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神”就是民间常讲的“土地神”。清代翟灏《通俗编》卷十九引《孝经纬》云“社,土地之神。”土地神是古代传说中仙界职务最低的神。他们只分管人间的某一地段,因此数量极多。古城平遥有座至少经历了明、清两代的城隍庙,庙里的土地祠同时供奉着40位相貌、神态各异的土地神。他们是清代分管平遥城里10个坊和乡村30个里的地段神。多年以来百姓们会在俗定的日子里集中到这里,供奉自己的保护神。另外还在自己家院里建造神龛,将他们心目中的“社神”请回家,初一、十五(农历)供奉着,这些神龛即为“社神之宅”——土地龛。  相似文献   

2.
辛人 《神州民俗》2006,(5):36-37
旧时,凡县治所在之地,城中必建有一所神祠,俗称城隍庙,为供奉祭祀一地的城隍神所用。城隍,民间传说是主管某个城的神,故凡“祈雨、求晴、禳灾诸事”“公私每有祈祷”。古人还认为:“生而为英,殁而为灵”,故天下之城隍,往往生前实有其人。  相似文献   

3.
文史快车     
<正>“社稷”一词是怎么来的社稷是一个特指名词。“社”和“稷”,反映我国古代以农立国的社会性质。两者本来各不相干。“社”是土地神的名称,社祭的神坛也称为“社”。从天子到诸侯,凡是有土地者都可以立社,甚至乡民也可以立社祭祀土地神,社日成为睦邻欢聚的日子,同时还有各种欢庆活动,如“社戏”“社火”。“稷”,  相似文献   

4.
西双版纳傣族信仰原始宗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多数村寨都建有佛寺。位于曼厅公园“瓦巴洁”佛寺是西双版纳总佛寺.每年泼水节都举行隆重的“沐佛法令”活动。  相似文献   

5.
近据传媒报道,日本有“杨贵妃墓”,在山口县大津郡油谷町二尊院。墓为乱石砌成之平台,上矗立五座石塔,名“五轮塔”,并列为国家保护文物。我们都知道,杨贵妃于安史之乱时,随唐玄宗逃离长安,“西出都门百余里”、“宛转蛾眉马前死”;中国陕西兴平县遗冢犹存,而隔海万里的日本山口.怎么会有她的墓地?  相似文献   

6.
南京大报恩寺位于南京中华门外古长千里地区,与中华门城堡隔秦淮河相望。该寺始建于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系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母,感念生育之恩兴建。大报恩寺内建有五彩琉璃宝塔,高约78米,九层八面,塔体全部用白石和五彩琉璃砖砌成,精美绝伦,永乐皇帝赐名为“第一塔”。  相似文献   

7.
《山茶》2010,(8):12-13
《又到菌子成熟时》让我不禁想起少年时在故乡捡菌子的过往。如今我已有十多年没有体会过捡菌子的乐趣,也没有品尝过故乡山中菌子的美妙滋味。进入城市后的我尝试过无数种菌子.却始终找不回野生菌的味道。不过表弟表妹们似乎对捡菌子完全“不来电”.他们虽然长在乡村.但其实已经远离了土地。父辈们的外出以及社会现实的逼迫.使得没有人再关心关于土地的一切.乡村已成为一种需要急于逃脱的贫瘠之地。  相似文献   

8.
《论语·八佾》“哀公问”句原用的是“主”,而不是“社”。“主”,指宗庙中的祖先之主(即牌位),用木做,故称木主。“社”也有“主”义,但指土地神“主”,用石块或土堆做,故庙主与土地神“主”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新疆钱币》2004,(4):F004-F004
纳达齐关帝庙位于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纳达齐牛录乡.是位于中国最西端的关帝庙,在历史上,凡锡伯族聚居的地区,均建有关帝庙以供奉关羽、关平,周仓。察布查尔县的锡伯八个牛录都建有关帝庙。关帝庙内供奉关羽神像,并经有“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壁画及“苏武牧羊”、“东方朔偷桃”等锡伯族群众喜爱的历史人物壁画。这些建筑、绘画均出自锡伯族工划匠艺人之手,现为自治区级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0.
杨乃运  李晔 《旅游》2006,(2):73-79
后土祠出名.不仅因为它是轩辕黄帝谒祠在此“扫地为坛”、宋以前历代黄帝祭土地之神的重要场所,还因为汉武帝在此写下的千古名篇《秋风辞》和珍藏着元代秋风辞碑刻的“秋风楼”。  相似文献   

11.
在溧水县柘塘镇,至今还流传着“打社火”活动。所谓“打社火”,就是旧时春节期间乡村社会在酬神、祈神时进行的一种民间文娱活动,以欢庆丰收,祈望来年一方百姓平安健康。相传五代南唐时,今溧水县柘塘镇东南一公里处建有一座大山庙,供奉着“祠山大帝”。所以每年从除夕开始直至元宵节,溧水县柘塘镇各村村民都要到大山庙去敬香,同时安排“打社火”活动。除夕这天,由社火会会头在神堂挂起“祠山大帝”画轴,在香几、供桌上摆放着香炉、烛台、供碟,桌下放置拜垫等物。下午,首先由会头燃烛、点香、放爆竹、烧纸马、磕头酬神,接着村民陆续来神堂敬香磕头,祈祷祝福。此后,每天都要到神堂敬香,直到社火会结束。“打社火”活动主要是打锣鼓。第一次的叫“起圣”。起圣时,由社火会会头敲神锣为号,一般为三遍(头遍报信,二遍准备,三遍去神堂集中),村民来神堂集中,到齐后烧香磕头,在神堂起鼓,然后几个会头敲着神锣,拎着香篮,提着神灯,鸣起开道。村民们扛着三角形、长方形、方形的各色或绣花期伞,打着锣鼓,数十人到百余人的打社火队伍,排成一条长龙,循着各村打社火的路线到大山庙敬香,同时对沿途的土地庙等其他寺庙也要敬香。社火进入大山庙后,会头到各佛殿敬香磕头,社火队伍中有的...  相似文献   

12.
《贵阳文史》2007,(3):F0002-F0002
南明河由西向东流.到了东郊栖霞山麓.折而向北形成“水口”,使滔滔河水至此受到制约.根据其地形特征.老百姓就管这儿叫水口。清代在栖霞山麓建有一座奎星阁.因地居水口.遂取名水口寺。  相似文献   

13.
社火,或称社会,是广义的庙会之一种。它虽是一种歌舞杂耍以娱神娱人的活动①,但之所以称为社火或社会,必与“社”与“火”有密切联系。所谓社,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基层聚落,也是上古以来的聚落或土地之神,以后又延伸发展成为乡村的基层社区组织,同时,又演化成为按职业、爱好、年龄、阶层、性别、以及特殊目的等等结成的群体;所谓火,通“伙”,表示群体和众多之意,与“社会”的“会”同义②。以后渐失其本义,以“火”为红火、火爆、热闹之意,而社火也就成为一种在城乡各地年节演出的一种群众娱乐形式了③。实际上,无论是在历史…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家书屋工程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实施,一些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深入思考:怎样才能使农家书屋这一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型载体得以又好又快地发展,怎样才能使农家书屋在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情神文化需要,切实解决乡村文化贫困和信息贫困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也就是真正“用起来”、“活起来”。其中对农家书屋是否能持续发展的隐忧也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我是浦江人,从事旅游工作12年了,每天徜徉在古老的浦阳江旁边,难免会对这里的山,这里的水产生感情.作为神丽峡景区的管理者,对浦江的情结文气点说就是敝帚自珍,但实事求是地说,面对自古就富庶的浦江和穿县而过的浦阳江,千百年来,这里的土地和当地的百姓总散发着一种不疾不徐,从容淡定的气质. 浸漫古海隆成岸,错断地盆生神丽,峡谷山清水秀,木屋依山傍水,行游别有洞天,这就是我工作的地方神丽峡风景区.神丽峡景区坐落于有着“中国书画之乡”、 “中国水晶之都”美称的浦江县.有接沪昆高速的快速路直达,距离义乌机场、义乌火车站不到30分钟的车程,交通地理位置十分便利.  相似文献   

16.
借贷关系是中国乡村主要经济关系之一。由于贫困之故,晋西北农村有半数农民举债度日,无论钱债或粮债均具有高利贷性质。高利贷在乡村社会是与传统小农生产等社会经济组织相适应的一种经济制度,农民在入不敷出或天灾人祸等不确定因素打击下必求助于之。在该地区乡村私人借贷关系中,地主富农和商人构成债权方主体,普通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等社会中底层阶级则是重要补充,但陷于极度贫困的绝大多数中贫农和雇农是借债主力军;借贷时间多无限制,亦无定例,常视债户付息情形及本身意愿而定;在借贷形式中最常见的是信用借贷和抵押借贷,其中后者以土地抵押最多,而其又分“押地”和“典地”两种类型且均属高利贷——农民在此之下一旦无法偿债则只好放弃土地所有权,土地由“押”或“典”而“卖”的过程构成农村大多数地权发生转移的基本线路。  相似文献   

17.
农业祭祀作为自然崇拜的高级形态,兴起于原始农耕成为人们衣食主要来源之后.中国以农立国,古人对天体天象、大地山川甚或自然百物的崇拜也往往围绕农业祭祀来进行.在农业祭祀中,祭祀社稷是其一大项目.祭祀社稷用血祭,即当场“披砾牲以祭”,至春秋时,除用牲畜,也用人祭.社稷之神在原始宗教最初指土地和谷物之魂,后来在阶级社会中逐渐升华为人格化的神,并与传说中的氏族英雄祖先合为一体.私有制的发展,社稷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和同义词,于是以土地神、地主神代替社神的土地崇拜,先农代替谷神的崇拜.  相似文献   

18.
王冬斌 《旅游》2008,(4):56-59
运往景德镇的高岭土 高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产区和享誉世界的“高岭土”命名地,目前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车后,过了一座仿明代式样建造的七孔石拱桥.是一条水泥路.走过一段水泥路后.我们拐上一条麻石铺砌成的古道这条古道据说修建于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古道宽约1米左右.可能已经少有人走了,  相似文献   

19.
1934-1937年,以“地归原主”为契机,围绕着土地继承、业权改革、族田庙产、田赋启征等问题,南京国民政府试图将国家力量向前中央苏区乡村渗透和扩张,由此揭开了国家与前中央苏区乡村社会互动的序幕.乡村社会对此既有合作也有抵制,政权力量则根据乡村社会的回应对政策作出了一定的调整和妥协.在博弈过程中,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控制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20.
央视纪录片《达赖喇嘛》中记述,1959年3月16日.达赖为是否逃走求问于“神”,“神”断,指示说:“快走、今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