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古至今,龙袍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都是特别神秘的。其实古代中国人缔造出了很多瑞兽,比如龙、麒麟、凤凰等,可为什么偏偏选择龙作为皇帝衣衫上的图案呢?简单地说,因为龙作为神兽,能够上天入地,包括入海、入水,无所不能,这是龙作为皇帝象征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谈龍说鳳     
在封建社会中,历代中国皇帝都把龙作为象征自己神威的标志,而凤则被神化为皇后的化身。封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紫禁城内的朱门玉宇、画栋雕樑、琉璃壁饰、金漆彩画以至帝后的衣饰穿戴、车驾旗仗、生活用具、陈设珍玩、文房四宝等,几乎处处都有龙或凤的纹饰。这些装饰中的龙、凤形象变化万千,有的夺珠嬉戏,有的行走攀登,有的屈身蟠踞,有的腾云戏水,种种不一。  相似文献   

3.
龙凤纹样组合作为中原王朝皇帝服装纹样组合最早出现在南朝梁时期,大约到了宋代开始成为帝王的专用服饰纹样。唐宋都曾出现皇帝加封道教神祇帝号,所以让这些拥有帝号的道教神祇穿着帝王服装的情况也比较普遍,但在佛教服装中出现龙凤纹样组合的情况却比较鲜见。饰有"龙凤纹"的佛教服装应该早在西夏时期已经出现,西夏佛衣上出现龙凤纹大致是受到帝王造等身佛像、中原道教及唃厮啰佛教信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潜龙勿用”——商周青铜器上的龙纹面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勇 《考古与文物》2000,(4):58-63,67
龙,作为原始先民崇拜的神灵,至迟是在距今8千年前,起源于今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的。后来逐渐传播、演变,在秦汉之际登峰造极,成为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化身,并进而被视为中国和炎黄子孙的象征。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里,“龙”被看作为皇帝的象征,因此常把金龙图案作为皇上的御用纹饰,不许老百姓随意冒犯使用,而皇后则以“凤”作象征,故有以龙配凤之说。我们可看到以前的帝后们所使用的各种物件和宫殿建筑之上,往往配以龙凤图案,以示尊贵。但在镌刻、绘制这类图案时都有严格规定,即必须以龙在上、凤在下或龙在前、凤在后,不能配错。因为皇帝是一国之主,是至高无上的。在电影《火烧圆明园》中、有一段是描绘十六岁的那拉氏(慈禧)和老石匠关于龙  相似文献   

6.
丰驰 《文物世界》2009,(1):66-68
作为中国传统建筑附属建筑物之一的影壁,在大同古城遗存数量是比较多的,尤其是最高等级的“龙壁”,就有一龙壁、三龙壁、五龙壁、九龙壁等多座。就其历史特征分析,主要是明清时期的,年代久远。就其设置的位置来看,现存的影壁有在大门外设置的,例如闻名中外的明代九龙壁,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分封在大同的第十三子代王朱桂王府大门前的照壁。也有建在官衙或庙宇大门外左右两侧的影壁,如现存的县城隍庙的照壁,这种影壁也称“八字壁”。  相似文献   

7.
1977年1月,钟祥县城北七公里多的松林山,在距地表1.2米深的地方,出土一件镀金铜龙。龙身高16、长34厘米,重三公斤多。松林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熄的亲生父母朱祐杭、蒋氏的墓地(显陵)。铜龙为云中行龙,底平,制作精美,是帝王陵墓中的书镇或案头陈设。当地相传铜龙是压山头之用的,不确。按镇是压物用具,不是压住山头的。承德清须弥福寿庙的  相似文献   

8.
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龙凤》两文中以大量的资料研究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闻先生认为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是图腾的遗迹,而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的一种虚拟的生物.龙在虚拟的过程中,经过选择加工后,糅合成为一个综合体.虚拟的龙的整体形象的形成,是图腾团族兼并、融化的产物.后来,神话、传说中的龙,被封建社会的皇帝攫为自己的化身,于是,借助了神话、传说中龙的“天威”使龙成为封建专制的象征.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在中国,龙纹在服饰上的运用有着悠久的历史。龙究竟是什么?它和帝王是什么关系?龙纹何以为少数人所独享?笔者试以龙纹在服饰上的运用为研究对象,对龙的起源和发展、龙成为最高统治者的化身、龙衣、龙袍的出现,以及本馆所藏清末代皇帝龙袍在龙纹造型、色彩运用及刺绣针法等方面进行一次初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艺兵 《炎黄春秋》2000,(2):75-75
1916年,袁世凯正式称帝,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他做皇帝之前,总统府给他特制了一件龙袍,龙袍上有龙九条,蜿蜒全身。袁世凯看了不悦,认为这九条龙是散龙,龙气不团结,于是又命重做一件九条龙团结在一起的龙袍。龙袍做成以后,袁世凯试穿了两次,进行登基演习。  相似文献   

11.
##正##龙是中国最令人敬畏的形象之一。中国帝制时代(公元前二二一~公元一九一一年)之初,龙就与皇帝相联系,后来成为皇权的象征。如清王朝,从宫殿、龙椅到服饰、瓷器等与皇帝及皇族有关的物品,都用五爪龙纹装饰。龙还具有更广更深的意义。龙是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象征,过去是这样,现在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对龙确乎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普遍敬重和热爱。皇帝自然是最喜欢龙的,自认是“真龙天子”,所以登上皇帝宝座就非穿龙袍不可,而他的亲族也因此成了“龙种”,谓之“龙子龙孙”。不过,老百姓也挺喜欢龙,每逢新春佳节少不了要“玩龙灯”,端午节照例要“划龙船”,久晴不雨便“要水龙”,洪水泛滥则要“祭龙王”。特别是住在海滨的渔民,对龙的崇敬心理更是不可名状,为之立祠,谟拜顶礼。在中国文化习俗中,龙可是显赫之物,它无往而不在,无处不显“灵”,真是神气活现,莫测高深,渗透各个方面,给人以深刻难忘的印象。不是么?清冽碧透的泉水往往有“龙泉”的美称,深不可测的水潭大都称为“龙潭”;华丽的宫阙总爱比作“龙宫”,绝好  相似文献   

13.
《礼记·礼运》称:“腆、凤、龟、龙,谓之四灵。”四灵是上古先民的崇拜对象,崇拜的内涵自然很丰富,诸如图腾崇拜、灵物崇拜之类,均概括其中。四灵除龟外,均为虚拟动物,有其原型、发展、衍化和形成的过程。现在,我们只说龙、凤。龙、民往往对举成文,如男女、阴阳、乾坤、收牡一样,各有其性别象征意义。例如,今天的民俗心理,龙、凤分别象征男女,若以龙、风为人取名,则女性多名曰凤;男性多名回龙。京剧的节目有《龙凤呈祥》、《游龙戏凤》等,众所周知,以龙象征帝王(先主刘备、正德皇帝朱厚照)、风象征后妃或准后妃,反正是…  相似文献   

14.
《沧桑》1993,(3)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三月十五日,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西巡来霍。这一消息,不胫而走,轰动了整个霍州城乡,男女老少奔走相告,不约而同地扶老携幼到霍州衙门争睹皇帝龙颜,一饱眼福。当在霍州署前丹墀内千万人向皇帝朝拜三呼万岁时,皇帝想起了盛唐时代群臣朝贺皇帝时王维和贾舍人诗句,于是御笔书写:“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为其歌功颂德。康熙皇帝出巡时,正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康乾盛世,物阜民安。所带随从亲信内员每到一县,各县县官为了其在皇帝面前给他  相似文献   

15.
王秀玲 《收藏家》2010,(5):47-52
二.凤纹凤乃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有非常漂亮的羽毛,称百鸟之王,《禽经》曰:"鸟之属三百六十,凤之为长......"在封建社会中凤被视为最高女性的代表。皇帝称龙,皇后称凤,龙凤便成为皇帝皇后的象征。在出土织物中,"凤纹"图案的设计,多使其飞翔于花卉之间。  相似文献   

16.
雪涌 《世界遗产》2012,(1):98-99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重要而丰富的文化遗产.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则是中华文明自古以来所尊崇的文化符号.有着丰富而深邃的文化意蕴。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起源于远古的图腾崇拜。甲骨文的“龙“字.商周青铜器的龙纹.以及玉件上雕的草龙,都呈现出一种长躯、  相似文献   

17.
汉代的遗韶襄只有关於行皇帝丧葬礼时减轻负担的指示。束晋到南朝,出现指命非皇太子者作为後继皇帝的遗诏,并且出现保证後继皇帝统治能力的文章。在北朝,北魏孝文帝以後出现和魏晋南朝同样的遗韶。与南朝指命後继皇帝的遗诏相比,北朝的遗诏襄保证本人统治能力的语言表现得更为详细,这种遗诏在唐朝形成了类型化。并且,唐朝的遗诏传达全国,全国的人民可以确认新皇帝依据先帝遗诏即位的事实。这种遣诏在汉代到唐代的变迁,反映了中国统治体制变化的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话说大吻     
古代修建重要建筑物时,对正脊两端的装饰颇为重视,北宋崇宁二年颁行的《营造法式》卷十三中已有“龙尾”之称,金代出现了优美的“龙吻”式样。明初为表现皇帝是真龙天子,在皇宫内处处都以龙的形象点  相似文献   

19.
论龙的传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龙的传人许顺湛一、说龙中国人谁都知道龙,羡慕龙、崇敬龙、喜欢龙,同时也畏惧龙。几千年来,从统治阶级到民间,到处都有龙的影子、龙的传说故事,可以说它渗透在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里,形成了一种传统的龙文化,致使相信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甚至把龙作为民族的象征...  相似文献   

20.
石兵 《文史月刊》2011,(9):74-74
自古以来,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房子永远是老百姓的根。 历朝历代,因房子出现的问题层出不穷,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们也都采取了一些措施,而且有些措施在现代人看来,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