。清代姚之骃、黄奭、汪文台等,先后辑录失传诸家《后汉书》的佚文,是一件有意义的学术工作。其中汪文台辑录的《七家后汉书》,比其他辑本全面丰富,考辩也精当。汪文台辑录的  相似文献   

9.
《隋书·经籍志》(简称《隋志》)、《旧唐书·经籍志》(简称《旧唐志》)、《新唐书·艺文志》(简称《新唐志》)、《宋史·艺文志》(简称《宋志》)作为《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前代与当朝文献典籍的权威性目录学著作,属通史性质的史志目录,通过对它们的阅读、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宋以前历朝历代学术研究、文学创作、科技发展的概况,探寻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轨迹。同时,还可以利用它们所著录的各个朝代的文献名录,考察不同时期各类典籍的存佚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梁蓉 《丝绸之路》2013,(22):19-20
《华林遍略》是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类书之一,由梁武帝萧衍下令华林园学士共同编纂,成书后流传甚广,成为后世类书编纂的蓝本。关于《华林遍略》的领修人、书名以及卷数历来说法不一,本文以目录学方法为基础,依据《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的记载,就这三方面试作一番考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北朝正史及《隋书·经籍志》所录文献为基础,以现存南北朝史料文献为佐证文本,针对北朝皇室文学的著述及存佚情况进行系统整理。  相似文献   

12.
曾麟 《黑龙江史志》2013,(11):32-33
《隋书·经籍志》与《汉书·艺文志》相较而言,《隋书·经籍志》不仅将"六略"变为"四部",还在其后附有道经部和佛经部。笔者认为,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在隋唐这一时期,宗教已经对整个文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甚至已融入主流文化中,成为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笔者就佛教对隋唐文化的影响提出一些薄陋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世说敬胤注》所保留晋元帝君臣谋划建国路线的佚史为重描东晋建国史提供关键线索,由其可知在“以天下无主,便宜登大位”的“中兴”路线和“修桓、文之事”的割据路线外,东晋立国前夕元帝曾谋划过“建小晋于大晋之中”的“创革”路线。唐修《晋书·元帝纪》部分内容明显由此条敬胤注改写而来。通过逐一比勘诸家晋史,可确定敬胤注为虞预《晋书》佚文,文字改易很可能发生在晋末徐广《晋纪》修纂过程中,并为唐修《晋书》所沿袭。以此为基础,可重新勾勒出东晋立国路线在“中兴——创革——中兴”间转换的复杂面相。  相似文献   

14.
石静 《史学月刊》2013,(2):129-130
唐修《晋书》卷八十二是晋代史家列传,共收录陈寿、王长文、虞溥、司马彪、王隐、虞预、孙盛、干宝、邓粲、谢沈、习凿齿、徐广12人的传。除王长文以外,其他11人皆撰有史学著作,是两晋著名的史学家。那么,究竟是王长文本有史作而唐代史臣漏记,还是王长文被误置于史家之列呢?从唐代史臣的论赞,以及王隐《晋书》、常璩《华阳国志》所载王长文的资料来看,王长文当是被  相似文献   

15.
梁穗雅  彭玉平 《文献》2003,(3):188-199
古代文学批评著作出现之初,传统目录学中并没有专门的类别予以归类.《隋书·经籍志》将《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心》)、《诗品》等归入集部总集类.其后的《旧唐书·经籍志》、《玉海》等沿用同样的分类法.直到宋代《崇文总目》等设立"文史类",收录有关文学批评的著作,《文心》多被归入"文史"一类,此类又往往入集部.①  相似文献   

16.
裴松之字世期 ,以《三国志注》而知名 ,关于其生卒年 ,自钱大昕《疑年录》以来 ,多据《宋书·裴松之传》 ,定为生于晋咸安二年壬申 (公元 372年 ) ,卒于宋元嘉二十八年辛卯 (公元 45 1年 ) ① 。而余嘉锡则据《建康实录》和《史通·正史篇》考定裴松之生于晋升平四年庚申 (公元 36 0年 ) ,卒于宋元嘉十六年己卯 (公元 439年 ) ,年八十。余嘉锡在《疑年录稽疑》一文中称 :“考《建康实录》卷十四曰 :‘子野祖宋中大夫西乡侯以文帝十三年受诏撰起居注。十六年 ,重被诏续成何承天《宋书》 ,其年终于位 ,书则未遑述作。’此子野《宋略总论》之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相关材料对《物理论》作者杨泉生平作了简要的考述,认为杨泉为由吴入晋时吴地会稽人,入晋之前杨泉在吴政权中有过"为政"的经历入晋之后可能不仕。《隋书·经籍志》称"晋徵士杨泉"语焉不详,马总《意林》称杨泉为"梁国人"、严可均称其为"吴处士",以及今人萧萐父认为杨泉"在东吴和西晋都与士族统治集团不合作甘心隐居著书,是一个江南在野的庶族知识分子"的论断有误,赵以武等人认为杨泉因会稽相朱则举荐而"北徙洛下"的推断无法成立。  相似文献   

18.
《汉晋春秋》在史学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晋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上起汉光武帝,终于西晋愍帝,编述了东汉、三国和西晋时期的历史。此书卷数,各书所述歧异。《隋书·经籍志》著录为四十七卷,《晋书》本传及《两唐志》记载为五十四卷,今已亡佚。清代学者辑本,常见的有黄爽辑一卷本,收入《汉学堂丛书》及《黄氏逸书考》;汤球辑三卷本,收入《广雅书局丛书》。另有王仁俊辑一卷本,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未刊印,流传不广,稿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1989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众家编年体晋史》所收《汉晋春秋》,即以汤球辑本予以整理校注,而将黄奭辑本中尚有的汤球辑本昕漏略的内容摘出,作为补遗录入,但未与王仁俊  相似文献   

19.
起居注这种史书形式在我国起源很早,正式名称始于汉代。《隋书·经籍志》史部分类体系中把起居注单列一类,位于正史、古史、杂史、霸史之后,记录了从汉至隋之间的起居注共四十四部,一千一百八十九卷,其中汉魏六朝,尤其是六朝时期作品数量最多。起居注在这一时期得到充分发展,其原因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汉书·艺文志》记载,"《孙子兵法》八十二篇",而传世本、汉简本均以《孙子兵法》13篇为主干,且六朝以来,《七略》、《隋书·经籍志》、《两唐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等公私目录都不见82篇之踪影,为何《汉志》与其他文献记载出入甚大?本文认为,《汉志》所谓"《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包括本传所说之13篇,这是《经》,其余69篇中包含孙子后学累世增加而成的《传》。同时,西汉校勘书籍时有大量复本,82篇中当主要是13篇的复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