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2021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吉安市安福县平都镇凤林村彭家起凤山上的5座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其中M6、M7、M17、M24为西汉晚期土坑墓,M8为东汉晚期砖室墓,出土了一批陶器、铁器、铜器、玉器、琉璃器等遗物。此次发掘丰富了吉安地区汉墓的资料,为研究汉代墓葬埋葬特点、文化特征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张倩 《文博》2023,(4):39-48
本文通过系统梳理考古材料,对陕北高原汉代墓葬的形制及主要随葬品进行类型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将陕北高原汉代墓葬分为五个时期和四个区域,并总结各期及各区的文化特点和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3.
汉代墓葬门阙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阙是汉代墓葬建筑、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中常见的内容,门阙的研究除了涉及汉代的建筑外,还涉及到汉代社会等级、思想意识等问题。前者论述较多,后者则研究得较少,本文着重对后一问题作些探讨。一、汉代墓葬中门阙的表现形式我们现在所知的汉代墓葬门阙数量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墓上实体门阙。一般建于坟丘、祠堂、碑之前,为独立的实体建筑。现存于四川、山东、河南、北京等地的墓阙均属此  相似文献   

4.
西安地区汉代墓葬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的中部,自古素有“帝王之州”的美称,历史上先后有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个王朝建都于此,历时一千零六十余年之久。作为周、秦、汉、唐时期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周围分布有相当数量的古文化遗存,尤其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状况的墓葬分布更为密集。本文拟对历年来长安城周围发现或发掘的汉  相似文献   

5.
两汉时期,无论从文献记载还是从考古发掘来看,墓植柏树与墓葬用柏现象十分突出.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柏木本身的特性及其所引申出来的文化内涵为其盛行奠定了基础;二是,汉代本身独特的文化元素与之融合,互为促进,主要表现为尊亲忠孝的儒家思想、尊君一统的社会秩序、视死如生的厚葬之风.  相似文献   

6.
<正>为配合宿扬高速公路扬州段建设,2015年8月以来,南京博物院和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组成考古队,对扬州市境内发现的墓葬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胡场五号墓保存完整、规模较大,为竖穴土坑木椁墓,位于一条东北—西南向丘陵东侧坡地上,墓葬开口于表土层下。墓圹平面略呈刀把形,由墓道、墓室两部分组成。木椁内被仿木门窗结构分割成头厢、足厢、西侧厢、棺室四部分,顶部铺设十字穿璧纹的天花板。头厢随葬漆案、六博棋盘、  相似文献   

7.
赵争鸣  何林  赵昌 《考古》2012,(10):3-14
2003年7月,为配合新乡水电厂扩建工程,新乡市文物工作队在新乡市北部20公里的凤泉区五陵村西发掘了一批两汉时期墓葬(图一)。这次发掘的墓葬与河南新乡五陵村战国两汉墓[1]属同一墓地。现将这次发掘的墓葬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此次发掘的墓葬共10座,除1座砖室墓外,其他均为竖井墓道土洞墓,各墓之间  相似文献   

8.
罗微 《南方文物》2003,(1):48-55,59
以洛阳为中心的伊洛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伊川穆店、临汝张湾、渑池任村、洛阳凯旋路等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说明至迟在3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这块沃土之上。巩县、偃师发现的裴李岗文化遗存,揭示了七、八千年前河洛地区的原始先民已步入农耕时代。到了五、六千年的仰韶文化和距今四、五千年的龙山文化时期,伊洛河沿岸原始文化遗址的分布,已和今天这里所有的村庄的密度相差无几。著名的渑池仰韶、伊川土门、洛阳王湾遗址就是这个时期原始聚落的典型代表。到距今四千余年的龙山文化晚期,河洛地区的华夏先民,已…  相似文献   

9.
韦正 《南方文物》2009,(4):114-123
据笔者所知,今江西省境内已经发掘公布材料的六朝墓葬材料有180余座,约占六朝墓葬总数的十分之一不足。墓葬数量虽然不及六朝曾定都于其境内的江苏省和湖北省,但与其他省份相比并不逊色。  相似文献   

10.
江西新干县的西周墓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6年冬,新干县社员在加固新干县中棱水库工程中,在坝址南端发现一批青铜器。1977年,江西省博物馆多次派人前往调查,青铜器系出自一个墓葬;并在距铜器出土地点西北约1.5公里处发现一处商周时代的城址。根据调查,这批青铜器是在约10平方米范围内掘出的,计有青铜列鼎五件和残破的小铜鼎、甗、爵等,有大量陶器、釉陶器伴随出土。一号鼎宽沿外折,竖耳中空,外侧为宽槽,腹较深,下腹外鼓,圜底,足中空与  相似文献   

11.
墓葬是安置死者遗体的特殊建筑,是我们了解古代丧葬思想的重要媒介。汉代是中国古代墓葬制度形成的重要阶段,本文主要以汉代墓葬为例,就如何真实客观地释读墓葬信息进行探讨,论证了古代墓葬的诸多性质,如神圣性、象征性、礼仪性、等级性、安全性、时代性,并希望通过以上论证,解析中国古代墓葬制度演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豫北晋南地区汉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的类型学研究和文化因素分析,建立该区的分期,讨论文化因素属性。在此基础上,考察各类文化因素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接触方式、影响程度,进而深入探讨豫北晋南地区汉代考古学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山东汉代墓葬形制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汉代墓葬形制初论郑同修,杨爱国OnthebasisoftheexcavationsofalargeamountoftheHantombsinShang-dongProvince,thispaperdivedesthetombsintosixtyp...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篇在基建过程中对一座北宋早期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的文章,内容简明扼要,文字朴实无华。在对墓葬年代的分析上能依据出土遗物的特点进行详细考证,结论允当。  相似文献   

15.
汉代羽化意志及其墓葬图像构造杨孝鸿汉画学研究,历代学者对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极富有意义的探索,但仍存有某些传统方法论的沿袭现象束缚着汉画学研究的视野,或针对个别图象的考证、寻找古代风俗的来源承脉,或陵墓形制和其反映社会关系等问题,或历史、神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熊北生 《江汉考古》2000,(1):3-16,21
襄阳县竹条镇位于襄樊市区西北约10公里处,西南距汉水约0.5公里,北距襄渝铁路约5公里,汉十公路从这里通过。竹条墓群正位于竹条镇街区,墓地长约1.5公里,宽约1公里。其东约8公里有邓城遗址,再向东有余岗墓地(图一)。这一带处于汉水谷地,地势平缓,为汉水冲积平地。东面桐柏山及随枣丘陵迤逦而来,西面武当山、荆山  相似文献   

17.
王玮 《黑龙江史志》2014,(14):22-23
汉代是汉民族完整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当时的政治制度、专业学科、风俗习惯、思想意识等,不但互为影响、互为利用进而共同发展,也影响着后世几千年的整个中国社会。其中与社会人息息相关的民居建筑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它不但对整个中国的建筑史影响极大,也影响着人类生活中的另一种特殊建筑——墓葬。汉代人们不但注重阳世生活的质量,也同样在意肉体死亡后的归宿。对生命的眷恋使得视死如事生的观念在当时十分受推崇,这一思想也真实的反映在对阳宅与阴宅的建造上面。  相似文献   

18.
汉代画像基葬由于分布广泛,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将它们加以综合审视,从中可以发现汉代画像墓葬从兴起、流行、昌盛到衰落的发展历程.对各地不同时期画像墓葬的种类与特色,本文也有一个整体上的比较和揭示.  相似文献   

19.
汉代,相当数量的中小型墓葬有排水设施,既有墓外排水沟,也有由墓室内向外延伸的排水沟,每一类又包括多种不同形式。排水沟的分布地域特征明显,与自然地理环境相结合的特点突出;使用时代贯穿两汉,不同时期又具有各自的时代特色;对应墓主的身份等级多样,但均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砌筑方式较为多样,既有统一性,也有特殊性,综合体现出汉代墓葬排水沟的逐步发展和不断推广、普及,反映出墓内防排水及保护墓葬的目的和需求,对研究汉代中小型墓葬的发展和演进具有相应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试析徐州地区汉代墓葬的车马陪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州地区汉代墓葬的车马陪葬是其埋葬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同的置放方式和表现形式,二者的不同表现出时代特征的不同及墓主身份的差异。徐州汉代墓葬的车马陪葬是男性墓主的特权,女性墓主不能拥有,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墓主升仙的需要。另外,画像石中的车、马及车马出行图等画像并不可能是车马陪葬的代替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