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丕勋 《丝绸之路》2013,(12):10-13
"黄帝"是一个经历了从氏族到部落再到部落联盟历程的称号,它所反映的是华夏先民于5000年前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重大转变。当黄帝部落中轩辕氏族首领被推选为部落首领后,方始有了"轩辕黄帝"称号。轩辕黄帝的诞生地是一处古代有神奇之"圭"(即天然土丘)的邽戎居地,即今甘肃省清水县旧县城东南70里之轩辕谷。轩辕黄帝部落曾活动于陇山东西地区,而他的冢则位于今甘肃省正宁县东部子午岭之西五顷原,据此其故乡必是今甘肃省天水、庆阳、平凉三市地区。  相似文献   

2.
图说世情     
正现如今,人们表达自己不满的方式越来越直接,有的聚众抗议,有的直接"动武"——鞋子、鸡蛋、西红柿常常被当作"武器"。被这些"武器"击中,虽不致命,但场面会很尴尬。非洲·纳米比亚非洲的部落女王Meekulu Mwadinohmo是非洲纳米比亚国最后一位部落君主,经该部落长者的选举,Meekulu自2005年起继承王位,居住在守备  相似文献   

3.
《神州民俗》2009,(7):50-52
一个小国,地处非洲西南部,却因盛产金钢石而闻名世界。这个小国叫做纳米比亚。在该国马林塔尔地区,居住着一个特殊的群体——布须曼人。这个民族在非洲已生活了2万年,但如今大部分部落仍生活在令人吃惊的原始状态下,堪称“人类的活祖先”。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果洛州草原退化及退牧还草情况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果洛是青海省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的重点地区之一。全面了解和认真研究该地区这方面的一些具体情况,对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果洛地区实现“生态立州”的重要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年保玉则依旧如我们想象中那么美丽,一片花海的前方就是仙女湖,远方群山环抱。年保玉则(亦称为年宝玉则)就是青海省的果洛山,属巴颜喀拉山,相传是果洛诸部落的发祥地,因而备受尊崇。据说很久以前,这里有个猎人,他救了化为小白蛇的年保玉则山神的独生儿子,后来,年保山神化为白牦牛与恶魔激战,猎人应邀射死了恶魔。年保玉则为了感谢猎人,将他的小女儿许配给  相似文献   

6.
三江源是《格萨尔》广泛流传的地区,那里有众多的说唱艺人,据青海省《格萨尔》研究所的统计,青海省内有200多名说唱艺人,主要分布在玉树和果洛地区,即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这一地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但艺人多,而且包括了各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部落民是日本社会中一个特殊的阶层.长期以来,他们备受压迫和歧视.二战后,由于部落解放运动的发展和日本政府着手解决“部落问题”,部落民阶层的地位逐渐上升,曾为日本社会中重要问题的“部落问题”也随之趋于缓和.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部落歧视问题至今尚未彻底消除.  相似文献   

8.
部落构成了中东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层面,是理解中东国家必不可少的视角。1953年,法国在摩洛哥发动政变,废黜了支持民族主义力量的苏丹穆罕默德五世。格拉维部落在此期间经历了兴衰起落。此次政变集中反映了摩洛哥国内部落和民族主义力量对国家政权的竞逐,是观察中东地区部落和国家间复杂逻辑关系的典型个案。摩洛哥传统势力的代表格拉维部落与国家间关系表现出复杂形态:部落利用国家力量实现崛起,部落对抗民族主义力量发动政变企图控制国家,最后部落被国家抛弃而衰落。在部落和民族主义竞逐国家政权的过程中,法国殖民者成为二者沉浮的决定性因素和制衡力量。由于部落对国家认同的脆弱性,殖民主义政权得以通过玩弄部落认同对殖民地进行分而治之。  相似文献   

9.
1934年中国处在战局动荡中。庄学本前往果洛藏区,进行他一生中第一次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实地拍摄。这次果洛之行,也是中国边疆民族摄影的先声。  相似文献   

10.
黄滢 《环球人物》2013,(30):60-62
阿里安娜·赫芬顿号称"新媒体女王",她不仅熟知网络媒体的运作规则,更是一位励志的传奇女性。她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采访时说,我们正处在一个新闻业的黄金时代,而成功和失败的区别就是坚持——我们可以坚持多久,直到成功。  相似文献   

11.
眼界     
《南方人物周刊》2011,(15):20-25
4月21日,苏丹南部的Wunlit县,莱克丁卡部落的一个女孩站在一个流动的牛棚中。一般照看和保护牲口的任务会落在男人身上。只有少数妇女会驻守牛棚。牲口对于畜牧部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占有更多牲口,苏丹南部地区的部落之问不断爆发武装冲突  相似文献   

12.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吐蕃国王囊日论赞被叛臣毒害。其子松赞干布年仅十三岁继位,依靠大臣论科耳、尚囊等讨平叛逆又对外征服苏毗、多弥、羊同诸部落,完成了统一西藏的大业,定都逻些(拉萨),于633年建立了一个新兴而强盛的奴隶制国家——吐蕃王朝。进而开始了对外开疆拓土的战争。约于631年左右,松赞干布即派兵进入今青海的玉树、果洛等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正>在大兴安岭山林深处,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北部地区,生活着一个神奇的民族——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我国最后的使鹿部落。今天,在山林深处仍过着原始民族生活的鄂温克人仅有20多人,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传承着实让人担忧。  相似文献   

14.
“巴国”是一个奴隶王国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人是否曾经建立了一个发达的奴隶制国家或奴隶王国的问题,既不应将传说当作信史,也不宜硬套某些公式,应该按照历史材料来分析,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华阳国志·巴志》说: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这里的“万国”,显然不是我们所讲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概念,因为当时的禹,仅仅不过是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而已;至于远在当时中原边鄙地区的巴、蜀,如果确已形成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肯定尚未建立国家,仍在氏族部落阶段。  相似文献   

15.
《环球人物》2020,(9):40-41
中国有句俗话叫“女为悦己者容”,但在遥远非洲的沃达贝部落里,却反了过来。沃达贝部落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狭长地带,是一个神秘而又原始的迁徙部落,至今仍延续着部分“母系社会”传统。他们每年都要举办盛大的男子选美大赛。赛前,男子在脸上涂抹红色黏土、描黑色眼线,以突出眼白和牙齿的洁白;在头上佩戴羽毛显得更加高大。  相似文献   

16.
《沧桑》1993,(3)
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的先祖,最受到崇敬和称颂的,莫过于神农氏炎帝和轩辕氏黄帝,他们是华夏文明的伟大开创者,海内外的中国人,莫不以作为炎黄子孙而自豪。在距今约5000年前,炎帝和黄帝曾是两个大的部落的首领,与他们同时并存的另一个大的部落的首领叫蚩尤。据古史传说,当时曾发生过黄帝大败炎帝、黄帝擒杀蚩尤的激烈的大规模争战。先是,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接着,黄帝又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这里的“阪泉之野”和“涿鹿之野”极可能是同一地区的不同表述,或者是毗邻相接的两个地区,总之是一个较大的地理概念。可以这样说:黄帝败炎帝、杀蚩尤的主战场是在涿鹿及其附近的阪泉一带,因此,确定了  相似文献   

17.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中部的高山地带,生活着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他们尽管人数不多,只有大约6.5万人,却以醒目的面部油彩和艳丽的头饰闻名遐迩。他们就是胡丽族。胡丽族一般以部落为单元过着群居生活。有意思的是,在一个部落里,男性成员和女性成员是分开生活的,即使小孩也  相似文献   

18.
贺文萍 《华夏地理》2008,(4):174-175
达尔富尔地区位于苏丹西部,由北达尔富尔州、西达尔富尔州和南达尔富尔州组成,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占苏丹全国总面积的约五分之一。它毗邻利比亚、乍得及中非共和国,是苏丹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这里生活着大约80个部落,主要分为“阿拉伯人部落”和“黑人部落”两大部落集团。前者为放牧骆驼的游牧部落,主要分布在该地区的北部;后者为从事农业的部落,主要分布在该地区的中部和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9.
近年巴蜀文化考古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川古称巴蜀。先秦时代,以蜀族和巴族为主体的古代民族,曾长期在这里生息繁衍,他们不仅建立了巴国和蜀国,而且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据历史传说,古代蜀人曾先后有蚕丛、柏、鱼凫、杜宇、开明等几个比较强大的部族,在不同程度上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建立早期国家乃至奴隶制王国。巴人也曾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巴、蜀周围还密切联系着众多的较小民族部落,构成以四川地区为主的古代文化共同体。战国中晚期(公元前316年前后),蜀国和巴国先后被秦国所灭,巴蜀地区逐步纳入了中央统一管理之中,构成了多民族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汉代西域屯田与汉语汉文的传播使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汉代西域是一个部落与民族的集散地,也是一个多种语言交汇的地区。根据史书记载,当时的部落与民族主要有:塞、月氏、乌孙、羌、匈奴和汉人。这些部落或民族“言语异声”或“文字异形”。汉人作为西域的古老民族之一,虽然早就“身涉流沙地”,践迹西域,但汉语汉文在西域广泛的传播使用却是始于汉代的西域屯田活动。从那以后,汉语汉文就一直作为西域的通行语言之一,在这块多种语言交汇的地区使用,经久不息、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