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据《旧唐书》卷158《武元衡传》载; 顺宗即位,以病不亲政事,王叔文等使其党以权利诱元衡,元衡拒之。时奉德宗山陵,元衡为仪仗使。监察御史刘禹锡,叔文之党也,求充仪仗判官,元衡不与,其党滋不悦。数日,罢元衡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始册为皇太子,元衡赞引,因识之,及登极,复拜御史中丞。按:这段引文,由于行文失当,措词疏误,以致文义相悖,读后使人颇生疑窦。因为据《旧唐书》卷15《宪宗本纪》云:宪宗继位以后,册立遂王李  相似文献   

2.
“始建国二年诏书”册所见诏书之下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近发表的额济纳汉简中,有一件“始建国二年诏书”册,①其内容涉及新莽分匈奴为十五单于、向边境大发兵、赦免罪徒等事,与《汉书》中《匈奴传》、《王莽传》之记载可相印证处颇多。该册书已残乱,但其下行文部分却相对完整,反映了这件诏书在西北边地逐级颁布的情况。现依据其  相似文献   

3.
徐霞客西行黔滇,由于日记散佚不全,其游屐所至,颇多存疑之处。其中主要是戊寅年(1638年)夏季由贵州亦资孔驿到云南广西府城(今泸西县城)的行止不甚了了。丁文江本及一九八○年本《徐霞客游记》(以下简称《游记》)都因而不能在细图中绘出霞客的这段游历路线,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本文试以《游记》为基本材料,对这个问题加以考证。一戊寅年五月初十至八月初六的日记俱佚失。《游记》的第一个整理者季会明认为:“此册正入滇之始,奇遇胜游,多在其中”“今唯义兴庠友曹骏甫处有之。”但是实际上曹骏甫抄本也  相似文献   

4.
《元史》卷91《百官七》之“岭北等处行中书省”条下载:“中统元年,世祖迁都中兴,始置宣慰司都元帅府。”而卷58《地理一》之“岭北等处行中书省”“统和宁路”条下载:“世祖中统元年,迁都大兴,和林置宣慰司都元帅府。”从行文及语境看,两处所言为同一史事。但世祖迁都之处却一为“大兴”,一为“中兴”,二者必有一误,现考订如下:元代称为“中兴”的地名有二:其一,河南江北行省境内之“中兴路”。《元史》卷59《地理二》“中兴路”条载:“宋为荆南府。元至元十三年,改上路总管府,设录事司。天历二年,以文宗潜邸,改为中兴路。”此处所载“中兴…  相似文献   

5.
笔者身边有中华书局标点本《二十四史》一套,遐时翻阅,偶有所疑,随手记下.今不揣浅陋,摘录其中12则,略陈愚见,以就正于方家.1.《汉书·田延年传》:宣帝即位,延年以决疑定策封阳成侯.(第3665页)按:“阳成侯”当作“阳城侯”,“成”乃“城”字音讹.阳城为“汉侯国,右汉省.在今河南汝南县界”.本书卷八《宣帝纪》本始元年载:“封……大司农延年为阳城侯”(第1册第240页),二年载:“大司农阳城侯田延年有罪,自杀.”(第1册第242页)并作“阳城侯”.又,卷十八《外戚恩泽侯表》也作“阳城侯”(第3册第695页).均可为证.  相似文献   

6.
《逸周书·克殷解》篇中有描述武王克商后革殷建周的一段文字 :及期 ,百夫荷素质之旗于王前 ,叔振奏拜假 ,又陈常车。周公把大钺 ,召公把小钺 ,以夹王。泰颠、闳夭皆执轻吕 ,以奏王。王入 ,即位于社 ,太卒之左 ,(晋孔晁注曰 :“执王轻吕当门奏 ,太卒屯兵以卫也。”)群臣毕从。①其正文中“太卒之左”一句 ,清儒及近人的诠释考辨歧义甚多 ,令人莫衷一是。俞樾据孔晁旧注推测 :此句有古人因误读而移句之处 ,不是“太卒之左” ,而应是“社之左”。经文本作 :“泰颠、闳夭 ,皆执轻吕以奏王太卒。王入即位于社之左。”入即位于社之左 ,言王位在社…  相似文献   

7.
王璟 《史学月刊》2006,(8):123-124
从有文字记录的历史来看,华夏音乐文明之初就伴随着与其他各民族音乐间的水乳交融,《路史·后纪》十三注引《竹书纪年》有云,“少康即位,方夷来宾,献其乐舞”;又《礼记·明堂位》云:“纳夷蛮之乐于大庙,言广鲁于天下也。”(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内部资料,第25页  相似文献   

8.
东汉冲帝刘炳是外戚梁冀立的一个襁褓皇帝,两岁即位,三岁卒,文献中记载他的年号为“永嘉”.永嘉元年系公元一四五年,次年即改元本初.永嘉这个年号,《后汉书》和《东观汉记》(武英殿聚珍本)两书的记载并无歧异,唯袁宏《后汉经》及“元嘉”,乃因“永”、“元”二字形似而误.至南宋时始有人提出“永嘉”当为“永憙”之误,史绳祖《学斋占毕》卷三记载说:  相似文献   

9.
《史学月刊》1988年第1期发表的张宏明《<金石录校证>标点辨误一例》,指出《金石录校证》卷十一“祖丁彝铭”中一段文字的标点有误,这段文字是这样的:“李氏名公麟,字伯时父,有《古器图》一卷行于世云。”张文认为应在“字伯时”下断句,“父”字当属下句,亦即谓《古器图》为李公麟的父亲所作。他认为虽然《宋史·艺文志》著录了李公麟《古器图》一卷,但“《宋史·艺文志》成书于元朝,赵明诚《金石录》为南宋时著作,故《艺文志》之《古器图》记载当系误引《金石录  相似文献   

10.
由季羡林光生等著名专家学者点校注释、中华书局出版的《大唐西域记校注》,以其丰富的材料、精审的注释赢得了学术界的一致赞誉。这样一部“非常专门甚至有些冷僻的学术著作”(该书《重印后记》语)不仅多次获奖,而且印数也已突破11000册,足见其影响之深广。校注者在校勘时曾参考了唐释慧琳的“一切经音义”(以下简称《慧琳音义》)。近来,我们在研读《慧琳音义》时,将其中的卷八二(《大唐西域记》音义)与《大唐西域记校注》进行比勘,发现《大唐西域记校注》尚有可商之处。一是文字讹误。校勘者引用《慧琳音义》,但文字有讹误。…  相似文献   

11.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已经出版,研读再三,感觉《仲弓》一篇于竹简文本复原有许多问题,值得商榷。是以不揣浅陋,尝试编联,简号以数字标志于每简之末。对于部分文字的释读、字句断读,给予新的标点并稍作解释。简单的通假径于释文中表示,文字所从之偏旁有行文不能表示者,在注中说明。依竹简内容看,为孔子与仲弓对话的记录,属先秦标准的语录体文献。据《汉书·艺文志》儒家类,多以孔子弟子之名为其书名篇名。本简文第十六枚简背,即云“中(仲)弓”。又明显可区分为弟子同孔子问“为政”与“事君”两大事类,今整…  相似文献   

12.
唐对回纥“赐币十二车”证误崔明德《新唐书·回鹘传》下载:“敬宗即位六年,可汗死,其弟局萨特勒立,遣使者册为爱登里汨没蜜施合毗伽昭礼可汗,赐币十二车。”其实不然。所谓“赐币十二车”应为赐给给帛等实物十二车。其一,《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在叙述同一件...  相似文献   

13.
《永始三年诏书》册,为甘肃居延考古队一九七三年夏发掘汉代肩水金关遗址时,于烽台南侧堡屋(F_1)中所获,现总甘肃省文物工作队。此册乃是西汉成帝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七月戊辰日所下诏书及批转诏书的行文,内中又包含八月戊戍日丞相府的“补充”律令。出土时,共得十六枚,较集中地叠积在一起,编绳虽已毁无,但基本上保持册簿的卷束状,而下端被火焚毁,故每简下部皆有残缺,最长者残余22.5厘米,最短者仅剩9.2厘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载有《唐对回纥“赐币十二车”证误》一文,称《新唐书·回鹘传》下“敬宗即位六(应为“之”)年,可汗死,其弟曷萨特勒立,遣使者册为爱登里汨没蜜施合毗伽昭礼可汗,赐币十二车”一段记载,“显然是唐对回纥赐给缯帛等实物十二车之误”。理由主要有两条:一是《旧唐书·回纥传》在叙及同一件事时明谓所赐为“国信十二车”,而“国信”即“国信物”,“二者都是隋唐时期‘缯帛’等实物在少数民族中的通称”;二是“唐中后期……国家所掌握的货币并不宽裕,所以,唐并没有如此雄厚的财力对回纥‘赐币十二车’”。谓唐廷赐给…  相似文献   

15.
“都乡” “都乡”一词,不见史诗,而六朝墓葬文字中却时有出现。如“湘州始安郡始安县都乡都唐里”、“南阳郡涅阳县都乡上文里”、“丹阳石城都乡”、“兰陵郡兰陵县都乡中都里”、“豫章南昌都乡吉阳里”等,可见都乡之制广存于当时。六朝时县以下设亭、乡、里,《晋书·职官志》和《通考》皆有载。按“都乡”之义同于乡乎?都,就城市言,初多指国都。《左传》庄二十八年云:“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释名·释州国》曰:“国城曰都,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汉以后渐指一般城市,《华严经音义》释“都,城也。”是又有都会、都市之称。都乡,余以为即都市之乡。  相似文献   

16.
中华书局标点本《后汉书·孝和帝纪》李贤注引《谢承书》有如下一段文字:唐羌字伯游,辟公府,补临武长.县接交州,旧献龙眼、荔支及生鲜,献之,驿马昼夜传送之,至有遭虎狼毒害,顿仆死亡不绝.照点校者的理解,所献之物为“龙眼、荔支及生鲜”.按《后汉书》正文说:“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阻险,死者继路.”只讲献龙眼和荔支,并不及其它.那么,这里的“生鲜”究竟指什么呢?如果“生鲜”是指时鲜水果总称的话,既已讲“旧献龙眼、荔支及生鲜“,又紧接“献之”两字,与上文、“献”字重复,再讲“驿马昼夜传送之”,行文冗沓.如果删去“献之”两字,于意无妨,文字岂不是显得更为清通吗?仔细推敲,觉得标点有误.  相似文献   

17.
近检故宫博物院所藏八大山人作品中,有《八大山人、澹雪、朱容重等书画合册》一本(图一~九)。以上画页,均未署干支年月,而对幅诗题则大都署有干支和“孝翁”上款。因此册所书诗文多录“赠北兰澹公旧作及和澹雪而作”的诗,似澹雪为李翁代征友人所作的书画合册。其中钤有“澹雪”之印的诗题,八大山人的画,朱容重的诗翰,尤其令人欣喜。此册的对题文字,有助于我们解决久悬胸中而未释的一些疑问,兹略记之,以正同好。  相似文献   

18.
谁是鲁国的始封之君 ,周公旦抑或其子伯禽 ?自古至今聚讼未决。今天的学者多主“伯禽封鲁”说 ,其主要依据为《鲁颂·宫》与《左传》定公四年所载的两条材料 ,但这两条材料明显有可疑之处。“伯禽封鲁”说之所以影响大 ,盖由崔述的鼓荡所致 ,然而崔氏的考证远非一贯正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说“鲁”是“文之昭”,这是一条铁证 ,证明了周公旦是鲁国的始封之君。历史上 ,周公旦曾两次封于鲁。但由于他是武王、成王两代人的助手 ,所以两次受封均不曾就国 ,而是由其长子伯禽代就封 ,故有“伯禽封鲁”说  相似文献   

19.
中华书局版《辽史》卷一一五《高丽传》有两处都因一字之错,致使与同书《道宗纪》所记史实相互矛盾。其一,《高丽传》错载,高丽国王王勋览,辽廷于“大安元年。册勋子运为国王”。但是《辽史》卷二四《道宗纪》四则记,大安元年十一月。丙辰,辽廷二遣使册三韩国王助弟运为高丽国王”。是子或是弟,孰是?查《高丽史)卷八得知,高丽文宗死,其子王勋继位,称为顺宗。登基一个月后,顺宗又死去,所以记“八月顺宗掩,弟国原公运即位”。史称宣宗r.据此,王运是王勋之弟为是。其二,《高丽传》错载,寿隆元年十一月,高丽国王“王显病”。辽廷“命其子顺权知…  相似文献   

20.
蜀蚕丛纵目     
《华阳国志·蜀志》:“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此应如于省吾先生所说,是当地“圆眼”或“横目”的土著对外来的“纵目”(斜眼)人的一种称呼。蚕丛目纵,似与其以“蚕”为图腾化身有关。叶玉森先生认为甲骨文有“蚕”字(参见朱芳圃《甲骨学文字编》13.3),见于《铁云藏龟》185.3,233.2(参见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14.4590);又见孙海波《甲骨文编》(13.2)但是学者对此字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