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晚清政府对待教会医疗事业的态度和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传斌 《史学月刊》2002,(10):41-46
教会医疗事业是基督教在华传教事业中的特殊部分,它与晚清政府有着特殊的关系。清政府对待它的态度和政策几经变化、在禁教政策下,清歧府对教会医疗事业采取了容忍的态度和政策。两次鸦片战争之际,清政府在不平等条约的压制下被迫接受教会医疗事业,但是仍想加以抗拒。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条约制度得以建立;与此同时,清政府对外来化的态度发生变化。此后,清政府对教会医疗事业的态度和政策虽有变化.但基本上持保护、支持和利用的态度和政策.并在一些方面体现了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正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1845—1919年)为晚清来华著名传教士。他于1870年受英国浸礼会派遣来华传教,先后在山东、山西、上海等地活动,在华活动时间长达45年,曾被清政府赐予头品顶戴、二等双龙宝星勋章,是近代中国最有影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他在华期间,除了传教、赈灾及参与中国政治外,还与中国各宗教人士广泛接触,从基督教传教士视角考察研究了中国宗教情况。  相似文献   

3.
论咸丰朝的限教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跃在近代中国历史舞台上的西方传教士,是一支不容忽视的特殊势力。他们的活动,对整个中国社会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传教与反传教的斗争,特别是清政府对来华传教士的政策问题,当是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谋题。  相似文献   

4.
财政压力与身份认同是晚清政府将捐纳政策从国内延伸到海外华侨的基础,此后这一政策也成为晚清政府争取海外华侨经济支持和政治认同的重要手段。在推广过程中,这一政策体现了渐次开放性、积极主动、讲究策略、集中等特征。实践中,海外捐纳政策既给晚清政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政治收益,也使部分海外华侨获得了一定的政治和社会资本,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身份认同需求。  相似文献   

5.
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和基督教会的特殊关系,因此它对清政府的教会政策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可以1861年的辛酉政变为界,至少可分为前后两种。(一)第一种:1861年辛酉政变以前,清政府因太平天国运动而增加了对教会的猜疑和防范,政教关系更加紧张。19世纪...  相似文献   

6.
近代基督教传教运动与美国在华商业扩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基督教传教运动与美国在华商业扩张王立新基督教传教士与在华西方商人的关系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美国驻华公使田贝称“传教士是贸易和商业的先锋”,①美国学者保罗·瓦格则认为“商人与传教士之间存在根深蒂固的猜忌和敌视”。②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实际上反映了商...  相似文献   

7.
晚清政府对教案的预防和处理与清政府外交密切相关。清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来预防教案和由教案引起的中外争端,但效果不大,此后,清政府又制定了处理教案的政策。清政府制定和实行的教案政策既有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一面,又有一定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关于传教士与晚清现代化关系的思考——评《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李喜所近年来,近代来华传教士以其活动的广泛性和影响的复杂性越来越引起史学界的关注,如何评价传教团体对中国的影响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之一。1981年华东师范大学顾长声先生出版了《传教士...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在华传播被认为是近代中西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之一,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旧方志中记载的基督教资料虽然有限,但从中至少可以看出时人尤其是绅耆对基督教的态度,基督教势力由弱到强的过程,基督教对山陬小邑的影响以及基督教与民间社会既融合又冲突的关系。这些记载弥补了教会报刊、传教士回忆录、史书等资料不足的缺憾,能推动国内对基督教研究更深入、更具体。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来华的基督教医疗传教士的记述中较多地记载了他们初到一地,虽曾遇到当地士绅和官府的排斥,却也得到一些普通民众的热心帮助;随着熟悉和了解程度的加深,他们与中国地方社会、普通民众多能成为和睦相处乃至相扶相助的邻里和街坊。此外,由于基督教医疗传教士在华的社会生活条件优于西方,医疗工作得到当地社会和普通民众的高度尊敬和慷慨捐助,致使他们很多人“心系中国”。在这个意义上,基督教医疗传教士在中国社会取得成功,并非仅由于西方近代医学在治疗方面的优越及其个人的奉献精神,还在于中国作为一个高度世俗化的社会,普通民众的质朴、良善和地方社会的慈善传统。更重要的是,中国地方社会和普通民众对基督教医疗传教士的接纳和善待,深刻影响到这些随不平等条约而强行闯入的西方人对中国社会的重新认识和文化反省。  相似文献   

11.
王韬与来华传教士、教会以及基督教之间的关系,时间上以1850年代为中心,尤其集中在1854—1857年期间,并以麦都思的去世为时间与信仰上的一个转折点。此间王韬不仅接替其父王昌桂协助麦都思等完成《圣经》翻译,而且还近于重新改写翻译了《宗主诗篇》,积极参与宣教站宣教材料的编写及传播事务,同时还向麦都思提交了一份与自己受洗相关的申请书,王韬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至此亦达到顶点。但即便如此,撇开当时的社会文化因素,王韬的不断被自我强化的中国文化立场、世俗与知识理性、比较宗教意识、根深蒂固的文人情怀与生活习气,让他始终陷入到基督教信仰与非基督教信仰的夹缝之间,并最终让他完成了一个晚清民间文人信仰追求、怀疑与自我放逐的思想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2.
留学政策是晚清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策。随着中德贸易和外交往来的开始,以及中国人对德国认识的逐步加深,清政府开始陆续向德国派遣留学生。1876-1911年的中国留德学生构成了这个时期中国留学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德学生主要来自湖北和江浙,他们在德国的学习以军事训练为主,但后来逐渐转向法律和自然科学等科目。留学生的管理对清政府来说是个难题。随着留学人数的增加,中德双方都在努力探索解决方案,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3.
近百年来,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各地以传播基督教为名的全部活动,是美帝国主义侵华政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帮身挂十字架胸怀豺狼心的侵略分子,把魔爪伸进了中国各个角落,以急先锋的姿态执行着美国的侵华政策,他们起着美帝国主义炮舰政策不能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侃 《近代史研究》2023,(1):146-159
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慕维廉以西方1850—1851年出版的地理学著作为底本,于1853—1854年编译出版了《地理全志》。通过对照《地理全志》及其底本,可以发现慕维廉对底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做了有针对性的筛选,尽量回避与基督教观点有冲突的知识和学说。慕维廉在翻译时改写了部分内容,试图改变原文的理论倾向,调和科学与宗教的矛盾。不过,这种筛选和修改并不彻底,《地理全志》保留了部分与教会立场相左的成分,其中包括一些支持生物进化的证据和观点。梳理传教士译著的这一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加完整地勾勒晚清传教士科学传播活动发展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5.
颜清煌博士所著《出国华工与清朝官员:晚清时期中国对海外华人的保护,1851—1911年》,经粟明鲜、贺跃夫翻译,姚楠教授校订,已出版发行。该书主要探讨晚清政府对海外华人保护政策的实行以及这些政策的失败和原因。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在华基督教的两种传教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九世纪在华基督教的两种传教政策王立新传教政策与方法是研究传教史时必须着重考察的问题,因为不同的传教政策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纵观19世纪,绝大多数传教士采取“直接布道”方式,即宣讲教义、巡回布道和散发宗教印刷品。这种方式既是《圣经》中主...  相似文献   

17.
晚清以来 ,以传教医师为先锋的西医学事业在中国生根发展 ,表现出鲜明的时段性和地域性。以时空为经纬 ,审视和清理晚清时期传教士的医学传播活动 ,对于认识和反思近代中国社会的文化格局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视角。近代文化在中国从南往北 ,从沿海向内地 ,从城市到乡村的弥散与渗透 ,与基督教医学事业的切实影响 ,具有内在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正雍正二年(1724),清政府颁令禁止天主教之后,明清之际活跃的天主教传教活动逐渐转入"地下"。在清方档案里,天主教被称为"西洋教""洋教""邪教",其事迹混杂于中国民间秘密宗教的教案中,传教士重新公开进入中国本土则要到鸦片战争之后。~(1)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传教士可以在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口通商口岸活动,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规定传教士可以进入内地,从此天主教、新教(以下同时称呼时作"基督教")开始了在中国传  相似文献   

19.
求雨作为一种宗教和民俗传统,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面临旱灾时,人们求助于众多的人格神和非人格神,甚至进行真诚的道德反省。晚清时代,基督教传教士的科学-自然神学提供的竞争性解释,对中国的求雨传统造成了严重挑战。它一方面造成了基督徒与本土民众的冲突,另一方面使中国的知识阶层基本放弃了求雨的信仰传统并成为反宗教信仰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20.
晚清政府的非洲华侨政策:评价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晚清非洲华侨政策的研究中几个争议较大或有所不足的问题,提炼出三个总体观点:客观成效不能完全否定主观努力;个体不能代替整体;招工费的具体分析。认为在对非洲华侨政策上,晚清政府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主动性和进步性,如对主权的意识,对国际法的重视,对华民称呼的改变,部分出于对民生的关注而主动输出劳务,在外交上的主动争取等等。但限于国力和关注重点以及外交技巧上的多重束缚,晚清政府的非洲华侨政策其客观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