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柯云 《文史春秋》2003,(3):41-41
大将陈赓身经百战,乐观豁达,这是军界有口皆碑的,然而他也有号啕大哭之时。说来还是一段奇闻。1935年8月21日,红军右路军由杨成武率领的先头团,顶着刀砍般的北风,翻过了雪山毛儿盖之后,又马不停蹄向草地进发。据当地老百姓说,草地环境更为恶劣,多是泥沼,弄得不好,眨眼间连人带马陷入泥中还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因此,人们称它为魔地。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红军指战员一面小心行军,一面作极坏的准备。腿部受伤的干部团团长陈赓,进入草地时,可以说已是精疲力尽了,但他还是拒绝担架,坚持自己走路,牵着一匹疲惫不堪的战马,咬着…  相似文献   

2.
陈赓同志是我军一位智勇双全的高级将领,他在党内军内和人民群众中是久负盛名的将军。由于他曾受党的委派从事白区工作,与国民党上层人物和社会上层人士打交道,其机智勇敢,威武不屈的大将风范,十分富有传奇色彩而被广泛传颂,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1961年3月,陈赓大将因病逝世,永远离开了我们,迄今已有四十多年了。人们不禁为失去一位智勇双全,战功卓著,襟怀坦荡,为人正直,待人谦虚而热情,遇事果断,勇于承担责任的领导者而悲恸与惋惜。他那平易近人的作风,生动风趣的谈吐深深印刻在我的心中,值陈赓大将百岁华诞即将来临之际,倾诉自己对他深…  相似文献   

3.
陈赓(1903—1961)是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1903年2月27日诞生在湖南省湘乡县,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作战。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途中在贺龙部任营长。1928年起,在上海参与主持中共中央特科情报工作。1931年9月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团长、师长。1932年因负伤到上海就医,曾向鲁迅介绍鄂豫皖红军斗争事迹。1933年3月被捕,经中共和宋庆龄等营救脱险,后去…  相似文献   

4.
陈赓的幽默     
江怀  周洁 《文史春秋》2004,(12):47-48
吃西餐。1927年8月,陈赓参加了南昌起义。在会昌的一场战斗中.陈赓左腿中弹,他以血涂抹一身,诈死躲过了敌人的搜捕。党组织安排警卫员卢冬生陪他到香港治伤,而当时香港当局正在缉捕从内地跑出来的红军。医院不敢收治枪伤病人,到街上又遭巡捕驱赶,陈赓和卢冬生一时无立足之地。见马路中间有个厕所.  相似文献   

5.
1955年的一天。纽约。美国中央情报华裔特工余正坤,在他的宽大写字台前例行公事般地翻阅着每天一摞的报纸。突然,他的视线定格在一张熟悉的照片上——此人目光炯炯,身穿将军礼服,胸前佩戴着一级八一勋章,肩扛大将军衔,好不威风。“陈赓!”无须细看照片下的文字说明,余正坤已脱口而出,如烟的往事一幕幕浮现,余正坤仿佛又  相似文献   

6.
陈赓入滇     
黄禹康 《文史春秋》2007,(12):45-51
陈赓,这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名字,无论是在天上敌机轰炸、地下围追堵截的长征路上,还是在战火纷飞、枪林弹雨的抗日战场上,他都留下了许多惊险传奇的故事。1949年,在隆隆的开国礼炮声中,他又披着弥漫的硝烟,驰骋到祖国西南边疆——云南省。在这里,他豪迈地谱写出了平定边防"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篇章。  相似文献   

7.
陈赓是黄埔军校的“老资格”,他的名字为国民党军队黄埔系将领所熟悉,他那传奇式的战斗经历也曾在黄埔军校军人中广泛流传。全国解放后,陈赓在北京定居,虽然工作异常繁忙,晚年身患重病,但他还念念不忘往日的同窗旧友,花了不少精力和时间,热情地接待他们。  相似文献   

8.
苏策 《百年潮》2000,(8):37-42
一1926年9月,陈赓接到党中央的通知,秘密离开广州,经上海到苏联去学习保卫工作,到1927年2月重新回到上海时,在广州誓师北伐的国民革命军已经顺利地打到了长江流域。陈赓到了上海,周恩来等人领导下的上海前两次起义,他没有参加上,却为第三次  相似文献   

9.
“是夜,陈赓率十万大军刚到河边,突然狂风大作,河水咆哮如雷,一条金色蛟龙从惊涛中涌现,陈将军一声令下,十万健儿跃上龙背飞抵南岸。这阵势,吓得蒋军目瞪口呆,一个个乖乖地当了俘虏……”。  相似文献   

10.
1950年夏,时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的陈赓,正率军在广西、云南清剿国民党残匪。而在邻邦越南,法军正加速发动对越南的侵略,越南将有亡国危险。越共领袖胡志明决定向中国搬救兵。他不顾个人安危和长途跋涉之苦,穿越原始森林,徒步行走17天,秘密来到中国。中共中央联  相似文献   

11.
孟红 《文史博览》2013,(3):26-26
传说陈赓一怕廖仲恺,二怕彭德怀。真怕假怕不知道,可彭德怀的脾气一上来的确令人生畏。有一桌饭,差点吃得彭德怀大发雷霆。  相似文献   

12.
李从德 《文史月刊》2002,(10):25-26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8年浴血奋战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可是好景不长,阎锡山不费一枪一弹,从日本人手中接管了赵城县城,并与日本人合谋进攻解放区。  相似文献   

13.
王谦 《文史天地》2008,(6):21-25
对革命与对爱情的忠贞,二者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这样崇高的情感,恐怕是时下那些醉心于浅俗的爱情歌曲者所无法理解的。  相似文献   

14.
1949年4月20日,我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向盘踞在江南的国民党军队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攻势。为了确保四野寻歼盘踞在湘鄂赣地区的白崇禧集团,中央军委电令从九江以东渡江的我二野四兵团(陈赓兵团)暂归第四野战军司令林彪指挥,全兵团沿浙赣线向西进击,拊白崇禧集团之侧背,配合四野主力全歼该敌。  相似文献   

15.
1949年4月20日,我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向盘踞在江南的国民党军队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攻势。为了确保四野寻歼盘踞在湘鄂赣地区的白崇禧集团,中央军委电令从九江以东渡江的我二野四兵团(陈赓兵团)暂归第四野战军司令林彪指挥,全兵团沿浙赣线向两进击,拊白崇禧集团之侧背,配合四野主力全歼该敌。  相似文献   

16.
柯云 《文史博览》2005,(6):48-49
1950年夏,时任西南军区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的陈赓,正率军在广西、云南清剿国民党残匪的战斗。此时,越共领袖胡志明决定向中国搬救兵。他不顾个人安危和长途跋涉之苦,穿越原始森林,徒步历行17天,秘密来到中国。  相似文献   

17.
<正>读了本文,只能赞叹:陈赓,大义凛然的伟大战士!1924年5月,21岁的陈赓来到广州,顺利考入黄埔军校,由此开始了他作为一名职业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军旅生涯,也拉开了他与蒋介石之间"谜"一样的交往序幕。  相似文献   

18.
邸延生 《神州》2008,(1):80-83
1947年,国民党派兵大举进犯我陕北解放区,毛泽东和党中央撤出了延安,在陕北一带与敌人周旋。面对胡宗南和阎锡山两路人马夹击的严重局面,毛泽东一度决定调陈赓的四纵西渡黄河,回师陕甘宁。陈赓大胆直言,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毛泽东虚怀若谷,欣然采纳了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郝利增 《百年潮》2013,(10):30-33
陈赓就任筹委会主任 2013年9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技术学院即哈军工建院60周年纪念日。  相似文献   

20.
(一)1949年春天,随着辽沈、淮海、平津诸战役的伟大胜利,我军消灭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解放战争已进入战略追击阶段。为了适应战争形势与战略任务的需要,当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整编。二野四兵团由陈、谢作战集团编成,中央军委任命陈赓为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