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国时期,环乐清湾地区出现了一批碉楼,其中部分碉楼带有外悬的垂直射击构造。这种构造有的在碉楼的外观上显示出凸鼻的效果,进而分离出人面碉楼的分支。这个分支在玉环表现得最为明显,出现了三座不同象形程度的人面碉楼,陈凤祥人面碉楼是此类象形建筑的一种初级形式,陈正亚人面碉楼是一座具备眼、鼻、口等三个主要元素的人面象形碉楼,潘万周人面碉楼的象形程度就非常高了,是人面碉楼的典型建筑。  相似文献   

2.
由于历史的原因,关于碉楼的记载太少,因此,我们很难准确地了解历史上马尔康地区碉楼的情况。我们收集到的英国人拍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马尔康碉楼的图片资料,使我们对碉楼的早期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开平市现存碉楼1456座,堪称世界上最大的碉楼“博物馆”。这些碉楼,最低的有三四层楼高。最高的有八九层楼高,多为单家独座,也有两座连在一起的。在碉楼较为集中的塘口、赤坎两镇,每条村庄,少则一座,多则五六座。开平市不但现存碉楼多,而且款式繁多,有中国传统式的,有中西合璧的,有古罗马式的,有欧洲式的,有十六世纪英国式的,有德国式的,有别墅式的,有庭院式的,有教堂式的,比较全面地融汇了世界各国碉楼(堡)建筑的精华。  相似文献   

4.
陈一鸣  曾年 《华夏地理》2007,(7):174-191
看碉楼的最佳方式是不期而遇。你从广州出发,对前方茫然无知,驱车开往西南。一个半小时之内,满目都是乡村景象,养眼是肯定的,不过也着实没什么特殊之处。到了开平地界,一幢幢模样各异的楼房将跳进你的视野。乍一看,有的像欧洲古堡,有的像教堂,更多的是“四不象”。那些古怪的楼房,似乎从欧美各地腾云驾雾而来,偶然飞落此地,而当地百姓早已司空见惯,视为当然。绝大多数楼房早已人去楼空,到夜晚影影绰绰,诡异非常。细看之下,它们还是有共同点的:楼体到处都有枪眼,无论你站在楼前何处,都会感到枪口正悄悄地指着你。[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开平兴建碉楼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据说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鼎盛时期,开平的碉楼达到三千多座,碉楼成为开平华侨家园的守护神。开平碉楼实在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课题”,它的存在,无疑成为令我们尊崇的庞大的文化殿堂。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用现代人的眼光来观看它呢?  相似文献   

6.
据说历史时期开平有3000多座碉楼,现存还有1833座,集中分布在潭江冲积平原的塘口、百合、赤坎、蚬冈、长沙五镇。开平也因此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碉楼之乡”。碉楼建造的最初是因当地民众防匪防洪的需求而兴起,后来又成为一种攀比炫耀的工具。从建筑材料来看,碉楼可以分为石楼、夯土楼、砖楼、钢筋混凝土楼四大类、在使用功能上,又有众楼、居楼和更楼之分。碉楼的兴衰同时也反映了当地华人华侨的兴衰,是本地乡土建筑和外国文化互相吸收、融合的结果。在开平村落中,中西合璧的碉楼不仅仅是守护家园的防御设施,也成为村民优化环境景观的“工具”。在平原地区的很多村落,它高高耸立的楼体被借用为“靠山”,以实现“背山面水”的理想格局,同时,向上发展的碉楼与低矮的民居结合,还使村落的天际轮廓线高低错落,起伏变化,节奏缓急交错,有张有弛,富有韵律感。碉楼是形成开平村落立面生动活泼的关键要素,是开平村落的聚焦点。开平碉楼与村落作为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三门里村落、自力村村落与方氏灯楼、锦江里村落、马降龙村落群等四个提名地,经历了八年艰辛的申遗之路.  相似文献   

7.
谭庄 《旅游》2000,(7):17-17
位于珠江三角西部的开平市,是个著名的侨乡。那里碉楼林立,星罗棋布,全市共有一千四百六十幢碉楼,平均每一个村庄都有一座碉楼,有的村庄有几幢碉楼,甚至整个村庄均由碉楼组成。这些碉楼当地人称炮楼,其建筑和装饰艺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带有浓郁的欧美风格,大约有一百多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24年前,一个初中生利用家里的简陋照相机第一次走进开平乡村,拍摄碉楼,从此,他与碉楼结缘,用相机记录下碉楼变迁的风云。[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碉楼守望者     
在开平,大部分碉楼都已人去楼空,只有很少一部分有人居住。那些执著地守望着碉楼的人,延续的是今天碉楼人家对家族情谊的珍惜和对沧桑历史的坚守。  相似文献   

10.
赵浩男 《区域治理》2022,(3):217-220
开平碉楼作为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较为特殊的存在,是特殊的社会背景和移民文化交织的产物.开平碉楼集防洪防涝、居住、抵御外敌于一身,其发展历程,不仅仅是建筑本身功能上的逐步优化,而且凝聚了西方建筑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成就,形成了它独特的艺术性.开平碉楼既是中国传统碉楼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又是西方文化与当地文化水乳交融的...  相似文献   

11.
碉楼情结     
王永强 《中华遗产》2007,(6):154-154
他们说:“凡是热爱碉楼的人,都是我们的朋友。”这虽是一句极其感性而又普通的话语,但却蕴涵了他们对碉楼的拳拳赤子情怀。4月的南国,我受邀和《中华遗产》的周一渤一起走进心仪和敬慕的碉楼村落,座座碉楼古老沧桑,影射出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典型代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平的1833座碉楼和近3000座村落中,哪些才能够典型地代表亦中、亦西、亦土亦洋的开平碉楼与村落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呢?应该:充分体现“开平碉楼与村落”项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全面涵盖它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典型展示其景观特征,还必须得到民众的公认与支持。依据这些原则,三门里村落,自力村村落与方氏灯楼,锦江里村落和马降龙村落群,组成了“开平碉楼与村落”这一遗产项目。  相似文献   

13.
马尔康直波西碉楼是川西藏族松散石砌高耸碉楼的典型代表,通过采用测角测距法和三维模型法两种倾斜测量方法,最终确定了西碉楼总高40.575米,倾斜方向107°22′(东南17°22′),总偏移1.889米,整体倾斜率为46.57‰。与规范允许倾斜率(4‰)相较,西碉楼倾斜率严重超限。采用综合工程地质勘察定性分析和建筑结构力学定量计算方法,确定了碉楼倾斜的首要影响因素为不均匀沉降,其倾斜变形加剧的重要诱发因素为地震和风雨作用,明确了直波西碉楼倾斜发生发展的机理,为类似松散石砌高耸建筑物的倾斜成因机理研究和纠倾加固设计提供了技术思路和系统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遗产》2007,(3):36-51
在开平的1833座碉楼和近3000座村落中,哪些才能够典型地代表亦中、亦西、亦土亦洋的开平碉楼与村落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呢?应该:充分体现“开平碉楼与村落”项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全面涵盖它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典型展示其景观特征,还必须得到民众的公认与支持。依据这些原则,三门里村落,自力村村落与方氏灯楼,锦江里村落和马降龙村落群,组成了“开平碉楼与村落”这一遗产项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李玉祥 《旅游》2012,(6):16-21
开平碉楼自2007年被联合国授予世界遗产后,近些年来,开平的知名度愈来愈高了。特别是姜文的《让子弹飞》更是让碉楼火了一把,王家卫的影片《一代宗师》也在开平拍摄了好几年,近期也快杀青了。算起来竟然有11年没来开平了。  相似文献   

16.
张慧婕 《旅游纵览》2013,(8):172-173
开平碉楼的成功申遗与一系列保护性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密不可分,本文对开平碉楼的相关保护性规划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目前保护性规划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规划的相关建议,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开平碉楼的相关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经历了8个年头。由最初主要是政府的决策,变成了今天全开平100多万海内外乡亲的共识,只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实在不容易。”开平市碉楼与村落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谭伟强说:“在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历史上,开平碉楼是惟一一个由县级市独立策划、操作并独立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霍巍 《山茶》2011,(7):114-121
进入川西北高原的崇山峻岭之中,最引人瞩目的景观,也许莫过于高耸在山谷之间的座座碉楼了。这些完全采用石板和石块层层累砌起来的碉楼形态各异,八角、六角、四角……有的高达数十米,在其分布最密集之处,犹如一片石砌的森林直指蓝天,分外壮观。然而,千百年来笼罩在碉楼之上的层层神秘面纱,却始终没有被彻底揭开。  相似文献   

19.
史诗永远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平大地上那片兀然林立、千姿百态的碉楼,展示着一段苍凉的悲歌人生和梦幻历史。这部凝固的华侨史诗的缔造者,有着一个慷慨悲凉的名字——“金山客”。那些悲喜交加的人生故事,那些可歌可泣的风雨岁月,那些不屈不挠的历史轨迹,都被刻进了碉楼的每一块砖石。开平碉楼,期待着一顶桂冠——世界文化遗产,将这部史诗向世界诉说……  相似文献   

20.
开平碉楼与村落在建筑、规划和景观设计等方面,既是自古以来一种独特文化传统的延续,又是人类不同文明交融的美丽结晶,展现了不同文化价值的交汇以及岭南侨乡建筑和景观设计理念与实践的演变与发展。开平碉楼与村落是稻作文化区域历史上长期动乱的社会生活形态的见证和综合产物,也显现出传统乡村社会向近现代文明发展的进程以及移民文化的特殊历程。开平碉楼与村落最典型地代表着一种独具艺术风格、地域特色、时代标志和审美价值的建筑类型和乡村规划,展现了人类建筑文化交流与景观组合的一个杰出品类。别致、挺拔的碉楼与传统、质朴的村落、竹林、果园、山水和稻田,共同构成优美的文化景观,杰出地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