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柯晨 《东方收藏》2023,(10):63-65
文章对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五十二病方》中的“人病×不痫”进行释义,通过文献考证、联系词组所在文献上下文中的类似词组进行推敲得出结论。其中,“不”应为语助词,无义,“人病×不痫”意为“人得×痫病”。《五十二病方》中的“马痫”“痫”“羊痫”“蛇痫”,可能为“六畜痫”的早期形式。  相似文献   

2.
“结婚是痛苦的。” “为什么?” “如果感情不好,常常吵闹,这是幸福吗?” “不是。” “如果深深相爱,两颗心紧紧地系在一起,互相挂牵,老是想:他(她)为什么没有回来?一切是否顺利?得的病是否很危险?……如果其中一个人死了,另一个人就会肝胆欲裂,这不更是痛苦吗?”  相似文献   

3.
“一夫死生是失得之大者,故乐莫甚焉,哀莫深焉。”(陆机《大暮赋》)生、老、病、死,人莫能违,不分古今,无论畛域。既然对生死物化之悲是全人类共通的情绪,那么它也是被称为“人学”之  相似文献   

4.
读者目睹过当今世界称为“二号癌”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贝格尔氏病吗?得此病,必截肢1截一段不愈,再截,直至大腿根肛门边;然后又从另一条腿,一段段截到根,再延到上肢,一段段截,直至患者变成……“肉蛋”,走向死亡。 治“奇病怪症术精”的明朝大医学家陈实功在其著《外科正宗》一书中无奈地写道:“患此病者百人百不治也。” 那位欧罗巴先人——贝格尔倒想治,那就是:截。医学因此记载了“贝格尔氏病”。 1990年,新华社济南4月22日电:一直被医学界视为疑难病症的脉管炎,如今已被中国专家攻克。山东济宁市脉管炎医院张兴惠大夫研创的中西医…  相似文献   

5.
下江人(上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次离家到省城,开始过寄宿中学的集体生活,非常的不适应,好像忽然当了兵。想家想得厉害。恰好这时候又订阅了开明书店出版的《中学生》,读到美国作曲家福斯特因怀乡病不可遏止而弃学的故事。福斯特的《老黑奴》和《我的肯塔基老家》,原已听姐姐唱而学会了,现在又在《中学生》中看到李叔同译配的这样的歌词:“梦挥泪出门辞父母兮,迢迢千里,父语我眠食宜珍重兮,母语我以早归。月落乌啼,梦影依稀,何处得安慰”,以及“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等等。于是也在熙攘的同学群中,在紧张的集体生活中,害起怀乡病来了。特别是黄昏时分。后来读到鲁…  相似文献   

6.
“中庸”之“中”应释为心,“庸”应释为用,“中庸”即“用中”,即记心之为用。“中庸”即儒家的“忠恕之道”,其以“诚”为前提,是个体修习得仁的方法。“中庸”既是儒家修身处事的方法,也是儒家王道政治的必由之路。儒家的“道统”之传也是以“中庸”为其内容。  相似文献   

7.
本从历史献和医学献中关于解除和注病的记载出发,进而根据解注本身提供的医学信息如死年龄结构、生人对注易的恐惧及解注出现的时代背景等方面,论证了“解注”中“注”的医学内涵,即“注”主要是指注病,或类似于注病的列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一 在卢沟桥事变起因问题的研究中,关于“第一枪”的文章连篇累犊,颇为可观,而对“一士兵失踪”问题却少有专题研究。但是,在卢沟桥事变起始的几个关键事件中,“士兵失踪”是远比“第一枪”重要得多且更复杂得多的事件,人们至今对它所知  相似文献   

9.
《南方人物周刊》2013,(45):106-109
“公共卫生你投入一分钱,最后收入可能100块、1000块都不止,但是看不到威胁就不会把钱投进去。”侯金林说,“非典”给政府、给医务界都上了一课。但因为公共卫生、感染病、肝病等领域风险高,收入又相对低,愿意投身于此的医生依旧少得可怜  相似文献   

10.
洗鸟御史     
明代御史,虽然是朝廷耳目和鹰犬,毕竟是职司纪纲,以激浊扬清为己任,号称风宪官、清要之官,倍受人们器重,故人选至关重要,用永乐帝的话来说,当用清、谨、介直之士。(《明会要》职官五)然而,明中叶陆容说:“近时一进士,平素出入阁老万公之门,得改翰林庶吉士。万病阴痿,吉士自誉善医,具药沈为洗之,因得为御史。”此阁老乃大学士万  相似文献   

11.
“串班长”是莲花山“花儿”的词作者,在所有民歌对唱中比较独特,是身怀绝技的人,是“花儿”演唱的主心骨。常言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甘肃省康乐县是传唱洮岷“花儿”的重要县区,也是传唱洮岷“花儿”的“北大门”,康乐县歌唱莲花山“花儿”的优秀“串班长”很多。  相似文献   

12.
《晏子春秋》一书,疑误甚多,校释之事,殊为艰巨.吴作虞先生所撰《集释》,今又重印,收入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中.读后谨志所见,以供参酌.1.寡人之病病矣.《内篇谏上》42页按:“病病”应作“疾病”.《说文·疒部》:“病,疾加也.”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疾病”,古之常语也,谓病困不能起.《左传·昭二十年》亦记此云:“今君疾病,为诸侯忧,是祝、史之罪也.”可证.  相似文献   

13.
右边这幅作于1938年的《“武运”岂能长久》,画中描写的是日本家庭一老一小爷孙二人。老爷爷愁眉苦脸说:“这回征兵咱家又得去一个……”从墙上挂的两张遗像可以看出,老爷子的儿子、大孙子已经在侵华战争中死掉了,“这回征兵咱家又得去一个”,去谁呢?是年迈的老人?  相似文献   

14.
尹湾汉简《元延二年日记》所反映的汉代吏休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吏休制度是汉代官僚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记》、《汉书》等文献仅有片断记载 ,难以窥知全貌。今据尹湾汉简《元延二年日记》所提供的资料 ,研究阐明 :1.汉代官吏的“五日得一休沐”的工作假日安排仅施行于中央官吏 ,地方官员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和性质 ,可以做适当调整 ,但不应剥夺“休”归家的权力 ;2 .两汉确实存在“日至休吏”制度 ;3.“病告”请休三月不适用于一般官吏 ;4 .《汉书》中的“宁”应即《日记》中的“丧告”。  相似文献   

15.
秦丽 《神州》2012,(22):281-281
复习课是师生较头疼的课型,但又缺一不可。给复习这道“现饭”中加入新鲜的“鸡蛋”——新颖、多样的活动,在“翻炒”旧知的过程中根据学情巧妙地设计复习方案,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并掌握适当的火候,有效地处理,使学生学得轻松、理解得透彻、掌握得牢固。  相似文献   

16.
沈同衡 《湖南文史》2012,(11):51-51
右边这幅作于1938年的《“武运”岂能长久》,画中描写的是日本家庭一老一小爷孙二人。老爷爷愁眉苦脸说:“这回征兵咱家又得去一个……”从墙上挂的两张遗像可以看出,老爷子的儿子、大孙子已经在侵华战争中死掉了,“这回征兵咱家又得去一个”,去谁呢?是年迈的老人?  相似文献   

17.
王澍 《文史天地》2009,(6):63-64
《文史天地》近期载文说,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中嘲笑最多的是“郑人”。其实不然。 先秦诸子大都喜欢用寓言故事说理。他们编造讽刺性故事时,讽刺得最多的是“宋人”,而不是“郑人”。韩非子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18.
我上世纪80年代来过上海,这次来到上海呢,哪儿都不认识了。我们的经济在迅速发展,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与之俱来的,是饮食结构的突然改变,造成了现在的代谢性疾病即世界上发展最快的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黄帝内经》里讲:“膏粱之变,足生大丁。”在中国古代,糖尿病是宫廷及富贵人家最容易得的病。“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呢,大家都这么吃。  相似文献   

19.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陈大章认为精神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成功的艺术家首先是有活力的“思想者”,而不是平庸的“工艺匠”。他们将先进的思想渗透到自己的作品中,使之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艺术中,没有人能绕开观念。雕塑家向京曾经是“反观念”、“反当代”的,她厌烦策展人、评论家动不动就说,“你做得不错,可这东西太不当代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