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史月刊》2013,(9):58-58
科举考试规矩很多,完整程序有乡试、会试、廷试,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级考试。 乡试也称乡闱,通过乡试即为“中举”,成为举人。通过乡试,成为举人,便可以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了。因为会试的考场设在京城,故有“进京赶考”一说。通过会试的考生,称为“贡士”,获得参加最后、也是最高级考试廷试的资格。  相似文献   

2.
唐代省试特点是试人中举后须经过吏部复试方才授官。宋代会试改为录取后立即给予考中的进士授官与是授官的低下性。元代会试的特点为依据不同人种录取名额的定额性和民族歧视性。与前后代相比,明代会试的最大特点是会试中分南北中三色试卷取士。  相似文献   

3.
刘师培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思想家、经学家和文字学家。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政论文章和学术论著,在当时和以后都有重大的影响。但其生平史事有许多记载不实,错处不少。现就笔者所知,考订如下: (一)刘师培1903年参加清廷会试的地点。蔡元培《刘君申叔事略》记:“二十,赴京会试。”《民国人物传》第一卷第382页“刘师培”条下记;“1903年他赶到北京参加会试,未中。”按:此说将刘师培1903年参加清廷会试的地点搞错了。查清廷北京贡院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被焚毁,1903年会试改在河南开封举行。曾参加这次会试的广东商衍鎏先生回忆说:“直至光绪二十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推迟殿试原因考辨金林祥光绪十六年(1890年),24岁的蔡元培,偕好友徐维则进京参加会试。当年会试是光绪皇帝亲政恩科,试题为“子贡曰夫子之文章至惟恐有闻”。结果,蔡元培中了第八十一名贡士。清代科举考试,会试中式者为贡士,还需经殿试,赐出身后方为...  相似文献   

5.
四、会试 明清两朝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的考试。各省的举人皆可应考。因是聚集各省举人到京会考.故称会试。逢辰、戌、丑、未年为正科,若乡试有恩科,则次年亦举行会试,称会试恩科。考期初在二月,乾隆时改在三月,分三场。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相似文献   

6.
读《贵州文史丛刊》一九八七年第二期《十九世纪中国最后一个状元——夏同和》(以下简称《夏同和》)一文,觉得有两个疑问,特述如下: 一、夏同和中戊戌科状元,不是光绪二十四年(公元一八九八年)秋。《夏同和》一文开头认定,夏同和是“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秋,中戊戌科状元”的。查有清科目取士,“顺治元年,定以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未年会试修”会试中式者,皇帝亲策于廷曰殿试。乡试以八月,会试以二月,殿试以三月。“乾隆间,改会试三月,殿试四月,遂为永制。”(《清史稿·选举志》)又《辞海》“礼部试”谓:“明清会试都在春季举行,故亦称  相似文献   

7.
清朝科举考试中的补殿试,是指会试中式者未参加当年殿试,而参加以后科年的殿试;所谓未殿试,是指会试中式者不再参加以后科年的殿试。由于对这部分人的称呼不明确,著录标准也不统一,就使得文献在这类人员的著录问题上产生许多混乱。  相似文献   

8.
邱进春 《文献》2006,(3):75-77
<文献>2002年第4期刊载了周绍良先生的大作<明万历四十七年〈会试中式题名〉>,以前由于未涉足相关领域的研究,故对此文,笔者只是略读而已.近两年来,笔者有幸参加龚延明师主持的<中国历代登科总录>大课题组,对明代科举制度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并对相关的原始文献和研究论著进行了收集.此时,重读周先生的大作,才真正认识到其价值所在.文章不但介绍了一般读者所不易知的会试录、登科录等珍贵文献的体例,还特别公布了一种世所罕见的科举录--万历四十七年<会试中式题名>,这是一个填补空白的发现.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自隋代开始,行科举取士之制。唐朝初年,取士的科目较多,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等。唐高宗、武则天以后,秀才、俊士两科停止,明经科也日渐被人轻视,只有进士科的地位日渐重要,天下士人纷纷竞集于是科。当时,进士科的考试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即地方上的“初试”和中央的“省试”。唐玄宗时,“省试”改为“礼部试”,我国古代由礼部选士,自此开始。宋代仍沿用礼部试之制。元代开始“会试”,“省试”的说法日渐消失。明洪武时定会试之年为辰、戌、丑、未年。至此,会试的称谓正式使用。会试之后,天子亲临策士之制,为“殿试”。唐高宗、武…  相似文献   

10.
清朝科举考试中的补殿试,是指会试中式者未参加当年殿试,而参加以后科年的殿试;所谓未殿试,是指会试中式者不再参加以后科年的殿试.由于对这部分人的称呼不明确,著录标准也不统一,就使得文献在这类人员的著录问题上产生许多混乱.  相似文献   

11.
《文献》2020,(3)
几种传世的洪武二十四年、洪武三十年春榜进士名录,所载不尽相同,令人不知所从。《双槐岁钞》收录洪武二十四年会试录取名单,当抄录自该科《会试录》或《会试中式题名》,《皇明进士登科考》所载与之基本吻合,可据。而《皇明贡举考》该榜所收,有明显的错漏,且与洪武三十年春榜相混,不可尽信。对洪武三十年春榜51名进士的记载,《皇明进士登科考》、《皇明贡举考》均有不足,需要综合其他史料来印证,目前可基本确认者48人,尚有3人待考。  相似文献   

12.
张仲民 《清史研究》2020,118(2):92-104
1905年清廷停废科举后,继续保留了之前辅助性的优拔等考试作为善后之策,由此优拔贡考试也变得炙手可热,无形中取代了之前乡会试的作用,吸引了大量考生特别是具有新式出身的人与考。实际上,优拔考试之地位远不如科举未废前的乡会试,而且优拔贡的现实出路也并不好,多数中选者难以得到实缺,这种局面的存在无疑又进一步加剧了晚清以来的官多为患局面,被不少人认为是清朝灭亡的造因。  相似文献   

13.
明清两代科举中的朱卷有两种:乡试及会试场内的原卷(即墨卷),经誊录人用朱笔誊写,送考官批阅的,是一种朱卷;考中后,将场中所作之文刊印赠人的,是又一种朱卷。清代王尔烈家藏乡、会试朱卷木雕版属于后一种。原收藏在王尔烈的故居——辽阳翰林府,1956年由辽阳博物馆收藏。朱卷木雕版共十块,一块为《王尔烈履历》版,刻记王尔烈姓名、字、号、出生年月日、官职、考中乡会试和殿试名次,及其家世亲属情况(图版捌:1;图一)。余者九块  相似文献   

14.
如同今天的毕业生盛行《同学录》一样,明、清的同科进士盛行编刊会试同年《齿录》。  相似文献   

15.
翟边 《江淮文史》2006,(2):171-172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干支纪年为甲辰年),为庆贺慈禧太后70大寿,朝廷将本应是正科的会试和殿试改为恩科。尽管当时清王朝已经风雨飘摇,但人们都没有料到甲辰恩科会试和殿试竟是有1300年历史的科举制度的终结。因被八国联军烧毁的北京顺天贡院尚未修复,会试是在河南开封举行的。经过中国政治史论、外国政治经济策问、四书五经义解等3场考试,于四月初十日放榜,共取中276名进士。殿试于五月二十一日在北京举行,共出策题4道:官吏如何应对世局变化,汉唐以来兵制与今日情势,中国古代理财与现今各国预决算的比较,教育、科举和气节问题。二十二日读…  相似文献   

16.
明代会试分区配额制的最初设想是将全国分为南、北二区,试卷外分注"南"北"二字,若科取百人,南取六十,北取四十。后虑及四川等地举人不能"概以南省并校",又立中卷区。通过对宣德至正统间连续5科会试各区录取人数和所占比例的测算得知,这一调整当于宣德二年会试之前完成,并于该科付诸实施。就该制执行情况看,宣德二年至景泰五年,南北中卷区录取比例接近于60:30:10。至天顺朝,逐渐趋近于55:35:10的比例。总体而言,三卷区录取人数同时合乎规定比例的科次较少,某区稍高或稍低的波动情况则为常态。该制通过分区和分配比例的办法,将会试的全国性竞争转化为有限区域内的竞争,体现了明廷就地取才、追求区域平衡的意图。然分区配额制下的省区进士数量深受该制调控的影响,如四川中式人数的激增便是该制保护的结果,而这又成为成化年间卷区比例调整与正德年间卷区重组的诱因。  相似文献   

17.
“连中三元”解"连中三元"中的"三元"是解元、会元、状元的统称,三者分别指明清开科取士的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明代也以殿试的前三名为"三元",即状元、榜眼、探花。明清时代,考试分为四级,即院试(县:府试)、乡试(省试)、会试(京试)和殿试(廷试)...  相似文献   

18.
文史精萃     
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是学子们步入仕途的阶梯,因此考试阅卷都非常严格,清代学子的科举考试要经过乡试、会试,最后才进行殿试。  相似文献   

19.
正晚清重臣李鸿章,少年时心高气傲,放言"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这位身高在一米八以上的男儿,在1845年进京会试落第,以年家子(其父李文安与曾国藩是同科进士)受业于翰林院侍讲学士曾国藩门下。曾、李由此结下不解之缘。李鸿章于1847年再入京会试,得中二甲第二十五名进士,入翰林院,出馆授编修,从此走上"拼命做官"的仕进之路。  相似文献   

20.
西越 《湖南文史》2014,(12):53-54
学习刻苦而成绩不好,那叫学呆;学习刻苦而成绩尚可,那叫常人;学习不用功成绩好,那叫天才;学习刻苦且成绩优异,那叫学霸。学霸不一定是天才,但肯定天资聪慧,是“汗水+智慧=成功”的典范。古代正式的科考有三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考第一名称解元;会试考第一名称会元;殿试考第一名称状元。这三场考试中,都得第一名,叫“三元及第”,如果连续考第一,就叫“连中三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