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解放前西藏社会中妇女地位较低,藏语中妇女被称为"吉麦",吉指"生",麦指"下劣"。现如今,妇女们扬眉吐气,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半边天"的作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时期国家主人。笔者有幸深入琼结县农牧区基层,领略西藏普通妇女不一样的巾帼风采。  相似文献   

2.
萨空·次仁多吉先生,1912年生于西藏上亚东乡岗故村。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他为西藏和平解放事业做了大量工作,成为一位有名望的爱国统战人士。他曾担任过亚东吉卡办事处副主任、江孜地区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政协委员等职务。  相似文献   

3.
叶星生(欣生),藏名:罗玛萨吉,加措,男,1948年8月生。四川成都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美术学会理事,西藏民间美术学会会长,西藏文联一级美术师,四川联合大学教授。叶先生15岁开始发表作品,17岁参加西藏美展,18岁在拉萨创办画廊。后研究西藏传统美术、创新西藏布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展,在西  相似文献   

4.
佛塔在藏区随处可以见到。它作为佛教信徒的崇拜物与寺庙并存,但也有离开寺庙独立存在的佛塔。在整个藏区佛塔建筑起源于何时,虽不见权威定论,但可以推测出它是佛教传入西藏的产物,那么距今应该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在古印度,塔是一种纪念性的建筑或者作为贵族阶层死后躯体装藏之地。佛塔建筑随着佛教在西藏的传播进入西藏并得以弘扬。佛塔在西藏既作为崇拜的对象露天而建,由信徒绕塔转经;又作为灵塔,在高僧大德圆寂后装藏真身法体或遗骨作为供奉对象摆在室内让人朝拜。在藏传佛教的历史上,佛塔同佛寺、佛像、佛经一样举足轻重。佛塔建筑的发展轨迹和不同时期发展特点在藏传佛教前弘期(公元七世纪中叶至十世纪初)和后弘期两个不同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5.
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东距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100公里,西距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150公里处.一条余脉挣脱喜马拉雅的胸怀,如臂膀一样由南向北伸展出来,蜿蜒数十公里。这条余脉叫做果美山,海拔4500米~5300米。余脉东侧是与其相伴的吉曲河,由喜马拉雅山上的冰川融水而成。吉曲河与西藏的很多河流不同,不是在峡谷里运行,而是冲出冰川后。就立即形成了一面巨大的如戈壁滩一样的冲积扇,河卵石小者如珠,大者如碾,遍布滩涂。果美山似乎曾经阻挡过吉曲河前进的方向,其面东的山体。被千百万年的河水冲刷成了南北长约二三公里,上下高达数十米到数百米的崖壁。  相似文献   

6.
地处唐蕃吉道上的墨竹工卡县的甲玛沟,虽然远没有西藏其他风景名胜旅游区那么响亮的名号.可这里一乡建有两馆(松赞干布纪念馆和甲玛古代兵器博物馆),还保存着一座颇具规模的甲玛万户府的遗址,这在西藏几百个建制乡镇中是极少有的。  相似文献   

7.
楼梯     
说到西藏的建筑,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西藏的宗教寺庙建筑,那些或气势恢宏,或小巧玲珑的寺庙建筑大都金壁辉煌,庄严、华丽,有的寺庙装饰可以说是奢华,极富民族特色。是西藏建筑的精华。但深印入  相似文献   

8.
经济大潮中的浪花──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纪事边吉1996年的春天,伴着新的一个五年计划姗姗来到了高原。回首望去,过去的五年扎实而富有成绩,经济增长速度快于以往,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95年西藏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增长43.6O,年均增长7.5%。...  相似文献   

9.
文化部在京举办西藏艺术展文化部不久前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西藏艺术展”,展出近300件展品包括服饰、唐卡、戏剧、宗教文化、建筑艺术及西藏群众生活艺术用品,展示了西藏艺术的丰富多采和渊源流长。展览受到首都专家和各族群众的好评。图为展室一瞥。才吉摄文化...  相似文献   

10.
在梅里雪山脚下,澜沧江大峡谷中,有一条连接西藏与云南的古老的茶马古道。几百年前,源于西藏的藏传佛教文化借助这条吉道传入云南的藏区后,梅里雪山便成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藏族同胞终生守望的神山。一百多年前,在西藏地区传教受到挫折、被驱逐出境的西方传教士们,带着圣经和葡萄籽,沿着横断山中的这条古道顺江而下,历尽艰辛来到云南。...  相似文献   

11.
正不灭火种时下,对于藏传佛教后弘期具体起始于哪年还有不同的看法。起因在于对律藏上路弘传起始时间的不确定。梳理藏史可见,"朗达玛"的灭佛行动,其实并未在西藏大地上持续多久——他仅在位五年,前一年还非常崇敬佛教。在他被佛教僧人拉隆·贝吉多吉刺杀之后,吐蕃的灭佛行动实际上就已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2.
王辉 《文物春秋》2001,(4):54-62
托林寺又名托丁寺、脱顶金寺等,意为飞翔之寺,位于西藏西部阿里地区札达县境内,是藏传佛教后弘期非常重要的一座寺庙,它对西藏后期建筑及内地密宗建筑都有深远的影响。1997年-1999年,根据国家物局的安排部署,河北省古建研究所、陕西省考古所、西藏物局等单位共同对其进行了调查、发掘和维修工作。托林寺和河北省承德市的普宁寺一样,均以西藏山南地区的桑耶寺…为蓝本,深受印度早期寺庙建筑的影响。但托林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环境,在建筑艺术上有很多独到之处。现对托林寺的主体建筑迦萨殿  相似文献   

13.
正西藏的建筑艺术大抵自远古时期起便已拥有自己古老的传统,这些古老传统在西藏民居及宫殿建筑中表现得尤其突出,但是早期宗教建筑方面的外来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地处南亚、西亚、中亚及东亚诸文明之间的西藏,自远古时期起其文化便具有了超乎我们想象的文化上的开放性格,无论是苯教文明的扩张还是佛教文明的注入,都为藏区建筑  相似文献   

14.
<正>"2018-2019西藏跨年星空音乐嘉年华"媒体发布会暨启动仪式成功举办2018年11月24日下午由拉萨市旅发委和林芝市旅发委共同主办、拉萨交产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西藏人文地理》发起、西藏途见酒店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心藏社群、云南美摄之旅承办的"2018-2019西藏跨年星空音乐嘉年华"媒体发布会暨启动仪式在拉萨瑞吉度假酒店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邀请了政府领导和多位人文艺术家、旅游商家、企业家和金融机构代表共同见证。  相似文献   

15.
西藏西部以象泉河流域为中心的古格王国,是西藏“后弘期佛教”的复兴基地,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保存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众多佛教寺院建筑,它们有的历经沧桑还仍然挺立在沙碛荒原,更多的则已经成为残墙断垣被湮灭在流沙坠石之中,成为永久的废墟供后人凭吊。  相似文献   

16.
卡地卡哇寺,位于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县甘沟乡静宁村,是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在民和地区所建的三大寺(即宏化寺、灵藏寺、卡地卡哇寺)之一,清代汉文文献中称之为“静宁寺”。由宗喀巴大师弟子绛喇嘛却吉加布建于明永乐年间。 关于卡地卡哇寺寺名的由来,藏文史籍中曾有传奇式的记载:却吉加布从西藏带着一尊释迦牟尼佛像来此  相似文献   

17.
藏族的先民很早就劳动、生息、繁衍在壮丽、富饶的西藏高原上,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开拓了这片神圣的土地,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遣存下来的建筑,就是西藏文化宝库中的精华,形象地反映出西藏历史的进程。 在人是活动中,衣、食、住、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民居建筑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同人们生产  相似文献   

18.
公元七世纪,佛教分别从印度和汉地大规模正式传入西藏。为使佛教在西藏驻足并得到宏传,于是佛教道场的兴建也随之而初兴。其时西亚、南亚和我国汉地的建筑风格与建筑艺术也不约而同地传入雪域圣地。现存于西藏拉萨的大昭寺、小昭寺,就是汉地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首次在藏区佛寺建筑中与藏式建筑结合的成功尝试。藏传佛教形成后,特别是自元代以来,由于历代中央王朝在对藏区的施政中,皆对藏传佛教采取扶持政策,加之藏区与汉地以及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致使藏传佛教开始向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和  相似文献   

19.
书讯     
《中国西藏》2006,(3):96-96
《藏传佛教出家女性研究》,《珞巴学史》,《西藏史资料选辑》(22),《世俗西藏》,《中国建筑化之旅——西藏》,《西藏往事》,《集量论注释》,《图说西藏》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总是有一些地方使人久久不能忘怀和离去,如同西藏皑皑的雪山、清澈的天空和那座被世人顶礼膜拜的西藏灵魂建筑——布达拉宫。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最初它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它的核心建筑红宫容纳了历代喇嘛的灵塔,是宗教活动的中心。这座宫殿虽然融会了多种不同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