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蓓 《历史研究》2019,(2):17-31
清华简《封许之命》为研究西周诸侯及外服体系提供了新资料。西周内外服制继承殷商,是一个政治地理综合体系。西周外服君长包括诸侯和未受封为诸侯的邦君。诸侯包括"侯"、"田"、"男"三种称谓;邦君包括:被周人尊称为"公"的殷商后裔宋君、被称为"子"的蛮夷戎狄之君以及称为"伯"的周之同姓或异族邦"伯"。西周外服还分布着某些内服王臣的采邑,以及身份尚难确定的卫官。公、侯、伯、子、男并立于西周外服;朝见周王、参与王室大和会,是他们对周室重要的"服"之一。朝觐和会上,外服君长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礼仪层级。这种层级在春秋时期成为诸侯会盟交往中排定位次的重要参考,并由史家记录下来,成为战国学者建构五等爵制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孔华 《安徽史学》2023,(2):20-26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对西周分封制的笼统概括。“封建亲戚”的原因在于追念夏商之灭亡,其由来有自,而非空穴来风。分封对象的称谓多有变化,含义有广狭之别,深层原因可能是基于对藩屏效果的判断。西周统治者通过分封、宗法及世官等制度将周邦与天下多邦“合为一家”。西周分封制表面上是“分”,实质上是“合”,即在王畿及四土的疆域范围内通过分封同姓亲族及异姓贵族,达到将点连线,进而扩充至面以维护其政治统治的目的。王畿采邑和畿外封国皆是西周王朝分封制的组成部分,但从拱卫周王室的实际效果来看,同姓封国依然是维护西周政治统治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曹锦炎先生的《“上相邦鑈”考》和李学勤先生的《“腍”字与真山楚官玺》两文,对苏州真山D1号战国墓出土的“上相邦鑈”印的来源提出了新的解释。认为曹锦炎先生对“上相邦鑈”的释读是可信的,但其来源是春申君在公元前241年担任攻秦五国联军的具体负责人时的权力信物,“上相邦”即“总相邦”之意。  相似文献   

4.
针对曹锦炎先生的《“上相邦鉨”考》和李学勤先生的《“桓”字与真山楚官玺》两文,对苏州真山D1号战国墓出土的“上相邦鉨”印的来源提出了新的解释。认为曹锦炎先生对“上相邦鉨”的释读是可信的,但其来源是春申君在公元前241年担任攻秦五国联军的具体负责人时的权力信物,“上相邦”即“总相邦”之意。  相似文献   

5.
西周孝以祖为对象,健在父母不与;孝主体以君宗为限。西周孝之尊祖大异于殷,即在其政治、血缘合一,孝包容新旧的统摄、开新能力亦栽根于此。西周孝尊祖敬宗抑父是围绕孝对象、主体的尊卑排序和强化兄统弟纲纪展开。前是政治的,后是血缘的。孝确立了始祖尊于祖,祖尊于祢的尊卑之序,它及于孝之主体,则是立“孝子”以义为据和“曾孙”而“孝孙”而“孝子”的贵贱之序。孝道所确立的这些秩序,成为周礼乐明之基础,由天子以至  相似文献   

6.
《文博》2019,(6)
清华简《系年》中保存了诸多关于两周之际史事的记载,据简文所载,西周灭亡后,"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这为重新认识两周之际的政局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更对考察"西虢东迁"的确切时间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西虢东迁的时间应远早于周平王东迁,虢仲与虢季在西周晚期以来的政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史记》对于周初燕君世系的记载非常简略,本文通过对西周燕国铜器铭文及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初步拟出了西周早期的召公家族组织形态及燕君世系。周初第一代燕侯当为“克”,后“父子相传”,克之子燕侯旨成为第二代燕候。召伯父辛应是召公次子,留守宗周王朝继承父职,爵称当是“召伯”,其长子为伯(?)亦世为王官。留守宗周的可能还有召公另一子,其长子为伯觫。  相似文献   

8.
王家大院影壁艺术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壁,又称树、屏、萧墙、罘恩、隐避、照壁等,早在西周时就已出现。当时,天子在门外立屏,诸侯在门内,士大夫无资格立屏,只能用帘子掩门。孔子曾批评管仲僭越礼制,曰:“邦君以树塞门,管仲也以树塞门,管仲知礼孰不知礼?”这里的树指的即是影壁。  相似文献   

9.
西周王巡活动反映了早期王权运作的特点。周王常行至畿内大贵族的宫庙,对隶属于大族的小宗宗子或师氏等中下级贵族加以册命赏赐,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宗法势力,形成王与大小贵族权力相维的体制。周王频繁巡行于西周多座都邑之间并处理政务,弥补了早期交通条件及管理手段的不足,同时亦是对都邑内贵族势力的制衡。周王亦常巡至畿外,裁决涉及地方族邦的诉讼,召集邦君、诸侯举行宴饮、大射等活动,借此拓展王权的影响及考察诸侯是否忠顺等。春秋以后随着统治制度的完善,君主频繁巡行失去了必要性,巡游逐渐被视为君权任性的表现,开始受到某些道德原则或制度的约束,儒家所提倡的巡守之制正是针对早期王巡活动所做的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10.
既往对西周服制的研究集中于服制形态的居多,而对西周服制的建构及其反映的国家结构形态与国家治理研究不足。西周王朝以建立五服制的方式建构国家结构形态,实现国家对全社会的治理。周成王可能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建立起甸服:第一,册命王朝大臣,赐以管理大小不等的土地和数量不等的若干族群;第二,划出特别的区域安置征服的异族与历史上遗留的姬姓族邦,设立邦君及其臣僚,管理这些族邦。周成王以赐命、封建的礼仪,建立大小不等的诸侯宗族体系,形成侯服、宾服。周成王举行会盟诸侯、方国的典礼,将征服的淮夷、荆蛮划为要服,戎狄划为荒服,使要服、荒服亦融入到周王朝国家之中。由是周王朝建构起以周王为天子,西部以宗周五邑为中心及甸服内朝臣、邦君宗族为主,东方以成周为中心的甸服朝臣、侯服宾服诸侯,南部、东部蛮夷方国,西部、北部地区戎狄方国臣服于周的国家结构形态。周王朝通过册命礼仪赐朝臣采邑,册封诸侯封地,纳方国于要服、荒服体系的方式,实现了对宗周地区、成周地区及地方诸侯体系和边疆方国地区的治理。  相似文献   

11.
知文明     
《大众考古》2023,(2):90-91
<正>班簋等器铭文所示西周中晚期“东土”边域之态势周公东征之后,周人在东国地区建侯立邦,形成了以齐、鲁等侯在此地为王朝戍守开拓的格局。西周王朝中晚期,“东土”边域的局势日趋紧张。班簋、史密簋、师簋等青铜器铭文,记载了这一时期“东土”边域时常受到属东夷、淮夷等族邦的侵伐,形势不甚稳固,甚至出现重大的军事危机。这些危机皆由王朝军为主力军队平定,表明整个西周时期中央军事力量始终强于地方,  相似文献   

12.
士山盘铭是一篇重要的西周金文材料,但争议之处尚多。笔者在综合各家意见的基础上,对铭文中的关键文字进行了重新释读。指出文中“大虘服”、“履服”、“六孳服”与兮甲盘所谓“出其帛、其责(积)、其进人”的记载相近,而内容更为具体,很可能是对祭祀所需藉田人员、所服之屦履及所用之粮食的征求。该盘铭很可能是迄今所见金文中对西周“服”制最直接的记载。它对理解西周“服”制的具体内容、内在标准以及周王与诸侯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春秋时代的“都”通常指卿大夫的采邑,包含城与附属于城的“鄙”,一般拥有私属武装。春秋齐“都”大致即是此种形态。战国时代齐国“都”的行政长官称为“都大夫”或“公”,莒地“都大夫”后裔作器时称“莒公孙”,与楚国的县公类似,其家族亦在莒地的权力运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献所载“五都之兵”又写作“五家之兵”,“都”之官长可称作“邦君”。战国齐“都”延续了春秋时代“都”的某些特点,具有一定的采邑属性。“都”是齐国地方设置的最高一级行政单位,相当于区域政治中心,其所辖之“县”与后世的“县”不同,应是县鄙之意。  相似文献   

14.
于凯 《史学集刊》2004,(3):23-28
西周金所见“师”,是了解西周王朝权力实现方式的重要视角。西周“师”组织的基本编制、驻扎地域、职事管理系统、土地构成要素及权力来源等一般特征表明:西周之“师”既是军事组织,也是承担特殊职能的具备独立行政能力的地域组织。其此种复合的特征,可以用“军事功能区”这一概念来表述。  相似文献   

15.
“敬老崇文”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西周时的召公就强调老知识分子在国家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作用:“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腴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春秋时的王孙圉进而把博闻强志的老人誉为国宝,自恃“楚之所宝者,曰观谢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战国时的孟子认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相似文献   

16.
西周金文中作修饰语之“王”字,有“大”“首”诸义,冠于亲称之前,一般表示年长。如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2158出土“芮伯作王姊”组器,铭文中的“王姊”即大姊,其身份当为芮伯之长姊。见诸伯庶父簋、应侯见工簋盖铭之“王姑”,则指大姑,也就是父亲的长姊。同理,西周金文中的“王父”“王母”之王,亦多指年长,而非辈分提升。此类亲称系统,显然有别于《尔雅·释亲》等东周文献之记载,出土材料与传世文献的比对运用,应审慎处理。金文亲称“王某”内涵的准确把握,于推进西周婚姻、家庭和社会组织等问题之研究,以及相关史实的复原,当有助益。  相似文献   

17.
西周金文所见“师”,是了解西周王朝权力实现方式的重要视角。西周“师”组织的基本编制、驻扎地域、职事管理系统、土地构成要素及权力来源等一般特征表明:西周之“师”既是军事组织,也是承担特殊职能的具备独立行政能力的地域组织。其此种复合的特征,可以用“军事功能区”这一概念来表述。  相似文献   

18.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是为西周桓公.但是,关于东周时期的西周四代君王的陵墓在哪里,不但没有历史记载,更少有人对其提及.本文通过对考古材料的梳理认为:东周时期的四代西周君王桓公、威公、惠公、武公葬于洛阳东周王城内,其陵墓自成一区,即本文所分的西周君陵墓区.  相似文献   

19.
鹿邑太清宫西周大墓与微子封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鹿邑太清宫西周大墓的规模之大、规格之高、遗物之丰富与精美 ,都超过了同期的晋侯大墓。在传为宋国都城商丘的附近 ,不可能再有另外一个不见经传的“长国”国君的大墓出现。鹿邑太清宫西周大墓的墓主应是宋国开国君主微子启或其弟微仲衍。铭文中的国名“长”应是“微”字的误释。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尚书》中"百工"及"百官"词意的重新考释,结合《逸周书》、《竹书纪年》、《诗经》中的相关内容及"三监之地"的现代考古结果,考察西周初年的三监"叛周"事件,"三叔"其实并未武装叛乱。武王伐纣时,西周已劫夺走了殷商的核心技术人才和青铜工具,周公任冢宰又要强征邶国及庶邦百工,使"三监之地"失去生存及发展条件,这才是"三叔"、武庚和其他庶邦共同反对周公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