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洪泉 《文史天地》2014,(10):62-66
正1894年,清朝光绪二十年,日本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这一年是中国干支纪年的甲午年,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为中日甲午战争,日本人则称之为日清战争。甲午战前,中国以"求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已经进行了30多年,综合国力有所提升,国际形象相对改观,民族自信心也随之大为增强。因此,在战前和战争初起时,国内的主战派对"蕞尔小邦"的日本全不放在眼里,国际舆论亦多有认为中国可能是战胜者。然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事变是当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一场新侵华战争。日本妄图以武力制造地方“事变”的模式,肢解、蚕食中国,达到灭亡中国的目的。从此,中日两国进入了长达十五个年头的战争时期。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九一八事变,引起了中国、日本乃至于世界历史进程的巨大变化。中国历史出现了新的转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国内阶级矛盾逐渐居于次要地位,终于形成了第二次国  相似文献   

3.
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采用天皇制与武士道相结合的政体,为后来走上军国主义侵略道路埋下了祸根。丰臣秀吉等提出攻略台湾、朝鲜和侵占中国为主的“大陆政策”,遂不断发动侵华战争,日本靠侵华战争而成为“暴发户”。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而全面侵华战争,进而发动太平洋战争,企图以“南进”的胜利来压迫中国屈服,中国的持久抗战...  相似文献   

4.
日本帝国主义在60年前发动的侵华战争及其后来演变的太平洋大战,说到底是场经济战。因为其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还在经济实利,攫取中国乃至东太平洋诸国广阔的土地,丰厚的资源,广大的市场和充足的劳力;而现代战争本身也不仅是军事实力和政治实力的较量,更是双方深层次的经济实力的较量。  相似文献   

5.
1894年秋,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宫中顾问官兼帝国博物馆总长九鬼隆一将他起草制定的《战时清国宝物搜集方法》,呈给日本政府,该计划经天皇同意,派发给海陆军将领。从此,在之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项针对中国国宝文物的大规模掠夺持续不止。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这项计划肆无忌惮地走到台前。在中国的学界,一场保卫古籍文物的战争秘密而艰难地打响了。  相似文献   

6.
日本“原子弹文学”述略刘光宇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使亚洲乃至世界人民蒙受了一场浩劫,同时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时,美国先后向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这固然加速了战争的结束,但也给广大无辜的日...  相似文献   

7.
日本在中国发动日俄战争的若干问题大连大学杨惠萍日俄战争,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日本挑起日俄战争是突发的吗?怎样认识日本取胜实质是后勤保障的胜利?日本发动此次战争给中国带来多少灾难?都是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一日本挑起日俄战争是蓄谋已久的。1895年日本...  相似文献   

8.
一、历史认识问题对中日关系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中日间的历史认识问题即中国和日本关于发生于20世纪30~40年代的中日战争在认识上的纷争问题.相对于日本来说,那是一场在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驱使下进行的侵略战争,相对于中国来说,则是一场自卫性质的反抗侵略的战争;日本是战争的加害者一方,中国则是战争的受害者一方;战争最终以日本侵略的失败和中国反抗侵略的胜利而告结束.   ……  相似文献   

9.
甲午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1894年,日本帝国主义趁朝鲜东学党起义,出兵侵占朝鲜,并于7月对中国海陆军发动了突然袭击。8月1日中日正式宣战后,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中国海陆军连连受挫。10月,日寇又分陆海路进攻中国东北,连下九连城和安东城(今丹东)。10月24日,日军在大连庄河市花园口海岸登陆后,一路狂轰滥炸、烧杀掳掠,连下金州城和大连湾炮台等,并于11月21日攻陷军事重地旅顺城。攻陷的当日,日军统帅山地元治便下达了“屠城”的命令,于是一场惨绝人寰的、毁灭人性的大屠杀开始了。  相似文献   

10.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是为了攫取各种利益,面对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残暴的日本侵略军不惜采取世界战争史上最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觉醒与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研究综述施亚英1894年7月(光绪20年6月),日本发动了一场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1894年时值农历甲午年,故史称“甲午战争”。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00周年,值此纪念之际,笔者试对我国史学界有关的研究情况作简要综...  相似文献   

12.
张宪文 《民国档案》2005,(3):131-134
一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东北沈阳地区挑起事变,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由局部地区蔓延到全国,先后经历了14年。中国人民虽然经过艰苦卓绝的武装反抗斗争,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但是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它不仅对中国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延缓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本刊启示     
王真 《民国档案》2000,(3):83-83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其实质是国力特别是经济力的较量。发展自己的经济力,削弱敌方的经济力,便成为交战国重要的经济战略?本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同样是以这一经济战略为依归。以往对战时中日经济关系的研究,着重于日本对华经济资源的掠夺,而忽视其削弱中国国力的一面,没有把对日本的经济行为研究和战略行为研究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简明中国银行史(四)王一成,达津(三)日伪银行的活动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9月18日在东北公开发动了侵华战争,在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纵容下,日本迅速占领了东三省,扶植起伪“满洲国”。1937年7月7日,日寇又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把侵华战争扩大到中国关内...  相似文献   

15.
日本军部、内阁与“九·一八”事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当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重大国际事件,从此,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是怎样发生的?在这一事件中,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如内阁、军部都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在国内外史学界存在着不同认识。 “九·一八”事变是一场阴谋策划的不宣而战的侵略战争,有不少见不得人的诡计,为了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由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大量中国民众为躲避战乱,被迫背井离乡,从而引发了中国现代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人口迁移。这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也深深影响了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对于这次影响深远的大规模人口迁移运动,目前学术界还缺乏系统深入研究。正是由于这  相似文献   

17.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卢沟桥挑起事端,由此迅速启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的机器,这是日本长期推行侵华政策的结果。在完成侵华战争全面发动的过程中,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就侵华战争的规模有过分歧,而在战争目标的提出、实施和升级方面意见却是一致的。以往,日本学者重视分歧的一面,中国学者则强调一致的一面,对日本战争目标的研究却往  相似文献   

18.
文史精华     
日本在1937年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中国人民一场空前的大劫难。战后中国政府主动放弃了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但并未放弃民间索赔的权利。60多年来日本国内否认日本侵略罪行的浊流不时泛滥,激怒了中国的战争受害者,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他们毅然走上了民间对日索赔的道路,开始了长期的艰难的跨国诉讼。详  相似文献   

19.
诺门罕战争亦称诺门坎事件,是1939年5月4日到9月16日在今中国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一带以及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拉哈河及其支流胡鲁斯台河两岸进行的一场战争,参战双方为日本、伪满洲国军队与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军队.这是一场局部的立体化战争,以日本军国主义遭到惨败而告终.这场战争爆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正处于日本加紧用兵中国华北、华中并向华南逐步推进时期,处于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中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20.
抗战前国民政府经济备战的军事价值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燕萍 《民国档案》2003,20(4):116-120
经济是战争的基础 ,没有现代化的工业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国防 ,也不可能打赢现代战争。抗日战争是一场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现代战争。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中日两国军事力量的较量 ,也还是两国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的较量。 2 0世纪 3 0年代的中国 ,不仅在军事上 ,而且在经济上都与日本存在很大的差距 ,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虎视眈眈已久 ,中国绝不可能等到自己的经济发达了再与日本对抗 ,而必须在日本的步步紧逼下作出自己的回应。从 1 93 1年九一八事变至 1 93 5年华北事变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步步升级。中国人民一致呼吁和强烈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