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宗教和神学思想笼罩的汉代,世人相信通过祭祀鬼神能够佑福避害,否则便会逢祸遇灾,故信鬼神、重祭祀之风盛行,以致劳民伤财、家破人亡。王充怀着"疾虚妄"的精神,批判地树立了"报功、修先"的祭祀观,即祭祀并不是为了求取福寿,而是为了报答和崇敬地对待对人类有功劳的自然万物、贤圣及祖先。  相似文献   

2.
战国时期的鬼神观念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战国时期的鬼神观念及其社会影响晁福林随着战国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思想的巨大变革,社会上的鬼神观念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如果说春秋时期较多地反映了周代宗教信仰的话,那么,战国时期的神灵崇拜则可以说是即将降临的新时代来自天国的嚆矢。本文试图在前辈专家研究...  相似文献   

3.
鬼神问题于先秦典籍中即已触及,延至汉代,鬼神观念大行其道,民间的种种习俗与信仰受其影响极深,因此,关于有神与无神的争论也沸沸扬扬,各种论说迭出不穷。同时,“事鬼神”的巫者亦应运而兴,他们的活动在社会上影响甚巨,这也是汉代特有的一种社会风习。  相似文献   

4.
胡雅丽 《江汉考古》2001,(4):49-55,29
二、人类鬼神人类鬼神即死人的灵魂。人类鬼神崇拜即人类灵魂崇拜。“灵魂不死”的观念,是人类鬼神崇拜的基础。基于万物有灵的思想,人类自原始社会起,就相信人与世上万物一样具有灵魂,人活着的时候,灵魂依附于人的身体,控制并支配着人的思维与行动,人死之后,灵魂与身体相分离,肉体消失了,灵魂依然存在,并能以某种形式对人产生影响。考古发掘证实,早在旧石器时代,即存在人的灵魂不死的观念。距今五万年至二万五千年前,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在埋葬死者时,随葬有死者生前佩带的装饰品,并在遗体周围撒有红色粉末。这种行为,意味…  相似文献   

5.
邓全召 《神州》2014,(11):1-1
《尚书·尧典》是"诗言志"最早的文字记载,显现了春秋以远先民的诗歌创作观念,其内容始初应当与祭祀天地鬼神祖宗社稷的活动有关,这是"诗言志"观念的最早孕育。  相似文献   

6.
西夏是11世纪初由党项族建立起来的一个强悍的少数民族政权,当时占据了今天中国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分别与宋、辽及后继的金鼎足而立。西夏人在其立国的200年间,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值得一提的就是他们的鬼神文化。 西夏人非常迷信鬼神,鬼神崇拜在西夏人的传统宗教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他们的心目中,鬼神是无所不在的。西夏人住的房子多用泥草盖成,只有少数达官贵人才有权力住砖房。但无论是什么样的房子,西夏人总是把正屋留出来,供奉鬼神,人只能住在侧房。在西夏人的观念中,鬼和神是不同的。他们认为鬼是害人的。西夏人对各种鬼…  相似文献   

7.
齐家文化发现的与祭祀活动相关的遗存主要有祭坛、祭祀坑、石圆圈遗迹、居址内火烧、涂抹和摆置现象,还有卜骨、特殊场合使用的砾石等。通过对这些祭祀遗存的辨识与初步研究,我们认为齐家文化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祭祀系统,注重对祖先神(人鬼神)的祭祀,盛行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祭祀活动;动物在祭祀仪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砾石或为特定场合祭祀活动“通灵”的媒介。齐家文化既参与了以夏、商王朝为主的祭祀仪式和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也影响了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以降氐羌族的宗教观念。  相似文献   

8.
北京大学藏秦代木牍《泰原有死者》是近年公布的一份珍贵出土资料,它以复生者口吻讲述了死人的好恶及地府冥界中的价值取向。对於研究秦代的婚俗、丧葬、祭祀、死後世界及鬼神观念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着重分析了如下内容:死而复生者的身份认定及女子的婚姻归宿,死人的财富观念及黄圈的象徵含义,古人的魂魄观念及形“魄”拘闭地府的认知,鬼神亦须饮食的祭祀理念及後世道教的天厨、地厨观念,强调以故衣殓葬及其背後隐藏的薄葬用意,以揭示秦汉时人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习俗,期望有助於理解这篇牍文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9.
镇花祭、道飨祭和疫神祭是日本古代国家神祇祭祀体系中的与疫病有关的祭祀。本文主要是分析这三个祭祀中蕴含的与疫病有关的鬼神观念。镇花祭体现了日本传统的"神作祟"观念,道飨祭是一个混合了中日两种文化因素的祭祀,一方面其思想依据是鬼魅、特别是中国的疫鬼观念;另一方面,道飨祭对于鬼魅的态度并非中国式的暴力威胁,而依然采取日本原有对待神的恭敬态度。疫神祭中的"疫神"则是把中国的疫鬼改造为日本式的"神",纳入日本原有的神祇信仰的话语体系。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疫病祭祀的角度对三个祭祀进行整体把握,发现道飨祭和疫神祭的鬼神观念均来源于中国的"疫鬼",以及日本原有的"神"观念对中国的"疫鬼"观念的改造,从而形成国家的神道祭祀中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共存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杨君 《敦煌学辑刊》2003,1(1):77-80
鬼自古以来就是邪恶、灾病的象征,而敦煌符箓中的某些内容却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的存在:鬼为世人提供护佑,发挥正面作用。本以敦煌符箓材料为切入点,并结合其他敦煌材料,对“善鬼护身”观念进行初步探讨,以求丰富中古民众鬼神观念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春秋时期的鬼神观念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分封制的解体和各诸侯国力量的增强,春秋时期不仅在社会结构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其社会信仰和宗教崇拜也出现了新的内容和特点。春秋时人迷信鬼神,有相当浓厚的鬼神观念。这种情况给当时的社会生活以相当大的影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前辈专家虽然偶有所及,但系统探讨者尚少。本文拟作一些讨论,以求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2.
今天的“少数官员”并不信鬼神,更不敬鬼神。他们只是无聊,空虚。或许,他们以为鬼神的世界应该更无法可依,便去向鬼神寻租  相似文献   

13.
白木 《文史春秋》2006,(8):51-53
傩(nuó)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精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文化现象。傩文化是由包括傩庙、傩神面具、傩舞、傩戏、傩符、傩服饰、傩兵器等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傩师所唱的歌、所跳的舞称为傩歌、傩舞,傩戏又是在傩歌、傩舞的基础上出现的。傩和傩祭、傩仪是一种世界性的古文化事象,它以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为目的,以巫术活动为中心,是原始民族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及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傩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盛行于江西、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安徽、福建等地的民间。中国的傩,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各有特点。遗…  相似文献   

14.
袁文春 《史学集刊》2012,(4):107-113
朱熹是宋代一位具有科学思想的理学家,但科学思想却没有使他走向无神论道路,反而使他接受鬼神,并建构了鬼神理论。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断之为倒退落后,如果对朱熹"了解之同情",则能理解他建构鬼神理论之苦衷。四大因素迫使朱熹建构鬼神理论:一是现实中的"鬼神"现象必须得到解答;二是儒学典籍中的鬼神之事无法回避;三是必须应对佛道鬼神论的挑战;四是道统的合法性辩护。  相似文献   

15.
「五斗道」是中国最原始的道教,创始于东汉末年,其创始人为张陵(亦名张道陵);「太平道」是道教的先驱,渊源于西汉时代方士所创的太平经。原来在战国末年就出现了炼丹求药,求神仙,讲阴阳怪诞之说的方士,更由于秦和西汉皇帝们的提倡(秦始皇、汉武帝都是好神仙求不死之药的),于是方土之术,特别盛行。但自汉武帝刘彻以后,在上层统治阶层中的信仰逐渐破产,并且受着儒生的排斥,于是持鬼神术的方土遂渐次流到下层社会,「假鬼神」医治疾病以谋生活。他们为了(?)吹自己方术的奥妙,更好的使人信服,于是他们便把在西汉初年最受社会尊崇  相似文献   

16.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士族盛行门第婚,但在山东等士族门第婚盛行的唐代初期社会中却淡化了传统婚姻观念,走上务实进取的风格。这应该是在政坛上渐渐活跃的江南士族的适应性努力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长江流域汉魏墓葬出土的佛教遗物是当时宗教信仰的反映,是人们祭祀祈福的工具。佛教自传入汉地,依附于中国的黄老神仙方术和传统的鬼神观念而发展。汉魏时期,佛教自长江上游向中、下游传播发展。受地区的影响,各地表现佛教信仰的器物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8.
"天"字在中山王器铭文中频繁出现,为探寻白狄中山对天人关系的认识提供了殊为可贵的材料。铭文中反应了"天"赐忠臣的缘由、白狄中山的祭祀对象以及祭祀方式等。最后我们认为白狄中山的天命鬼神观念源于华夏文明的同化。  相似文献   

19.
《鬼神之明》刊载于上博简第五册,主要讨论鬼神"有所明"与"有所不明"的问题。自竹书发表后,不少学者曾就其学术派别的问题作出论述,当中有认为《鬼神之明》为墨学作品,但亦有持反对意见,以为竹书是反墨、墨学异端甚或是儒学之作。本文透过《鬼神之明》内容的剖析,指出篇中虽然提及鬼神"有所不明"之说,但所反映的思想在本质上实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鬼神观有所不同,且部分更与墨家有暗合之处。此外,本文通过篇中思维方式与《墨经》逻辑学说的相参照,提出两者实有不少可比观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祭祀活动根源于鬼神信仰,本质上是将人际交往礼节实施于观念中的人神之间。然而,由此形成的祭祀文化,则完全超出了人神关系。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本是常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