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瓶颈破解的我国森林旅游发展理念和产品创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剖析了我国森林旅游产品存在的开发层次较低、对新兴旅游方式应对不足、产品功能单一、文化挖掘尚浅、难以对接高端市场等问题,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型、森林旅游产品多元转型升级、全景森林旅游、山地森林休闲度假旅游和森林旅游综合体等森林旅游发展新理念,并且建议优先推进全景森林及森林观光体验、森林自驾游及房车旅游、森林旅游综合体、森林文化旅游和享受型森林休闲度假旅游等森林旅游产品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向海欣 《旅游纵览》2022,(20):119-121
本文将以云南省普者黑景区为例,总结自然景区发展旅游演艺的要素,包括演艺剧目、选址、客源构成、市场竞争、市场运营能力等,并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普者黑景区开发旅游演艺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针对性提出自然景区“沉浸式”演艺和主题公园演艺两种发展旅游演艺的路径和模式。本文的研究对于自然景区改变单一的“门票经济”收入模式,通过旅游演艺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有一定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云南石林景区是以自然观光为主的传统景区,长期以来,景区营收结构单一,门票是主要收入来源。随着旅游形式转变,景区探寻新发展路径。根据石林现有自然、人文资源,结合市场需求,打造独特研学产品,为石林景区增收创效。  相似文献   

4.
徐永波 《旅游纵览》2013,(8):125-126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是21世纪的一次新长征,对于以资源产业立市的濮阳是一次机遇和挑战。文章分析了濮阳概况和旅游产业中的问题与转型升级的必要性,阐释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对濮阳之重要意义,论述了濮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内旅游业从传统互联网时代逐渐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游客呈现散客化、移动化的趋势,各大在线旅游商为争夺移动端话语权更是"不惜成本",推出"一元门票"的杀手锏在景区门票市场争得火热。本文通过剖析"一元门票"现象中的利益相关者,如景区、游客、在线旅游商等性质,揭示"一元门票"现象背后的商业本质和逐步成熟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6.
王敏 《福建旅游》2004,(10):47-47
2004年8月,三明市高先生投书省旅游质监所,诉称:我弟弟是驻闽某部队军官,于近日回家探亲,8月11日他们一行6人前往宁化某旅游景区游玩,按规定军官应免费游览,虽然他出示了军官证,但是天鹅洞风景区的管理人员仍然收取了门票款,游览后发现门票不是国家规定的正式门票,也不是税务部门的正规发票,没有编号。三明是双拥模范城市,应实行国家对军人的优待政策,因此向贵部门举报,希望能尽快查处这种使用非正规发票的事件,维护军人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7.
国民休闲纲要要求促进国家旅游休闲规模的扩大和品质提升,大力倡导国民休闲活动。然而景区新一轮涨价潮与其指导思想背道而驰,景区门票涨价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议题。如今大多数景区已迈入"百元时代",景区门票难以"亲民"。为了进一步深入探究"看不起的风景"背后的问题所在,本文分析了旅游景区涨价的现状和特点,景区门票高涨所带来的影响及影响因素,最后对于如何应对景区门票上涨,分别从景区、地方、制度方面提出了六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刘靖宁 《丝绸之路》2011,(12):54-55
中国社会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旅游业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而重大的变化,旅游业已经进入了重大战略调整期,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战略调整的重中之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甘肃省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在充分理解旅游新业态定义的基础上,结合甘肃省旅游资源的特色,推进产业大融合,发展旅游新业态,进一步发挥旅游业的带动功能和综合优势,提高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旅游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因此借助文化产业推进旅游产业的升级是可行的途径。本文明确了旅游产业升级的含义,阐述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现状,提出了文化产业助推旅游产业升级的模式和具体对策。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类旅游需求的层次不断提高,加之旅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陈旧的旅游形式和单一的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旅游  相似文献   

10.
高鹏  杨海红  杨柳 《沧桑》2014,(1):160-162
淮安周恩来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质就是名人旅游的开发和利用。名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使得各地借助当地名人来开展区域旅游发展,这既展示了名人风采,又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带动了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文章分析淮安周恩来文化旅游开发存在设计偏差、设施陈旧、布置缺新意等不足,从而提出改进策略,以期更合理利用和保护淮安周恩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提升城市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淮安周恩来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质就是名人旅游的开发和利用。名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使得各地借助当地名人来开展区域旅游发展,这既展示了名人风采,又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带动了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文章分析淮安周恩来文化旅游开发存在设计偏差、设施陈旧、布置缺新意等不足,从而提出改进策略,以期更合理利用和保护淮安周恩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提升城市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陈晓雄 《旅游纵览》2023,(12):102-104
目前,中国旅游业正处于转型期间,本文首先分析这一转型给旅游业带来的诸多问题,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次分析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影响因素、外在影响因素和经济新常态下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阶段特征,最后提出相关发展策略,以期为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丹竹 《旅游纵览》2022,(17):138-140
本文首先分析旅游标准化战略,探索多彩贵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从制定贵州旅游产业标准化制度、以旅游标准化促进旅游新业态发展、强化顶层组织领导、关注旅游标准化实施等方面,总结标准化战略下的多彩贵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策略。通过旅游标准化战略的实施与监督,促进多彩贵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创旅游标准化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赵文秀 《丝绸之路》2011,(10):52-54
目前,崆峒山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品质尚处于初级阶段,一流的资源尚未转化成一流的产品和品牌,辐射带动功能和综合收益拉动效应也未能彰显出来,需要从目的地建设的视角进行品牌化战略发展,以促进产品升级转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崆峒山品牌发展应以旅游目的地建设为导向,围绕品牌塑造、品牌包装、品牌传播、品牌管理四个核心问题来塑造中国著名休闲养生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5.
鲍笛 《旅游纵览》2013,(9):309-311
旅游景区是指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旅游景区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旅游功能,更多的是国民教育、美学传播、科学研究和生态保护的功能。这些景区是展示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的重要场所,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国内有很多自然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遗产都被当作一种资产来经营,政府部门和经营者把门票完全作为赢利手段,这样一种过于强调经济效益的思路必然不利于景区综合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贵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基础设施不完善与服务质量不高、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旅游产品主题缺少创新元素、不具备健全的产品营销策略等;其次,提出强化旅游服务质量水平、发展创新型旅游业态、创造旅游精品以及优化产品营销策略等途径,促进贵州优质旅游服务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旨在提升当前贵州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为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徐东北 《旅游纵览》2013,(2):103-105
长白山旅游经济持续升温,发展势头强劲,科学优化长白山旅游产品结构,推进长白山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已是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在回顾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在调查分析长白山旅游资源基础和发展现状的前提下,探讨长白山旅游产品整合开发的途径与策略,以期对长白山旅游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徐昕 《丝绸之路》2014,(12):50-51
近年来,张掖市为打造宜居宜游首位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使旅游人数连续四年保持40%的增速,旅游产业从边缘产业上升为支柱产业。当前,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亟需转型升级。分析张掖旅游产业升级路径,研究转型升级对策,提出前瞻眭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消费热点。为落实“十四五”规划对文旅融合的顶层设计机制,应对旅游业的转型发展,各地不断探索乡村资源高效开发的可能性,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全域旅游视角下,本文首先回顾相关文献,其次以河南省信阳市新县西河湾为例,根据西河湾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景观整体优化、服务配套升级、治理综合覆盖、产业全域联动和成果全民共享五方面构建西河湾乡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以期促进西河湾乡村全域旅游发展,为类似古村落的乡村旅游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刘克梁 《旅游纵览》2013,(8):287-288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宜昌文化和旅游业资源丰富,但文化与旅游融合不够,必须通过培育文化旅游新品牌、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在体制和机制上进行深度融合,使之成为宜昌支柱性产业。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既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此,笔者对宜昌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