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横山元宵夜     
正月十五是个好日子,在陕北高原的横山县城,这一天被各种热闹填充得实实在在。白天的热闹过后,盼到夜幕初降,沿一条土坡七歪八扭上行,到达县城并不高的清灵山,山上已经是人头攒动。放鞭炮、挑灯笼的孩子们跑来跑去,做着自己的游戏,更小的孩子一会儿被鞭炮吓哭,一会儿被灯笼惹笑。大人们的目的地是洞宾庙,彩旗飞扬的一个小庙有彩塑的吕祖像,人们随意地拜一拜,谈不上虔诚,只是走过场。吕洞宾此时像是  相似文献   

2.
楚翘 《中国西藏》2015,(3):20-21
每逢睛日,太阳从布达拉宫顶上放出万丈光芒,整个拉萨城内是一片温暖祥和。悠闲自在的老人们身着古老的藏袍,转动着玛尼经筒,在八廓街上踱步或是去甜茶馆小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在旅途劳顿之余则喜欢到玛吉阿米、酸奶坊等这样地方坐下来,一边享受着拉萨的阳光,一边谈心情、聊文化,上一口甜茶和下一口酸奶之间,把时间留给了语言……  相似文献   

3.
阿桑 《中国土族》2014,(Z1):69-70
<正>到了冬天,土乡人闲下来了,闲了的土族人自有寻到快乐的方法,那就是玩轮子秋,跳安召舞,而玩这些的地方就是闲置多半年的旱场。放一堆篝火,暖一壶青稞酒,老人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家常,年轻人、半大小孩们玩起了轮子秋,更多的人们围着轮子秋跳起了安召舞。青藏高原冬闲的时间长,长就长吧!安召舞跳多少次都不够。大家白天跳,不尽兴时,吃罢晚饭接着跳。红红的篝火,暖暖的青稞酒,赤橙黄绿青蓝紫色组成的花袖衫,  相似文献   

4.
老婆周四应某报之邀,扮作美女记者,约了一位韩国朋友做访谈,想写一些“大地上的异乡客”式的外国人在华生活点滴。我责无旁贷地去做捧哏,负责插科打诨,以免采访冷场。韩国朋友新开的餐厅二楼,我们三人盘膝而坐,聊完学习聊工作,聊完工作聊感情。一听说他是因为10年前和女友闹分手,才毅然离开了令他伤心的祖国流落到中国来,周四就很专业地八卦道:“那你打算将来娶个韩国姑娘,还是讨个中国老婆?”  相似文献   

5.
曹锟脾气一向随和,对待家人和侍从们很少发脾气。据曹的孙女回忆,其保姆戴妈曾对她说:“总统在世时,不管有多少大官等着见他,只要听说我来了,就要先召见我。”曹锟晚年每到夏日的傍晚,他家院子里常常有些穷邻居来闲聊。这些人中有拉洋车的,也有卖菜的,还有卖大碗茶的。大伙坐在小板凳上,喝着茶水,聊着天。曹锟不让家人给他摆躺椅,也坐在小板凳上,光着膀子,挥着大蒲扇,和大伙聊年景、聊行市、聊政局,谈笑风生,好不自在。此时的曹锟尝到了无官一身轻的乐趣。他常独自回顾自己的一生,感慨万分。有时,听到街上卖鸟的吆喝声,他便命家人把卖鸟的叫…  相似文献   

6.
4月3日下午3点,李昌钰终于累了。3天之内他先后接受了1O个专访,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型的新闻发布会,以及一场在北大的演讲。他像个电影明星一样四处赶通告,一早就离开酒店,太太也跟着他东奔西跑。他跟记者们聊破案、谈人生,她就拿着小数码在旁边拍来拍去,到第3天太太终于也撑不住了,坐在演播室的角落里打起了瞌睡。“在美国有的时候我一晚上要赶3个演讲,说来说去都是差不多的东西,她早都听腻了。”李昌钰哈哈笑着。上午的电视  相似文献   

7.
算起来,金寨县人大副主任洪崇英是洪学智将军的远房亲戚。她说,老人家生前最不喜欢家里的人找他办私事,“他的心中只有祖国和人民!”据介绍,洪学智将军的亲外甥至今仍在金寨南溪镇农村。洪崇英说,在当金寨县妇联主任之前,她几乎没与老人接触过,因为早就听人说过将军的耿直为人,知道他不愿意为一己谋私利,自己也没有什么需要麻烦他的。有一次,回家乡视察的洪学智偶然从县里其他领导那里听说洪崇英,因为是本家,便与她聊了起来,越聊越开心。  相似文献   

8.
《环球人物》2015,(2):36-37
韩国 · 首尔1月6日,首尔市长朴元淳出席大韩老人会首尔市联合会的新年座谈。期间,他双膝跪地,向坐在对面的与会老人行跪拜礼。老人们满面笑容地为他鼓掌。新年期间,向老人行跪拜礼的习俗在韩国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9.
雪域公仆孔繁森益西加措二十世纪末,雪域大地传颂着一位援藏干部的美名--孔繁森。从古城拉萨到阿里高原,从后藏沃土到羌塘草原,人们到处叙说着他感人的事迹。老人们说,他比自己的孩子还亲;孩子们说,他是我们的好伯伯。西藏自治区对他的评价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  相似文献   

10.
七、八十岁的老人都曾记得,在民国初年,蒲州城西边的古石堤上有一座小庙,小庙内只有一栋碑,碑上刻着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 明朝的时候,(具体年月记不清了)蒲州城西边的古石堤刚刚建成,盖了一间小房,让一姓朱名东山的老汉住在小房内看护石堤。有一天下午,从东边来了一个书生,长的白白净净,一口河南腔调。书生晚来了一会儿,西行的船已开走了。书生无奈,  相似文献   

11.
儿子腾腾今年五岁,他从小就跟爷爷、奶奶长大。到了三岁,我们把他接回来上幼儿园。可是,腾腾非常割舍不下对老家的情结,尤其是对两位老人的感情。时常,儿子就会在我们面前讲起爷爷奶奶的故事,以及他的一些小伙伴们,讲着讲着,儿子就眉飞色舞,异常兴奋。老人住在近郊,不算太远的路程,平时,我一个月几乎都要回去两三次,看望老人。每次回去,我都要带上儿子,让他高兴地玩上一天,正好老人也想看看日夜想念的孙子。这一阶段,我发现他养成了不少坏毛病,我很恼火,总觉得老人的溺爱会助长孩子的不良习性。如果再这样下去,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于是,为…  相似文献   

12.
现在来到镇江,大街小巷,老人幼童,无论走到哪里、遇到哪位当地人,都会津津乐道地跟您说:要发财到镇江,镇江有金山——有金可挖。如果再多聊几句,那就肯定会眉飞色舞地跟您讲起《白蛇传》中"水漫金山"的故事。到了镇江,无论多忙,人们总要到金山去游一下金山寺,看一看法海洞和白龙洞;有一点空闲的还会打听许仙待过的五条街"保和堂药店"、白素贞住过的"白莲巷"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吴祎 《中国西藏》2005,(3):58-61
约好上午10点半去采访卓玛副书记的阿妈,宾馆大堂内只见卓玛啦已经到了,我赶忙迎上前。走到院内,一辆车开了过来,她说现在生活富裕了买了私家车。今天开车来的是她丈夫扎西顿珠,在电信系统工作。老阿妈住在扎什伦布寺西侧不远处,与卓玛的妹妹同住,那是一片典型的藏式住宅群。卓玛说,这里住着不少交通口退下的老职工,见过没见过的,只要是干交通的就是熟人,老人们见面高兴,有得聊。  相似文献   

14.
坎的故事     
听老人们讲,古时候,在布朗族人民居住的地方,有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叫坎。他自小就很勇敢,七岁就跟爹到山里打猎。不幸,在他满十五岁那年,爹得了重病,临死前,紧拉着坎的手,对他说:“坎儿,爹怕是不行了,爹死后,你要在家里好好练习弓箭,等箭法练精了,你才可出外谋生。”爹爹说了这几句话就断气了。坎牢牢记住爹的话,天天练习弓箭,手红了,肩膀肿了还照样练。就这样,坎苦练了整整三年,箭法越练越精啦,三发三中,十发十中,百发百中,于是,他准备出外谋生了。临走前,他削了九  相似文献   

15.
文史博览     
《纵横》2005,(6)
谁不尊敬教授,曹锟就杀他的头程荫南曹锟在保定河北大学校内常召集教职员工和学生们训话,但对教授们很客气,经常主动地与教授们谈心,常自称他本人是一个推车卖布出身的老粗,要依靠教授们办这个学校。有一次召集学生们训话,他说:“你们要尊敬教授。这些教授们都是由我从南北各省精选过聘请来校的。今后如发现你们对教授有不礼貌的越轨行为,那么我就要你们的脑袋!”说得学生们面面相觑。有时教授们下课到休息室休息,曹锟就进来慰问。天气炎热,他看见教授们在课堂内讲得满面流汗,就命令校工们以后上课时要送毛巾到课堂内给教授们揩汗,并在教室…  相似文献   

16.
儿子今年七岁,刚上小学一年级。可他年纪小小,花钱却是大手大脚。去年春节,他趁着手中有压岁钱,独自上街买了二百多元的玩具,惊得我和他老爸口瞪目呆,赶紧把他剩余的压岁钱收缴“国库”。可这小子看自己手头空了,就盯上了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经常闹着买这买那,似乎存心和我们作对,总是挑着价钱高的买,对几元十几元的玩具压根不屑一顾。老人们却往往经不住这小鬼的软缠硬磨,就算我们再三劝阻也会偷偷满足他的心愿。结果就使儿子的“胃口”越来越大。并且,他在“啃”老人的同时,也没有放过我们,常常闹着要去游乐园玩、吃肯德基,让我们难以…  相似文献   

17.
正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1993年周承恩老师退休,我前后与他共事十多年。周老师退休后,因同住一个大院(中央党校南院),我们还是经常见面、聊天,他还经常要我帮他借一些新出版的书。再后来,因患眼疾,他看书越来越吃力,我给他借书、送书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少了。但只要见面,我们总会为一些共同的话题聊上一  相似文献   

18.
话虽这么说,但你到村里找尼玛次仁本人却并不难,因为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戏迷,从没有离开戏班“根据地”的习惯。他小时候由于受到村子里浓厚的藏戏文化的熏陶,对藏戏艺术有着一种特殊的爱,“那时候没有整场的藏戏演出,连折子戏也看不到,偶尔听到老人们在田间地头吼一嗓子戏剧道白,我的耳朵就能立起来。我是十六岁就开始学戏。开头的两年完全是懵懵懂懂、似通非通,从十八岁开始,我的学习成绩才开始突飞猛进。”  相似文献   

19.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不久前访问了北京。这位几十年未曾离开台湾的学者,小时候曾在北京居住过。他在对媒体谈到上个世纪40年代的北京时,提到那时他对北海公园的滑冰场面印象深刻,并说,那时他见过一位银须白发的滑冰老人,花样滑冰非常精彩,很吸引人,使他至今难忘。但他并未说出这位滑冰老人的名字。在这里我想告诉李敖先生,当年我也见过这位滑冰老人,而且知道他的名字叫吴桐轩。这幅老照片,是半个多世纪前我为滑冰老人吴桐轩拍摄的,他正和一位外国女士携手滑冰。说起吴桐轩的滑冰历史,可以上推到清代光绪年间。每逢严冬时节,慈禧太后就组织一些…  相似文献   

20.
很多孩子在幼儿园里上了两三年的美术班,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很浓厚,可是还有两三个月就要毕业了,面对社会上名目繁多的美术班,家长们却不知该如何选择。针对这个问题,我想和家长们好好聊一聊。一、学龄前孩子在美术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