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新世纪第六个"9·9"--2006年9月9日来临之际,我们再次想起了整整30年前,一颗巨星的陨落--一代伟人毛泽东与世长辞。这位伟人对中国的意义不言而喻,当年也曾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毛泽东热"。30年后,毛泽东的影响力在世界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刊驻法、德、英等国及国内记者展开了调查,以探其究竟。  相似文献   

2.
当新世纪第六个"9·9"--2006年9月9日来临之际,我们再次想起了整整30年前,一颗巨星的陨落--一代伟人毛泽东与世长辞。这位伟人对中国的意义不言而喻,当年也曾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毛泽东热"。30年后,毛泽东的影响力在世界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刊驻法、德、英等国及国内记者展开了调查,以探其究竟。  相似文献   

3.
当新世纪第六个"9·9"--2006年9月9日来临之际,我们再次想起了整整30年前,一颗巨星的陨落--一代伟人毛泽东与世长辞。这位伟人对中国的意义不言而喻,当年也曾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毛泽东热"。30年后,毛泽东的影响力在世界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刊驻法、德、英等国及国内记者展开了调查,以探其究竟。  相似文献   

4.
当新世纪第六个“9·9”——2006年9月9日来临之际,我们再次想起了整整30年前,一颗巨星的陨落——一代伟人毛泽东与世长辞。这位伟人对中国的意义不言而喻,当年也曾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毛泽东热”。30年后,毛泽东的影响力在世界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刊驻法、德、英等国及国内记者展开了调查,以探其究竟。  相似文献   

5.
汪东林 《百年潮》2004,(3):70-71
毛泽东是创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代伟人,梁漱溟是一位集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中国新儒家的鼻祖.关于他们两人之间半个世纪的交往细情,笔者在拙作<梁漱溟问答录>和<梁漱溟与毛泽东>中作过记述.我现在要补写的是毛泽东晚年关于梁漱溟的一段批示,这个批示笔者在撰写上述书文时尚未发现,虽然只是点了一下梁漱溟的名字,却很能说明作为政治家的毛泽东,直至晚年--逝世前一年多,在他的思想宝库中,仍然闪烁着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之一--统一战线思想的光芒.  相似文献   

6.
周贵元     
<正>素有"仿音奇才"语言千面人"伟人配音专业户"之称,他第一次为"毛泽东"配音是在电影《大决战》中,到目前为止,已为9位毛泽东的扮演者配过音了。在电影《金沙水拍》中他还一人为"毛泽东"周恩来"两个人物配音……  相似文献   

7.
23年前的9月9日,一代伟人毛泽东与世长辞。随即,一道电波传来了国务院的一项牵动亿万人心的指令…… 一、国家地质总局来了人 1976年9月9日,东方巨人毛泽东终于走完了83年的人生旅程,与世长辞了。 噩耗传开,八亿神州,无比悲痛;全国人民,  相似文献   

8.
余伯流 《百年潮》2014,(12):63-68
正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的诗词大都是在"马背上吟成"的。毛泽东是硝烟中的伟人,马背上的诗人。从大革命失败到红军长征,在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整整七年(1927年10月至1934年10月)的战争风云和峥嵘岁月中,毛泽东军旅沉思,马背行吟,一共写了11首诗词(其中秋收起义1首,井冈山1首,中央苏区9首)。这11首诗词,是中  相似文献   

9.
正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有关毛泽东的信息历来是民众关心的热点,虽然毛泽东的生平事迹、家庭等已为群众所熟知,但仍有许多信息并不为一般人所知。部分人利用群众高度关注毛泽东相关信息的心理,制造和传播了多起谣言,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毛泽东"亿元稿费"谣言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毛泽东"亿元稿费"谣言经历了产生、发酵、扩散、真相大白的过程,其传播过程主要  相似文献   

10.
《百年潮》2016,(2)
正龚育之与毛泽东同是湖南湘潭人,同样出生在12月26日,名字又都以那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之"字(毛泽东字润之)韵尾,与伟人"巧遇"这许多共同点,似乎也注定了他与伟人的缘分。从青年时代读毛著,到有机会近距离听毛泽东谈哲学,再到后来因工作需要长时期编毛著,进而研究毛泽东思想,龚育之的名字就这样与伟人和伟人理论联系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1.
于继增 《文史精华》2007,(10):10-15
—位伟人的保护使一部小说得以面世。这是那个非常年代出现的一个奇迹。著名历史小说《李自成》就因毛泽东的两次重要批示而改变了夭折的命运。作者姚雪垠因此感慨地说:"毛主席一再保护、支持我,我是非常感激的,没有他的保护和支持,就不会有《李自成》。"《毛泽东保护创作小说〈李自成〉》一文,揭示了一代伟人和一部著名小说的关联,反映了毛泽东挥之不去的"李自成情结"。  相似文献   

12.
王德彰 《文史精华》2003,(11):61-62
2003年9月号大刊《文史精华》发王晓飞先生的《毛泽东的京剧情缘》一文,介绍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党务、政务之外的戏曲生活,读之颇引兴致,受益多多。但感言犹未尽,故将我所知道的其他一些情况续说如左。  相似文献   

13.
《神州》2004,(11)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江西瑞金曾被誉为"红都"。以它为中心,建立起了令世人瞩目的中央苏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峥嵘岁月里,大智大勇,舍身忘我,叱咤风云,建树了盖世之功;但创业的艰难,道路的曲折,也使他大起大落,屡遭坎坷。作者余伯流、陈钢所著《谁主沉浮--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几起几落》以凝重的笔触,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珍贵的资料,再现了中国革命这段波澜壮阔,悲喜交织,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本书曾获江西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为品味悲壮历史,追忆伟人的足迹,我们特从本书中选择若干章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对伟人思想进行政治上高屋建瓴的总结;对他所历经的重大事件进行宏观罗列;对伟人历史足迹进行追溯--对一代伟人的爱戴与感念让人民发起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更让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世纪伟人邓小平--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展览"人流涌动,气氛热烈。8月20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分别来此参观,缅怀他老人家光辉的一生。在一个个宝贵的历史瞬间面前,一句"小平你好",道出了人民的心声。  相似文献   

15.
孙毅将军,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孙行者"、"孙胡子"。1904年5月12日(清光绪30年3月27日)出生于河北大城县一个贫农家庭,曾在旧军队谋事12年,终没有找到出路。1931年12月14日,他所在的西北军第26路军在江西宁都起义,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从此,他在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聂荣臻等直接领导下工作,并跟从他们左右,交往密切。他任中国工农红军第22师参谋长时,在前线曾有10个日夜和毛泽东主席住在一个房子里,聆听领袖教诲。  相似文献   

16.
为毛泽东建的一栋住房的代号 赶修“202”,当时战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是为毛泽东主席建造的一幢住房的代号.这是一幢富有历史意义的房子.一代伟人毛泽东在生命垂危时,就是在这里抢救的,也是在这里病逝的. 它是在1974年抓紧建成的.当时正是中南海实施一项重大的战备工程期间,“202”便成为当时这项重大战备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孟红 《文史博览》2008,(1):25-27
毛泽东的一生有许许多多开创性的壮举,那么这位伟人生命中的几个“最后一次”又是怎样度过的?  相似文献   

18.
<正>在伟人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之际,作者之一刘建林展示了他收藏的一张大幅老照片——1958年12月28日毛泽东主席与武汉市第三次党代会全体代表的合影照。照片中,毛主席坐在前排正中位置,左右两侧分别坐着湖北省委书记处书记张平化、武汉市委第一书记宋侃夫等省、市主要负责人。参与合影的代表总人数达400多人,  相似文献   

19.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词作《蝶恋花·答李淑一》中的头两句。其中"杨"和"柳",大家知道是指他的发妻杨开慧和战友柳直荀,但李淑一为何被伟大领袖尊称为"君"?  相似文献   

20.
李波 《百年潮》2009,(8):43-45
1957年2月16日,我国自己生产的第一台30马力的单缸轮式拖拉机--"鸭绿江一号"在辽宁安东机械厂(现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下线.一年以后的1958年5月18日,毛泽东在国家计委关于"鸭绿江一号"拖拉机生产制造的调查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巨大轰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