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西江服饰文化的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西江流域不论男女均穿宽衣阔袖的“大襟衫”,衣领不高,叫“风领”。女衣长可及膝,袖阔1尺,最小也有9寸,袖边有双捆出线,捆边3条。男衣同样宽而长,喜庆日子则穿长衫。民初,大襟衫有小改革,衣袖改窄为只能穿出手,叫“一撂袖”,不久,又改为“马蹿油”(前阔后窄,袖口像马蹄),俗称  相似文献   

2.
古时候,洱源县龙谷山上,有一个几户人家的小村,村里有一对很相好的白族青年,男的叫阿六,女的叫阿花。阿六爱穿一身比树叶还绿的衣袋;阿花常穿一套比羊毛还白的衣服。一绿一白,色彩鲜明,格外惹人羡慕。这一年,家里准备着为他们办喜事。有一天,一阵妖风吹来,把这几户人家连根刮走了。阿六、阿花两个被刮在一起,飘飘悠悠,飘过了千山万水,他们被昏昏沉沉地刮到了东海,东海的虾兵蟹将把他们捧出来,蟹将说:“这里不是人住的地方,你们回老家去吧。”他们被刮到了南洋,南海的惊涛骇浪  相似文献   

3.
服装不同,是区别门巴族和珞巴族的方法之一,门巴族和珞巴族服装经过长期的历史变化,在原料、色彩、式样、图案、文化内涵等方面,形成鲜明的个性。一、原料和色彩。门巴族女子穿的内衣叫“埃努普冬”,以柞蚕丝为原料,有白、红、花等颜色;外衣是用棉线织成的土布。门巴族大部分男子的衣服原料也是用棉线织成。比较富裕的家庭,是去工布地区购买羊毛线作为衣服原料,一般颜色为白色,寺庙的  相似文献   

4.
少年军旅     
吴凯 《大江南北》2023,(5):31-33
1944年,我15岁。7月的一天,我在沭阳县刘集街上看到一张“艺术训练班招生简章”,招初中学生,说食宿费、学费全免,还发衣服。我看了很兴奋,和堂兄吴超、同学叶志和商议后,一起前往报名。报名地点在泗阳县树强小学,有一位穿灰军衣的年轻人和我们谈话,叫我们填一张表格,写一篇“根据地见闻一则”的短文。我写的是运河边一座鬼子的据点被新四军打下,在文中用了歇后语“煨罐里摸螺蛳——十拿九稳”。当时他就答复我们均被录取:“你们回家准备一下,就来报到吧!”  相似文献   

5.
很久以前,勐果占碧城里的沙铁娶了一个大老婆、一个小老婆。她俩各生了一个女儿,大老婆生的叫叶弄,小老婆生的叫叶婉。眼看孩子一天天长大了,叶婉妈肚里打起了算盘:将来谁来继承沙铁的财产呢?她心里冒起了歹意,想害死大老婆。一天,小老婆约着大老婆到水池边洗头,小老婆趁大老婆不住意,一掌将大老婆推下水淹死了。晚上叶弄左等右等不见自己的母亲回来,便焦急地去问咩婉: “咩婉,我阿妈怎么还不回来?”“我怎么知道!”小妈不耐烦地说。夜深人静,叶弄哭泣着找到了水池边。她拼命地呼唤:“妈妈呀,你在哪里!”她  相似文献   

6.
楚钱三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钱三考罗运环楚钱三考罗运环越散。方,人乍备。开究奖q金中叫的。项新计好u改。焚7司会中是我。9的A备和天用‘’一分表金一木星赁中,主要有金部一个务所h行。伸。《极大并下有对人,叶夫有“科企”、“。各分’.“穿全”.“’广〔’、‘部排’“《齐全”。。。冷‘...  相似文献   

7.
又像往常一样,豆豆晃悠着不下十条小辫,蹦蹦跳跳地来到了幼儿园。可与往常不一样的是她和我打招呼的问候:“王亚,你早!”说完捂着小嘴眯缝着可爱的小眼睛笑了,边笑还边凑在婷婷的耳朵边轻声说:“我知道王老师的名字了,她叫王亚,是我妈妈告诉我的。”“我还知道何老师叫何惠珍,季老师叫季渊,曹老师叫曹萍……”这家伙一口气报了我们幼儿园好多老师的名字,就连门卫看门的阿婆、园长的名字她也记住了。听到这里,我也忍不住笑了。一来佩服她能记住这么多老师的名字,二来还为她的率直、可爱感到高兴。晨间谈话时,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介绍了我的名…  相似文献   

8.
白族长衫子     
我们白族地区,老辈人兴下穿长衫子,长衫子前衣襟和后衣襟一样长,一直长到脚髁骨。两幅长衣襟正中靠右手边,有一幅一尺见方的短衣襟。短衣襟上面,缝着一个小包包,可以装零食和小宗货。两幅长衣襟,全凭布条条打结的纽子和缝裢紧贴的纽扣连在一起,严丝合缝的穿在身上。穿上长衫子,人显得苗条、端庄、典雅。穿长衫子有个规矩,不能随心所欲地穿呢!小伙子结婚,白族人叫“登科”日子。“登科”这天,新郎必须穿上长衫子,在陪  相似文献   

9.
软装     
丁纯 《南方人物周刊》2014,(17):111-111
朋友将迁新居,四处搜罗装饰品。非洲面具、波斯地筏、羌族石磨,各种瓶瓶罐罐,都收入宅中。最近又入手两幅画,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和莫奈的《睡莲》。花了三干多,虽是仿制品,“但很值吧!”他边享受战果,边心痛得噱叫。  相似文献   

10.
希望和建议     
几点希望和建议: 一、钱币术语异称,应力求划一。每门学科都各有自己的一套术语。中国历史上谱录钱币的名著最多,其间术语不一。例如方孔圆钱的“边”,就有“外郭”、“外边”、“外轮”、“周郭”、“轮郭”、“缘”、“边缘”等不同称法。我们现代的钱币研究专刊,应该努力把各种异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1.
胸险全无     
等度过青春期,我就彻底明白了自己不可能是一只妖精,因为没有资本,只能做小红帽到底了。我的身材,连A都不算是,只能是AA。有次看见有本书大概叫《我穿32AA》,起初还打算买,后来一想,何必那么无聊,我不也穿32AA么,她写的事.本姑娘还不清楚?不多此一举了。  相似文献   

12.
一待客开水不装烟,领得衣被用三年。发动男耕和女织,广辟草菜增良田。这是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延安写的一首小诗。一位美国人来到延安,在延河边散步,见一个青年挑着一担马草从小路上走来,后边跟着个戴一顶旧草帽的老头,也背着一大捆马草。走到跟前,美国人愣住了:“啊!这不是林主席吗?”他激动地张开双臂,放开嗓门喊道:“主席先生,我在这块土地上,从你们的行动里,看到了中国的光明和希望!”这位美国人目光敏锐,窥得了中国“兴国之光”的真髓。一年冬天到了,警卫战士穿上新发下来的絮着羊毛的大衣,周恩来却仍然穿着旧棉袄…  相似文献   

13.
李新华 《民俗研究》2012,(5):161-F0003
山东民间过春节时蒸制的面食十分丰富,除主要面食饽饽(馒头)、花卷、粘糕等以外,还有一种上面磕有各种阁案的蒸制面食,民间叫“磕子”。制作这种磕子的专用工具是一种木制模具,潍坊地区俗称为“面磕子”。这种木制模具一般用大约2公分厚的梨木板(也有的用棠梨子木等)刻制而成。  相似文献   

14.
苗族青年男女玩山对歌,其程序有三,即“初相会”、“交朋友”、“久的伴”。“初相会”也叫“初相连”,青年男女相会主要是在赶场天和节日。青年们赶场不是去做买卖,而是去寻找意中人。下午散场之后,他们就三五成群地回到场坝边来对歌。当小伙子想邀请坐在对面的姑娘对歌时,必须根据情况来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见面有一段时间,我在“剧联”工作,被派到工厂搞工人剧运,当时叫“蓝衣剧团”,也有叫做“蓝衫剧运”的。我曾在铁路机厂等地组织过这些活动。后来又被调到“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简称“文总”),从事有关  相似文献   

16.
地毯,最早出现在我国西部地区的游牧民族中,古时被称为“毛席”、“地衣”,主要用以防寒防潮,装饰帐篷、分隔睡眠区域等。关于地毯,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古时于阗国(今新疆和田)公主古莱慕因爱上了一个穷樵夫,被父王逐出王宫。在荒野里,古莱慕和她的心上人用红柳条和泥巴筑起一座小屋,成了一个温馨的小家。古莱慕的丈夫每天出去打柴,然后背到很远的集市,换回面包和沙枣等食物和生活用品,而她就在家里把白羊毛、黄羊毛和黑羊毛细心地分开,并将它们分别捻成毛线编织成地毯。一天早晨,古莱慕对丈夫说:“今天你不用打柴了,…  相似文献   

17.
1988年我的一位家住泾县的亲友在建房时挖出古钱十余枚,经清理:大部份为剪轮五铢,有的穿上有“小”“十”等字。其中还有一枚“直读五铢”穿上“五”、穿下“铢”。  相似文献   

18.
林鹏 《文物春秋》2001,(6):71-74
我家在易县南管头村,隔河有个北管头村。老人们告诉我,北管头村从前叫郎山庄,南管头村从前叫什么不知道。后来读《水经注》:“徐水三源奇发,齐泻一涧。”三源即野刹一源、七峪一源、甘河一源,它们在南管头汇合,这一“涧”就是南管头。南管头村南的西坡头,至今还叫“涧头”,可见“一涧”就是南管头。据此推测,南管头原来应叫“涧头”,后来图省事,写作“间头”,“间”与“官”草书相似,久而久之就写成了“官头”,最后成了“管头”。南管头现在是个镇,从前是个小山村。南管头村的耕地都叫台,有南台、北台、东台,可见从前耕地…  相似文献   

19.
明代赵琦美所辑的《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是现存的唯一的附有“穿关”的杂剧集,所收录的242种杂剧,其中有102种附有穿关。本文主要是以《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穿关中的巾帕类作为研究对象,对脉钞本的巾帕进行统计、梳理,并对各种巾帕的特点、舞台功能及历史意义进行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八、满族的传统服饰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轨靴。满族男子原以穿靴为主。一般旗人着尖头靴,以利骑射,另有一种薄底短筒的快靴,轻便利步,满语称“卡萨靴”,俗称“爬山虎”。靴有绒靴、革靴等,多做成前掐脸式样。清中叶后,满族男子平时穿家制的布鞋,多为素帮、布底、圆、方口式。官员穿方头靴。清王朝的官服制度具有鲜明的满族特色,有长袍、马褂、顶戴、花翎、剃发、长辫等。其服饰相当繁琐,等级区别分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