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扬雄《方言》一书,向有宗从《尔雅》、拟则《尔雅》等说法,按照这种看法,《方言》在体例上是模仿《尔雅》,对词义的诠释,也是照搬《尔雅》释义.《方言》只是在《尔雅》释义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补充,或为《尔雅》的训解作释.我们认为,如果从《尔雅》一书在语言学史上所占重要地位角度,说《尔雅》对《方言》编写有一定影响,是可以的,如果说《方言》从体例到内容都宗从《尔雅》、拟则《尔雅》,却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编写《方言》为地方志增色云南省彝良县志办公室刘宗伯修志工作中,有的同志提出地方志中不设(方言)篇,理由是《方言)的读者面小,对方言感兴趣的人不多,没有专业知识的人读不懂,打印校对困难等。笔者认为,方言是地方志的“臂膀”,要体现地方志的地域特色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3.
读尹世超、陈淑敏主编的《哈尔滨市志·方言志》(以下简称《方言志》),感到它是一部集资料性、著述性和可读性为一体的上乘佳作。 一、资料功夫深厚 资料是编纂志书的基础。资料功夫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志书的质量。 哈尔滨方言是现代汉语官话大区(北方方言区)东北官话区哈埠片肇扶小片中的一种重要地方方言。哈埠片有65个县市,其中肇扶小片18个县市。使用东北官话的人口约有8200万人。哈尔滨方言是以哈尔滨本地土话为基础,在历代移民语言影响下融合而成的。 《方言志》的编者为辑录哈尔滨地区方言做了大量的工作。由于…  相似文献   

4.
《文献》2010,(3)
<正>出土楚简的释读往往须在《方言》中才能找到最佳例证,同时又为补《方言》用例提供了大量可靠资料,因而《方言》与楚简的综合研究日益受到学者的重视。本文列出以《方言》解楚简24例,其中引到的辞例绝大多数有补于《方言》。例如《方言》释楚地方言"熬"为"火干",楚简遣策记有"熬鸡"、"熬鱼",堪称楚方言"熬"之佳例。  相似文献   

5.
引用书目是中国古书目录的一种,它至迟在宋代就产生了。它常常冠于一书的卷首;或附于一书的卷末;或收载于它书中;或自成一专书。一方面,说明一部书徵引博赡有据;另一方面,随着古书的大量散佚,学者们经常通过某些古书的引用书进行辑佚,因此也越发重视引用书目的编辑。清代以来,辑佚之学大兴,治引用书目的人也越来越多。如著名学者朱彝尊、汪师韩、赵翼、叶德辉、金武祥等,都重视或编辑过引用书目,而沈家本的《古书目四种》则是这一时期引用书目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人杰地灵,方言研究历来处于领先地位。早期的词语考释,在明清时代就已有专问世,李登《书音义便考私编》考的是明代的南京方言,胡英《吴下方言考》考的是清代的常州、无锡、苏州一带的方言。民国时期孙锦标的《南通方言疏证》、张羽屏的《江都方言考》、钱晋的《沭阳方言考》、朱锦江的《金陵方言考》、葛毅卿的《吴方言解》、木安的《吴语通俗考释》等也都是属于这一类的作。  相似文献   

7.
<陈留耆旧传>是一部记载古代陈留地区先贤言行的重要书籍,曾被唐刘知几定为"郡书"(<史通·杂述篇>)之首,可惜该书早已亡佚.后代对此书的辑佚,早在元代就有陶宗仪辑本,到清代有黄爽、杜文澜、王仁俊三位学者进行辑佚;当代学者刘纬毅、吕友仁二先生在前人辑佚成果的基础上,对此书进行了补辑,合计共得18人31事,相对前人的辑佚成果有明显突破.但笔者细考后发现,刘、吕二先生的辑文又均有值得商榷之处.故此次辑补,在前人的辑佚成果基础上,经过多方搜讨,共辑得22人33事.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从古文献整理研究的角度.对传世藏书本《方言》提出一点意见。该本是最新的《方言》点校本。整理者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新式标点,使用简体字.对这部旧本错误很多的古籍进行校理.为今天的读者提供了一定的方便。但是其中仍有一些值得商讨的地方。第一.该本对前人成果的利用还不够充分.以致在校点方面出现了一些疏漏。第二,该本在校勘体例上未能一以贯之.以致出现了失校、误校以及改动底本而不出校记等现象。  相似文献   

9.
《汉唐方志辑佚》(以下简称《辑佚》)一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书前有傅振伦老先生的《序》和撰的《前言》及《编例》。《序》称撰为“中国献学家、方志学家”,“从事地方史志工作多年,或书立说,·或编纂省志,成绩卓,蜚声全国”。《前言》自云:“十  相似文献   

10.
著名语言学家高华年教授任主编,叶国泉、余伟文教授任副主编的《广东省志·方言志》,已于今年3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计75万字,内容丰富,装帧精良,印刷精美,是一部十分值得收藏的好书。 作为省志的分志正式出版的方言著作,这是广东省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况且,广东省的方言是全国汉语方言最复杂的省份,使本书的编写很具难度。本书在论述方言形成的过程,处理粤、客家、闽三大方言的关系上,作了很好的探索,不乏创新。笔者在此谨述初读心得,就教于作者和读者。  相似文献   

11.
李晓明 《文献》2001,(2):184-192
文津阁《四库全书》集部宋别集类共收书396种,经与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核对,发现有236种书存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对辑佚书抄录的不同.这里所讲的辑佚书,即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失传之书,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注"永乐大典本".  相似文献   

12.
《方言》双音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雄所撰《方言》,不仅是汉语方言学的一部开山之作,而且是研究古代汉语词汇的一部很有价值的训诂专书。这是因为《方言》里除有周代记录的古方言之外,还有作者在当时“孝廉卫卒”当中亲自调查笔录的西汉方言。这部训诂专书既然是以汉代口头语为调研对象,自然保存了当...  相似文献   

13.
黄晓蕾 《中国地方志》2020,(5):106-114+128
学界关于民国时期黎锦熙国语思想和国语运动史观的研究日渐深入,几成显学,而关于黎氏在民国中后期的方言概念、方言调查主张乃至方言谚谣志的研究却相对沉寂,不够系统深入。梳理民国中后期方言政策的机构活动、注音工具和工作计划,分析黎锦熙《方言谚谣志》3种的编写背景、编写体例和编写内容,认为《方言谚谣志》3种体现了民国中后期的方言政策,总结了民国中后期的方言志编写体例,是民国中后期的方言政策研究和方言志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4.
正以一部著作形成一门独特的学问,《红楼梦》空前绝后;以一部作品成就一代文学巨匠,曹雪芹当为翘楚。几百年来,浩如瀚海的红学研究著作辈出,人们试图从这部巨著中寻找蛛丝马迹,以解开一个又一个萦绕在人们心头的谜团,探究一层又一层被历史尘封的真相。其中,《红楼梦》的语言研究当数极其重要的一支。究竟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采用了多少种方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语言尤其是方言,是社会赋予人生的一种特殊印记。"少小离家老大归",不变的往往是"乡音"。因此,研究作品的语言绝不能  相似文献   

15.
汤球及其辑佚成就郝继东曹书杰辑佚至清代鼎盛。汤球是清代中晚期专门以辑佚为业的学者;平生所辑以古佚史为多,是清代颇具代表性的辑佚书大家。然后世对其研究极为薄弱,至今未见有专论之文发表。本文试从其生平学业、辑佚成就及其影响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刘纬毅同志编纂的《汉唐方志辑佚》一书,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原书目文献出版社)于1997年12月出版。这是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热潮中整理旧志的一个重要成果,故十分可喜可贺。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故其编纂者可敬可佩。辑佚,是我们前人抢救古籍的一大发明,是专门拾遗钩沉的一种学问。它起源于宋,发展于元明,鼎盛于清。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方志的辑佚工作基本上是个空白,这也是大气候使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刘纬毅同志抱着对祖国地方志的强烈热爱,在山西省图书馆工作时于整理古籍之余,着意对汉唐方志辑佚。不久,他参加了新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是对《白山司志》所载的部分壮语材料进行识别和解读,分析其含义。《白山司志》拥有丰富的壮语方言语料,充分利用这些方言资料,有助于语言历史比较研究。语言文字研究应该加强对地方志书资料的挖掘力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的出发点是研究《金瓶梅》中的吴方言现象,但其目的却是试图借此解开《金瓶梅》作者之谜,故有其独到的学术价值.作者认为,《金瓶梅》中既存在山东方言,又存在吴方言,可见该书作者必兼备相当熟悉山东方言和吴方言这两个条件.一般地说,北方方言(包括山东方言)因接近官话而较易掌握,而吴方言则因其语言、词汇和语法的特殊性显得较难掌握.据此立论,《金瓶梅》作者应是吴方言区某地人并在山东生活过一段较长时间且熟悉山东方言者,这个人正是明代太仑人王世贞.  相似文献   

19.
《昭通方言疏证》以昭通方言为主,旁及其它方言,在纵向系联同时,涉及大量近代词语,不论在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对近代词语可资借鉴之处不少。本就此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以《十三经》及《楚辞》《选》作参照,考察《艺类聚》所引上述书之情况,结果表明:是书“以注充正“张冠李戴”等之失甚多,尤其是前更为严重。这一点,使用是书之校雠与辑佚尤当知之。否则,得之虽多,失亦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