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鹤楼在湖北武汉。我对黄鹤楼一直有一种神往。自从小时侯读了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和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传世名诗后,这座名楼就永远地铭刻在心头。  相似文献   

2.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边的蛇山之巅,始建于公元223年,这座古今名楼是屡建屡毁,仅在清代就七建七毁。而各朝代的黄鹤楼建筑风格各异,宋代的黄鹤楼雄浑,元代的黄鹤楼堂皇,明代的黄鹤楼隽秀,清代的黄鹤楼奇特。  相似文献   

3.
李白与金陵凤凰台诗■文/沙元伟武汉黄鹤楼相传始建于三国时期,因地址在武昌蛇山的黄鹤矶,“因矶为楼,名黄鹤楼”。相传仙人费衤韦等都在此登仙,休憩。。真正使黄鹤楼名传千古,声闻海外的还是黄鹤楼建成后,盛唐诗人崔颢写了首脍灸人口的诗《题武昌黄鹤楼》:昔人已...  相似文献   

4.
<正>因山因仙,众说纷纭关于黄鹤楼的得名,主要有"因山说"和"因仙说"两种说法。其中"因山说"主要依据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吴黄武二年,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该说法意在强调黄鹤楼所建的地理位置为黄鹄山,而古时"鹄""鹤"二字一音之转,所以黄鹄山又名黄鹤山。那么,在黄鹄山上的建的楼自然取名黄鹤楼。这一说法影响颇深,后世不少关于黄鹤楼得名的说法皆采纳之,如南宋学者张栻曾载,"黄鹤名楼,以山得名也。  相似文献   

5.
黄鹤公园位于武昌蛇山西部,因以黄鹤楼为主体建筑,故得此名.主体建筑黄鹤楼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之一.黄鹤楼是武汉市的标志.古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因原建在蛇山黄鹄风头,故得名.该楼屡建屡毁,最后毁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黄鹤楼自古有“天下绝景”、“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称,闻名古今,驰誉国内外.唐宋以来,著名诗人墨客崔颢、李白、白居易、苏轼等登此楼所作名篇流传至今,为黄鹤楼增添了民族文化的光彩.  相似文献   

6.
正位于武汉市武昌区蛇山上的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的名胜景点。黄鹤楼始建于223年,曾作为"军事楼",后演变成为观赏楼。可惜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清同治七年(1868年)建好后,又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1981年10月,黄鹤楼重建工程正式动工。1985年6月11日,黄鹤楼建成后正式对外开放,迄今已有33年了。20世纪80年代正值中国改革开放之初,  相似文献   

7.
雄峙长江之滨的黄鹤楼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黄鹤楼前面挡土墙上一块大理石碑上写着:“黄鹤楼重建工程建筑设计向欣然/结构设计郑锦明/施工组织查家骧”。  相似文献   

8.
楼与传说     
没有哪一座楼像黄鹤楼一样在武汉人的心目中富有意义。虽然在光绪十年即1884年黄鹤楼便被一场大火焚毁,蛇山头上只留有着它的废址。可在百年问里,关于黄鹤楼的话题却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平民百姓用它思乡,文人墨客用它抒情,专家用它研究当年技术,官人用它炫耀本地风水。及至百年之后的1985年.黄鹤楼重新矗立在了蛇山顶上,武汉人才了却一桩心愿般地舒了一口气,然后相携着或过江或上山,来看黄鹤楼。  相似文献   

9.
<正>提起黄鹤楼酒,许多老武汉人都有着自己的独家记忆,它或是准女婿上门,送给老丈人的提亲酒;或是恰逢喜事,与亲朋好友共同畅饮的庆贺酒。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鹤楼酒就是武汉人自己的酒。从清朝到现代,黄鹤楼酒的发展有过辉煌,有过低谷,但黄鹤楼酒人“感恩、向上”的精神内核,至今一脉相传。  相似文献   

10.
黄鹤楼自古就是江南名胜。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历代文人骚客留下千古绝唱,诗以楼名,楼以诗名,相得益彰。今日黄鹤楼,巍然屹立于武昌蛇山之巅,楼高五层,斗拱飞檐,直插云天,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耀眼夺目。黄鹤楼因山而得名。古黄鹤楼,位于长江之滨的蛇山黄鹊研头。蛇山,又称黄鹄山,古时鹊与鹤通用,故黄鹊肌也作黄鹤矶。现有文献中最早提及黄鹤楼的是《南齐书》。黄鹤楼的由来传说多样,有的说是位叫子安的仙人,曾骑鹤经过这里;有的则说三国时费成仙后骑鹤飞行,常来此歇息;也有的说辛氏寡妇感念老道人而过…  相似文献   

11.
黄鹤楼揽胜     
黄鹤楼揽胜○陈绍伟“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孩提时代,我就为唐代诗人崔颢这“千古擅名”的揽胜之作所倾倒,魂牵梦绕一睹古黄鹤楼的雄姿。金秋时节,我...  相似文献   

12.
正武昌城是江南重镇。悠久的历史、荟萃的人文给古城留下了放鹰台、黄鹤楼、卓刀泉、宝通寺、长春观、紫阳湖、洪山等等众多的名胜古迹。几千年来,这些星罗棋布、璀璨明珠般的名胜演绎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包括了独具魅力和趣味的民俗文化。这里要介绍的是几个已经消失、令人遗憾的习俗活动,以期唤起人们对这些习俗的研究和思考。黄鹤楼元宵节五龙朝贺在武昌黄鹤楼,有"五龙朝贺元宵节"的集会活动。相传在清代最后一座黄鹤楼焚毁  相似文献   

13.
崔颢《黄鹤楼》诗述评陈增杰崔颢是盛唐"少而精"的诗人之一。存诗仅42首,却各体均有佳构,其中七律《黄鹤楼》最享盛名。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相似文献   

14.
黄鹤楼     
<正>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相似文献   

15.
黄鹤楼轶闻     
一联两楼 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的江南三大名楼之一黄鹤楼,近1800年以来屡次遭受战火焚毁,屡毁屡建.无数骚客赋家、文臣武将,到此登高望远、抚今思昔,留下不少千古名句.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崔颢的那一首《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  相似文献   

16.
“晴川历史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是唐著代名诗人崔颢詠黄鹤楼诗句。从这两句诗可以联想到汉阳树、鹦鹉洲、黄鹤楼是三个风景点而又互相联系成为一个地跨大江两岸的风景区。鹦鹉洲恰是联系两岸的输  相似文献   

17.
黄鹤楼诗话     
在中国,凡识得几个汉字的人,无不知道唐代崔颢那首题名《黄鹤楼》的诗。也许全诗记不下来,但打头的这两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总是能挂在嘴边的。正因为这首写黄鹤楼的诗,实在太家喻户晓,太脍炙人口,结果,反宾为主,主次颠倒,倒不是这首诗,因楼而名,而成了这座楼,因诗而存。想到这里,也很为文人手中的那支笔,能起到这大作用而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18.
江西丰城博物馆藏有一件记录古黄鹤楼景物的石雕工艺品。这件石雕工艺品,是以厚1.2厘米的平面石板,通过深、浅雕琢而成。石板呈紫红色,质地坚韧细密,应系祁阳石质。板面长68,宽48厘米。板面构图以黄鹤楼景为中  相似文献   

19.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代诗人崔颢的这句千古绝唱写的就是黄鹤楼,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始建于三国的它,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到了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黄鹤楼所处地理位置堪称一绝,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  相似文献   

20.
<正>十年前,中央电视台《寻宝》节目走进武汉。三天活动中,一块清代三国志“黄鹤楼”人物木雕板,从4000件海选进入前100名,最终与60件一起定为“最佳宝贝”,在荧屏上“露脸”。这是我潜心多年收集、整理“黄鹤楼戏曲文化”系列藏品的一次佳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