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考察带有特征性的元代封建农奴制度,是闡明元代社会性质的根本問題之一。斯大林指出:封建制度的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而封建土地所有制又在于说明封建土地所有者与非所有者之間的关系,或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的相互关系,和依此而轉移的产品分配形式。这就是说,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土地关系是一种社会经济关系的确定产物。所以我們考察元代封建农奴制度的基础,首先从土地关系去理解。元代封建土地关系的变化和发展,有三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近来研究中国历史的史学家们,都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著名原理的重要性,明确了要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史必须首先从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着手。目前已经有很多史学家发表文章来论述这一重要课题,现在我们就把几篇专门论述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作一个简单概括的介绍: 一、主强封建土地国有制占主要地位者的论点侯外(?)先生在一九五四年第一期的“历史研究”上发表了一篇论“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的问题”的文章。侯外(?)先生在文章中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理论大师论述“亚细亚土地所  相似文献   

3.
刘本锋 《南方文物》2007,15(4):186-188
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发掘出战国末期秦国时期的竹简,其内容涉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徭戍赋税、环境保护等领域,它是秦代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以保护其封建所有制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重要法规,对秦代经济关系起到了调整作用,反映出在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条件下,秦人的经济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及试图以法律形式加以确认的努力,正像秦泰山石刻所云:"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①"  相似文献   

4.
土地所有权的归属及由此衍生的各种经济关系,在封建生产关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清朝收复台湾之后,随着移民的增加和政权的稳固原在大陆实行的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移植到台湾,这种生产关系的移植和发展很大程度体现在台湾汉“番”或“番番”之间的土地交易中。相关土地交易的内容包括土地所有制的变迁,汉“番”或“番番”地权交易、租权交易等。在此期间从“番”人逐步确立土地所有制观念,到以契约方式表现土地所有权及其衍生权利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問题,是目前史学界正在討論而尚未獲得一致看法的悬案。在我国史学界中,首先对这个問題發表见解的,是侯外廬先生。他在“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的问題”(見歷史研究創刊号)一文中說:“中國中古封建是以皇族地主的土地垄断制为主要內容,而土地所有权的法律观念是比較缺乏的。”接着,他又在“論中國封建制的形式及其法典化”(見歷史研究一九五六年第八期)一文中,認为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是“皇权垄断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占着主要的地位。他的这一論断,我認为是不符合中国封建主义时期的实际情况的。  相似文献   

6.
“王小波、李顺起义第一次提出‘均贫富’口号,表达了广大农民痛恨地主贪婪剥削,要求夺回劳动果实的强烈愿望,充分表明我国的农民革命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十年制初中教材《中国历史》二册53页)课文高度评价了“均贫富”口号的历史意义。在教学中,怎样讲解“新水平”的具体含义,既讲清口号的本质意义,又使学生易于接受,却不是容易的事情。“均贫富”口号的提出,反映了北宋时期阶级斗争较前有了重大的变化。我们知道,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社会的主要剥削方式是地租,而实物地租又是它的基本内容。但是,在封建社会的初期——秦汉时期,封建国家对广大农民的力役剥削,是封建生产关系中主要的剥削方  相似文献   

7.
正学界一般认为,汉代国家直接控制着大量的土地。国有土地中的可耕地,称为"公田",未开垦的土地则称为"草田",也属于政府控制的公田的一部分。如何看待秦汉时期的公田,土地国有制论者和私有制论者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对于土地国有制论者来说,国家手中掌握着数量庞大的国有土地是土地国有制的重要论据。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贺昌群的看法,他认为公田制是汉唐间实施计口授田制的重要物质基础,从汉初到唐玄宗的九百多年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是以公田制为基础的国家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参见贺昌群:《汉唐间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  相似文献   

8.
斯大林同志说:“封建制度的基础并不是经济外的强制,而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这就告诉了我们:研究封建社会的历史,势必首先研究封建土地所有制。当然,研究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也不能例外。最近读了韩国磐先生在历史研究1959年第五期发表的“从均田制到庄园经济的变化”一文,获益不少。但也有几个问题,提出来和韩先生商榷,请韩先生和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9.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主义的基础。消灭封建主义,归根到底是破坏封建土地所有制,同时破坏与它相联系的农民“份地制”(即农民不完全的、有条件的土地占有制)。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不同,同时也受阶级斗争进程的影响,因而封建主义消灭的过程分别遵循不同的道路,在英国是从消灭农民的“份地制”开始的,它的典型表现就是“圈地运动”。圈地运动经历了两个高潮,一个出现在十五世纪后叶,延续至十七世纪末,另一个发  相似文献   

10.
论日本早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二重性王顺利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历来是史学界争论较大的问题。大化革新中建立的土地制度,也是日本史学家讨论的热门话题。在这种土地制中,国家、贵族、农民对各种土地的占有和使用各具有什么样的权力?这种权力的性质如何并向什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朱元璋(明太祖)在元末农民大起义胜利的基础上,推翻了蒙古元朝的统治,重新建立的汉族为主体的封建王朝——明王朝。新王朝建立初年,社会生产力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使中国封建社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大的向前推进了一步,并开始向封建制度末期转进。研究这一时期——明建国初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正如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其他的时期一样,应该从作为封建制度基础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及环绕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户口、赋役等制度着手,找出当时封建社会最内部秘密和隐藏着的基础。一、朱元璋建立了新王朝以后,将大量土地置于国家手中,并拨出一部分土地赏赐给皇室勋戚以及文武百官;同时又承认民间的土地私有。明史云:“明土田:制凡二等:曰官田;曰民  相似文献   

12.
大土地所有制发展及封建租佃制度,与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具有密切关系,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课题之一。但迄今为止,从来没有专文论及。笔者根据农村调查及地方志资料,并结合有关文献,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提出来供学术界参考,请指正。一民初东北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清灭亡后,封建军阀霸占东北三省,政局不稳,吏治败坏,军阀、官僚、商人、地主,利用各种条件,疯狂兼并土地,下面分几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13.
关于英国“自耕农”的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奉臻 《世界历史》2000,13(3):38-44
农业现代化的“英国式道路”有三个特点 :一是以圈地运动为重点 ,以废除骑士领地制、寺院土地世俗化及拍卖和兼并土地为辅助内容 ;二是以反欧洲大陆盛行的改组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资产阶级——农民的方式”,转而用“地主方式”为资本主义“清洗土地”1;三是以牺牲自耕农经济为代价 ,建立近代资本主义大农业体制 ,使封建土地所有制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使古老而封闭的传统农业直接转变为新式而开放的现代农业。在中外有关著述中 ,英语中的 yeoman (复数为 yeomen ,总称为 yeomanry)通常被音译为“约曼”或意译为“自耕农”。由于自…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問題討論的关键,我认为是对封建土地所有权的概念的正确了解的问題。因为对它的正确了解,不僅是我們研究問題的出发点,而且是我們討論问题的基础。所以这是讨论中首要的关鍵問题。有好些同志认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国有制,并且是一竿子插到底的。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他們研究这个問題的出发点是错误的。何以見得?因为他們对封建土地所有权的了解是错誤的。这些同志說馬克思曾給土地所有权下了一个定义:‘土地所有权的的提是某一些私人独佔着地体的一定部分,把它当作他們私人意志的专有领域,排斥一切其它的人去支配它’。“这个定义,不論是对个体經营的小土地所有者或是对佔有地租的大土地所有者,也不论对近代的土地所有者  相似文献   

15.
在亚细亚生产方式、东方专制主义的讨论中,财产问题、所有制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涉及经济学、法学、史学诸领域。不同学科对它理解不同,使看法分歧很大。我国对这一问题曾有两次讨论,一次是50—60年代关于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的讨论,主要在史学界进行;另一次是70—80年代关于政治经济学对象的讨论,主要在  相似文献   

16.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以下简称《制度》)的性质,至今仍笔讼不已。人们从肯定角度,说它设计的是一幅否定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的蓝图,不仅能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甚至将为农村资本主义荫发和发展开拓领域。人们从否定角度,又说它企图实行平均主义,把小农土地所有制巩固起来,使社会经济停滞在小农经济的水平上,因此将会阻碍社会历史的发展。显然,引起争论的症结在于:1、《制  相似文献   

17.
论清代畿辅皇庄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与生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畿辅皇庄是清代八旗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就清代畿辅皇庄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与生产关系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得到指正。 一 皇庄土地来源不同,有圈占地、投充地、官拨地、入官地和拓荒地的区别,投充地比较特殊,另当别论,这里我们只考察除投充地外的几种庄地。  相似文献   

18.
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要有步骤地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革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的决议。自此开始了以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地主所有制为宗旨的土地制度改革运动,到1952年9月,土改工作基本完成,全国约有3亿农民分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免去了每年向地主交纳的约350亿公斤粮食的地租。这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为以后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1949年9月山西建制恢复时,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主流问题和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是白寿彝先生近年经常思考的民族问题和封建社会问题中的重点,也是史学界长期争论的热点。白先生根据历史事实,以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和全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最终提出“越来越团结,越来越友好”的民族关系主流论和“封建土地等级所有制”的全新概念,实现了史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对学术研究和现实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内容。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该是富而且是全民共同致富。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起着决定性作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是现阶段我国达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着人们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