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已复礼"是孔丘妄图复辟奴隶制的反动政治纲领。孔丘所说的"礼",就是西周奴隶制的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礼节仪式。他声嘶力竭地叫嚷"复礼",就是要在春秋末年"礼崩乐坏"的情况下,恢复西周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在他看来,西周已汲取了夏商两代的统治经验,是一个非常"完善"和"文明"的社会。如果让他治理国家,他要重建西周这样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土地所有制与中国奴隶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古史分期的讨论已经持续了七十年之久,有论者将七十年采的研究成果归纲为”三论五说”八种不同意见。三论即西周封建论,战国封建论,魏晋封建论。这是早在40年代形成的三种主要意见。五说即后起的与战国封建论意见相近的春秋统一说和秦统一说,与魏晋封建论意见相近的西汉统一说,东汉统一说和东晋统一说。近年来又出现一种无奴隶社会说,持这种意见的论者或认为“夏商是封建社会”,或认为“夏商二代可以称之为‘氏族封建时代”’。说法虽然不同,但都“不再套用‘五种社会形态’的演变模式”。都认为中国在原始社会之后没有经过奴隶社会发展阶段,而是直接进入了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3.
<正>原始瓷,或称原始青瓷,特指先秦时期以瓷土作胎,外表施釉,烧成温度在1200摄氏度左右的器物。它与汉代以后成熟期的瓷器相比,具有造型古朴、胎质较粗,制法原始、炉温较低、釉层稀薄的特点,故称为"原始瓷"。原始瓷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夏商之际或商代初期,并依次经历了夏商时期、西周早中期、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春秋中晚期、战国期等五个大的发展阶段,到了战国中期以后逐渐衰落。原始瓷的分布可分为东南地区和北方地区两大区域系统,而江苏常州所处的太湖平原正位于东南地区,也是南方原始瓷系统的中心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4.
陈亮 《中原文物》2007,(4):66-72
陕西关中西部出土的铜镈应源于北方夏商时期的铜铃,其时代分别在西周中晚期和春秋早期,它们应是由本地铸造的青铜乐器,但也不排除同时吸收了其他地方特别是南方诸文化因素的影响。关中西部铜镈多为窖藏出土,体形硕大,装饰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5.
<正>原始瓷出现在我国刚迈入文明门槛的夏商之际,流行于整个商周时期。经过新石器时代数千年制陶技术的积累,夏商时期,在原料选择、窑炉技术、烧成温度控制等方面都获得了重大突破,生产出了中国最早的瓷器——原始瓷。从西周开始,原始瓷迎来了发展的高峰。虽然近年来南方各地商代原始瓷出土的数量和地点不断增加,但在整个陶瓷中的比例仍旧较低。而西周时期的原始瓷出土数量大大增加,出土地点更为广泛,浙江及其周边省的墓葬或遗址都有出土。浙江德清县独仓山、南王山西周初至春秋晚期的土墩墓发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通过长江流域青铜文化发展基本特征的论述,来认识中国古代文明形成和发展初期的真谛,并就古代文化交融的途径与方式作初步的探索.一长江流域的青铜铸造业的发展经历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相当于中原夏商、西周(一些地区延至春秋初期),后期为东周时期.由于长时期没有出现一个统一的国家,加之地域辽阔,部族繁杂,地理环境相异,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地与中原政权亲疏不一,相互影响程度不同,表现在文化面貌上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对大路铺文化几种土著因素的初步研究显示,它们的形成更多地接受了南方湘赣地区史前至夏商时期文化传统的影响,同时也融合了鄂东地区的本土传统如鼎式鬲。这些土著因素的对外传播多以单一因素的点状分布呈现,年代多集中在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其文化辐射影响力整体并不突出。  相似文献   

8.
早期楚文化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汉地区的早期楚文化遗存最早出现于夏商时期的盘龙城遗址,以鼎式鬲为代表,主要分布于鄂东地区。晚商至西周早期汉水东北地区出现柱足鬲遗存。西周中晚期时早期楚文化正式形成,出现早期楚式鬲和完整的早期楚文化陶器组合。此时早期楚文化遍及江汉地区,重心则在鄂西地区。夏商时期的早期楚文化与楚国无关,西周时期的楚国也只是早期楚文化中很小的一支。  相似文献   

9.
蒋刚 《考古》2008,(12)
文化渗透与交流一直是考古学界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夏商西周文化之西方、北方地区诸考古学文化的综合研究,发现夏商西周文化对其西方、北方地区的文化渗透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层级性。时期不同,对不同方位的文化扩张和渗透力度也不一样;距离不同,文化渗透的内容、方式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论西周的宗法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周典章制度中最重要的应当说是宗法制度。它是构筑西周王朝统治大厦的两根重要支柱之一。它揭示出西周王朝中国奴隶社会全盛时代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山西中、南部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晚商时期,这个地区存在较多的北方族群,春秋以后这里又是戎狄活动的重要场所.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对于这个地区夏商时期的考古学遗存的文化归属以及这些遗存的源流存在较大分歧或不甚明了.所以,对这个地区夏商时期的考古学遗存进行深入探讨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商军 《南方文物》2001,(1):122-123
从商代甲骨文发现以来,商代的历史在不断地补充与修正。王国维利用甲骨文中先公先王 的名字,考证其与司马迁《史记·商本纪》中所列的名字基本相同,《史记·商本纪》也成 为无可怀疑的信史。尽管司马迁记载的是商代的史实,但记载过于简单,夏与西周的历史也 与商史一样,这一段历史时期有许多方面尚待出土文物来补充。利用文物资料来补充和考证 夏商西周的历史,也成为考古工作者和史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文物故事》丛书中的《夏商西周文物故事》(傅聚良著)在利用文物资料来阐述历史故 事方面,作了有益…  相似文献   

13.
吴爱琴 《中原文物》2015,(3):45-51,62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服饰产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服装形制从初期简单的遮身蔽体,逐渐发展完备。夏商时期,各阶层服装有区别但服制差别不大,都为窄袖短衣;西周晚期,奴隶主阶级服装袖部变宽,衣渐长,服制开始分化;春秋战国时期,服制形成窄袖短衣和长衣大袖这两大类型,并且各阶层服制固定下来,成为人们的身份标志,服制阶级性形成。  相似文献   

14.
<正>一、已有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学术讨论所存在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奴隶社会学术研究的奠基之作是郭沫若的《奴隶制时代》(1),而其有关中国古代奴隶制的学术思考,早在1930年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便已基本形成(2),在当代中国曾影响极大,以致社会和学术界的主流观点都认为中国历史上存在奴隶制社会。略有分歧的是郭沫若认为夏商  相似文献   

15.
2003年7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洛阳东车站清理了两周时期的墓葬5座,出土了铜器、陶器及玉石器等器物。5座墓葬分属西周早期和春秋早期。其中西周早期墓出土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春秋早期墓出土了以往只有大型墓才有的圭,值得重视。另外,出土的西周青铜器有长期使用的痕迹,结合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组合,初步推测西周早期墓葬的墓主为殷遗民。  相似文献   

16.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古代量制初步建立的重要时期,大口尊、盔形器、尖底陶杯、花边陶釜、殷墟的部分铜容礼器和箕形器是这一时期比较典型的定量容器.通过分析殷墟箕形器和南河崖西周盔形器的容积,可知晚商的安阳地区和西周中期的鲁北制盐作坊可能俱以250mL为基本单位量,与之配套的量制体系也可能已经产生.  相似文献   

17.
雒有仓 《文博》2005,(5):92-95
在先秦史研究中,西周是一个较为特殊的阶段。因为这一时期的文献史料既不像前代如夏商时期那么缺乏,也不像后世如春秋战国时期那样丰富。因此有许多重要问题,有待于利用地下考古材料与文献结合进行深入地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新石器时代到汉代,是中国文明化进程中的早期部分,也是中国历史从蛮荒进入到文明社会的重要阶段,更是政治经济制度和人类生活方式变动最剧烈的时期。作为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生活元素之一的狗,其所对应的角色与当时人类社会背景的变化息息相关。自新石器时代中期狗进入到人类生活以来,其在人类不同时期所饰演的相应角色不断变化。概而言之,我们可将新石器时代狗的角色称之为"工具化",夏商西周时期为"宗教化",而春秋至两汉时期则为"实用化"。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唐县南放水遗址2006年进行的发掘中发现了夏、西周和东周三个时期的遗存。夏时期遗存的文化特征多元。西周时期遗存的年代为西周中期至晚期。东周时期遗存属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本次发掘为认识西周时期周人与商遗民的关系,解读冀中平原北部地区西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演进和特征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海岱地区的西周青铜鼎发现较多。本文通过类型学分析,将海岱地区青铜鼎分为商代末期至西周早期偏早阶段、西周早期偏晚阶段至西周中期、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三个时期,不同时期的青铜鼎又有形制和分布区域的差别。西周时期海岱地区青铜鼎的发展和流变格局,经历了一个从与中原周文化趋同到相异的过程,同时也是殷商文化消退和复归的过程,并可看作是西周时期海岱地区政治文化格局变迁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