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日本人旅居中国者甚众,死者一般依约葬于各地。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特别是1931年以后,日军在中国战死数十万,为收容遗骨,合祭其圣战英灵,日军在占领区广建忠灵塔、英魂碑以及神社等设施。战后,日本发起释放战犯运动,赴海外搜集战死者遗骨,并将14名A级战犯供奉于靖国神社。此种肯定及美化侵略战争的行径,遭到中国政府及人民的强烈反对。  相似文献   

2.
3月底,从日本传出一条令人担忧的消息:有人试图解除一项延续了近60年的禁令Κ——1949年10月日本文部省通过的"学校不能组织学生参观供奉战死者的靖国神社和护国神社"通知。意欲废掉这项禁令的人说,这是要加强学生的"爱国心养成"。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日本首相安倍在"靖国神社"高调"拜鬼","靖国神社"为何阴魂不散?"靖国神社"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供奉着自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军国主义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其中绝大多数是在中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殖民地募集兵。它建于1869年,原称"东京招魂社",1879年改名为"靖国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靖国神社"曾经作为神风特攻队的出发仪式举办地。"靖国神社"中的浮雕,不折不扣地美化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4.
正美军在太平洋上与日本鏖战4年,血战无数,但是想抓个日军俘虏简直难于登天,塔拉瓦环礁战役中的4500名日军几乎全部战死,被活捉的只有12人;著名的硫磺岛血战中的23000名日军,战死2.2万,只有1000余人被俘,其中很多是战役结束后才陆续投降的。武士道精神、法西斯教育  相似文献   

5.
日本靖国神社问题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容提要靖国神社是日本明治维新后为宣扬为天皇献身的精神而建立的,它利用了日本神道教的国教的地位,把供奉在靖国神社中的阵亡的日本军人作为国家的“英灵”,使靖国神社成为战前日本的“国家宗祠”。在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过程中。靖国神社更成为鼓吹军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工具。战后,靖国神社在形式上失去了国家神社的地位,但仍是日本右翼势力和保守政治家的重要政治阵地。他们竭力争取恢复靖国神社在战前的显赫地位以及鼓动“正式参拜”靖国神社,实际是为了否认侵略战争的责任和罪行,否定战后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历史的正义审判,同时也是要用靖国神社这一精神枷锁使日本人民持久地受到桎梏。我们应当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的角度,从思想与战争认识的深度思考靖国神社问题。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之后,为了在日本国内推行“爱国心”与“敬神崇祖”教育政策,在高层的授意下,日军在国内军事管理区内兴建了各类神社设施。本文重点研究了1937年日本陆军航空士官学校内创建的“航空神社”,并对这一神社的创建及兴衰的历史进行梳理,从中挖掘出此类日本神社不为人知的历史冰山中的一角。  相似文献   

7.
张诚 《湖南文史》2014,(7):24-25
在靖国神社"游就馆"内,专门有一个展厅常年展示着甲午战争中的遗物和史料。这里面所有的图片和史料都在竭力美化那场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渲染日军的英勇无敌,却绝口不提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人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武士道”精神的毒害,抗日战争开始后的很长时间里,数万名日军战死,居然无一被俘。为了抓到一个俘虏,中国军队许多官兵付出了惨重代价。有一位营长背起一个半死不活的日本伤兵,  相似文献   

9.
“参拜靖国神社”来龙去脉高兴祖靖国神杜,原是日本神道教专门祭祀历次战争中阵亡者的神社,建于1869年,原名“东京招魂社”,1879年改称靖国神社。神道教,从明治时期起,日本政府就把它作为国家宗教,以崇拜天皇为中心,以“尽忠报国”为主要教义。相应的,神...  相似文献   

10.
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割让给了日本,但台湾同胞抗日斗争依然此起彼伏,从未间断,日本当局对此则大肆残酷镇压。其中,1915年余清芳领导的起义失败较为惨烈,这次起义除战死的义士外,被日军屠杀的台胞就达1万多人,真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极为惨烈。揭竿而起余清芳祖籍闽南,后迁居台  相似文献   

11.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麦克阿瑟率领的美军进驻日本,一时间,日本朝野人心惶惶。因为日军在中国等亚洲国家干了太多伤天害理之事,所以在日本人心目中有一种传统的看法:胜利的一方必然要凌辱战败一方国家的妇女。因此日本政府的思维是:为保全皇族、贵族、公卿、上层社会妇女的贞操和日本人纯正血统的延续,要建立一个"性的防波堤"——招募民间女子为美军提供性服务。于是在日本首相近卫文磨的指示下,  相似文献   

12.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本近代天皇制的精神支柱国家神道与军事侵略相呼应.在中国的广泛地区,尤其是军事、经济要地建立神社.在华神社作为日本本土神社的延伸,所祭之神是以天照大神、明治天皇为首的日本神灵皇祖,建筑式样也是日本式样,被视为"八紘一宇"、"肇国大精神"的象征性建筑物.日本政府、军部及神道界所设立的在华神社不仅扮演着辅助军事侵略、实施文化侵略的角色,是妄图使中国人丧失民族性的"皇民化"政策中的一环,而且也是统制在华日本人思想意识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主要从事日军战史调查、研究和编撰工作。出于研究的需要,该所收集、保存了大量日本军方的档案史料。日本战败之际,日方烧毁了大量档案,未及烧毁的部分档案大多被美军缴获,或是散落民间。20世纪50年代,经日方交涉,美国于1958年4月将缴获的日军档案归还给日本。这部分归还的日军档案大多数保存在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图书馆。此外,该所还收集到一些散落在民间的档案。目前,该所保存有日本陆军档案81000余册、海军档案35000余册,其中不乏有关日本陆军和海军攻击南京的档案史料。日本海军第一联合航空队下辖木更津海军航空队和鹿屋海军航空队,主要装备为陆基攻击机和轰炸机。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海军第一联合航空队频繁出动战机,对中国各主要城市和战略要地进行了猛烈轰炸。从1937年8月15日起,其所属部队对南京进行了长达四个月的空袭,古城南京遭到巨大破坏。从2003年起,编译者先后三次前往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图书馆,查阅有关日军攻击南京的档案史料。以下编译的为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图书馆所藏日本海军第一联合航空队空袭南京的部分档案史料,记载了日本海军第一联合航空队空袭南京的时间、攻击目标、空袭部队编制、攻击经过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4.
魏凤霞 《铁军》2016,(12):4-7
发生在1937年底、1938年初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以其巨大的规模和残忍的手段,使全世界为之震惊。在日军种种残杀手段中,进行"百人斩"杀人比赛尤其令人发指。1937年11月,在侵华日军由淞沪战场向南京进军的途中,有两名杀人成性的日军少尉,突发奇想,提出进行灭绝人性的"砍杀百人大竞赛",以谁先杀满100人为胜利。这两名刽子手都在日军第十六师团供职。一名叫向井敏明,26岁,山口县人,任炮兵小队长;另一名叫野田毅(又名野田岩),25岁,鹿儿岛人,是富山大队副官。当时的日本媒体对这场"竞赛"大肆宣扬,并留下了一张著名的合影。  相似文献   

15.
参与南京大屠杀的侵华日军第十军下属的石田炮兵部队,在1937年11月18日攻克浙江省嘉兴县后树立了一块名为"石田炮兵部队奋战之地"的石碑,以"纪念"该部队不靠其他兵种配合而独立攻克国民政府防御工事的"战功"。建造"纪念碑"等精神武器是战时日本的国策,目的为动员日本民众参加对外侵略战争。石碑不仅是征服中国的殖民符号,而且是以东京靖国神社为中心、从日本国内到殖民地和占领地的祭祀战争亡灵体系的一环。2013年3月,该石碑在离原址不远处被发现。该地为民国时期嘉兴的交通咽喉,也是国民政府江浙国防工程中守卫嘉兴城的最后阵地,因此成为日军的"奋战"和立碑之地。碑文中的日军军官石田保道、桥本欣五郎、藤村谦等人与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东京审判等中日两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过去半个世纪了,但在这场战争策源地之一的日本,否认侵略历史的逆流却持续不断。每年的8月15日即日本的“战败日”,靖国神社便会上演为东条英机等战犯鸣冤叫屈的丑剧。近年来,日本的政界要人一面重弹对战争感到“歉意与悔恨”的旧调,一面却公然参拜靖国神社。这一迹象不能不引起亚洲各国人民的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在战争中,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累累罪行,包括令人发指的慰安妇问题。慰安妇问题经新闻媒介曝光后,世界各国瞩目,几乎家喻户晓。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这种强逼女性充当日本兵性奴隶的军妓制度,是日军在…  相似文献   

17.
1932年1月28日,日军向驻守上海闸北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发动进攻,中国军队进行了一个多月的顽强抵抗后全线撤退。在上海的日本军政要人决定借4月29日庆祝"天长节"(昭和天皇生日)的机会,在虹口公园举行"淞沪战争祝捷大会"。日本侵略者万万没有想到,这天在虹口公园等待他们的,竟然是一顿"炸弹大餐"。日军上海占领军总司令白川义则被炸死,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也当场被炸飞了一条腿。  相似文献   

18.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董显光在这份致蒋介石密呈中,汇报了该部国际宣传处派人赴日揭露日军在华所犯暴行的经过,说明当时国民政府有关部门已掌握日本及第三国人士拍摄的日军侵华暴行照片及影片,为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实提供了又一有力佐证,也足以驳斥日本右翼势力关于“当时从未听说南京发生了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后来中国人编造的”等无耻谎言。  相似文献   

19.
2010年8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谢忠厚编著的《中国华北的细菌战——日军1855部队细菌战华北受害情况的调研报告》,27万字。该书分四个报告揭露、记述了日军1855细菌部队的编制、分布;在华北活人实验惨杀数千人;在华北散播细菌致患亡约百万人;因毁灭罪证、美国庇护而鲜为人知。并附录了华北细菌战(中国档案报刊文献和日本1855部队成员与当事人)的证据和证言。  相似文献   

20.
侵华日军自供:我们在南京大屠杀文/吴永泉,杨新华日军砍杀无幸百姓"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然而,继篡改教科书事件之后,企图抹煞日军侵略罪行的活动,在日本几乎每年都有发生。1994年至今,就有永野茂门、樱井新等一班人先后发表"南京大屠杀是子虚乌有之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