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旧中国,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无所不在,金融、交通、商业、轻重工业,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工商经济领域。大凡有些成就的私营工商企业,无不在其虎视眈眈之中。最终纷纷落入网中者,难以数计。刘鸿生、范旭东、卢作孚、荣宗敬、荣德生这些闻名中外的大企业家,都有与官僚资本较量的历史。当时郭氏兄弟的大企业集团———永安集团公司,也未能摆脱宋子文的追逐,约在1935年,最终走上了向官僚资本———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公司举债之路。永安企业集团是澳洲华侨郭乐、郭顺等兄弟起自澳洲,继之香港、广东、上海等地逐步发展起来的大集团企业。19…  相似文献   

2.
曹正兴刀店为我曾祖父曹月海创立,迄今已有150年的历史.曹月海系黄陵县祁家湾区、曹家大湾农民.黄陂地少人多土地贫脊,不少人外出谋生,向有“无陂不成镇”之说.清道光年间,曾祖父离乡到汉谋生,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当年的汉口百业凋敝,想找到一个谋生的职业谈何容易!带来的几个盘缠用完之后,陷入困境.由于几天未进饮食,饿倒在一位叫喻三姑的老妇人门前.在这位善良老人的帮助下,他才找到了一条谋生之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陆华人飘洋过海到澳洲去谋生的事最早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去的人数也少。19世纪50年代由于澳洲发现金矿,才吸引了大批华人前去淘金。由于种族的、经济的以及生活习俗诸方面的原因,澳洲白人的排华活动愈演愈烈,终于导致20世纪初主要旨在禁止华人入澳与留居的“白澳政策”的形成。此后,华人离澳的多,入澳的少,在澳华人数量陡降。二战期间,澳洲政府接收了一批华人难民。因此,20世纪初到二战前的几十年中,在澳华人的主体仍是淘金时期入澳而后来留居的那部分华人。二战后,澳洲政府允许一部分华人学者、留学生、商人、企业  相似文献   

4.
玉石三兄弟     
玉石三兄弟刘立波年轻的玉石艺人唐银晓没想到3年前的那次只身探路,竟成功了。成功吸引了他操同样手艺的哥哥和弟弟。如今他们兄弟三人在和田市驻军院内,租了两间待拆的旧房,加工玉器,谋生糊口。三兄弟是河南南阳人。南阳市北10多公里有座独山,自古产五彩玉,极美...  相似文献   

5.
卢圩看炮龙     
刘宪标 《旅游》2007,(11):78-83
炮“龙”这项卢圩人喜爱的春节狂欢活动,从古镇开始兴盛的明代就有了,几百年一直就没有停止过。据说约在1664年,卢氏三兄弟因为谋生,由广东水花门楼搬迁到宾阳卢圩,由于他们的家乡有在正月十一舞龙的民俗,所以有了家底后的卢氏长者便把这一习俗移植到宾阳并结合了当地的壮族文化,形成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炮龙”。[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岳永逸 《民俗研究》2007,26(1):92-120
一、引言从清代同治年间至二十世纪中叶,位于北京城前门外珠市口以南、永定门以北的天桥逐渐成为众多行当艺人撂地卖艺谋生的一块杂吧地。在天桥老艺人的自观和老街坊的他观中,天桥主要指永安路东口西南方圆“二里大”,包括三角市场、公平市场等有艺人撂地卖艺的地方。在“新”中国改造“旧”社会的语境下,作为近代  相似文献   

7.
葛妍 《黑龙江史志》2011,(14):31-32
历史上哈尔滨香坊区域的称呼比较多,如“田家烧锅”、“老哈尔滨”、“上号”、“香坊”等。“田家烧锅”是香坊区域出现较早的称呼。相传大约在1805年(嘉庆十年),田保辉兄弟6人从山东省登州府黄县松林田家庄逃荒到吉林省榆树县田家屯投亲谋生,不久田保辉、田炳辉兄弟2人来到哈尔滨香坊区域的东部开荒种地。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正看了《周恩来为特赦战犯当红娘》(2016年第4期)这篇文章,我很感动。开国总理日理万机,对国家大事井井有条,百姓小事记挂心上。笔者认为,周恩来这种细致至极的处事方式,从小便见端倪。1907年,周恩来一年先后失去两位母亲,他带着两个弟弟回到淮安府老家艰难度日。亲生父亲和伯父外出谋生,继父早逝,八叔偏瘫,在周家同辈人中,年龄最大且有"行为能力"的当属周恩来了。于是,他学着料理家务,打理起日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有一位显赫一时的人物——向忠发。他出席过中共四大、五大、六大会议,当选为四大、五大中央委员,八七会议上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六大时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然而,关于他的经历,人们却不甚了解…… 早年的向忠发 向忠发又名仲发,化名杨特生、俞达强,笔名科发、独中、拜发、许白英。1880年生于湖北省汉川城隍镇向家台一个贫寒之家。自幼随父驾船谋生,在刁汉湖、汉水、长江流域飘泊。他父辈兄弟4个,唯有他这棵独苗。1894年,14岁的向忠发去汉阳兵工厂当学徙,两年又5个月后,到造币厂做工,4年…  相似文献   

10.
我祖父曾厚诚,"老通成"(后更名"老通城")创始人,原是汉阳永安堡九真山松树湾的贫穷雇农,1904年到汉口谋生. 进城后,祖父当过"野扁担"、苦力、茶房,后上轮船当茶房,跑单帮,在上海大开眼界,还将天官坊"通成酒楼"的价廉物美铭记在心.后落难到苏州,给富户当保镖,认识了我奶奶蒲守道.奶奶用她十多年当"梳头丫鬟"积攒的十...  相似文献   

11.
陈永栽,祖籍晋江青阳,1934年生于厦门。11岁随远渡重洋谋生的父母到菲律宾。身为长子的他在华校求学时便半工半读帮衬家计。在母亲蔡琼霞的鼓励和督促下,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中学学业,并以优异成绩考上远东大学化学工程系。之后仍半工半读,毕业后在烟厂工作,并被提升为化学师。他不自满,  相似文献   

12.
三个孤儿     
从前,有三个孤儿。他们去异乡谋生,路上相遇,结成了朋友。最小的孤儿提议说:“朋友们,我们都是无依无靠的孤儿,为了在人生地不熟的异乡好互相照顾,我们三个结拜为兄弟吧。”他的提议,其它二人都赞同。他们按年龄的大小排为老大、老二和老三,然后,各人抱着一棵大松树发誓说:“我们三人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今后,要为兄弟赴汤蹈火,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我们要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决不分离。”发完誓,他们就踏上了去  相似文献   

13.
40岁不到的李总做的是房地产生意,家楼下的车库里停着5辆车,以奥迪Q7起步。除此之外他还在深圳买了两套房子,都在千万以上。由于本身在香港有两家外资公司,去年花了不到半年就拿到了香港身份,孩子也出生了。谈到移民香港的理由,他认为有3个。  相似文献   

14.
我是在昭和12年,作为兄弟五人当中的二儿子出生在大阪的。父亲是做海产品生意的批发商,哥哥继承了父亲的公司并到美国留学。  相似文献   

15.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傈僳族夫妇,生了九个儿子。年复一年,不知不觉,九个儿子都长大了。一天,阿爸把他们叫到身边,吩咐说:“你们都长大了,应该各自谋生,现在都出门去学谋生的本事吧,一年后回来见我。”到时候,九个儿子都回来了。老大学会耕种,老二学会盖房子,老三学会打猎,老四学会编箩箩,……直到老八每人学会了一种生产技能,唯有小儿子只学会唱歌、跳舞和弹琵琶、口弦。阿爸对大的八个儿子说:“出门一年,你们八兄弟学的满不错。现在你们就凭自己学到的本事去谋生  相似文献   

16.
赵巨川先生是河北省博物馆初创期元老之一 ,在京津冀地区从事文物工作的老同志中颇为知名。他 1 90 8年生于北京通县 ,早年因生活所迫到北京谋生。 2 1岁始学琢玉 ,后成为古玩玉器行商人 ,奠定了以后从事文物工作的实践基础。“七·七”事变后 ,日军进攻北京 ,他被迫到山西大同煤矿谋生。 1 946年在山西参加革命 ,先后在晋绥军区后勤部、冀中行政公署、冀中公署教育处古物保管委员会工作。1 949年调保定市文化馆文物室 ,是为河北省博物馆前身。 1 95 3年河北省博物馆成立后正式到河北省博物馆工作。在博物馆建立初期的文物管理、陈列展览等…  相似文献   

17.
钱万能在四十年代旧上海邮币界无人不晓。他开邮币店、作广告、出刊办报,甚至发起成立“中国纸币集藏会”。钱万能又名钱启祥,浙江慈溪人,二十年代来沪谋生,结识了最早的纸币商“宝昌泉币社”老板朱剑灵,始初涉集钞。1933年6月,他在闸北区新民路开办糖果公司,店内又开设了“万能邮币社”,该社在1937年毁于日军战火。1940年冬他又在大世界分龙门路重操旧业。1941年他在爱多亚路‘增庐”首次举办纸币展,1948年还以“中国纸币集藏会”名义举办展览。到1948年他先后举办、参加了12次纸币展览。1950年9月上海“大观文物集藏展览会”是他…  相似文献   

18.
谢铭 《黑龙江史志》2008,(10):16-17
永安教案是1898年发生在广西永安州的一起宗教案件,法国传教士苏安宁及两名中国教徒被杀。苏元春为当时的广西提督,他对教案的发生有间接的影响,而对教案的处理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党印刷界前辈林德光先生,早年在法国参加过国际工运斗争,参与筹办过《救国报》、《救国时报》,当年在巴黎曾亲手排版、印制、发行过《八一宣言》。回国后,他先后在武汉、重庆新华日报社、延安中共中央秘书处印刷所、东北日报社等部门从事新闻、出版、印刷工作。 林德光生于1907年1月,浙江青田县人。1927年底,他离家到意大利谋生。1930年辗转来到法国,先后在巴黎、郎丁、地雄果等地做工。在法国,他认识了中国赴法勤工俭学的何以端。何是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法国水泥厂担任中国工人的翻译兼记工员。何经常给林德光讲革命道理,并给林一些进步书刊阅读,使林的思想受到很大的影响。“九·一八”事  相似文献   

20.
中南银行是旧中国八大商业银行之一.于1921年6月成立.7月开业,总行设于上海汉口路。该行创立人及最大股东为华侨商人黄奕住。黄系福建泉州人,20岁时去南洋谋生,由于他抓住机遇。艰苦创业,后成巨商。黄奕住在南洋时.体会到银行的重要性.回国后联络国内商业界、金融界、实业界名流,并以他为主要投资人.办起了以“中南”为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