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与人     
有一代人以理想主义为起点,却在现实中辗转起落。今天的他们,既有普通工人、家庭妇女,也有大学教授、知名富豪;有的默默无闻,有的驰名中外;有的去了陕北再也没有离开,还有的出国就像串门;有穷困潦倒的,也有腰缠万贯的……100  相似文献   

2.
在《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一书中,大多数的回忆者都认为,自1948年10月田家英担任毛泽东的秘书后至1959年,是双方合作最为愉快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田家英崇拜毛泽东。与一般人的崇拜不同的是,他的理论修养和政治素质,使他对毛不是出自一种朴素的感情,而是理论钦佩之上的由衷爱戴。在他担任毛泽东的秘书两个月后,他的夫人董边到平山与他相会。当天晚上,他首先把自己两个月内作的几册毛的著作的摘录笔记给董边看,并告诉她说:“组织上决定要我作毛主席的秘书,我感到很胆怯,一定要下功夫读毛主席的著作,很好地领会毛泽东…  相似文献   

3.
从延安到北京,毛主席教孩子们背了很多诗词,晚年她将这些诗词整理成书,希望青少年牢记传统叶燕的家里,珍藏着一幅毛主席的墨宝,书写的是唐朝诗人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是我小时候,毛主席亲自教我背过的诗。”叶燕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相似文献   

4.
她是美丽的,曾经是上海滩<良友>画报的封面女郎;她是英勇的,曾经深入魔窟刺杀汪伪特务头子;她是壮烈的,牺牲时年仅23岁,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相似文献   

5.
尽管她是毛泽东的弟媳,但由于解放后她和丈夫一直住在东北过着淡泊的生活而默默无闻,更由于她和丈夫从不向人讲起自己的身份,半个世纪以来,她被历史忽略了……  相似文献   

6.
<正>《毛主席语录》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风靡全国,它是解读20世纪中国以及"文化大革命"的一把钥匙。从《解放军报》开始在"报眼"处刊登第一条语录,到《毛主席语录》一书的诞生,从内部发行到全国发行直至风靡世界,有一个历史过程。《解放军报》首开《毛主席语录》专栏曾经有人写文章说,《毛主席语录》是某个  相似文献   

7.
我于1939年初任宋美龄的秘书,年底辞职,前后共约一年.在其后近10年间,仍和她保持着私人联系.到1948年11月她去美国前,我还到她在南京的私邸与她道别.积10年的了解,我觉得她很有个性、很不平凡,不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享有国际声誉的中国杰出女性.我认为,她的特点是三种文化的人文综合:中华文化的传统道德;西方上升时代的民主精神;虔诚基督教徒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  相似文献   

8.
非可 《湖南文史》2002,(3):36-40
尽管她是毛泽东的弟媳,但由于解放后她和丈夫一直住在东北过着淡泊的生活而默默无闻,更由于她和丈夫从不向人讲起自已的身份,半个世纪以来,她被历史忽略了……  相似文献   

9.
段文华 《神州》2010,(2):42-45
提起张玉凤这个名字,我国五十岁以上的人都不陌生,而且对她总有一种神秘感。她是毛泽东晚年的机要秘书,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多年,直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我和张玉凤认识,要追溯到20年前。由于她的特殊身份,所以那时我费了许多周折才采访到她。后来得知,我是她走出红墙之后,采访过她的极少数记者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车颠簸在前往怀仁县马辛庄乡仝庄村的乡间小路上……我们知道:就是从这条小路上,在20世纪60年代走出了一位全国劳动模范。她叫马凤英,已年近八旬。曾经有那样灿烂的记忆抒写在她生命的年轮中,到今天,当岁月不经意地流逝,属于她的该是怎样一份情怀?!———这份记忆永远会存在于共和国红色的档案中,如同车窗外的秋景,在无语中诉说着丰硕。一处平凡的农家小院,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向我们讲述着一段难忘的记忆———“我是1947年12月入的党,那时呀,我们这里是拉锯区,国民党部队可凶残哩,有的人还被活埋……”一场大病并没有冻结老人的思维,…  相似文献   

11.
如歌 《纵横》1997,(12)
在延安时,她演过《农村曲》,被人称为“春姑”;到国统区后,她担任了周恩来的秘书,以《新华日报》记者的身份,将一大批聚集在重庆的文化界人士团结在党的周围。这个独特的位置,带给她很多独特的经历。《张颖:抗战时期党与文化界人士的联络人》将把您带回那个年代,带向一个伟人的身旁……  相似文献   

12.
曾经有人说:"如果你爱一个人,就带她去哈尔施塔特,她会更深爱你;如果你爱的人不爱你,也带她去,她会因此而爱上你。"哈尔施塔特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宁静、纯美……一种纯正淡定的欧洲气质,无法复制,让人迷恋并迷失其中,一切美好的词语都可以用在她身上。  相似文献   

13.
赵家,1941年在圣约翰大学读书时参加革命。第一次访谈:2001年9月26日,在赵家的北京寓所。我是1952年5-6月间调任高岗秘书的。马洪、安志文两人熟悉我,梅行也熟悉我。那时马洪是东北局的副秘书长。我是从东北局宣传处副处长调任高岗秘书的。调动工作是由马洪、梅行执行的。安志文是东北局工业局的,曾经是高岗秘书。我到高岗处以后,正赶上开舞会,我不  相似文献   

14.
《百年潮》1999,(9)
“江青有野心”,这是毛主席给她下的结论。无数事实也证明了,她的的确确是个野心勃勃的危险人物。江青的《我的一封公开信》党的“九大”前的一天晚上,江青正在吃晚饭,打铃唤我到她的餐厅。我进去以后,她头也不抬,一边吃饭,一边对我说:“你给徐  相似文献   

15.
外国人问她:毛主席好,还是邓小平好?这无疑是个“难题”。不想汤瑞仁反应极快:“毛主席领导我们翻了身,邓小平领导我们致了富,你们说哪一个好?”皮茄克、紧身裤、高跟皮靴、左手指上套着两只锃亮的戒指……这就是76岁的汤瑞仁老太的打扮。去过韶山的游客,不一定叫得出汤瑞仁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16.
1950年,我从第四野战军十二兵团调北京军委办公厅工作,一个星期天,我请假到内务部看望时任内务部长的叔祖父谢觉哉。当时谢老公务忙,不在家,由叔祖母王定国接待我,叔祖母是谢老的秘书兼机要科长,我和她是首次见面。她的第一句话是:“谢老说今天你要来,我叫炊事员为你准备了中午饭,生活上你还缺点什么?跟我说……”临走时再三叮嘱:“到了大机关要勤奋工作,刻苦学习,听党的话。”从此以后,每逢节假日,我都要去看望、聆听她的教诲。  相似文献   

17.
1953年春节。毛主席视察武汉的时候.我在汉口交易街任街长。2月19日上午8时,毛主席要秘书打电话通知中共武汉市委书记、武汉市代市长王任重,请他找一位街长去谈谈街道工作。王任重立即派人到汉口交易街(后来并入了大智街)找到我。带我去见毛主席。  相似文献   

18.
闾丘露薇曾经是电视记者中的宠儿。 她很早成名。在凤凰卫视,她采访过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朱镕基、胡锦涛、温家宝、钱其琛、唐家璇、王岐山……  相似文献   

19.
京城不吃皇粮的名作家王朔 说起打工族,人们或许想到那些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从乡村涌入都市的打工仔;或许想到在合资企业里衣冠楚楚、举止文雅的白领人。 还有一支人数不多、生产文化和精神产品的打工族,他们有的根本就不捧铁饭碗,有的虽有铁饭碗却不甘于安贫乐道;他们有的成为洒脱的高价大腕儿。有的虽然清贫却愿守住一方艺术净土;他们有的曾忐忑不安、犹犹豫豫地离开铁饭碗,今天他们已不屑于回去捧,他们已因泥饭碗的“含金量”更高而宁当“打工族”…… 腕儿级打工族也有坎坷 江姗1993年因《过把瘾》成了明星,1994年因落选飞天奖而引来人们的同情,1995年初又因《离婚》一剧风波而遭到各家报刊的批评。本文无意谈这件事,而是追述一下她当年“打工”的坎坷。  相似文献   

20.
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高大魁梧的形象,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但毛泽东身高多少,却说法不一,甚至差距很大。王鹤滨在1949年至1953年期间担任毛泽东的保健医生兼秘书,近年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949年12月毛主席首次出访苏联。因为要在苏联停留一两个月,故需为毛主席定做一个较为舒适的睡床。根据定做睡床的苏联方面的要求,卫士李家骥为毛主席测了一次身高,这也许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