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勇 《攀登》2002,21(2):78-83
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长期以来,青海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是消费与投资,研究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问题,探讨投资需求扩张的新途径,对于加快青海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投资能够直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但发展过快也会给经济带来负效应,协调好房地产投资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尤为重要。本文首先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发现现有定量研究无法真实反映房地产业本身结构的变化;其次,建立时变参数模型,对房地产投资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一是房地产投资对GDP拉动作用显著;二是房地产投资受GDP、国内银行贷款以及利率的影响各不相同。与现有研究文献相比较,本文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均有-定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李广泳  孙明 《攀登》2009,28(4):95-100
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外部冲击、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拉动经济增长的背景下,作者从固定资产投资角度出发,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以明确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得出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中信贷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调控收入差距 扩大消费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昌年 《攀登》2001,20(2):57-61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不合理是引起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收入分配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之间、城镇居民内部、农村居民内部、不同行业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这又反映在我国基尼系数的不断扩大上。收入差距过大使消费差距过大、社会平均消费倾向降低农村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的比值增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减小。调控收入差距、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对策:一是要坚持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二是要把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作为扩大消费的重点;三是要合理调控收入差距;四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章新华 《攀登》2000,(1):36-41
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所需的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结合是通过投资实现的。增加投资,可以启动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等要素市场;可以拉动钢铁、建材等生产资料市场,刺激经济增长;可以为新增和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可以为今后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基础;也可以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据估计,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40%会转化为工资收入,也就是说,投资的40%可望进入消费领域,启动消费市场。目前我国的投资需求严重不足,已影响了内需拓展,从而制约了经济的增长。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改革进…  相似文献   

6.
论点摘编     
2000 年西藏经济 走势 发表在《西藏研究》 2000年第三期上的《2000年西藏经济走势分析》由西藏社会科学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撰写。文章认为西藏经济自“九五”以来,连续四年高于全国的平均发展速度,对加快西藏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维护社会政治局势的稳定无疑是一个有力的保证。然而,从宏观角度分析全区经济,当前存在着以下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速度逐年递减。这说明单纯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不可能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发展,必须从西藏全区发展的实际需要、技术和基础条件的实际…  相似文献   

7.
赵明珠  亢晓龙 《沧桑》2010,(4):23-24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出口和投资的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足。在国际金融危机过后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我国消费需求做出分析,消费需求不足是我国的经济增长的问题,尤其是农民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症结。这种状况决定了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应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本文在分析农民消费水平低的原因的基础之上,提出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关键在于破解制约农民消费的"资金瓶颈"、"硬件瓶颈"和"软件瓶颈"。  相似文献   

8.
郭小明 《攀登》2003,22(6):47-52,56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金融业为青海经济的持续、德定、快速增长提供了积极支持,充分发挥了金融对经济的强大推动作用。本文拟对1995年以来金融与青海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据此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青海省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为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和下世纪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面、正确的分析和看待青海这二十年的发展变化,着眼长远,客观地确定青海未来发展目标,制定有效措施,促进青海经济在下一世纪取得更快发展,是目前必须要着手进行的。历史性的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可提前一年实现。1997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2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262倍,平均每年增长7%。第一产业增加值4O.屹元.增长…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历年来引进国际直接投资(英缩写为FDI,下同)规模小、效益低。这主要是由于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教育落后、政府职能差、经济体制改革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开放度低、吸引FDI方式单一、投资政策与务件不匹配等多种障碍。只有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改革政府职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促进东部FDI在青海再投资,拓展引资渠道,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和引导政策,才能吸引更多的国际直接投资造福于青海。  相似文献   

11.
赵治中 《攀登》2011,30(4):93-95
技术创新生态化强调的是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又不破坏生态环境,它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依据技术创新生态化理论,分析了青海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必要性,结合青海资源型企业的实际,提出了青海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攀登》2017,(5)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源泉。一个地区的制度设定究竟产生了正向还是反向的影响则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来进行分析,旅游业作为青海省日渐成长起来的重要产业,对青海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从青海旅游业发展与制度供给的关联切入,梳理青海旅游业的制度供给,分析其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进而从制度层面提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马梅芳 《旅游纵览》2013,(6):164-166
本文从入境旅游人数、入境旅游收入两方面分析了青海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特征,并采用Eview6.0软件分析了1988-2011年的青海入境旅游收入与GDP的关系,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青海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进而提出了促进青海入境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青海省的旅游业也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其中,作为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4.
青海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建国  何玲 《攀登》2007,26(3):65-67
以宗教为核心的基本文化构成是青海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挖掘、深度开发这一旅游资源,对于加强青海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促进对外宣传青海,并为青海旅游经济的开发提供优越的旅游资源,最终对青海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伟 《攀登》2014,(3):102-106
青海省投资与出口一直处于不理想的水平,消费应成为拉动青海省经济增长重要的“马车”,其中城镇居民是最主要的生力军。所以,研究青海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对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内需进而提高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据ELES模型的基本理论,对青海省和全国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定量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经济的三个重要途径是消费、投资以及外贸驱动,但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投资、外贸驱动的资源投入大、产能低,已经无法维持经济的健康增长,同时因资源消耗浪费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不再符合我国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路线,扩大内需、释放国民消费潜力成为了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而第三产业因产值高、不可再生资源消耗低,逐渐成为了全球各个国家的重点发展产业,成为了刺激消费、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构成,是覆盖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多个因素的综合性服务产业,其区域经济带动、产业关联等作用显著。一方面,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业、交通业、住宿以及零售业等,因而容易形成以旅游业为中心的服务产业商圈;另一方面,旅游业的经济带动能力强,能够为社会增加较多的就业岗位,对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十五"以来乐山经济税源和国税收入变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判明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税源变化趋势仍然是:投资拉动和规模加大带来的外延型增长。通过对主要产业集群发展、宏观调控等因素分析,对未来三年的地区国税收入作出预期。  相似文献   

18.
作为第二轮志书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部类志书,应该着重反映各地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供当代和后人借鉴。在记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规模时,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构建一个比较科学的指标体系;在记述经济结构调整时,应重点记述投资、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情况,三次产业的调整和演进过程,农村和城市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产业发展是经济部类志书记述的重点内容,由于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传统产业的分类和记述方法已很难适应现代产业的发展,也较难反映一个区域的产业特色,因此产业发展的记述应跟上时代的潮流。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多年,但进展比较缓慢,主要原因就在于各方面的改革还不到位,体制机制仍不完善。为此,在全面记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也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记述。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力布局战略调整是八十年代中国区域政策转变的核心内容。八十年代后,坚持效益与均衡的统一,以提高效益为首要目标,生产力布局的重心向东部转移,具体体现在投资政策上的变化。其结果带来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明显变化,也带来负的效应。  相似文献   

20.
“借口”:中国城市资本高度集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城市化现象,本文从中国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出发,发现中国城市存在着高度积累,特别是行政级别高的城市持续投资增长的现象,在分析投资、投资效率与大型事件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官员晋升竞标赛和财政分权预算约束条件下的制度机会主义行为假设,认为大型事件不过是政府构建的一个有利于在城市体系下,通过打破传统的政府预算约束,实现资本高度集中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制度机会主义行为。"借口"模式旨在揭示大型事件现象背后的政治与经济激励,并以2010年广州举办亚运会为例,按政府构建—突破约束—官员晋升的结构,分析了广州市政府构建全社会共识,举办亚运会带来巨额投资促进城市发展实现政治与经济激励的事实,为"借口"模式提供了实证的案例。最后,对"借口"模式的未来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