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茂陵陪葬墓车马坑,因基建而发现,后经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发掘,获得大量珍贵金属车马器饰。这些金属车马器饰,一经除锈处理之后,立即显现出鎏金、错金纹饰的精美绝伦的面目,受到陕西省文物事业管理局与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随后,坑内三套车马器饰先后多次  相似文献   

2.
两轮独辕车曾为我国秦汉以前的重要交通工具和军事作战工具。贵族们用贵重的青铜做成精美的车马饰,把车马装扮得华丽富贵,成为财富和身份地位的象征,死后还以车马殉葬。  相似文献   

3.
郑州洼刘西周贵族墓出土青铜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洼刘西周贵族墓葬位于郑州市洼刘遗址内,墓内随葬有一批珍贵文物.其中青铜礼器10余件,还有一批车马饰、蚌饰、贝币等.尤其是青铜礼器制作精美,造型奇特,在考古发掘中极少见到,是郑州地区近几年来西周考古的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4.
张家川地处陇山西麓,镶嵌于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东段的关陇古道之上,与北方草原地带相接,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丝绸之路南大道必经之地。近年来,县境内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车马具和动物纹牌饰,本文认为这些动物纹牌饰包含有大量鄂尔多斯文化和欧亚草原中西部文化因素,同时也融合了其他多种文化因素,可见在先秦时期这一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非常广泛和直接,完全超出现代人的想象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文物》2016,(1)
本文介绍了2012年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一具北朝石椁,并对其形制与图像加以分析。此石椁为单檐歇山顶仿木殿堂式结构,门口和四角浮雕胡人卫士。外壁满饰线刻,内容包括神禽异兽、仙人、畏兽、墓主夫妇、拜火祭司、胡汉乐舞、车马出行等,应是对粟特人袄教大会场景的表现。这具石椁反映了北朝外来宗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外文化的交融,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三年三月,河南省固始县国营农场司机朱方明在开推土机推土时,发现一批铜器。其中有鼎、簠、缶、敦、舟、盘、匜、车马饰等珍贵文物。  相似文献   

7.
元代错金车马纹铜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世荣 《收藏家》2004,(12):55-57
湖南省石门县的一个文物爱好者在石门著名的风景区壶瓶山镇收集了一件奇怪的铜鼎。2003年11月,笔者应邀前往鉴定,发现这是一件罕见的稀世珍宝——元代错金车马纹铜鼎。该鼎平唇外折,两耳微外倾,扁圆腹,圆底,圆柱形三足。腹部三个半环形钮,三钮与三足分别成一直线,将整个器身分隔为三大块,三大块的图形相同。近口沿处饰浮雕式带状图形,正中浮雕马面。马面的两侧饰卷草状变形龙纹。下腹部饰错金车马纹二乘。车的正中立一伞形华盖,车内前后各坐一人。前一人手拉缰绳驾一马,  相似文献   

8.
海昏侯墓是迄今为止长江以南地域唯一的真车马陪葬坑,其车马器具结构完整、内涵丰富,展现了西汉海昏文明。器具中车马当卢图饰工艺精湛,研究其文化要素可以发现车马当卢形制、图式纹样美学价值及造物价值观念和民俗艺术理念。文章以南方海昏侯墓出土车马器当卢与北方地域当卢器形、图式等史料进行了比较分析,剖析了西汉时期赣鄱地域青铜图像中社会民俗文化及传统人文精神,其社会文化信仰、世俗伦理、历史传统民俗等是西汉传统伦理在当时的扬弃,对构建地域民俗文化在多领域、多个范畴、多类形式中的传承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于力凡 《收藏家》2006,(7):59-62
西周早期是我国青铜器高度发达时期,青铜制品已成为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志物,车马器就是其中的一类。西周早期青铜车马器(图1)有马冠、当卢、节约、镳、衔、轭、軎、辖、辕首饰、衡饰、轴饰、踵饰、銮等。它们造型各异,类型丰富,在器物表面铸镌精美的纹饰,很少有光素无纹的。从商到西汉前期马车一直是统治阶级才能拥有的奢侈品,一些纯装饰性车马器的增减,则体现了车主人的身份及爵位的高低。从河南辉县、安阳大司空村和孝民屯、陕西长安张家坡、北京琉璃河及大葆台等地,发掘出一大批上至商代下至秦汉的车马坑,完整地保存了其中绝大…  相似文献   

10.
周筠  何琨 《文物春秋》2012,(5):57-59,67
满城汉墓随葬车马的耳室中出土了6件铜锯齿形器,发掘报告称其可能是弩臂后端的铜饰。笔者在考察了各地汉墓中出土的弩臂形制后,认为此说不确,而秦始皇陵铜车马为观察认识其用途提供了直接的实物例证,通过对照研究可以确认,锯齿形器是当时安装于马车上的盛箭器口沿部位的装饰物。  相似文献   

11.
<正>前言西汉废帝海昏侯刘贺墓外藏椁(车马坑)位于主墓西侧,是长江以南首次发现的实用真车马陪葬坑,车马坑南北长17.7米、东西宽4.24米、深2.5米。图一为外藏椁示意图。2012年至2015年间,车马坑内共出土3000余件车马饰件,类别多样,有当卢、盖弓帽、节约、车軎、马衔、龙虎首轭饰等,2000余件车马饰件叠压放置在西南处彩绘髹漆的木箱内,其余近千件文物散落在车马周围。这些珍贵文物的面世,为我们了解西汉高等级贵族的车輿制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具有较高  相似文献   

12.
王洋  种建荣  雷兴山 《文物》2023,(3):64-76+1
岐山孔头沟遗址西周墓M10出土铜牌形韅饰96件,根据形制差异可分为两类七型,根据纹饰特征又可分为四组。文章通过比对张家坡车马坑马身装配的成套铜牌形韅饰,辨识出孔头沟M10随葬有四种至少9套韅饰,并对其组配进行了复原。根据搭配与位置关系,牌形韅饰可分为韅中饰与韅侧饰两类。文章在总结牌形韅饰辨识标准的基础上,对以往墓葬出土的牌形韅饰进行了辨识与复原。牌形韅饰主要流行于西周中晚期,多见于关中地区。铜牌形韅饰及其陶范分布存在同一聚落“器范共存”与不同聚落“器范相合”两个现象,表明牌形韅饰的流通存在就地流通与异地流通两种模式。文章对于铜牌形韅饰的辨识,深化了车马器形制与器用制度研究,为进一步探索西周青铜器生产与流通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文博简讯     
《文物》1973,(11)
1972年,我馆征集了各类历史文物四百余件,其中有青铜器百余件(大部分为车马饰、生产工具和兵器),现选出西周青铜器三件介绍如下: 1.白夸父盨(图一):通高16、口长24、宽17、腹围86厘米。通体布满一层翠绿色铜锈,器口、盖口沿均饰有重环纹,两耳有螭首,盖有四足,可却立。从器形和纹饰看为西周晚期之物。盖底有铭文六字(图二):  相似文献   

14.
《文物》2014,(6)
<正>2006年8~12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张家川县博物馆对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的3座墓葬,出土陶、铜、金、银、铁、骨及玛瑙、绿松石、琉璃等器物2200余件,多为车马器和车马饰,另有一部分饰件还保留在车厢侧板上[1]。而依附于车厢侧板的饰件,由于其木质或皮质基体已不存在,以及墓室坍塌和盗洞的影响,饰件叠加、堆积等现象明显,现场考古清理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两广出土北方动物纹牌饰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两广出土北方动物纹牌饰问题●黄展岳一、问题的提出在横长方形的铜片上铸出透雕或浮雕的动物纹牌饰,是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最具特色的服饰之一,习称鄂尔多斯式动物纹牌饰或北方式动物纹牌饰。远在岭南的两广百越人,很难想象会同这种牌饰有缘,然而在西汉南越国时...  相似文献   

16.
新乡馆藏殷周铜器铭文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乡市博物馆原系平原省博物馆,馆藏殷周青铜器不仅数量较多,种类也较全。据统计有:生产工具、兵器、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度量衡器等。其中几件如:祖辛卣(图一、二:30)、妇婂■爵(图一、二:21)已是不  相似文献   

17.
三门峡虢国墓地M2010的清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0年10~12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与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联合在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北区发掘清理了一座周代墓葬(M2010)。M2010为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底部有生土二层台,葬具为重棺单椁加一棺罩。此墓未经盗扰,共出土随葬器物1693件,其中青铜器有礼器、兵器、工具、车马器和棺饰等;玉器有礼器、佩件、殓玉等;另有骨器、蚌器以及木、苇、麻与丝帛等遗物。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M2010的年代为西周末年,墓主人应是沈国大夫一级的贵族。  相似文献   

18.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文物考古队湖北分队,为了配合国家水利建设工程,进行文物保护和清理发掘工作,最近在松滋县洈水工程中,发现了一批战国墓葬,一共清理了属于战国早、晚期的墓葬30座.获得了出土文物二百余件;其中铜器有戈、矛、剑、镞、洗、匜、壶、勺、镜、璜以及车马饰等.陶器有鼎、豆、敦、壶、鬲、葬、勺、盒等.特别是在一座木椁墓中,出土有精致的漆羽觞、玉壁、  相似文献   

19.
汉代“摇钱树”的形状及内涵王永红“摇钱树”是汉代墓葬中常见的明器之一,多出土于陕南及西南的云、贵、川一带。它由树和树座两部份组成,树为铜质,上有枝叶,枝叶上多铸西王母神话人物和车马等生活题材,树叶四周常以闪着光芒的方孔圆钱为饰。树座分为陶质和石刻两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大河口西周墓地M5010出土8件铜马胄饰片进行工艺和材质分析,结果显示饰片厚度在0.2~0.3毫米之间,金相组织为典型的等轴晶、孪晶组织,铅颗粒均匀弥散分布,可见拉长变形并沿加工方向排列的硫化物夹杂和滑移带;材质为铅锡青铜,含锡5.1%~7.8%、铅3.0%~10.8%。饰片的加工过程主要包括锤揲制作铜片、模印出主体纹饰条带、錾压刻画细部纹饰、裁切镂空,以及冲压铆孔和铜片穿系修补等。基于此,本文指出商周时期锻制工艺在中原地区的发展与金器、车马装饰品的出现和流行可能存在一定联系,东周时锻造制品的工艺和材质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