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淑玲  高雪 《收藏家》2007,(3):89-93
康熙(爱新觉罗·玄烨)是清世祖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卒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享年69岁,在历史上被称为“清圣祖”。他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相似文献   

2.
刘光启 《收藏家》2011,(5):67-67
清初书坛弥漫的董派流风,是书法史上的一个特殊的现象,这个现象的出现,与一个人的喜好密切相关,这个人就是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他是顺治皇帝的第三子。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君主之一,康熙皇帝不仅在文治武功方面卓有建树,  相似文献   

3.
刘振修 《文史天地》2010,(11):46-49
公元1661年,即清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九,一个未满八岁的孩子登上大清皇帝的宝座,他就是爱新觉罗·玄烨,一代圣主康熙皇帝。  相似文献   

4.
在旅顺博物馆收藏的一批比较珍贵的明清档案中,有一通清廷为围剿郑成功海上武装而颁发的“禁海”敕令,名为“顺治敕谕”(见图),实际上应为“康熙敕谕”.因为敕谕后边的年款为“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而清世祖顺治(福临)于是年正月初七日即已“宾天”,其时离开人世将近一年了.福临的第三子玄烨即皇帝位,是为清圣祖康熙帝.“其以明年为康熙元年,与天下更始”.这时的康熙年仅8岁,国家政务由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个辅政大臣掌管.  相似文献   

5.
爱新觉罗·玄烨,清世祖顺治帝福临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他八岁即帝位,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年号康熙。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卒,年六十有九。 康熙帝玄烨是一位杰出的封建君主。他自幼好学不倦,意志坚毅,目光敏锐,从青年时起就敢于有所作为。他在位六十一年,前期致力于国家的统一,经过对内对外的长期斗争,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长期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终于最后完成了。完成国家统一之后,康熙集中精力孜孜以求治,在政策上进行了调整,社会经济因而从清初凋弊状态中得以复苏和发展,出现了所谓  相似文献   

6.
试评康熙初年的四大臣辅政体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世祖福临逝世,年仅八岁的玄烨即帝位,由上三旗元老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四大臣辅政。康熙六年(1667)七月玄烨亲政,直到八年五月拿问鳌拜,辅臣最后退出历史舞台。史家往往将顺治十八年至康熙八年这段时间通称为辅政时期。如何估价四大臣输政这一领导体制?辅臣鳌拜是在什么条件下专权的?年幼的皇帝在辅政期间处于何等地位?本文就这些问题试谈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7.
正清代顺治皇帝是否出家,作为"清宫四大疑案"之一,长期以来都笼罩着重重迷雾。近来,笔者掌握了一些有关顺治皇帝在湖南安化辰山出家、圆寂的资料,写出来以供讨论。笼罩在顺治身上的各种谜团◇康熙缘何称清圣祖清朝庙号称"祖"字的有3人:一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金朝,定都于盛京,开创历史,可以称"太祖皇帝";二是清世祖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从盛京(沈阳)迁都北京,定鼎中原,开创  相似文献   

8.
正一、顺治也曾"入学难"顺治十六年(1659年),广东籍的高僧木陈忞与年轻的顺治皇帝有过一次长谈,其中有一段顺治关于自己学业方面的感叹:"朕极不幸,五岁时先太宗早已晏驾,皇太后生朕一身,又极娇养,无人教训,坐此失学,年至十四,九王(多尔衮)薨,方始亲政,阅诸臣奏章,茫然不解。"(《北游集》)以此可见,福临在继位之初,并未受到多大重视,在当时多尔衮与济尔哈朗两位摄政王的操控下,其在当时能否成为真正  相似文献   

9.
康熙治河     
康熙(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八岁继位,十五岁亲政,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国历代皇帝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康熙自幼刻苦学习,注重实践。继位以后维护祖国尊严,巩固国家统一。兴稼穑、开海禁、选贤才、惩贪官,做了很多有益于人类的事情。其中尤以根治水患为要。明末清初之际,由于连年战争,黄河、淮河等河流年久失修,常泛滥成灾,给人民带来极大灾难。据史载仅顺治年间,黄河决口达二十次。康熙六年至十五年黄河决口五十五次。永定河更是“纵横荡漾,迁徙摩常,为害颇巨。”为此,康熙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一清朝定制,新皇帝即位后,就应选择“万年吉地”,修建陵寝。可是,从顺治到光绪(宣统未来得及建陵就下台了)共九个皇帝,有七个都不是在即位那年开始建陵的,其中顺治、同治、光绪三帝死后才修陵。嘉庆的万年吉地太平峪,是在嘉庆元年由乾隆帝为他选定的。惟有道光皇帝旻宁  相似文献   

11.
康熙皇帝玄烨,虽然不是清王朝的开国皇帝,但在有清一代满族统治者中亦堪称佼佼者。康照十年(1671年)、二十一年(1682)、三十七年(1689),玄烨亲率王公大臣文武官员走马关外,名为诣盛京恭谒福陵、昭陵、永陵等祖宗山陵用告成功,实则旨在巡视东北边陲,巩固国防。玄烨曾说他东巡的目的是“巡行边塞,亲加抚绥,兼以畋猎讲武。” 玄烨一生虽然多次出巡,但较注重节俭,他曾说:“户部帑金,非用师赈饥,未敢妄费,谓此皆小民脂膏故也。所有巡狩行宫,不施采绘,每处所费不过一二万金。”其所言倒也并非完全粉饰溢美之词。这一点从康照皇帝东  相似文献   

12.
南北朝时候的北周皇帝宇文邕,史书上记载他"性沉深,有远识",而且"断明决,耐劳苦,躬亲行阵,得士卒死力",是一把手中的佼佼者。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优秀的皇帝,却有个不成器的儿子。宇文邕最头疼的就是儿子宇文。宇文是宇文邕众多子女中的老大,是铁定的王位继承人。所以,宇文邕很希望儿子像自己一样,文韬武略。但偏偏宇文这小子  相似文献   

13.
李硕 《满族研究》2016,(3):57-64
顺治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一位皇帝,在位十八载,前七年由多尔衮摄政,实际掌治天下十年左右.顺治在位期间,正是清朝由关外偏远帝国到成为统一中原内地的大一统王朝的过渡时期,随着统治领域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汉族官员投入清廷,顺治皇帝对此也颇为重视,既有对汉族官员大加任用,又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利用汉官集团之间的"南北党争",对汉族官员势力的扩张进行制约.综上所述,顺治帝对汉官的政策是较为正确的,使得清王朝在入关之后能够进行较为快速的发展.本文通过顺治皇帝重用汉官的原因以及对汉官制衡的手段逐一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以前看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时候,为了搞清楚剧中人在正史中的轮廓,我偶然也翻翻《清史稿》。在浏览《世祖本纪》时,被顺治皇帝的"罪己诏"深深震撼了。顺治即康熙的父亲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清人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他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1643)皇太极死,虚龄6岁  相似文献   

15.
顺治十八年(1661),八岁的玄烨登极,改元康熙。福临遗诏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臣,佐理政务。直至康熙八年(1669)五月,玄烨亲政,凡八年零五个月,史称“四辅政时期”。本文拟就四辅政有关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档案馆藏《顺治年间档》共1册71件,系北京总管内务府给盛京上三旗包衣佐领行文的抄存稿,成文时间在顺治四年至八年间,主要内容有:包衣人丁的调动、顶补、奖罚,婚配,编设粮庄并规定报粮数目,包衣人丁承担耕种粮食、饲养牲畜,捕打野牲、栽培果树、汲饯果品、纺纱织布、烧制木炭、守护陵园、维修宫殿等项差务。 《顺治年间档》形成时间较早,其内容虽然属于皇室事务,但相当具体地反映了清初满族社会中奴隶制的残余和皇族内部的权力之争。例如,盛京地区的皇室庄园中从事生产活动的“包衣”,实际上就是皇帝的家奴,他们被严格地束缚在庄园内,没有人身自由,承担沉重的劳役,就连其子女也不能逃脱,不得不世代为奴。再如,摄政王多尔衮在顺治七年死后,顺治皇帝追治其欺君罔上之罪,并将其夺去的正白旗控制权收回,从而恢复了皇太极开创的皇帝亲领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的体制,于是在盛京也就增设了正白旗一个包衣佐领。  相似文献   

17.
清代康熙皇帝在位61年,所铸"康熙通宝"钱存世量较多。但钱币的大小、轻重、精粗、多寡差别较大。其中,康熙轻钱的存世量尤少。本文对康熙轻钱讲点浅见:爱新觉罗·玄烨八岁时即帝位,翌年改元康熙(1662),按顺治定制铸行"康熙通宝"钱,  相似文献   

18.
清朝自顺治至宣统(1644—1911)历12位皇帝共296年间,增城共到任知县161名,而最为增城人民怀念的好知县,恐怕就是“山水诗翁”管一清。  相似文献   

19.
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公元1654—1722年)是清代一个有作为的封建皇帝。他为了进一步维护国家的统一,便集中力量消灭地方藩镇割据势力。他认为“唐代之亡,非亡于权臣,而是亡于藩镇。”他目睹亡明大臣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由清政府分别在云南、广东、福建等地封为藩王后,竟暗中招兵买马,把持地方财政大权,把自己的封地变成一个独立王国。他们自恃军事经济实力,野心勃勃,图谋不轨,严重地威胁着中央集权的统治。玄烨认为“不早除之,将养痈成患。”于是在1673年下令撤除三藩。吴、尚、耿三人果不出玄烨所料,相继反叛,一时声势逼人,江南为之震动。妄图与中央  相似文献   

20.
满族是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的民族,虽然历史上她给人的印象是武功卓著而略输文采,但是它有着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长处,并将其融汇进本民族传统中的特点。满族的民族文化,就是带有这种特点的文化;我们要谈的满文诗,也就是带有这种特点的历史文学的典型。 满文诗的创作高潮是在清代前期,从皇帝、官僚到文士、兵丁都有作品流传下来。顺治、康熙、乾隆等几位著名的皇帝,不但政绩显赫而且文学亦见优长。尤其是乾隆帝,他那为数众多的御制诗赋可谓集满汉合璧韵文之大成。其中的《盛京赋·颂词》,就是乾隆帝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