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两军经常发生肉搏战,也成就了中国大刀的威名。但是,有一点让人不解,为什么单单就是中日军队之间产生频繁的白刃战?其实,在亚洲战场,日军与美军、苏军的作战中也发生过白刃战,但都只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2.
正《鬼子拼刺刀有多厉害?》抗日战场上,中国军人和日军近战拼刺刀往往吃大亏。日军白刃战为何那么厉害?这得从文化传统、日常训练、技术养成,乃至日常饮食等方面找原因了。日本军人拼刺刀历史悠久,并自成一个成熟体系。日式刺刀术,也叫作铳剑术,是明治维新  相似文献   

3.
陆军幼年学校虽然属于日军教育体系中的基础阶段,但却是军国主义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培养法西斯军人的摇篮。幼年学校毕业生构成陆军内部主流派阀,掌控陆军中央机关,是推行对外侵略政策的核心势力。陆军幼年学校毕业生知识面狭窄,无视20世纪以来的民族运动潮流,他们信服以武力征服世界,入侵亚洲国家,崇拜德国,缺乏对美英的认识,不断将战争扩大。法西斯军人狂热信奉所谓精神力量,要以此弥补武器装备的不足;他们把白刃战作为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野蛮残暴。日本法西斯主义与陆军幼年学校的教育体制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4.
对近卫内阁发动"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的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7月7日,谁也不会预想到,发生在卢沟桥畔的中日军队的冲突事件,终于成了日本对中国大陆进行长期全面侵略战争的开端.  相似文献   

5.
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领域,在中日交流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从中日两国近代音乐交流的代表事物-学校唱歌(中国早期称之为学堂乐歌)中即得到反映。就中日两国而言,它体现了与西方音乐相接触时所发生的变迁,即音乐上的“涵化”过程。同时,由于两国社会历史条件、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因此两国的学校唱歌也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对其的研究也正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元代的中日邦交虽然未达到国家层面,但民间贸易并未在此时期中断。元代的宁波(庆元)是元日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同时也处于元代对日战略布置的海哨前沿。但伴随贸易行为的活跃,庆元官吏与日商产生摩擦冲突,致焚掠庆元事件的发生。焚掠庆元事件是元日贸易经济往来下引发的,日本商人使用硫磺焚烧庆元城建筑的恶性事件,该事件的发生引起了元朝政府对沿海海防的重视,进一步加强贸易限制,提高了对日警惕。  相似文献   

7.
《文史天地》2014,(11):89-93
正1945年10月10日,华北战区受降仪式在故宫太和殿广场举行。这次北平受降仪式是中国战区16个受降仪式中规模最盛大隆重的,远远超过9月9日在南京中国陆军总部礼堂举行的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其象征意义明显,从地点来说,1937年7月7日发生在北平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到1945年10月10日在北平太和殿举行受降仪式,表明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8.
对卢沟桥事变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卢沟桥事变几个问题的思考蔡德金60年以来,各国历史学者,尤其是中日两国学者对卢沟桥事变作了大量研究,相继公布与出版了大量有关史料,出版的研究专著及发表的研究论文更是不计其数。80年代末以来,中日两国学者也多次举办过专门性的学术研讨会,对于事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枣庄有句形容场面混乱的俗语,叫"乱得像七二五一样",这句话的出处是文革期间发生在枣庄的"七二五"武斗事件,亦称"枣庄反党叛乱反革命事件"。事件发生在1967年7月25日至26日,是文革中枣庄地区两派不同观点群众发生的较大规模的武斗流血事件,也是枣庄地区两派群众组织派性激化的表现,是林彪、"四人帮"在山东的代理人王效禹一手制造的、涉及人数众多的一起政治大冤案。回眸历史,为了把这次事件始末搞清,我们历  相似文献   

10.
日本侵华的历史文化渊源由来已久,发生在19世纪末的甲午中日战争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改变了战后国际战略格局。深入思考钓鱼岛主权问题争议,积极探求解决方案,有利于深化对历史分歧的认识,有利于廓清历史是非,也有利于中日邦交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中日两国贸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即中国对日本出口的食品及矿产等初级产品在对日出口总额中降到不足一成,而纤维产品贸易以几乎每年占中日贸易额的20~30%的速度强劲发展,推动了两国贸易总额的迅速增长,但同时也引起贸易摩擦。尽管纤维产品贸易由垂直贸易分工向初级水平贸易分工发展,以及密切的依存关系两大特征,使中日两国避免了在该领域的贸易战,但是,如何在互补性贸易结构中寻求更多的合作领域以减少贸易摩擦甚至避免贸易战争,是20世纪90年代中日纤维产品贸易带来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藏》2008,(6):97-97
10月6日16时30分,西藏当雄县发生6.6级地震,巨大的破坏力将震中格达乡羊易村几乎夷为平地,羊易村9人死亡,800多人受灾。地震也导致西藏拉萨市、山南地区、日喀  相似文献   

13.
王其勇 《沧桑》2009,(1):11-13
朝鲜东学党起义发生后,中日出兵朝鲜,在朝鲜造成对峙局面。为了避免中目军事冲突,李鸿章作了许多努力,积极寻求英国从中斡旋,以期避免中日发生战争。但英国出于其利益考虑,态度极其软弱,对日本的侵略行径仅仅进行“规劝”,并不能阻止战争的爆发。  相似文献   

14.
张铃惠 《神州》2013,(11):257
如今,中日关系间的钓鱼岛问题为人们所关注。钓鱼岛问题早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就已经存在。至2009年撞船事件发生,钓鱼岛问题的存在与中日关系的发展两者并存的局面已经持续了37年;钓鱼岛问题不是中日关系的全部,钓鱼岛问题也不可能立即得到解决。在钓鱼岛问题之外,中日两国还有很多需扎扎实实去做的互利双赢的合作任务。作为日语专业的大学生,浅谈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5.
1929年4月14日(农历),发生在黔滇必经之道上短促的“鸡公背之战”轰动了全省,贵州省主席周西成也因遭李燊部弹中而负伤于此后死于黄果树瀑布下游昌水塘,致使全军溃败。  相似文献   

16.
肖银成 《神州》2008,(7):29-31
1948年4月23日,周恩来到西柏坡,1949年3月23日离开西柏坡。11个月,在人生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可在中国历史上,这11个月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这11个月也是周恩来历史上极为辉煌的时期。他协助毛泽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毛泽东最为得力的助手之一。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不仅危害了震区人们的生命和生活,也严重损毁了灾区的多处自然、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趋势     
《南方人物周刊》2011,(9):10-10
地震重创日本产业 丰田和日产工厂已停产,索尼工厂也一样。3月11日发生的地震对汽车、电子、机械、电子设备等日本主要产业也产生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9.
1936年下半年发生在中日国交调整期间的成都事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日关系,但也为重启交涉创造了契机。交涉过程中,日本企图借成都事件一揽子解决以往的各项悬案,从而导致外交谈判的重点出现偏移,谈判的目标由解决具体事件转为全面调整国交。由于双方分歧过大,交涉难以进行,最终谈判被迫退回到“就事论事”的层面,有限度地解决了成都事件。“蓉案”引发的中日交涉,表明了全面抗战爆发前中日两国调整关系的意愿,但由于双方存在明显分歧,国交调整所取得的成果有限。  相似文献   

20.
自钓鱼台中国船长被扣风波之后,尔亚外交格局已经发生重要的变化。从表面上看,日本放人之后,闭内政局仍然动荡,跨党派议员要追究政府责任,日本右翼更足煽动反华。但不管中日双方如何努力,也不管未来两周是否很快解冻,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