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像不灭     
听话听声,锣鼓听音,搞文化的急了。为了不让故乡变他乡,为了不让我们在自己的家里流浪,为了证明我们是谁,他们办讲座,搞专栏,展开了丰富多彩的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2.
楼兰人的生存资料,史籍记载极少,要谈论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只能根据一个世纪期间在楼兰遗址区出土的有关考古资料来说明。楼兰遗址区的考古资料表明,这里人们的生存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史前时期,主要遗物是细石器文化标本;二是历史时期的早期,或者说铜石并用时期,主要遗迹遗物是土著人的墓葬;三是屯垦时期,主要是出土的汉晋时期的各种物品。 细石器文化时期 1906年和1914年斯坦因两次到楼兰考察,他在自己编号的LE、LF、LI文化点收集到了几件燧石刃和碧玉箭头,还有LA(即楼兰古城)发现了数量很多的石刃片,但他并没…  相似文献   

3.
小村 《丝绸之路》2011,(7):78-78
新疆的春天开始于吐鲁番,“滨沙之城,楼兰故乡”的鄯善也开启了第三届“沙漠之春”主题旅游文化节的序幕。  相似文献   

4.
良辰 《旅游纵览》2008,(6):56-57
<正>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浪漫丽江不会忘记丽江,因为这是一个温情浪漫的地方。时光倒退了几十年,住在古老的四合院里,满天都是  相似文献   

5.
罗布泊的位置与楼兰文明的来龙去脉,是名副其实的“世纪之谜”。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40年间曾3次来罗布泊探险考察。第二次———1900年至1901年———是最重要的一次,不但证实了罗布荒原上确实存在南北两个湖盆,还发现了举世闻名的楼兰古城。而1905年出版的学术巨著《罗布泊探秘》(《1899———1902年中亚科学考察报告》的第二卷)是此行的全景报告。对于研究罗布泊与楼兰文明,本书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和承前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沙,不断在逼近,而水源,不断在消失,愈堆愈高的沙迫使逐水而居的楼兰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迁徙,一次又一次地放弃家园.  相似文献   

7.
<正>孙中山和孙科父子与广东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这里既是他们的故乡,更是其施展抱负的地方。孙中山曾三次在广东建立革命政权,而孙科亦三次担任  相似文献   

8.
多少个闲散的夜晚/沙枣花香的庭院里/紫须碧眼的胡人击鼓奏乐/他们的女人分外妖娆/就连王宫的花朵也醉了/国王也一边饮着红葡萄酒/一边梦想着幽会/那是和平的岁月/传说和爱情一样美丽/塔克拉玛干的沙暴/埋葬了城市、乡村及爱情/多少年后/太阳照在光秃秃的沙漠上/没有故事也没有传说这是一首怀念楼兰的诗。曾几何时,作为塔克拉玛干最负盛名的绿洲之一的楼兰,不仅是东西通道上的重要枢纽,而且是稳定西域的定海神针。颇有握楼兰则拥西域,失楼兰则丧西域之意。当然,这不是狭义上的楼兰,而是指改为鄯善国后包括楼兰、若羌、且末、于阗在内的广义…  相似文献   

9.
初论楼兰国始都楼兰城与LE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1995年第6期刊载林梅村同志《楼兰国始都考》,提出罗布泊北岸LE古城为汉楼兰国始都,而不是西北岸LA古城,LA城是《水经注》北河所经的注滨城,北河再东,经楼兰城,东注罗布泊,就是LE古城。汉楼兰城与国都所在是本世纪以来西北绿洲历史地理与考古上问题大,牵涉多,国内外争论多次都未获得很好解决的问题。林文提出  相似文献   

10.
楼兰古城,坐落在被视为禁区的罗布泊荒漠腹地,属新疆若羌县境内,周围几百公里内都是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为古代楼兰国的都城。楼兰国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枢纽,是西出阳关的第一站,成为古代东西交通的咽喉,战略的要地,中西文化交汇的地方。大约在1500年前,楼兰国可不是今天的样子,而是一个充满了盎然生机的古国。据史书记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的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虽地处亚洲腹地,但却是碧海清波的水乡泽国,辽阔而美丽的罗布泊养育着这里的生命。大约在4世纪前后,楼兰国消亡,人口外迁,变成了一片废墟。如今,罗…  相似文献   

11.
鄯善小考     
鄯善小考张建军《清史稿·地理志》鄯善县沿革自注云“汉车师前国东境楼兰”;光绪《鄯善县乡土志》亦载:“鄯善县。……汉时为楼兰国”;清末吴寿崧《辟展》诗中也有“千古楼兰道,曾劳汉使通”的句子,并注明:“辟展即古楼兰。”皆以今新疆鄯善县为汉代西域楼兰国故地...  相似文献   

12.
楼兰古城址调查与试掘简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有关部门批准,中日合拍"丝绸之路"电视系列片,从敦煌经楼兰至焉耆段,由中方单独拍摄。中央电视台邀请原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协作,组成考古工作队,于1979年至1980年三次深入罗布泊腹地,对楼兰古城址及其附近墓葬群进行考古调查和重点发掘。1979年6月和11月的两次  相似文献   

13.
在维吾尔族先民的古老传说中,库木塔格沙漠的腹地掩埋着一座古城,从沙漠腹地涌出的千眼泉水就是古城死而不屈的一个佐证。而公元前77年“楼兰”国更名为“鄯善”国之后,仍然因水土流失、战乱迭起、国破家亡不得不逐水而居的楼兰后裔们则说。库木塔格沙漠之所以能和现在的鄯善县比邻而居,忠诚相恋,  相似文献   

14.
一个花季少女,因为家里穷,一念之差偷了东西,因此而失去了家人、学校以及社会的信任和呵护。她想回头却很难,最后被迫辍学。她想痛改前非,但在大家鄙夷的目光下,她不得不流浪到社会上,走投无路,最后堕入风尘。  相似文献   

15.
黄土塬     
高高的黄土塬平坦的黄土塬寻找粮食的妹妹多么鲜艳蓝树林中长大了红月亮七个牧童守护着羊群守护着北方银川的风泾川的雨塬畔上的穷孩子总是想着你一地胡麻使谁旧情难忘半坛米酒领走未过门的新娘单相思的少年骑着枣红马流浪民歌和河水一样浩浩荡荡磨刀石上麦客枕着秦岭悠然睡去远嫁的山丹丹又一次梦见故乡黄土塬@张志怀  相似文献   

16.
楼兰古国猜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为了寻找罗布泊不远万里来到孔雀河畔。突然,一座寸草不生、满目疮痍的古城呈现在他面前。欣喜若狂的斯文·赫定发现,这座古城留有颓废的城墙,残存的街道、住宅的废墟和寺庙的残垣,遍地都是散落的古钱币、碎陶片以及依稀可辨的汉文木简和文书等物。这就是传说中的古城──楼兰。 斯文·赫定的发现震惊了世界。一场"楼兰热"几乎席卷了半个地球。德国、俄国、英国、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的地理学家、考古学家纷至沓来。他们将大量珍贵文物搜掠而去进行研究,但没有找到古城消亡的原因。 楼兰坐落于塔克…  相似文献   

17.
汪梦丹 《神州》2011,(7X):1-2
今年初,“随手拍照解救乞讨流浪儿童”活动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政府出台各种措施应对流浪儿童这一社会问题。近年来,对于流浪儿童的救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当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将先论述我国流浪儿童的进展和问题,然后从儿童流浪的原因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实施有效的救助措施,让他们能真正回归社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相似文献   

18.
楼兰古绿洲的河道变迁及其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干旱区,地表径流决定人类居住和生存的空间,是环境变迁的决定因素.楼兰古绿洲的环境演变及其在4世纪末的最终消失都与塔里木河及孔雀河河水的空间分布密切相关.石器时代至公元4世纪中叶以前,塔里木河与孔雀河合流,经库鲁克塔格山南麓东流,形成面积广大的孔雀河三角洲,成为楼兰古绿洲繁荣与发展的基础;4世纪中叶,部分塔里木河水在营盘附近歧道南流,离开了孔雀河三角洲,楼兰古绿洲开始衰败、萎缩;4世纪末,孔雀河、塔里木河河水全部南流,孔雀河三角洲水源断绝,楼兰古绿洲衰废、消失.这其中,孔雀河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影响孔雀河河道发生变迁的基础因素;人类引流蓄水的捕鱼活动和屯田所需河渠管理系统的兴废是影响河道变迁的重要人为因素.4世纪中晚期,塔里木河下游与孔雀河的改道南流是在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19.
孔见  景迅 《百年潮》2013,(10):52-58
鲁迅和郁达夫这两位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既是同乡,又是挚友。他们相知甚早,彼此信任,互相尊重,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阵地上,并肩战斗,愉快合作,为现代文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美丽的佳话。在反动派统治的白色恐怖年代,他们有着类似的遭遇,同怀着深挚的故乡情结而反遭故乡反动势力迫害。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鲁迅逝世后郁达夫沉痛哀悼,深切怀念,对鲁迅作出了非常崇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掀开“楼兰美女”的盖头据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11日电80年代初古楼兰国地域出土的轰动世界的“楼兰美女”,经中国多学科专家10余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基本揭开其神秘面纱。1980年,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意外地在属古楼兰国的铁板河三角洲发现并出土了一具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