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岁”口号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了张素华先生的文章(《毛泽东没有在“五一口号”中写“毛主席万岁”》,见《炎黄春秋》第7期,以下简称“张文”),有几点看法,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所接触到的胡耀邦同志孙鸿泉前年《文史春秋》杂志约我写了一篇《胡耀邦七次到广西》的文章,文章在1994年第2期《文史春秋》发表后在社会上得到了较好的反响,不少读者给予了好评,《炎黄春秋》杂志于1994年12期转载,《老年知音》杂志于1995年1-4期...  相似文献   

3.
楼乘震 《世纪》2020,(3):50-55
逸飞先生驾鹤西去竟已15周年了,要不是朋友提醒,我几乎忘了,因为我的手机通信录上还保存着他的号码,好像他并没有走,还是那样不知疲倦地在忙着他的大视觉,他还会随时打电话给我……我在网上搜索自己写过的有关他的文章,没想到居然搜索到一篇1998年发表在《焦点》杂志上的文章,题目竟然是《陈逸飞的活法》。记得那时我给某报采写了一篇《陈逸飞:寻找曾逃亡上海的犹太人》的长篇通讯,说的是陈逸飞拍《逃亡上海》和《上海方舟》这两部电影中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4.
评胡适的提倡科学与整理国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胡适所说的科学 最能代表五四精神的两句口号是民主与科学。当时对这两个口号提倡最力的是《新青年》。 1915年9月,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对当时青年提出了六项建议,其中第六项就是“科学的而非想像的”,并为“科学”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科学者何?吾人对於事务之概、  相似文献   

5.
1984年国庆35周年之际,曾应《世界历史》杂志之邀,写过一篇国内中世纪史学的回顾与展望的短文(《世界历史》1984年第5期)。如今已过去将近8年。这时再审视一下我国的中世纪史学,感到情况比那时要复杂。一方面,学科仍然有发展,著作、论文、译作出现不少,研究人员中成长起一批青年学者,大有青胜于兰之势,一派可喜景象。但另一方面,由  相似文献   

6.
关于“毛主席万岁”这个口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锐 《炎黄春秋》2010,(8):64-64
读了张素华同志在《炎黄春秋》今年第7期上的文章——《毛泽东没有在“五一口号”中加写“毛主席万岁”》,觉得对待重要的历史事实,就得有这种认真的态度。我很欣赏张素华同志这种态度。不过,这篇文章还不能作为最后结论。  相似文献   

7.
1944年3月,太宰治在杂志《新若人》上发表了短篇小说《散华》。这篇作品是作家怀念死于二战战场上的青年友人的产物,令人意外的是,这篇与时局联系比较紧密的作品,在太宰文学研究中却一直较少被批评界提及。本文将从杂志特点、时代言论倾向和小说人物的两种“死”三个视角,探讨作品与作家的战争理解。  相似文献   

8.
张秀丽 《史学月刊》2013,(1):130-132
《新中华》是中华书局于1933年创办的以"灌输时代知识,发扬民族精神"为宗旨,以时事政治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刊物。在1930年代,它"与《东方杂志》、《申报月刊》齐名",是当时"三大综合性杂志之一"[吴永贵主编:《中国出版史》(下册·近现代卷),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7页]。目前,学界对《新中华》的研究较为薄弱,陈江《从大中华到新中华——漫谈中华书局的两本杂志》(《编辑学刊》1994年第2期)是仅有的一篇涉及《新中华》的  相似文献   

9.
王律 《文史精华》2013,(5):12-15
笔者多年来坚持搜集西柏坡红色文献藏品,其中涉及统一战线的有:1948年5月刊登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和各民主党派响应"五一口号"通电的各大解放区原版老报纸、1949年新政协筹备会秘书处编印的《五一口号发布以后各民主党  相似文献   

10.
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在一次集会上有人提到《古文观止》里收有王阳明在贵州时写的《象沉记》。我听后暗自一惊,《古文观止》是我喜欢的书,曾经熟读过里面的许多文章,但却对《象沉记》毫无印象。吃惊之余自然是赶快找出书来查阅了,结果大有收获:该书共收入王阳明文章三篇,其中有两篇是在贬居贵州期间所写的。除了《象沉记》,还有一篇名为《房旅文》,作者抱着极大的同情心,写了来自京师却暴死于“龙场驿”附近的小官吏主仆父子三人。该文写于正德四年。《象沉记骰有注明写作时间,按王阳明滴居贵州的时间推算,当成文于正德二年至五…  相似文献   

11.
周积明先生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①一文中指出,清末“自强”口号的首倡者是奕。该文的依据是:咸丰十年十二月初一日(1861年1月11日),奕会同文祥、桂良上《通筹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折》,指出中国亟应“自图振兴”,“自强”的口号此时已具雏形;同年十...  相似文献   

12.
2001年7月我从北京出发到贵州黔南州都匀市,出席“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城市经济社会问题研讨会”。会上,中共都匀市委市政府,向到会各位市长和其他嘉宾提出,准备编辑《百城嘉宾话都匀》一书的设想,并向全体莅会代表征稿。我正好有一些话想说,打算应征写一篇《为都匀市祝福》。会后,我去黔南州的荔波。我去荔波,是因为早就知道“荔波风景天下奇”,作为“旅游学人”的我不会错过看看这一旅游胜地的机会。到了荔波听了王永波副县长介绍这个县的情况之后,我又想写一篇《初访荔波》。在我已经决定写这两篇文章,正想动笔的时候,邮差送来《文史天地》杂志社吴世祥同志寄来的约稿信。信写得非常客气,要我对贵州省进行一点“文化扶贫”。这么说我担当不起。但是这封信还是使我作出决定,把原先准备写的那两篇文章,拿出来给《文史天地》杂志编辑部。  相似文献   

13.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提出“人权”与“科学”两大口号。登高一呼,天下响应。1917年,《新青年》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要求对文学的形式和内容进行革命,陈独秀、胡适、李大钊、吴虞、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都以言论激烈而领潮头之先。“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发展到新的阶段,学习马克思主义和研究俄国革命问题蔚为风气,各种社团、报刊风起云涌,社会主义思潮、无政府主义思潮广泛传播,中国出现了李大钊、陈独秀、邓…  相似文献   

14.
瞿秋白在左翼文艺运动中,写过不少讴歌革命、抨击敌人的散文诗。1935年他不幸被捕后,典狱长奉命找了本《北斗》杂志,指着其中一篇《一种云》说:“这是个叫音芳的女作者写的,看来和你气味相投。你如有悔悟之意,就写点反驳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郭双林 《史学月刊》2006,1(7):20-22
我们只要略为翻阅下清末的报刊,就会发现,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经常在眼前跳来跳去,频频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这一口号即是“中国,中国人之中国”!笔未曾广事搜讨,仅在读书之余,将所见相关资料随手记录,己达24条之多。(按:许小青在《1903年前后新式知识分子的主权意识与民族国家认同》[《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中册,中央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76-998页]一中对此有所整理,但不全。本在撰写过程中对其整理成果有所吸收,特此说明)就目前所知,晚清最先提出这一口号的时间是1900年。当年9月24日,即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初一,《清议报》第58册刊登一篇署名“自强氏”撰写的《独立论》一中写道:“今吾且正告我国民日:中国吾中国人之中国,非他人所得而保全也;保全中国,吾中国人自己之责任,非他人所得而代之也。”由此看来,最先提出这一口号的是维新派,且主要是针对当时列强提出的“保全主义”而发的。1902年,太平洋客欧榘甲在《新广东》一中也提出:“夫中国,中国人之中国也。”(《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273页)进入1903年后,这一口号广泛流传起来,并被革命党人所接受。当时由留日学生创办的杂志如《浙江潮》、《湖北学生界》、《游学译编》、《江苏》、《童子世界》、《苏报》以及邹容所撰《革命军》中都曾不止一次出现这一口号。1904年,由高旭、高燮叔侄创办的《觉民》杂志以及陶成章撰写的《中国民族权力消长史》中也曾出现这一口号。1906年以后,这一口号还曾在《复报》、《云南杂志》、《汉帜》等报刊上多次出现。孙中山、黄兴和章太炎等人甚至将其写入了《中国同盟会方略》,指出:“中国,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  相似文献   

16.
1980年第七期《新观察》杂志上.刊登出毛泽东赠丁玲的一首词《临江仙》,另外还有一篇介绍文章《毛泽东同志一九三六年写给丁玲的一首词》。令人颇感意外的是,杂志同时刊登了这首词作者的手迹,并且不是后来抄写,而是当年毛泽东的亲笔。选张写于陕北的手迹能够穿越四十多年风雨而存在——这段时间.  相似文献   

17.
杨奇 《纵横》2008,(5):4-9
今年是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60周年。毛泽东主席在这一文告中,发出"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倡议,得到海内外各民主党派和文化界知名人士的热烈响应。为了重温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本刊约请资深老报人杨奇先生撰写了这篇纪念文章。解放战争时期,杨老一直在香港工作,先后担任中共创办的《正报》社长、《华商报》董事经理、代总编辑,以及中共香港工作委员会候补委员、报委副书记等职,是亲身经历这一事件的见证人之一。  相似文献   

18.
1977年4月,我和郭叙编出差北京,去《红旗》杂志修改一篇约稿。当时的湖南省委第二书记张平化同志(第一书记由华国锋同志兼任)知道我要去北京,把我叫到他家里,要我去看望胡耀邦同志,并当即写了一封亲笔信交我带去。  相似文献   

19.
70年前的武汉保卫战是一场事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战役。当时中华志士和国民政府喊出了“保卫大武汉”口号。此口号一出,在凝结民心、鼓舞士气、唤起民众方面起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保卫大武汉”这一口号究竟是何时何人率先提出?最早见于何种大众报刊?对这样一个本属基础性或常识性的问题。学界仍语焉不详。  相似文献   

20.
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首先得表示两个感谢:一是感谢兴宁县政协,是他们重印了罗香林先生1933年问世的大著《客家研究导论》(以下简称《导论》)并馈我一册,让我能一圆旧梦,重睹芳华;二是感谢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是他们的盛情邀请,使得我能够抓住纪念罗香林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机会,写出这篇早就该写而一直没有写出来的文章。时光回流到整整60年前,即1946年春夏,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今华南师范大学前身),从罗定县、兴宁县迁回广州上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