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器和陶片是考古发现中最不易消失的文化遗存,而且在一万多年前出现后,与人类文化的发展密切相伴。因此,陶器研究自考古学诞生以来始终占有一席非常重要的地位。1960年代之前,陶器研究在建立相对年代学、区域文化关系和分辨族群身份上发挥着主导作用,成为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在我国,陶器研究长期来也承袭了这种方法,用来建立相对年代和进行考古学文化研究。然而,自1960年以来国际考古学界的陶器研究已经走出断代和判断文化关系的窠臼,开始探索更为广泛的领域。本文刊载于1965年出版的《陶器与人类》这本论文集中,受朱利安.斯图尔特"文化生态学"理论的影响,作者提出了陶器生态学的概念,试图将陶工使用的原料和技术、陶器在文化中所发挥的功能与其生态环境联系起来研究。陶器生态学认为陶器是三个主要因素(自然、生物和文化)之间动态平衡的产物,这种平衡状态很容易因某一主要因素的变动而发生变化。因此,陶器的变化可以从这几个主要因素的动态关系来了解。作者根据近东生态学的特点、缺水环境中人们对水利用的方式、还有陶工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分析了陶器在该地区生产和使用的特点。最后作者指出,长期以来陶片被用作地层学和年代学研究的材料,而其作为人类...  相似文献   

2.
生态博物馆思维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态学约产生于一百多年前,它是“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①“十九世纪末,处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生态学被社会科学转借过来,应用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之中,以考查环境对人的影响,及人如何利用和改造环境,并以此说明文化现象,找出文化发展的规律产这方面的研究最初多注重自然生态对文化的影响,强调环境在文化学中的决定作用。随着对文化深入的研究,人们注意到文化的多线进化以及文化适应、变迁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引入了文化生态学的研究。二十世纪中期之后,生态学被借用的范围大大扩展。1967年,法国硅立了…  相似文献   

3.
文化生态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利安·斯图尔特是美国文化生态学大家,对考古学和民族学都有开拓性的贡献,本文虽然不长,但较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他文化生态学的基本思想。文化生态学认为社会是对周围环境适应的产物,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即考察社会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但文化生态学并不等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决定论",它还同时考虑除环境之外其它因素对社会的影响,而且它认为社会与环境之间是双向的互动关系,社会固然要适应环境,但也影响乃至改造环境。社会对环境的依赖或适应程度随文化(特别是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程度越低的社会(如史前社会)越受到环境的制约,这表现在社会结构等方面,但同时,构成文化的各个变量受环境影响的程度并非同等而是有所区别。随着文化的发展,社会越来越脱离自然环境的束缚,资源利用远远超出自身所在的范围,经济形态趋于专业化,社会结构上也成为一个更大组织的一部分。还要特别注意到的是,斯图尔特对生态因素的考察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了人自身的生物性特征,认为这可能也是影响文化特别是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之一。斯图尔特的文化生态学思想对于新考古学有着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他所强调的文化的功能适应方面,对于人类早期社会的解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人类文化发展所展现出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远远超出了文化生态学所能提供的解释。生态因素固然可以很好地解释技术经济和社会结构问题,但对文化中的意识观念领域则无能为力,这是它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人完全是自然的存在物,他的心灵植根于自然之中,并没有一个与自然分离的神秘的"精神世界"。内格尔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出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阐释:人类应当正视自己的前程和命运,作为依靠物理和生物有机体条件的人类社会产生和延续是不能永恒地存在的,因为它不能获得永久性的物质供这种有机体永久性消耗,但不是把人和人的工作看做是对自然的入侵,把他作为有意识的存在或原生物质更好。  相似文献   

5.
<正>考古学是一门从物质遗存来研究古代人类历史、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变迁的学科,而生态学则关注影响人类或其他生物个体和种群外部因素的学科。考古学与生态学是在20世纪中叶才被考古学研究视为一种常规方法,其先声就是美国考古学家布雷德伍德和马克尼什分别在伊拉克和墨西哥进行的农业起源多学科研究。根据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越是原始的文化受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大。因此了解古代人群的生存、技术、经济和社会结构,就必须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环境考古和生态物(ecofact)的收集和分析在我  相似文献   

6.
<正>思想文化史的研究一直是历史学者们十分关注的领域,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文化史研究主要有社会史研究的方法、哲学诠释的研究方法和学术史的研究方法。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引入生态学的概念,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对文化史进行研究,可以说是视角独到,另辟蹊径。文化生态学是以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与天然环境及人造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对象的一门学科,其使命是把握文化生成与文化环境的调适及内在联系。作为文化生态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文  相似文献   

7.
景观设计是一项基于理性、依托感性、需要实践经验积累的创造性活动,是一门基于生态学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研究自然环境与人之关系的学科,更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适应自然的特性,以及如何创造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可能性和必要性的专业学科。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需求,以便建设具有人性的景观环境,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对美的更为崇高的追求。在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这种依赖于自然属性的特定要求的同时,弥补自然和人类之间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王素娟 《黑龙江史志》2013,(13):251-252
生态危机引发了人类对近代以来统领工业文明的主流思想的尖锐批评和深刻反思,生态整体主义就是其中最具震撼力的思想成果之一。主要代表思想包括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和阿伦·奈斯"深层生态学"。生态整体主义把人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思考,基于生态学视角使人类认识到其生命的本源和在生物圈中找到并恪守自己的"生态位"。为了自然存在,为了人类生存,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是人类一种生存的智慧。  相似文献   

9.
王莉莉  陈浩 《人文地理》2021,36(1):1-10,93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赛博格城市、混合城市、城市政治生态学、集合城市主义为代表的后人类城市研究思想成为揭示当代城市中人类与非人类复杂交织关系的前沿性理论视角。本文在深入探讨上述概念的理论渊源、主要思想观点及其应用进展的基础上,指出后人类城市思想在我国城市研究中的可能方法论意义,即城市分析不能将人类与非人类绝对割裂地看待,而需要将城市中的主体或客体重新定义为人类与非人类的“混杂体”,整合以往分散在自然、工程、社科与人文等不同领域中的观察与分析,拓展人们对城市过程的认知,开创更多的城市研究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彭莉 《丝绸之路》2013,(6):149-150
奥康纳在对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缺失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即"探寻一种能将文化和自然的主题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或物质生产的范畴融合在一起的方法论模式"。沿着这一方法,他对"自然"和"协作"概念做了重新理解,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做了重新解读,并进一步厘清了自然、文化、与社会劳动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建构了劳动、文化、自然三位一体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1.
清代台湾嘉义地方的开发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determinism)认为人类的活动、空间分布、社会与文化特征皆受制于自然,但可能论(possibilism)者则以为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非单纯因果关系所能涵盖。“究竟人类生存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何,人扮演怎样的角色?”地理学者与人类学家多所讨论,历史研究的领域则较少受到关注。清代台湾是移垦社会,移民者的开发活动很大程度依赖自然,而且愈是早期,环境作用愈具有影响力。随着拓垦活动展开,地表景观渐生变化,新的空间形成,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及其景观生态学透视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在简单介绍生态旅游的产生及其与可持续旅游关系,以及简要总结生态旅游定义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旅游供给方、旅游需求方即旅游者和综合层次三个方面对生态旅游进行定义,可以概括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形式、生态旅游产品及其组合与可持续旅游思想在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和空间实现。在现代地理学与生态学结合下产生的景观生态学,既强调空间地域研究,又考虑生态学的思想和原则,为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提供了理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本期导读     
方辉 《南方文物》2007,(2):106-106
一,《文化生态学》 朱利安,斯图尔特是美国文化生态学大家,对考古学和民族学都有开拓性的贡献,本文虽然不长,但较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他文化生态学的基本思想。文化生态学认为社会是对周围环境适应的产物,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即考察社会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但文化生态学并不等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决定论”,  相似文献   

14.
在宋代儒士中,已有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许多探索与思考。在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中,“天人合一”的宇宙哲学观、“中庸”的处世道德观等,也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基础和道德原则。宋人的环境意识认为,人是天地间自然万物的一部分,是自然万物中同等的一员;关心自然就是关心人类自己,人类应该像爱护自身一样爱护自然万物;人类应承认自然界有自己的生存权利和价值,承认自然界的生物享有与人类相似的生存权利和价值。宋人有关环境伦理的理性思考,还注意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宋人的环境意识,还在如何利用和改造自然以及保护环境方面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环境史和环境史研究的生态学意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环境史和环境史研究的生态学意识以及环境史研究的发展趋势。环境史是在战后环境保护运动的推动下产生的 ,是意识变革的产物 ;现代生态学为环境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 ;生态学研究的发展对环境史研究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庞博 《沧桑》2009,(4):254-255
许建忠教授的新作《翻译生态学》是翻译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是研究翻译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的、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具体地说,就是将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引入翻译研究,将翻译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从而从生态学角度审视翻译、研究翻译,力求对翻译中的多种现象进行剖析和阐释。她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中国译学乃至世界译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人类在地球生物中是一个特殊的类群,其特殊性就在于他能制造和使用复杂的工具,具有特殊的生存方式.通过对埋藏于地下的古人类生产与生存活动所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及其空间分布关系的发掘与研究,探讨人类对特定环境的适应方式、所占有的食物和生活资源的种类及获得的方法和途径,其活动区域的大小及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方式,以及与其它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①.而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的古人类的适应生存方式大不相同,因此东、西方于更新世时代在文化和人类适应生存方式方面存在着很多差别,对这种东西方旧石器文化之间、区域文化传统的成因和传统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旅游地间生态关系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旅游地虽然不是生命体,但具有许多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将旅游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命体,从生态学的视角来观察,研究旅游地的空间关系,是本的基本思路,本首先从旅游地的生存与发展出发,借用生态学的种群间关系理论,深入分析了旅游地之间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确立了旅游地空间关系的基本类型及各类型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旅游地空间生存关系各基本类型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一主要结论;最后,指出了本研究在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区域旅游规划和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中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以地名为据来考察地方区域文化是基于一种人类文化的理念:地名之来源往往与当地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密不可分。不同的历史环境,人们对所在区域的认知与命名自然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地名自然必有其鲜明的历史特征。地名,人人皆知,司空见惯。但地名与我们人类社会的关系,每一个人不一定都很了解。实际上,地名与人们的关系极为密切。位于广东西南端  相似文献   

20.
一、政治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尺度政治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政治活动和自然、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着重于环境背景下的政治区域(如国家)和政治过程。过去多强调政治地理学是对政治区域和在其上所发生的政治过程的研究。而尼基姆先生明确指出,政治地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应是人类政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