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目前,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城郊乡村旅游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城郊乡村地区生态旅游的兴起,所涉及的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分配不均、利益冲突等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以山西省孝义市曹溪河生态旅游区为例,分析了该地区利益分配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路径,提出构建该地区城郊乡村旅游利益共赢机制的措施,以期促进该地区农业的科学发展,提高农村社区居民收入,推动孝义区域经济内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普者 《神州》2011,(6X):11-13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民族地区保持良性生态环境的思想根基,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发展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主要包括弘扬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确立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创建人与自然界共生、共存、共荣的生产方式,创建顺应自然、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3.
绿色发展是民族地区发展"利器"。对于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抓手或者一个渠道,就是落实好绿色发展理念。要着力从国家层面完善、落实好对民族地区实施绿色发展的差别化支持政策,激发动力、补齐短板、填平洼地;着力提高民族地区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筑牢民族地区绿色发展之基;着力发挥民族地区人文生态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产业;着力利用民族地区山地资源优势,走现代山地绿色高效农业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4.
绿色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在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对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发展进行反思,既是对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进程进行的哲学审视,也是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寻求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点的现实路径。绿色发展理念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法,在民族地区同时又表现为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特点与现代化发展的辩证法。绿色发展理念与民族文化的结合成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创新驱动力,在实践维度上构建生态指标体系,确保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的"绿色"之路。  相似文献   

5.
发展是现代整个社会的永恒主题。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当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伟大事业中,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滞后的状况,探究科学发展观的民族意义,可以从总体上为把握民族地区的发展方向提供全局性和时代性意义。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核心价值取向等方面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蕴含的民族意义。即,高度关注民族地区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本质特性的集中反映:民族地区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道路是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的完整体现:关注公平和正义,重视少数民族发展权是科学发展观核心价值取向的终极要求:追求民族关系的和谐共生和民族问题的和谐运行是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实践映象。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青海是多民族聚居省份。多民族聚居地区做好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多年来,青海省重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响亮提出"三区建设"的口  相似文献   

7.
陈玮  马学勤  何启林  马明忠  赵英 《攀登》2011,30(4):12-16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建党建政的理论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主要体现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寻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建党建政思路;高度重视建党与建政的紧密联系,以党的建设带动政权建设;创新民族地区政权模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培养选拔高素质民族干部,确保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确立民族工作的主题,致力于各民族实现科学发展;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始终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8.
贵州民族地区的生态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的生态问题是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事关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大局。本在对贵州民族地区的生态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探析了民族地区生态问题的致发原因,并结合贵州省情实际,提出了旨在改善生态环境以实现人口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泓 《民族译丛》2004,(3):1-13
本文试图从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角度审视欧洲人从分散走向联合的步伐,剖析作为新型人们共同体的欧盟的权力、属性与组织功能,阐释欧盟属下民族国家的发展状况,研讨人们共同体的未来发展方向。文章认为,建立欧盟是欧洲人的一种理性选择;欧盟是一个兼有超国家政治成分和政府间政治成分的区域性人们共同体;欧盟的超国家机构服务于跨国社会的利益,致力于超国家的治理,其成员国政府的长期利益将日益屈服于跨国社会的长期利益;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使张扬国家利益与维护民族个性的民族主义表现得更为顽强,超国家权力的扩大与成员国权力缩小的矛盾日益凸显;欧盟的建立并非意味着民族国家的终结,欧盟不能代表人们共同体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邓小娟  李逸 《旅游纵览》2022,(24):169-172
康养旅游以自然友好型、社会友好型特征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旅游业的新需求,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旅游新业态。边境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基础较好,自然与人文生态优势突出,为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为更好地指导边境民族地区康养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在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层面进行探讨。理论层面,要捋顺康养旅游与旅游的关系,认清康养旅游寓于旅游活动是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以边境民族地区特性为前提推进产业发展是实践的逻辑。实践路径层面,当前的工作重点是推进康养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全面结合、持续推进康养旅游产品建设、培育康养旅游市场主体;围绕自然山水、边境区位、地区与民族特色的人文基础、康养旅居等主题擘画边境民族地区康养旅游产业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只有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社会条件下,才能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2.
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也是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从而实现民族地区繁荣、稳定的根本所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从当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来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科教文化落后、资金人才短缺的问题依然突出。为此准确把握有利时机,积极寻求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一、准确把握当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态势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主题。谋求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历史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六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些理念成为统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纲领和总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民族地区由于旅游资源系统庞大、旅游资源品位高、民俗风情独特等优势条件都将旅游业确立为本地区的优势产业、龙头产业、支柱产业甚至是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产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贡献,但旅游负面效应也开始显现,甚至在一些民族地区负面效应尤为严重。旅游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与生态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人的发展的价值高度背离,价值走样、价值扭曲、价值失衡等造成旅游经济和整体经济社会无法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能,不能维系经济、社会、文化、人与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分析我国民族旅游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负面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扎尕那旅游区为例,探索在五大发展理念和"六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建立支配、引领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价值体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陈其泰 《史学集刊》2008,6(1):3-9,20
中华民族精神既有其核心的内容,又有在不同历史阶段多样的表现,研究者应当从历史进程中深入探讨民族精神的提升和发展.在中华民族进化史上,汉朝是一个富有活力的重要时期,中国的民族精神在这一时期获得了重大发展,研究这个问题内涵丰富,意义深刻.其中较为突出的三项是:一,汉代社会呈现出蓬勃的创造力,显著地表现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各方面有作为的人物大量涌现.二,汉代政论家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引义慷慨",勇于建言,毫无忌讳地对重大问题提出切中要害的批评.三,汉代人物如董仲舒、司马相如、司马迁等人建构的学说体系,撰写的宏文典册,为推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作出了卓著贡献.  相似文献   

15.
观察并分析民族地区博物馆实践以及文化文物系统、民族系统两套权威统计数据,有助于从宏观的视角评述民族地区博物馆的发展历史。研究显示,民族地区博物馆发展历史和现状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博物馆起步普遍较晚,但最近20年发展迅猛;二是博物馆种类单一,以社会历史类博物馆、纪念馆为主,缺乏艺术类博物馆;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与民族分布不均衡;四是新型的生态博物馆给民族地区博物馆事业带来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6.
胡鞍钢 《攀登》2010,29(1):2-5
保障生态安全既是中国国家核心利益之一,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之一。作者以青海三江源地区为例,提出设立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基金,列支中央财政支出项目,对国家重大生态安全进行长远投资的建议。作者认为,这是一个"激励相容"的多赢机制,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浅谈汉民族     
徐君慧   《广西文史》2006,(1):72-80
一汉民族的形成 我们常把国家民族连在一起来说,其实国家和民族是不同的。一个国家可以有多个民族,一个民族也有分隶几个国家的。但多民族的国家必有一个主要民族。列宁更从政治上来说:“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而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孙晓莉 《攀登》2014,(3):140-14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是文化资源富集区。要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加强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提高各民族群众文化水平,全面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晓红 《攀登》2011,30(6):80-85
政治参与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命题,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公民政治参与在我国政治发展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我国新社会阶层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地区的新社会阶层,他们不仅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社会力量,也是推动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民族地区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他们的政治参与权利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还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民族地区新社会阶层的自身发展,而且也不利于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要重视民族地区新社会阶层合理的政治利益诉求,引导他们有序政治参与,从而把他们的活力和创造力整合、凝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为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民族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北自古是多民族地区,复杂的民族关系一直是这一地区发展的主题之一。本文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研究了这种关系后认为,要正确认识西北和西北的民族发展状况,必须把握民族形成的钥匙─—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