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攀登》2021,40(1)
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和美好愿景,收入分配领域是否公平合理,直接关系到共同富裕能否顺利实现。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石,以劳动力商品理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论为理论支点,以按劳分配为原则,科学地回答了如何进行价值分配的问题。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平、地区差异明显、税收对收入再分配调节力度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全体人民迈向共同富裕的进程。进入新时代,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和劳动价值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通过发挥税收调节作用,优化再分配调节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坚实根基。  相似文献   

2.
郑君健 《黑龙江史志》2013,(13):226-226
共同富裕是共产主义社会追求的最终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内涵的阐述,并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价值的探讨,希望对我们创新共同富裕道路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旅游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价值,更要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创业关注社会价值,为解决我国乡村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可能的路径。文章聚焦明月村的社会创业实践,从“主体-实践-效应-保障”这一过程视角探讨社会创业推动乡村旅游地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作用机理与适用情境。研究发现:社会创业主体兼顾经济与社会的双重创业目标,在创业实践过程中通过创新发展与资源共享持续推进主体赋能与社区资本提升,并建立制度化的共享机制,从而提升了乡村旅游地的发展程度与共享程度,推动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文章的研究发现对于探索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共同富裕是辩证统一的。邓小平当年提出的小康社会就是共同富裕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共同富裕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在实现途径上都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5.
以共同富裕为发展主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寓于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之中;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制定的一系列治国方略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原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共同富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实现律师在社会矛盾调节机制中的积极作用,本文从现实情况出发,对于律师参与社会矛盾调节机制进行实效性的分析,提出现行机制中的不足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近一个时期以来,个人收入差异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如何看待目前存在的个人收入差异?个人收入差异对实现共同富裕有什么影响?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从一定意义上讲,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在增加人们收入基础上,逐步缩小并消除个人收入差异的过程。但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也不是平均富裕,更何况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共同富裕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因此,在个人收入上存在差异是难免的,是有其深刻社会历史原因的,不足为怪。问题的关键在于,应当…  相似文献   

8.
《攀登》2016,(1)
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毛泽东的奋斗目标。建国初期,毛泽东就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为实现共同富裕,毛泽东采取了人民公社的实践模式。人民公社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模式,其产生与延续是有历史根据的,它对新中国的工业化的有贡献的,对新中国农民生活的改善也是有成绩的,但它弊端和不足也是严重存在的。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当年迫切希望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愿望是无可厚非的。我们特别要汲取的教训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定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按照规律办事,避免急躁冒进。  相似文献   

9.
正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并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帮助穷苦民众翻身得解放,建立新中国,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实现同富裕。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  相似文献   

10.
缩小地区差距 消灭绝对贫困 实现共同富裕彭官章一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消灭绝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党中央提出的伟大战略任务。认真研究和完成这项伟大艰巨的任务,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缩...  相似文献   

11.
随着实践的发展,邓小平曾经提出过或已经破了题但需要进一步论证的理论问题,现在逐渐变成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决策改革开放的基本动因。他认为,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要解决发展问题,然后再解决发展起来出现的问题。深化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研究,要结合今天中国的实  相似文献   

12.
正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技术基础上不断满足全体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者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始终把防止两极分化作为自己坚定的政治目标和坚守的最后底线,并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张力甚至反差中推进了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晚年毛泽东探索共同富裕道路的理论与实践是个充满矛盾的复杂体,有成功,  相似文献   

13.
赵倩倩 《神州》2013,(21):287-287
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具有实现共同富裕的可行性的,这是因为,市场经济能够更有效的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市场经济自身的运行过程讲求社会公正性,使各个市场主体能平等的追求财富;实践证明,市场经济可以在国家干预下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资源配置方式,并成为为大多数人谋福利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列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一直以来都是党的努力目标和国家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缩短了实现这个目标的距离.中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虽然也出现了诸如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之下,我国所具有的独特政治和制度优势、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将成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卢翠丹 《攀登》2023,(4):95-100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塑形”与“铸魂”的内在统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乡村社会的发展变迁,传统乡土文化的主体与载体的流失与缺失、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在秩序上的冲击,使得乡土文化呈现出衰弱和断层的现状。共同富裕新征程中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迫在眉睫,振兴乡村文化,要理清楚文化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以文铸魂、以文兴业、以文促治等手段,恢复乡村文化的造血功能,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创立阶段的主要内容有:资本主义制度是贫困的根源;消灭剥削制度是反贫困的根本途径;反贫困的目标是消灭贫困,实现人类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发展阶段的主要创新点有:贫困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摆脱贫困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反贫困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反贫困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雷云 《攀登》2008,27(1):12-15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本质属性”是同一层次的范畴,而与作为其外在表现和反映的“制度特征”相区别。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经历了从制度特征层面到最高价值目标层面两个阶段,实现了从制度特征到最高价值目标,再从最高价值目标由共同富裕到共同富裕加社会和谐两次飞跃。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在于把社会和谐纳入“本质”之中。这是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共同富裕与社会和谐的相互关系中引申出来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18.
王诚安  白琳  元德保 《攀登》2000,2(3):72-76
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为最终实现社会共同富裕创造条件,这正是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统一性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9.
潘丹丹  王琳 《文史月刊》2012,(Z3):98-100
共同富裕思想是在邓小平理论中具有核心地位的重要内容。共同富裕既要反对两极分化,又要反对平均主义。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和理想追求,但共同富裕绝不是同步富裕,而是一个先富与共富的辩证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辩证统一的,深入理解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过程、核心内容和现实意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麻进余 《沧桑》2009,(3):48-49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邓小平理论的共同富裕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今天,需要全面理解共同富裕,深化对共同富裕与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关系的认识,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