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苏联学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和快速的发展。这一方面源于学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冷战所赋予的强烈政策取向也迫切要求苏联学在全美范围内发展为一门规模巨大的学术专业。在这一时期,联邦政府、私人基金会基于国家安全机制和冷战战略目标,为更加深入地了解苏联,扩大了对苏联学的资助范围,提高了资金投入。以此为契机,该领域相关学术机构在全美各地高校广泛设立,可供政府吸纳和利用的苏联问题专家数量也得以成倍增长。另外,美国斯拉夫研究促进会还通过改组将全美苏联学家囊括其中。在这一时期美国苏联学的发展历程中,该领域不同学术机构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学界与政府的共生关系不断增强,国家权力对学者参与冷战的动员力度持续加大,并且越来越多的苏联学家将官方需求确立为自己研究工作的主要取向,体现了美国学术与政治之间的独特关系。  相似文献   

2.
二战前美国私人基金会以慈善国际输出为参与文化外交的主要方式,并外溢出强烈的宗教使命感;冷战期间,通过向盟国输出美国文化、推动社会科学为现实政治服务等方式成为文化冷战的有力工具,彰显出强烈的国家使命意识。美国私人基金会对文化外交的热衷,一方面深受传统慈善思想以及自由主义和理想主义两种政治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适应国内国际矛盾斗争的现实需要。美国私人基金会对国际文化交流客观上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同时作为美国社会机制的一部分,它始终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不可避免地带有文化霸权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由于中东地区在地缘政治和国际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国外学术界高度重视对其历史和现状的研究。从比较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在整个世界的范围内,阿拉伯国家的民主化进程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可谓威权政治抑或独裁统治的最后据点。美国和西方世界主导下的学术理论和政治观点,普遍从文化和文明形态的角度出发,强调伊斯兰教与民主政治的对立,  相似文献   

4.
《改变中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华百年》一书,以"混合杂交性"理论为框架,选择了学术界较少采用的两个视角来讨论近代以来中西改革力量之间的冲突、博弈和合作:一是以美国私人基金会为代表的西方改革力量在20世纪改变中国的努力为视角,二是以同期西医东渐的经历为视角来揭示双方的相互影响与合作,而美国最负盛名也最有实力的洛克菲勒基金会自20世纪初在中国的百年经历成为连接这两条主线的最佳史例。  相似文献   

5.
近代早期欧洲国家形成与军事活动之间的关系是西方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美国学者约翰·布鲁尔提出“财政-军事国家”概念,强调行政机构扩大、财政税收增加与军事力量膨胀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很快成为分析近代欧洲国家形成与军事活动的重要框架,但它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夸大了近代早期国家的能力、忽视了对财政资源的使用状况。近年来,一些西方学者试图对“财政-军事国家”概念进行补充与修正。“承包人国家”概念挑战了“公共”与“私人”的二元对立,着眼于国家将部分战争工作承包给私人,强调了私人部门在近代早期欧洲军事活动中的关键作用。“财政-军事体系”则采取了跨国的视角,关注国家、次级主权政治体和私人之间在军事活动中的互动,通过一系列“财政-军事中心”交易战争所需的人力、资金、物资、专家、服务和情报,从而勾勒出一个遍及欧洲的战争资源网络。这些研究极大地拓展了近代欧洲军事史和国家形成的视野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近代以来,中国几乎任何领域都笼罩着中西关系的问题。近些年,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愈益激烈起来。以学术界而言,主要就是中国大陆学者如何面对西方的"中国学"以及与中国本土的"中国学",在史学领域则是如何看待和认识西方的"中国史"学和中国本土的"中国史"学。所谓"中国史"学界,并非专指中国史学界,而是整个从事中国史研究的学界,其中也包括西方学者。所谓西方,指欧美国家和地区,但也不是铁板一块,不同国家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西方学术是一个包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人物传记的研究,历来是美国中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美国学者的中国人物传记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美国中国学的走向和特点。美国学者在中国人物传记研究方面成果丰富,政治人物传记和文化人物传记为两大支柱,人物传记研究亦为博士论文重要选题。从特点上看,美国的中国人物传记研究扎实严谨,注重传主思想的研究,注意东西方传记特点的比较。从背景主轴分析,美国的中国人物传记研究大多出于对华发展战略和国家长远利益的现实考量,其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受学术思潮影响颇大,且撰写人物传记往往成为美国学者产生中国研究兴趣的重要"突破口"。我们应以批判的眼光和立场看待他们的研究,借鉴其经验,推动中国21世纪人物传记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军 《世界历史》1999,(5):25-33
"美国例外论"(American exceptionalism)是美国史研究中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不仅因为它作为一项研究已存在了近一个世纪,涉及众多的领域,而且因为它开启了对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尤其是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史的比较性研究,触及了对美国实质的认识.西方尤其美国许多著名学者参与了这项研究.然而,我国学者对此没有专门的研究,一般性的介绍也很少,即使涉及时也只是简单地视其为一种谬论或偏见①.鉴于此,本文对这方面的情况作一些介绍和评论,不当之处恳请指教.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也是世界文化名人,由他开创的儒家学派,至今仍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影响,对世界特别是对东方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今年是孔子诞辰2540周年,为了更好地纪念这一伟人,中国孔子基金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的“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与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7日至10日在北京、曲阜两地召开、此次会议的议题为:孔子、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来自世界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位著名学者专家出席了这次国际盛会,共同探讨和研究孔子、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海内外学者围绕着这次会议的主题进行了充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学者来说,现在真是研究美国早期史的好时候!中国学术界对美国早期史的兴趣正在增长.2007年5月下旬,在天津召开了"全球视野下的美国早期史(1600~1877)研究"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正是基于这种正在增长的兴趣,并促进了与会者之间跨文化的交流,而这种交流在会议结束后仍在继续.与会的国际学者向中方与会者介绍了西方常见的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的方法和主题.中国学者留给与会的国际学者的深刻印象,不仅仅是他们的学术热情,而且还有他们致力于分析一些重要的政治史和经济史问题(如国家行为的作用)的努力.这些问题对于理解早期美国具有重要意义,但近年来大多为美国史学界所忽视.  相似文献   

11.
The function and expansion of skiing in Scotland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changing climatic conditions of the last few decades.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During the late 1970s a new aggressive strain of Dutch elm disease became established in parts of southern and central Scotland and it is continuing to spread in many areas.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geography of the disease within Scotland and explores the way in which the Regional Councils have responded to the threat to the elm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