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晓雪 《江汉考古》2022,(2):138-139+137
天星观楚简中所载卜筮工具“■”应释作“■蓍”,读为“黯蓍”,指一种黑色的蓍草。望山1号楚墓19号简中“■”可读为“广荝”,指一种较宽的蓍草。包山231号简■字可释为“■”,读为“■”;256号简记载的“■”应即马王堆汉墓遣策简中的“■”,疑指干鱼肉一类的食物。  相似文献   

2.
一,释“媵”楚简中有如下字:努《包山楚简》113,130,1611,164,180简劳劳(天星观上简。《简帛编》隶作“”见该书991面)。今按:《简帛编》的隶定是正确的,但此字不见于《说文》。我们认为从“释为。《集韵证韵》字古文作,《古文四声韵楚简字形变变,均〈古文四声韵〉引裕并由如上所述,字应该释为,字在简文中用途名,释出了字,见于楚简中的下列字也就可以认识了。(1)多《包山楚简》270简为两人名。有的还于人名前冠以“正”,有的又于人名后加上“识之”二字,有的既有“正”又有“识之”。对于“正”,注释者以“县正”作解…  相似文献   

3.
郭店楚简文字续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新出郭店楚简中的一些文字,我们已做过考释(说拙文《郭店楚简文字考释》,《中国古文字研究》待刊人文成后我们在进一步阅读《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的过程中又产生了些许想法,今成续考,以求正于方家。①《缁衣》26有林字,简文为:“虚大夫共,林人不敛。”裘锡圭先生按:“第一句疑当读为‘吾大夫恭且俭’”,甚是,下句“林”即“麻”之本字。《说文》:“林,葩之总名。”“麻,与林同。”《缁衣》36“白之石,尚可(磨)也。”“磨”字从“麻”作林。《成之闻之》8“君哀而处立”句,裘锡圭先生按:“哀下一字…  相似文献   

4.
楚简文字考释二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楚简文字考释二则张桂光靖。。、。、文中有955会备利市中导。平。’惰。今村,部与印、均与精方当为同’客房。中女来印的。,。各b哆为一fs。j·莲叶子包山。恫。川2。。,解命5$咋<,高明天主。古文。拿去饰。t。马即。五篇。士“邓”·毛寸。。。才方立方...  相似文献   

5.
一、释"畛"《老子》甲本442行:"人之言必胜者胃(谓)何才(哉)?"曰:"使地工,诸侯有职。",《马王堆汉墓帛书(壹)》释文作",注曰:"下文又言'使天下工',工疑读为攻亩,谓治田亩。"《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据此把字列为亩字异体(见其书981页),字头定为。按,二书皆误,,字书未见,此实是"畛"字。帛书"写同"勿",如《老子》甲本296本、《战国纵横家书》268行、271行的轸字,《老子》甲本140行的缪字,《老子》甲本432行、《战国纵横家书》50行、227行的参字,其"形体皆与"畛"右旁同。《说文·田部》:"畛"井田间陌也。"《广韵…  相似文献   

6.
杨泽生 《江汉考古》2002,(3):75-81,13
本文就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简中几个字的释读提出了新的看法,并认为《性情论》的文字风格与长台关竹书颇为相似,它们的书写者可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陈斯鹏 《江汉考古》2008,(2):122-128
上博简《周易》30号对应今本"说"之字由"又"、"兑"二部件构成,因二者发生合笔而难识,字实为"敚"之异体。《曹沫之阵》16号简原释"繲"之字应分析为从"纟"、"■",读"属",训为"连属",与"纪"为近义连文。《君子为礼》6号简原释"正"之字应释作"■"。读为"俛"。《弟子问》简5原释"连"之字应释"■",读为"略",义为要约:"■"由"■"之省体"■"变形声化而成。  相似文献   

8.
李天虹 《江汉考古》2005,(3):83-87,69
战国文字中存在字形混同、混讹的现象,本文主要通过楚简文字中的一些例证来探讨这两类现象。说明在文字的考释过程中,处理这样的问题,既要注意字形,也要充分重视上下文意。  相似文献   

9.
张守中同志编撰的《包山楚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1996年出版)是根据《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出版)中的原简照片图版完成的。这部片的价值和好处,在书前李学勤先生的序言和书后张守中先生的后记中已经作了很好的说明。本文只谈一下此书编部分在摹争光和排上的一些问题,仅读者参考。至于释字和隶定方面的问题,容日后另文讨论所提意见不一定正确,欢迎指正。一、漏字按此书体例,原简中所有的字全收,不同的字立不同的字头,每字下列出不重复的其次,这里用作动词的“廷”乃由名词“廷”转化而来。李零指出:“睡虎地秦律多以‘廷…  相似文献   

10.
楚墓出土的遣策屡见"綉"、"(纟秋)"二字。通过结合相关考古资料及文献的考释,"綉"似当读为"韬",指敛囊或包裹之类的物品。"(纟秋)"似当读为"繡",指刺繡品。  相似文献   

11.
楚简     
黄河 《攀登》2010,(2):F0003-F0003
  相似文献   

12.
楚墓出土的遣策屡见“綉”、“”二字。通过结合相关考古资料及文献的考释,“綉”似当读为“韬”,指敛囊或包裹之类的物品。“[糹秋]”似当读为“[糹肃]”,指刺[糹肃]品。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古文字中"夏"字的字形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战国楚简文字中"夏"字的两种特殊写法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两种写法是由于字形讹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初读郭店楚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初读郭店楚简庞朴企盼已久的荆门战国竹简,1998年4月底正式出版面世了①。早从1994年起,有关这批竹简,便有许多传说,纷纷扬扬。足足等了四年,我们这些局外人,总算得以一瞻玉影;虽然还是无缘亲炙芳容,已经很是知足了。而且,四年的岁月,在我们固然急不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战国楚简中的一些疑难字提出新的考释意见,讨论了曾侯乙简中的"■(夹)"字,信阳楚简中的"■(登)"和"来"字,以及新蔡楚简中的"■"字。  相似文献   

16.
读楚简随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读楚简随记@彭裕商$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相似文献   

17.
柳洋 《江汉考古》2024,(1):138-140
信阳长关台楚墓M1遣策10号简“一□□□,长六■(寸)”中“一”后三字当释为“■(友)要(腰)遶(绕)”;10号简末“<巠-径>四(寸)□■(寸)”中未释字当从刘国胜先生隶定为“■”,训为“半”;11号简“二彫(雕)□”中未释字当从商承祚先生隶定为“■”;28号简末三字“茖■(炭)□”中未释字当释作“■”,读为“盏”,为该墓葬所出烧火铜盘的专字。  相似文献   

18.
《包山楚墓》、《包山楚简》的及时出版,为楚史研究、楚文化研究和古文字学研究提供了方便和较好的基础,但在文字考释方面不乏疏误解疑之处。对此,已有一些专文论及,笔者亦曾写作《包山楚简新释》,举出误释二十例。现再举若干例,以与作者商榷。为减少排字困难,引用古文字尽量隶定,不摹或少摹原篆,异体字、假借宇一般直接改用通行字。一、BS简16云:“新造迅尹不为仆断,仆格夏事将法(废),不新迅尹,不敢不告见日。”字又见189简,为人名。考释47将此字隶定为党,承旧说释为劳,并引(说文)古文劳作密、金文作考生据测为证,但…  相似文献   

19.
郭店楚简别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近年来发现的战国楚简,有几批内养是当时流传的文化典籍。郭店楚简是其中最先公布的一批l”。由于往往。J以;和传世古书相对照,楚国文字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从而迎刃而解。例如,“能”上从“羽”之字,过上有不少猜测,现在能够确认读作“-”*。问样是最先见于《鄂对启p》的另一个字,也有多种说法,今天。11以有把握地读作“戚”13。”’i然,这决不意味着郭店简的释读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实际上,这批竹简的正确辨读是一件非常艰b的!:作。经过报理者的数年努力,加上裘锡圭先生的审订,已在这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有待进一步推敲…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最近学界对河南信阳长台关的一号楚墓所出竹简古书的研究成果,认为竹简按字体最少当分为两种,即楚文字和非楚文字。而字体为楚文字的竹简,从内容上仍然可以分篇,其中一篇应该是儒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