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很难想象,诺贝尔奖获得者会在战场上拼杀。其实不然,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曾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当然这都是他们获奖之前的事情。成名后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战争武器的研制者,间接参加了战争。20世纪40年代的"曼哈顿工程"就是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因斯坦发起,并由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完成制造原子弹的工程……  相似文献   

2.
杨柳 《文史月刊》2010,(12):32-33
<正>人们很难想象,诺贝尔奖获得者会在战场上拼杀。其实,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曾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当然,这都是他们获奖之前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诺贝尔奖一直是中国人的心结,诺贝尔奖颁发到现在100多年了(诺奖始于1901年12月10日),中国国籍的人一直没有获得过这个被称为人类文明史上最高荣誉的奖励,  相似文献   

4.
王尚 《世界》2004,(8):68-69
利物浦大学是英国第一个“红砖”大学,拥有100多年的历史。从它的校园里走出了英国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随后产生了七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它创立了足球研究中心,开设了足球MBA课程。它成立了流行音乐研究所,是世界上惟一开设音乐产业课程的学校……  相似文献   

5.
正该奖项已成为科学界最受追捧的第二大奖每年10月,是全球科学家和科学爱好者最兴奋的日子,因为诺贝尔奖。但是你知道吗?还有一个更有趣的奖项——"搞笑诺贝尔奖"。英国《泰晤士报》称它是继诺贝尔奖之后,科学界最受追捧的第二大奖。有什么软件能测出是猫在敲键盘;疼痛的时候看到难看的画,会不会加深痛感;看到别人在等着自己的  相似文献   

6.
曾有人问他学习经济学的最大遗憾,他回答说:"不能获得诺贝尔奖。"当时,经济学尚未设立诺贝尔奖。1970年,这位大师终于一偿夙愿,成为首位获诺贝尔奖的美国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2015,(8)
<正>诺贝尔奖自1901年首次颁发以来,能够获得这一科学界的殊荣成为了众多科学家的期望。而如果一位科学家能够两次摘取诺贝尔奖桂冠,在很多人的眼里,他将与传奇划上等号。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是继玛丽亚·居里、莱纳斯·鲍林、约翰·巴丁之后,第四位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8.
正诺贝尔奖牌不但价值连城,而且非常有收藏和纪念意义,对于许多科学家来说,诺贝尔奖是他们一生都在追求的目标。可是,就是这样珍贵奖项的奖牌,竟然还有人把它用王水(又称"王酸""硝基盐酸",是一种腐蚀性非常强的液体)溶解了,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做实验还是恶作剧?1940年4月,德军占领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此时,在玻尔实验室里,一群科学家正紧张地盯着两枚诺贝尔奖牌讨  相似文献   

9.
伍俊东 《风景名胜》2012,(11):170-171
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诺贝尔奖为什么会诞生在斯德哥尔摩?而且持续上百年?我想,那是因为对人类文明至高成就的褒扬,需要一种恰当而持久的安置……  相似文献   

10.
李捷 《文史月刊》2012,(2):65-65
美国作家赛珍珠(1892—1973),一生以中文作为母语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包揽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性。赛珍珠出生不久就随父母来华,在苏赣等地生活工作了近40年,熟谙中国文化。她第一个用英文翻译《水浒传》这部巨作,  相似文献   

11.
有人曾问他:为何你一直与诺贝尔奖无缘?张五常笑道:“我的11个朋友都得了诺贝尔奖,就剩下我一个了,可能我太厉害了吧!”典型的张式回答  相似文献   

12.
视野     
《南方人物周刊》2012,(34):15-15
搞笑诺贝尔奖俄罗斯工程师伊戈尔·彼得罗夫将没用的炸药制作成微小的钻石,从而获得“2012年搞笑诺贝尔和平奖”。“搞笑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于9月20日在哈佛大学的桑德斯剧院举行,授予那些“开始引人发笑,后来发人深思”的科学成就。  相似文献   

13.
与体育奖和电影奖之类的奖项相比,诺贝尔奖至少在我国的舆论界确实显得冷清。当一个歌星的出场费达到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时,本文的评说难道不值得深思么?  相似文献   

14.
"剥下建筑的各种虚幻外皮,使其最本质、同时也是最高贵的要素裸露出来,祖索尔重申了一个建筑师在这个脆弱的世界上不可替代的位置。"5月29日,素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颁奖仪式将在阿根廷的  相似文献   

15.
新知广场     
越出名越长寿这里有三位老人:川端康成,73岁;爱因斯坦,76岁;弗里德曼,94岁。请注意其中的相同点,他们都是诺贝尔奖得主,他们都很长寿。英国华威大学奥斯瓦德教授的最新科研发现,荣获诺贝尔奖的学者,赢得的不仅是丰厚奖金和荣誉光环,还有多出近两年的寿命。1901年至1950年间,获诺贝尔奖提名的524名科学家,平均寿命为76岁,但获奖者的平均寿命比仅获提名者高出1.4年。他在研究报告中称,社会地位到底如何影响健康,目前尚无定论,但是很明显:社会地位越高,越能益寿延年。  相似文献   

16.
莱顿大学     
英子 《世界》2004,(11):74-75
它是荷兰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它的形象是在战争中造就的;它最早开设了人体解剖课,拥有荷兰惟一的中文图书馆。这里走出了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洛伦兹曾在这里求学,爱因斯坦在这里担任了26年的客座教授,这里有世界上第一座低温物理实验室,拥有顶级的医学研究中心,诞生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心电图仪,将近500年悠久历史的——  相似文献   

17.
历史对于未来,永远是财富。方志就是这种财富的载体之一。 诺贝尔奖金宣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到孔子的思想中去吸取精华。”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智高才殊的顶尖人物,他们并非要临摹孔子的言行,而是要借用孔子思想炼铸出的千古不朽的公理与公例。  相似文献   

18.
杨振宁老了     
近日,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广州作了一场名为《怎样评价中国高等教育》的学术报告。他称,清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要比哈佛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平均素质高,他表示,以中国目前的国情来看,最需要的是任天堂和盖茨这种会赚钱的人才,拿一两个诺贝尔奖并没有什么用处。(3月15日东南快报)  相似文献   

19.
杨振宁博士的亲情文/@@肖力(安徽合肥)编者按: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被世界上认为是与爱因斯坦、牛顿齐名的科合家,现实生活中的杨振宁博士又是如何呢?请看来自杨振宁博士邻居家小姑娘的陈述--1994年新年伊始。一尊铜像在中国著名学府...  相似文献   

20.
速写     
杨振宁:驳斥“老夫少妻不浪漫”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与翁帆的结合,因两人相距54岁而轰动一时。台湾驻港机构、光华新闻文化中心主任路平近日在《亚洲周刊》上就此发表文章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