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欲望     
大干世界,花花绿绿,有几多的精彩,也有几多的诱惑。名利场上,蝶乱蜂喧,有的人为名而活着,有的人为利而活着,更有的人为名利而活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相似文献   

2.
<正>谋其上,得其中。谋其中,得其下。100年前通用电气生产电灯泡时,它的使命是“让天下亮起来”,迪士尼乐园建立的使命是“让天下的人开心起来”,阿里巴巴创办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获得巨大成就的企业,都是有格局且坚持梦想不曾改变的企业。而我的初衷要从一次朋友聚会说起,  相似文献   

3.
张昌华 《江淮文史》2008,(6):152-165
天下你我应识君。 君者,丁在君,丁文江是也。  相似文献   

4.
光辉灿烂的河南古代桥梁王国奇河南地处中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得中原者得天下,得天下者多定都中原,这是人所共知的史实。战争离不开桥梁,作为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的都城,其繁荣与发展更高不开桥梁。因此,河南在历史上的桥梁建设中取得了辉煌成就,有些桥梁技术...  相似文献   

5.
在朋友的撺掇下,我们去龙亭看斗鸡。据说开封斗鸡天下第一,我没怎么理会。因为中国天下第一的物事太多了,走到哪里都有“天下第一”的招牌。等了很长时间,斗鸡终于出场了,游人将斗鸡坑围得水泄不通。两个显得有点委琐的汉子各执一鸡上场。那鸡和普通的家鸡有所不同,身上的毛都脱了大半。朋友说,斗鸡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6.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乐山、乐水,乐山之美总能让人乐在其中。乐山,古称嘉州,又称海棠香国,历史上属古蜀国。素有“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日嘉州”的美誉,直接道出乐山风景冠绝天下。无论是威严宏大的大佛,亦或是钟灵毓秀的峨眉,乐山总能变幻出不同的风景,以各种姿态吸引着各色游人。  相似文献   

7.
康熙(1654~1723)是清代最有作为的开明皇帝,在位61年。他曾四下江南,三征西域,收台湾,靖东北,一统寰宇;修明政治,疏浚河运,使国强民富,社会安定,天下和乐;经文纬武,选贤任能,开博学鸿儒科,网络天下英才。 清代取士,沿袭明代科举制度,博学鸿儒科前所未有,是康熙独创。康熙继位之初,天下并不大平,内有权相当道,外有周边少数民族和前明残余势力的叛乱,朝廷人才匮乏,而满腹经纶的前明文人学士却抱着宁肯饿死、不食“周粟”的思想,不愿与清代学子为伍,拒绝参加科举考试,并做布消极舆论,惑乱人心。因此,…  相似文献   

8.
元代“正统”之辨与史学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代“正统”之辨与史学思潮江湄“正统”问题,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为历代史家所关注,论辨时起,以致于“攘臂张目,笔斗舌战”①,使之成为中国古代史学上一个很有特色的重要理论问题。本世纪初,梁启超持“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这样揭露“正统”论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向来只有私人生活,没有公共生活,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中有个判断,“中国人极有‘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的精神……尤其是中国读书人开口天下,闭口天下,一说便说大话。盖在中国人切己的便是身家,远大的便是天下了。小起来甚小,大起来甚大--然真所谓大而无当……西洋人不然……得乎其中,有一适当的范围,正好培养团体生活”。他认为“西洋之有团体从有宗教来;中国之缺乏团体,从缺乏宗教来”。中国人缺乏团体生活,或者说公共生活。但随着近代社会的演变以及租界的出现,使得中国特别是上海这样的通商口岸开始出现了公共生活。  相似文献   

10.
根据明太祖诏令文书,对明朝初年外交观念进行初步考察,明太祖外交观念的基础不是建立在广义的天下观上,而是建立在国家观上。尽管王朝初建时,也有天下主身份与形象展现,但是在现实中则更多地定位于大国之君。这说明在明朝统治者的认识中,天下国家已经重新定位:从一元天下到多元国家,从天下主到大国之君。所谓从"天下"缩变为"中国"的过程就这样开始了。从传统帝国天下观到国家观,观念重构的过程,也就是历史转折的过程,标志了传统帝国逐步向近代国家转型的趋向。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古代铜镜中,有9件日本江户时代(相当明清之际)铜镜,其形制、纹饰与中国古代铜镜类似,对探讨中日文化交流,以及铜镜的源流、递变情况有一定参考价值。现介绍如下。 1.铭文铜镜6件。绝大部分有“天下一”等铭文。“天下一”铭文习见日本桃山、江户时代。或作“天下一作”、“天下一藤原作”、“天下一若狭守”、“天下一藤原光长”、“天下一因幡守”、“天下一松村因幡守”等。  相似文献   

12.
“邓氏钱”布天下辨析余永恒邓氏者,乃西汉文帝时幸臣邓通也。《史记·幸列傅》记有文帝的一段话:。“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谓贫乎”?於是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邓氏钱布天下①。《史记·平准书》也记有:“至孝文帝时,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  相似文献   

13.
在钢铁行业当中,十分天下有其九的是国企。一个钢铁民企能在这样的夹缝中成长起来,掌舵人是需要些智慧的  相似文献   

14.
释汉人所说的“长安道里居中”东湖在两汉以前,被称作“天下之中”的地区有三处,一是西周东都洛邑,其被称为“天下之中”的原因是“四方入贡道里均”(《史记》卷4《周本纪》);二是三河地区,这是远古以来黄河流域的文化重心,司马迁称:“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  相似文献   

15.
经皖南出差,投宿徽州古城时,意外闻知城西十里有一处天下罕见的旅游胜地,那便是著名的徽州棠樾牌坊群。翌晨早起,我们便兴冲冲上路了。  相似文献   

16.
华夷之辨以进退于礼乐文明为转化机制,侧重于“中国”的准入性。由此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促使学者在民族国家叙事面前坚持“文明国家论”,但这难以构成对民族国家叙事的真正批判。中国古代秉持的是不同于国家叙事的天下观念。儒家的天下观把仁义视为华夷共同认可的价值理念,强调通过文德双修、爱人正我而使远人慕义来朝;希望通过施行仁政获得民心,维系天下,克服“国家”的强力色彩。宋人基于华夷之辨努力塑造“中国观”,对于“天下认同”已无多奢求。天下的价值认同维度得以可能,须经公私之辨的转化,其对身份、人格、权利的触及是对“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的重申和证成。对于古人而言,“天下”与“国家”是两个根本对立的价值体,混同二者甚至产生了王朝倾覆的后果;对于今人而言,“天下”与“国家”代表了两种文明与历史形态,能否实现从“天下”到“国家”的观念转变,是一个古今交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日本倭五王时代形成了以倭五王为"天子",包括了日本列岛及朝鲜半岛南部这一"天下"的"天下观"。与当时中国的"天下观"相比,日本倭五王时代的"天下观"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对当时日本列岛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她不仅吸引了天下的才智和财富,还萦系着天下的情感和记忆。  相似文献   

19.
《南方人物周刊》2013,(28):103-103
1987年,67岁的钢琴家李伯拉斯死于艾滋病。他一生都在否认自己是同性恋,离世前还要求用肺气肿和心脏病作为死因昭告天下。但对世人来讲,这些都是欲盖弥彰。  相似文献   

20.
正刘邦与陆贾有关治天下方式的对话不时被人提到,多数人已耳熟能详。刘邦之所以从善如流,接受陆贾的意见,承认在马上得的天下不能靠在马上治天下,大概已初步体会到了治天下的不易。在民主政治制度建立之前,中国历代一贯实行中央集权的专制政体。在这种条件下,要得天下,即推翻一个现存的政权,取而代之,自然只能使用武力和阴谋。因为堂堂正正进行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