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伴随着探测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叠有重要的沉船考古发现面世(施静菲:《陶瓷资料库的拼图——布朗博士的东南亚沉船研究》,《故宫文物月刊》第二十二卷二十期,页92)。这些沉睡在海底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船只,连同伴随它们浮出海面的丰富文物,为以往繁荣的海上贸易提供了直接的水平类型和多元物质文明集合体,同时,对这些船货当年的生产地和销售地的生产、生活情况的研究也都是不可取代的重要资料。人们对沉船发现的认识,也从仅仅是探讨器物的产地、种类和某些新发现的器物品类等比较直观的问题,推进到更加深入和广泛的领域。小而言之,是对器物产地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的重新认识,对商品销售地的经济生活和形态的深入了解等等;大而化之,则可了解在一个区域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交往与贸易,宗教的传播和意识形态变化等问题。最终,学术研究使我们在对古代人们生活、生产、组织和思想等方面的复原上向前推进,而这正是历史学和考古学所希求达到的目标。井里汶沉船发现于爪哇北岸井里汶外海一百海里54米深的水下,从2003年至2005年10月,印尼的有关机构与西方的水下考古机构合作,合法并严格按照水下考古规范对这条沉船进行了发掘。出土遗物的总数达到49万余件。包括三十余万件各类瓷器,大量铅钱铜币,数目不详的银锭,成批铜镜、铁锭、铁锚、漆器等,文物主要来自中国,也有来自马来半岛、苏门答腊、泰国、斯里兰卡、中东叙利亚或波斯乃至东非地区等几乎包括了印度洋周边地区贸易圈内的各式遗物、货物。船货中既包括了生活日用品,也有生产加工所用的玻璃、宝石、金属铅、锡等大量原料,及玻璃、宝石等生产原料。本组笔谈的作者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和研究领域出发,多角度谈论了对出水器物的认识。其中一些国外学者的卓见,使我们有感于以往我们在海上贸易研究方面过分沉湎于对自己文物的关注,而缺少了世界范围内看问题的视角和在国际舞台上的对话语境。有作者曾经拟笔谈题为"海上藏经洞"。因为东南亚水域出土的古代沉船时常因国际市场上拍卖而遭遇分散流失的命运,令人惋惜。学者们有一个共同见解,就是不希望沉船文物星散于四方,保持其整体性才能使我们不断有机会从新的角度了解十世纪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当代考古和海洋打捞史上,"黑石号"沉船和"莫塞德斯"沉船都是无法和不可略去的一笔. 一、"黑石号"沉船和文物归属 1998年,德国打捞公司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发现了一艘满载货物的唐代沉船,名为"BatuHitam",中文意译为"黑石"号.船只装载着运往西亚的中国货物,仅中国瓷器就达到67000多件.此次打捞出水大量长沙窑瓷器、金银器和3件完好无损的唐代青花瓷盘,船只的结构为阿拉伯商船,因出水长沙窑瓷碗上带有唐代宝历二年(826年)铭文,结合其他器物考证,沉船的年代被确认为9世纪上半叶.  相似文献   

3.
"黑石号"沉船出水了大量中国唐代中晚期的瓷器和一些金属器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通过对长沙窑瓷器、越窑青瓷、白瓷、绿彩瓷器、金银器、铜镜的造型、装饰及图案等的解读,阐述了中国唐中晚期外销瓷器的总体情况和所包含的文化交流内涵,分析了外销对中国部分窑口瓷业生产的影响。对采集到的两件白瓷标本进行了X射线荧光光谱元素组成分析,探讨了外销白瓷可能的产地。论文也就沉船可能的出发港和目的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石质文物微生物腐蚀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危害石质物的因素很多,微生物降解作用是主要危害因素之一。本工作研究了微生物腐蚀过程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机理,包括细菌、真菌、光合类微生物和地衣等有关微生物的侵蚀作用过程。了解这一过程对于我们管理和保护石质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影响铁器文物腐蚀的主要因素有氧化气氛、潮湿环境、土壤的酸碱性环境和可溶性环境.本文介绍了铁器腐蚀的主要产物以及研究铁器文物腐蚀的主要方法,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铁器文物腐蚀和保护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环境状况良好,石质文物上生长的珊瑚多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文物上可见碳酸盐沉积物,形成的海洋结垢物主要为不同组分比例白云石和文石的混合物。遗址清理工作要对文物表面生长的珊瑚进行保护,而对于形成的碳酸钙凝结层、藻类和微生物污染物,可使用水下液压打磨机、空化射流枪等工具进行清除,微生物污染的清洗也能对海洋大型污损生物的防控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华遗产》2010,(6):10-10
印尼政府于5月5日在首都雅加达拍卖从爪哇北部港口井里汶沉船打捞上来的一批文物,曾引起过各界的普遍关注,尤其是中国、马来西亚和日本的收藏家。这批被拍卖的珍宝超过27万件,船只沉没时间大约在公元10世纪,运载这批文物的沉船应该是从苏门答腊出发前往东爪哇的航行中沉没在爪哇北部港口井里汶附近的。  相似文献   

8.
一玻璃料中国古代玻璃制作是否有外来原料输入一直是个谜。引起这一猜测有两个原因。一是南宋初年蔡絛《铁围山丛谈》记录:北宋政和四年(1114)"奉宸中得龙涎香二、琉璃缶、玻瓈母二大篚。玻瓈母者,若今之铁渣,然块大小犹儿拳,人莫知其用,又岁久无籍,且不知其所从来。或云柴世宗显德间大食所贡,又谓真庙朝物也。玻瓈母,诸璫以意用火煅而模写之,但能作珂子状,青红黄白随其色,而不克自必也"。当时人们对皇室奉宸库中旧藏的来源已经不甚清楚,蔡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泰坦尼克首航暨沉船100周年,这起船难在英美文化中有着特别的意义,100周年更是各路影视大牛不能放过的题材。  相似文献   

10.
银器文物缓蚀处理抗光照腐蚀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紫外光和荧光曝露加速腐蚀实验,采用L16(45)正交试验方案研究银器文物抗光照腐蚀的缓蚀处理的影响因素,对PMTA(1-苯基-5-巯基四氮唑)、MBO(2-巯基苯并恶唑)、MBI(2-巯基苯并咪唑)及其复合缓蚀剂的防银变色作用进行了比较和研究,筛出复合缓蚀剂的最佳配比和缓蚀处理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PMTAMBOMBI为213,总投加浓度3000mg.·L-1,银试片经50oC,4h预膜处理,加速腐蚀试验后的增重和外观的变化较小,显示了复合缓蚀各组分之间存在较好的协同效应,能兔满足银器文物抗变色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刘亮 《文物春秋》2002,(4):77-78
作为物质的一种,铜质物有其发生、消亡的过程。从热力学角度来讲,不稳定状态的铜,会自发地转化为相对稳定的化合态,即铜质物的腐蚀是必然的趋势;从动力学角度来说,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中,铜质物的腐蚀速度也不同,有时仅因某个因素的变化,腐蚀速度之差就可能是数量级的。所以,研究铜质物大气腐蚀的影响因素,对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它们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全面调查我国馆藏文物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腐蚀损失情况,同时兼顾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损失,收集数据、分析原因、指标量化,测算腐蚀损失率,研究对应策略和建议;为提升馆藏文物的保护管理水平服务,2002年,国家文物局启动了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项目。它是文博领域率先采用信息技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对金属文物的腐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对木质、丝绸、字画等有机类文物的破坏作用已引起了文物工作者的重视,围绕这些文物的保护研究开展了不少工作.但微生物对金属文物的腐蚀破坏,似乎还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文献报道的不多.意大利文物保护专家Nugarli.M.P博士等人研究了微生物对户外青铜文物及其保护材料的腐蚀作用,认为引起腐蚀的主要是一些真菌.可见,微生物对金属文物的腐蚀作用是存在的,有时还是很严重的.尤其是当金属文物被置于潮湿的环境下,生物腐蚀与化学腐蚀相互促进,对金属文物的破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冶金技术发达较早的国家。在商周时期,青铜的冶铸技术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当时青铜器多作为祭器、礼器、食器、兵器等被广泛应用。在大量的青铜器中,有不少制作精细、造型优美的器物留传至今,成为历史的珍宝。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与进步。铁多用来制作农具、食具、  相似文献   

15.
采光,是文物陈列及所有展览的必备条件,人工采光则是为了达到比较理想的光线效果所采用的人为手段。由于自然光的照度、方向不易控制,其中又有对文物展品有害的紫外辐射等有害光线,所以,为了保护文物,为了准确地表现文物及其丰富内涵,博物馆文物陈列和其它展览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了人工采光。在人工采光设备中,较之于展厅环境照明和展柜内普通照明的灯具,用于强调文物展品形体、色彩、质感、特征,创造特定艺术效果的专用灯具是深层次的技术和艺术。所以,随着现代照明技术的发展它便得到长足的进步。在我国,由于经济、技术等条件的限  相似文献   

16.
高文佳 《丝绸之路》2011,(20):108-109
酒泉市博物馆藏品丰富,由于恶劣的保存环境,致使藏品腐蚀损失严重。根据馆藏文物健康评估报告,中度腐蚀以上文物约占文物总量的60%。本文通过对酒泉市博物馆馆藏文物腐蚀损失原因综合分析,为下一步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修复方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作为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留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上;同样,作为一位文物专家,他的名字也被记载在当代中国文物考古的历史上。本文拟对沈从文从作家到文物专家的转型的原因,试从社会变化、思想根源及个人性格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
一、金属腐蚀概述 金属腐蚀指金属材料受到环境介质的化学作用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变质和破坏,其中也包括上述作用与机械因素或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某些物理作用(例如合金在某些液态金属中的物理溶解现象)也可以归入金属腐蚀范畴①.  相似文献   

20.
铁,作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元素被我们熟知,而且由于铁的化学性质相对于金、银、铜等金属更为活泼,化学稳定性差,因而更容易腐蚀生锈。古代铁制品是铁元素和碳元素形成的混合物或化合物,极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发生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以及细菌腐蚀。如不及时地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处理,铁质文物将会面临进一步的腐蚀,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铁质文物会逐层脱落,直至锈蚀殆尽。本文就铁器文物腐蚀与保护的研究现状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