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硕 《神州》2013,(2):1-1
以书画闻名于世的郑板桥同时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文学家。他的身世命运与唐代大诗人杜甫颇为相似。郑板桥也十分推崇杜甫。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杜甫的诗学观,其诗作也自觉地学习杜诗,读其诗者不难发现,无论题材内容还是形式风貌,郑板桥的诗作都深受杜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浣花溪水从堂外蜿蜒东流,两岸树木葱茏。远眺高楠翠竹掩映着青瓦突檐;近观则祠舍窗明几净,珠椟生辉,于恢宏、古朴中极富诗情画意。每日,来这里游览的人群如织,或观看陈列,或吟诗论句,怀念唐代大诗人杜甫,想像唐代草堂的风格面貌。  相似文献   

3.
张佳 《文史月刊》2011,(6):18-18
公元770年,大诗人杜甫乘船在湘江一带飘泊时,突然遇到洪水暴涨,被阻滞于来阳县(今属湖南省)境内,并且断了粮。老诗人一连好几天揭不开锅,来阳县聂县令得知,派人送去许多牛肉白酒,杜甫十分高兴,饱餐之后,当即写了一首五言长诗十三韵,作为答谢。可是很不幸,没几天,杜甫竟突然去世了,年仅59岁。  相似文献   

4.
杜甫在新津     
公元760年暮春,草长莺飞,树绿花红。在成都浣花溪西头、百花潭北面,49岁的杜甫带领妻子和七八岁的女儿像飞鸟语燕忙碌筑新巢,靠朋友亲戚的鼎力帮助,依着一棵二百年的楠树,很快地用茅草盖起一座自家的背向锦城的小巧玲珑的草堂,结庐锦水边,安居下来。从此,这座朴素简陋的草堂,就成为中国学史上的一块圣地了。  相似文献   

5.
杜甫与草药     
江娜 《文史月刊》2012,(4):60-60
杜甫以诗闻名于世,后人称为“诗圣”,其实杜甫与药物也打了一辈子交道,采药、种药、洗药、卖药,从没消停过。这一方面因为他自己是个“药罐子”,身子骨多病,时不时的需要“来两付”,买不起药,只好自己动手了。另一方面也是为清贫的生活所迫,卖药的钱好歹还能养家糊口。  相似文献   

6.
杜甫在同谷     
生为陇人,看惯了黄土高原的旱渴苦焦,乍到陇南,恍然有身临江南水乡之感。但陇南的秀丽之中,又分明比江南多了一份刚峻。出成县县城,向东行40余里,有一处飞龙峡,两岸峭壁欲崩,令人骇然。西边的石壁上,则历历可见古人修栈道时凿出的一溜凹坑。不知什么年月崩落到谷底的乱石,大如民房,累累堆积,把个峡口塞得严严实实。  相似文献   

7.
古代文人墨客为他人属文作画,事毕往往受到对方的酬谢,这种馈赠性的财物,文人间俗称“润笔”。润笔的多寡常因属文者的身份、文学修养以及馈赠人的家资状况,差异颇大。达官贵人索文付润笔可以一掷千金;吝啬鬼求文后却一毛不拔,由此古今文坛演绎出许多悲喜剧。  相似文献   

8.
杜甫与草堂     
杜甫712-770,字子关,生于河南巩县瑶湾,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并称唐诗代表的“双子座”。其诗作甚多,今存1400多首。代表作有“三吏”、“三别”、“兵车行”等。  相似文献   

9.
盐关与杜甫     
公元759年初冬,诗人杜甫结束了他在秦州(今甘肃天水)的“百日孤独”之后,经赤谷,穿铁堂峡,向南到达同谷(成县)盐井。盐井,就是今天甘肃陇南礼县的盐关镇。  相似文献   

10.
聂石樵 《古籍研究》2002,(1):56-57,65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一:《杜子美集无遣忧》:“余家有唐顾陶大中丙子岁所编《唐诗类选》,载杜子美遣忧一诗云:‘乱离知又甚,消息苦难真。受谏无今日,临危忆故臣。纷纷乘白马。攘攘著黄巾.隋氏营宫室,焚烧何太频?’世所传杜集,皆无此诗。  相似文献   

11.
杜审言与杜甫之间的诗学渊源关系,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杜审言对杜甫的影响是重大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诗艺的影响,二是性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杜甫的诗歌是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泣的诗歌,被公认为“诗史”,其诗歌不仅涉及国家的大事,还触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杜甫对一切和其它有关事物的仁者之心和高度责任感,也就反映出了他诗歌中的那种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3.
谭特立 《文史天地》2003,(10):42-44
俗话说,儿子生下来是自己的,“父望子成龙”,这是人之常情。古今诗人有关儿子的诗,无论夸奖、勉励、责备、指教……都蕴藏着伟大的父爱,兹辑一束,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晚唐的李商隐写了不少的咏物诗,无独有偶,盛唐时代杜甫也有不少咏物诗。笔者研究发现,从李商隐的咏物诗窥视其学杜之痕迹,也是一个很好的角度。通过杜甫,李商隐二人咏物诗的比较,可以看到两人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的差异,也可看到从盛唐到晚唐诗风的走向。  相似文献   

15.
从746年到755年,杜甫-在京城长安“漂”了近十年。 在盛世的唐代、繁荣的长安,已是“而立之年”的杜甫带着一家老小,始终应试不第、干谒不遇、献赋未果,生活处处充满艰辛。  相似文献   

16.
《湖南文史》2013,(12):32-33
民间多把姐妹们的丈夫俗称为“一担挑”,而书面语言则雅称为“连襟”。  相似文献   

17.
杜甫一生命运坎坷体弱多病,消渴症是其最严重的疾病。消渴症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肺疾、脚疾甚至于眼疾、耳疾、手疾、头风等相互作用,加剧了杜甫的病情。而他消渴症的起因主要是生平凄惨穷困、饮酒无度和个人性格急躁,也正是这些原因使其消渴症愈加严重。  相似文献   

18.
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诗圣杜甫流寓蜀中近四年的故居。1962年,国务院公布成都杜甫草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发掘这块文化圣地的文化资源,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落实贯彻成都市委、市府2003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杜甫草堂水环境综合一  相似文献   

19.
偷儿、乞丐问题成了当下城里人关注的一个热点。春节期间我不想掺和过于沉重的话题,闲翻《稼轩词编年笺注》,却读到了辛弃疾叙及偷儿的—首词。题为《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下阙云:“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你看,辛弃疾特意去巡阅他家的山园,恰巧撞见孩子们来偷刚刚成熟的梨枣。这些小子肯定是专程来偷的,他们不是随地捡石子土块击打,也不是随手折来树枝做工具,而是带着长长的竹竿,显然有备而来嘛。但辛弃疾不管孩子们是出于充饥还是嘴馋的缘故,并不生气,倒生怕旁人多事惊吓他们,使之仓皇逃逸;“老夫…  相似文献   

20.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人类的最初发祥地——河南形成了独特的中原文化。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生活的人们,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性格特征,青少年时期的文化熏陶,培养了杜甫的务实、豪侠的人格品质。这种完美的人品,直接影响着他的诗作,对于国家前途、社会现实和普通民众命运的深切关注,形成了他的诗作风格。中原文化哺育了杜甫的人品,也哺育了他的诗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