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耆英(1790-1858),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字介春,在嘉庆、道光两朝,官运亨通。历任太仆寺少卿、内阁学士、护军统领、户部尚书、吏部尚书。鸦片战争爆发后,耆英调署杭州将军,后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与伊里布同赴浙江与英军议和。1842年,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相似文献   

2.
刘海峰 《史学月刊》2007,2(3):46-50
穆党是道光朝晚期以穆彰阿、琦善、伊里布、耆英、讷尔经额为核心的一个政治势力集团。对外妥协议和,对内排斥异己,导致吏治极端腐败。穆党的统治进一步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进程。  相似文献   

3.
1842年8月,曾在虎门焚毁鸦片、弘扬了民族志气的林则徐,因受谗言所害,被迫踏上发配伊犁的苦难之途。十多天后,清廷全权代表耆英、伊里布在英舰“汉华丽”号上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江宁东约(南京条约),位于珠江口的香港,自此沦为英国殖民地。 143年后,一份关于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法律文献——中英联合声明,被递交联合国主管法律事务的副秘书长福莱斯豪尔,履行这一法律程序的正是林则徐的五世  相似文献   

4.
1842年夏,鸦片战争至此已进行了将近3年。英国侵略军攻城掠地,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战争灾难。道光帝鉴于清军在广东和浙江的两次反攻均遭失败,又害怕人民起来推翻其统治,遂由过去的战和不定变为求和乞降。他任命耆英为钦差大臣,与英军议和。同时派往协助耆英议和的,还有重新被起用的前钦差大臣伊里布。 当时,英军无意停战,而是要按既定计划,闯入长江,控制长江与运河两大水道,截断南北漕运,使北京所需江南的大最糟米和税银无法北运,扼住清政府的经济咽喉,再肆意要挟。而清政府却错误判断英军将北犯天津,威胁北京,所以,清军重点在山东、河北沿海设防,而忽视了长江一带的防务。  相似文献   

5.
伊里布与浙江停战茅海建(一)鸦片战争初期,即1840年下半年至1841春,肯定是两江总督伊里布一生中最不寻常的时期之一。他跌落到先前闻所未闻的境地。但是,在这一时期的最初日子里,这位被后人称为投降派(或主和派、主“抚”派)主力队员的封疆大吏,也是力主...  相似文献   

6.
陈梅龙 《史学月刊》2006,(11):125-127
1841年2月27日,钦差大臣、江苏巡抚兼署理两江总督裕谦驰抵镇海,主持浙东战事,取代伊里布。裕谦一改伊里布(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第一次定海失陷、浙抚乌尔恭额去职后以钦差大臣身份赴宁波镇海筹办军务)“迁延不进”的妥协方针,大事战备,取得一定成效,显示了抵抗派的决心和风貌(后来作战失利是另一回事情)。但是关于裕谦在浙江的某些重要史实尚有不少疑惑,现择要略作考释之。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部屈辱的历史,而耆英是1842年至1848年清政府外交的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耆英外交活动的研究开始起步。学术界对耆英的评价分为三类,即完全批评、完全肯定以及部分批评部分肯定。争论主要围绕耆英禁烟态度、耆英与基督教弛禁、耆英处理中英冲突问题、耆英与"协定关税"条款的签订、耆英外交理论是否正确等方面展开。历史有其客观性,历史研究尤其是历史人物研究应本着客观全面的态度,要论从史出。  相似文献   

8.
伊里布(1772-1843),字莘农,镶黄旗人,血统高贵,他是努尔哈赤同父异母弟巴雅拉(1582-1624,又名巴雅喇)的儿子巩阿岱(1606-1652)五世孙,因巩阿岱追随多尔衮,曾被顺治革除宗籍,1799年又被嘉庆恢复,但被降为红带子。  相似文献   

9.
耆英在鸦片战争末期竭力促成清廷对英投降,对《南京条约》的订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鸦片战争结束后,耆英是清政府对西方政策的重要策划者和主要执行者,其外交活动没有改变投降性质,那种肯定耆英在中英围绕《海关税则》的谈判中的行为,认为他坚持禁烟立场、以睿智收回舟山、理智处理中外冲突事件的观点不能成立;耆英没有改变、而是沿袭了清朝消极对外的不良积习,并未超出中国古代政治观念的藩篱,他也没有"师夷长技"的坚定志向和实绩。肯定耆英对外开放、平等、开明、进步的观点并无根据。  相似文献   

10.
耆英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中俄交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清廷没能利用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难得间隙,变革传统的"天朝体制",以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清廷总体上仍被迫将自己的外交操作原则定位为"妥协",并重新起用妥协有法的耆英,与桂良、花沙纳等共同主持天津的外交交涉.然而,随着社会的缓慢发展,此时清廷外交在操作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部分官员开始反对纯粹妥协,主张"寓抗争于妥协".基于此,结合当时列强之间的矛盾状况,清廷将天津外交具体操作的方略确定为"妥协"之外,辅之"以夷制夷",即"以俄、美夷制英、法夷"的手段,利用俄国(美国)出面"调停",希图借外力进行有限的外交抗争.耆英遵奉清廷既定的外交策略,通过俄罗斯馆的大司祭巴拉第,与俄国使团顺利建立了联系,并于天津举行会谈.为了取得俄国"调停"的承诺,耆英轻率答应提前签订不平等的中俄<天津条约>.不过,由于广州的"档案事件",英、法在天津不肯与耆英合作,耆英只好回避,以致获罪、自尽.耆英从复出,到参与中俄交涉,再到获罪的历程,既昭示着晚清弱势外交的不可为,又预示着晚清弱势外交的可为.  相似文献   

11.
重评耆英的外交活动及其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中茂 《史学月刊》2006,12(12):51-55,100
耆英被人们认定为投降派,所办外交被称为投降外交。其实,耆英在海关税则、禁烟、收回舟山诸问题的交涉中,都为中国之利权殚心竭虑。仅粤海关税收的实际增幅就达50%左右。耆英主持外交的最大贡献,是在中外之间维持了数年和平相安的局面。至于所失之主权,乃源于时代之局限。耆英“诚信守约”的根本目的是限制列强,维护中国权益。“一视同仁”主张的实质是平等开放,“与外人平等交往”是当时乃至之后的十余年间最为开明和进步的外交思想。  相似文献   

12.
耆英与“介然独立”崖刻 在桂林独秀峰东面的崖壁上,有一幅巨形的摩崖石刻。全文是:  相似文献   

13.
对于道光帝在林则徐禁烟问题上的态度,我们要采取两分法,既要看到他支持了禁烟运动,还要看到他扼杀了禁烟运动。禁烟前,禁烟派势单力薄,处境困难。1838年(道光十八年),鸿胪寺卿黄爵滋上《请严塞漏厄以培国本疏》主张禁烟。在参加讨论这个建议的各省官员中,反对者有琦善、伊里布等二十人,其中满员十三人;赞成者有林则徐等八人,其中汉员六人。二十八人中,反对派占多数,满员占反对派的多数,而反对派还不断地攻击黄爵滋。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丝绸之路沿线的敦煌、吐鲁番及于阗出土有《尚书》写本60件,主要为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写本,是研究中古时期《尚书》文本的重要资料。文章从隶古定《尚书》文本的发现、《古文尚书》的版本与分卷、《尚书释文》原貌、《尚书》与唐代科举、中原文化西传的实证史料诸方面对这批《尚书》写本所反映出的中古时期尚书学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1840~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清廷失败,即在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8月29日,清政府派香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结束鸦片战争的中英(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有割让香港和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等。从此英国就占领了香港,1898年又强迫清廷签订租约,以香港和九龙租给英国,租期为九十九年。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规定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于同日将香港交还中国。兹述香港纸币概况于…  相似文献   

16.
古文《尚书·咸有一德》"惟尹躬(允)暨(及)汤咸有一德"一句文辞古奥,多处文献备载而无明显异文,当保留了其原始形态。文献中"抚有"、"奄有"及"匍有"等语词乃义近连用,据《叔尸镈》用例的中介,可知此处"咸有"亦属此类,意思是"有"而非"皆有"。与之相关联,"伊尹及汤"句中"及"字是用其"及前人"的动词本义,而非表示并列关系,"咸有一德"乃仅指汤一人而言。如此,整句表述的意思即为"伊尹引导汤,使汤追随自己,由此汤具有一德。"而伊尹之所以具有如此地位,乃在于他是作为上帝的使者。以"惟尹允及汤咸有一德"一句所依赖的"陟降厥士"的意识为中心,《尚书》学构造了充满神性意味的天人观念。  相似文献   

17.
杨新 《文物》1999,(12)
杨新《〈文潞公耆英会图〉考析》一文,认为该图应为宋画,亦应一读。  相似文献   

18.
将新出清华简《金縢》与传世本及其他文献进行比较,可证成王即位时已为少年,"襁褓说"不能成立;周公"居东"为"避居"而非"东征"。汉代古文《尚书》较之今文《尚书》,更接近原初的《尚书》本。孔子没有删订过《尚书》,也没有作过《书序》。清华简《金縢》以"志"为名,表明公元前300年前后,《尚书》尚未成书。清华简本《金縢》所记周公事迹最为素朴,应是较早记载周公历史的史籍。今传本《尚书》应不是汉代的《古文尚书》本,或根据今文说改造过。《史记·鲁周公世家》材料来源芜杂,其关于周公历史事迹的记载存在诸多错乱之处。简本《金縢》与《史记》关于周公历史记载的差异,反映了周初特别是周公历史在战国至秦汉时期不断层累叠加的事实。  相似文献   

19.
《尚书后案》为王鸣盛《尚书》学最重要之作,成书时间是乾隆十年(1745)至乾隆四十四年(1779),历时三十五年。然而从王氏所存稿中可知,乾隆三十年(1765)初刻四十卷本《西庄始存稿》,卷十九、二十之《洪范后案》应为《尚书后案》中《洪范》一篇之初稿。二者对比之下,互有异同。本文即取《始存稿·洪范后案》与《后案·洪范》进行比对,最显著之差异,一者除了知王氏作《后案》时比早年更坚定了汉学之立场;其次知《后案·洪范》中之意见,有得之于宋明儒处,但却有意不言出处,可见王氏《尚书》学思维之转变。  相似文献   

20.
《历史研究》2007,(5):95-118
明朝中期,梅鷟著成系统考辨《古文尚书》的第一部专著《尚书考异》,逐一抉发晋以前文献中与《古文尚书》经文蹈袭雷同之处,但无法确证原创与抄袭。故考辨《古文尚书》的要点,并不在于发现多少蹈袭雷同的证据,而是需要为《古文尚书》辨伪确立一个有说服力的逻辑基点。有了这一逻辑基点,作伪举证方能显示其应有价值。《尚书考异》可能由梅鹗撰就,由梅鷟续成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